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它以纯洁而质朴的语言真实地再现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在我国文学史上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诗经》中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上达王公大臣,下至黎民百姓,而其中的众多女性形象更是让人过目难忘。本文主要对《诗经》中的少女形象和妇女形象进行分析,探讨这类诗歌的思想意识,从而有利于读者们对此类诗歌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分类;思想意识
《诗经》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塑造的人物形象琳琅满目,上达天子,下至黎庶,无所不包,其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更为成功,这些形象性格迥异,各具特色,为后世塑造女性形象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一. 《诗经》中的少女形象分析
《诗经》中刻画的一类少女形象,她们天真烂漫、大胆坦率,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就会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她们丝毫没有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言行举止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样子,在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正是人性中最纯洁最洒脱的一面。如《召南·摽有梅》中那位渴望爱情的少女,“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丝毫不掩饰其求偶的急切心情,她望见梅子落地,引起了青春将逝的伤感,希望马上同人结婚,并以树上的梅子自比,告诉小伙子们:“要娶我赶紧趁着吉日吧,梅子纷纷落地,树上的果子所剩无几,要娶我的小伙,现在抓紧时机。”生动地显示出了这位女子的单纯与朴实。再比如说《郑风·溱洧》也是很有表性的一篇描写单纯少女形象的篇目,“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生动地描写了阳春三月,青年男女在一起互赠芍药以定情的浪漫场景。诗中的少女毫无顾忌大胆地邀请男伴去洧河共度良辰美景,毫无半点矫揉造作的姿态,可见她们爱得是多么的大胆,多么的率真。
《诗经》中,还有一类少女形象,她们总爱把对情人炙热的爱深深地埋藏在心里,矜持和羞怯使她们不敢大胆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爱情。如《郑风·东门之墠》中写道:“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少女爱慕着的小伙子住的地方与她近在咫尺,可她却不敢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故而觉得“其人甚远”,只能默默地在心里慨叹:“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在爱情面前,她们总是娇羞而矜持,尽管内心的爱炽热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但也不肯亲自去找他,只能默默地在单相思中煎熬着:“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将少女的这份内心的煎熬展示得一览无余。
二.《诗经》中的妇女形象分析
《诗经》中的妇女形象,按照她们的生活经历划分,基本上包括:弃妇、思妇、贤妇、劳妇。
(一)《诗经》中的弃妇形象
在《诗经》中,温良软弱的弃妇形象占了很大的比重,她们多是善良勤劳的女子,与男子结婚后一直勤勤恳恳,相夫教子,却被薄情男子狠心抛弃,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却不敢反抗,这类女性形象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婚姻是她们惟一的依靠,她们对自己的婚姻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她们曾经与男子同甘共苦,可是这些男子却忘恩负义,喜新厌旧,令她们痛苦不堪。如《邶风·终风》就是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道出了对丈夫纵情无常的哀哀之语,“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傲,中心是悼……寤言不寐,愿言则怀。”诗中的女子因丈夫的肆意调戏而悲凄,但丈夫离开后,她又转恨为念,忧其不来;辗转难寐,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充分地反映出了这些女子们既爱又恨,既伤心欲绝又难以割舍的矛盾心理,所以,此类弃妇形象也可以理解为怨妇形象。
与温良软弱的弃妇形象相反,《诗经》中还有一类弃妇形象,她们虽然处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却从不向命运低头,对于薄情男子们的背叛,她们敢于反抗,敢于斥责,她们是坚强与理性的化身,如《邶风·柏舟》中的女子在被丈夫抛弃又遭众妾欺侮时虽然也有哀怨,但却表明了自己不屈服的心志“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充分地展现出了一个女子坚强不屈服的态度。这样的女性对待感情是理智的,她们敢爱敢恨,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生活,对忘恩负义的丈夫没有太多留恋,能够勇敢地选择自己的路。
(二)《诗经》中的思妇形象
《诗经》中还塑造了许多思妇的形象,她们多是因为男子外出服役等原因,远离家乡,他们的妻子渴望自己的丈夫能早日回家团聚,成年累月在思念中煎熬,在漫长的等待中消磨自己的青春岁月。如《周南·卷耳》就是借女子想象征夫在旅途中遇到的种种艰难困苦,举杯浇愁来折射出妻子对丈夫的担忧之情。再如
《诗经·周南·汝坟》中的女主人公因为看不到自己远在他乡服役的丈夫就“忧心忡忡,忐忑不安”,表现出了对久役在外的“君子”深深的眷恋,诸如此类的思妇形象在《诗经》中不胜枚举。
(三)《诗经》中的贤妇形象
《诗经》中的贤妇指的是那些既贤惠又有才德的已婚女子,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位特立独行的女性——许穆夫人,她堪称第一位名著于册的女诗人。《鄘风·载驰》就是她写下的爱国忧愤诗。诗中写到许穆夫人回故国吊唁兄长但遭到许大夫的阻挠,但是她坚定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态度。“既不我嘉,不能旋反。时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即使你们都不赞同,我也不会回去,我的心思是不能远离祖国的。即使你们都不赞同,我也不能回车渡河,我要明确无疑地告诉你们,我对祖国的思念是不能阻止的。这让我们怎能不被许穆夫人这种高尚的爱国情操所折服?
(四)《诗经》中的劳妇形象
《诗经》也为我们刻画了许多勤勤恳恳的劳动妇女形象。这些形象在许多诗中都有体现,包括许多弃妇诗也从侧面烘托出了女子们勤劳善良的品德,如《邶风·谷风》就写了妇女在家境贫苦生活无依的时候,与丈夫一起辛勤劳动,使得家境转变。“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将一个勤俭节约、持家有道的妇女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诗经》中还出现了不少描绘妇女劳动场面的诗作,《周南·苯苢》就描写了一群采摘苯苢的女性劳动者,“采采苯苢,薄言采之。采釆苯苢,薄言有之。采采苯苢,薄言摄之。采采苯苢,薄言捋之。采采苯苢,薄言裙之。采采苯苢,薄言襭之。”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瑶。诗中的一群女子采集车前菜,越采越多,越采越欢,一面劳动,一面歌唱,最后满载而归,劳动热情洋溢而出,她们的神情与动态让我们也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如《召南·采苹》让我们看到了女子们背筐提篮在溪边沟畔忙忙碌碌采摘苹藻的身影,这些都是真正的女性劳动者的形象。
《诗经》是中国文学作品中较早地涉及到女性形象的作品,它塑造出了千姿百态又富于个性化特征的女性形象,其中无论是弃妇、怨妇、思妇,还是贤妇、劳妇等等,都真实地反映出了她们对于爱情和美好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是中国古代女性的真实写照,这些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为后世女性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光辉典范。《诗经》的年代虽然距离我们很久远,但是其中对于女性社会地位的肯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女性更要用独立自强去追求平等的权利和人格的自由,从而实现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俊英.《诗经今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 彭燕. 《诗经》女性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05
[3] 郝雪霞.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4)
【关键词】:《诗经》;女性形象;分类;思想意识
《诗经》作为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其塑造的人物形象琳琅满目,上达天子,下至黎庶,无所不包,其中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更为成功,这些形象性格迥异,各具特色,为后世塑造女性形象提供了成功的典范。
一. 《诗经》中的少女形象分析
《诗经》中刻画的一类少女形象,她们天真烂漫、大胆坦率,遇到自己喜欢的人就会毫不掩饰地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她们丝毫没有受到封建礼教的束缚,言行举止没有任何矫揉造作的样子,在她们身上所体现出的正是人性中最纯洁最洒脱的一面。如《召南·摽有梅》中那位渴望爱情的少女,“摽有梅,其实七兮;求我庶士,迨其吉兮。”丝毫不掩饰其求偶的急切心情,她望见梅子落地,引起了青春将逝的伤感,希望马上同人结婚,并以树上的梅子自比,告诉小伙子们:“要娶我赶紧趁着吉日吧,梅子纷纷落地,树上的果子所剩无几,要娶我的小伙,现在抓紧时机。”生动地显示出了这位女子的单纯与朴实。再比如说《郑风·溱洧》也是很有表性的一篇描写单纯少女形象的篇目,“溱与洧,方涣涣兮。士与女,方秉蕑兮。女曰观乎?士曰既且。且往观乎!洧之外,洵訏且乐。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勺药。”生动地描写了阳春三月,青年男女在一起互赠芍药以定情的浪漫场景。诗中的少女毫无顾忌大胆地邀请男伴去洧河共度良辰美景,毫无半点矫揉造作的姿态,可见她们爱得是多么的大胆,多么的率真。
《诗经》中,还有一类少女形象,她们总爱把对情人炙热的爱深深地埋藏在心里,矜持和羞怯使她们不敢大胆坦率地表达自己的爱情。如《郑风·东门之墠》中写道:“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少女爱慕着的小伙子住的地方与她近在咫尺,可她却不敢表达自己的爱慕之情,故而觉得“其人甚远”,只能默默地在心里慨叹:“岂不尔思,子不我即。”在爱情面前,她们总是娇羞而矜持,尽管内心的爱炽热得“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但也不肯亲自去找他,只能默默地在单相思中煎熬着:“纵我不往,子宁不来?”将少女的这份内心的煎熬展示得一览无余。
二.《诗经》中的妇女形象分析
《诗经》中的妇女形象,按照她们的生活经历划分,基本上包括:弃妇、思妇、贤妇、劳妇。
(一)《诗经》中的弃妇形象
在《诗经》中,温良软弱的弃妇形象占了很大的比重,她们多是善良勤劳的女子,与男子结婚后一直勤勤恳恳,相夫教子,却被薄情男子狠心抛弃,内心承受着巨大的痛苦,却不敢反抗,这类女性形象是当时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婚姻是她们惟一的依靠,她们对自己的婚姻倾注了全部的心血,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回报,她们曾经与男子同甘共苦,可是这些男子却忘恩负义,喜新厌旧,令她们痛苦不堪。如《邶风·终风》就是以女主人公自述的口气道出了对丈夫纵情无常的哀哀之语,“终风且暴,顾我则笑。谑浪笑傲,中心是悼……寤言不寐,愿言则怀。”诗中的女子因丈夫的肆意调戏而悲凄,但丈夫离开后,她又转恨为念,忧其不来;辗转难寐,希望丈夫能回心转意。充分地反映出了这些女子们既爱又恨,既伤心欲绝又难以割舍的矛盾心理,所以,此类弃妇形象也可以理解为怨妇形象。
与温良软弱的弃妇形象相反,《诗经》中还有一类弃妇形象,她们虽然处在那样一个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却从不向命运低头,对于薄情男子们的背叛,她们敢于反抗,敢于斥责,她们是坚强与理性的化身,如《邶风·柏舟》中的女子在被丈夫抛弃又遭众妾欺侮时虽然也有哀怨,但却表明了自己不屈服的心志“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不可选也。”充分地展现出了一个女子坚强不屈服的态度。这样的女性对待感情是理智的,她们敢爱敢恨,知道自己需要怎样的生活,对忘恩负义的丈夫没有太多留恋,能够勇敢地选择自己的路。
(二)《诗经》中的思妇形象
《诗经》中还塑造了许多思妇的形象,她们多是因为男子外出服役等原因,远离家乡,他们的妻子渴望自己的丈夫能早日回家团聚,成年累月在思念中煎熬,在漫长的等待中消磨自己的青春岁月。如《周南·卷耳》就是借女子想象征夫在旅途中遇到的种种艰难困苦,举杯浇愁来折射出妻子对丈夫的担忧之情。再如
《诗经·周南·汝坟》中的女主人公因为看不到自己远在他乡服役的丈夫就“忧心忡忡,忐忑不安”,表现出了对久役在外的“君子”深深的眷恋,诸如此类的思妇形象在《诗经》中不胜枚举。
(三)《诗经》中的贤妇形象
《诗经》中的贤妇指的是那些既贤惠又有才德的已婚女子,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位特立独行的女性——许穆夫人,她堪称第一位名著于册的女诗人。《鄘风·载驰》就是她写下的爱国忧愤诗。诗中写到许穆夫人回故国吊唁兄长但遭到许大夫的阻挠,但是她坚定地表达出了自己的态度。“既不我嘉,不能旋反。时尔不臧,我思不远。既不我嘉,不能旋济。视尔不臧,我思不閟。”即使你们都不赞同,我也不会回去,我的心思是不能远离祖国的。即使你们都不赞同,我也不能回车渡河,我要明确无疑地告诉你们,我对祖国的思念是不能阻止的。这让我们怎能不被许穆夫人这种高尚的爱国情操所折服?
(四)《诗经》中的劳妇形象
《诗经》也为我们刻画了许多勤勤恳恳的劳动妇女形象。这些形象在许多诗中都有体现,包括许多弃妇诗也从侧面烘托出了女子们勤劳善良的品德,如《邶风·谷风》就写了妇女在家境贫苦生活无依的时候,与丈夫一起辛勤劳动,使得家境转变。“何有何亡,黾勉求之。凡民有丧,匍匐救之。”将一个勤俭节约、持家有道的妇女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 除此之外,《诗经》中还出现了不少描绘妇女劳动场面的诗作,《周南·苯苢》就描写了一群采摘苯苢的女性劳动者,“采采苯苢,薄言采之。采釆苯苢,薄言有之。采采苯苢,薄言摄之。采采苯苢,薄言捋之。采采苯苢,薄言裙之。采采苯苢,薄言襭之。”这是当时人们采车前时所唱的歌瑶。诗中的一群女子采集车前菜,越采越多,越采越欢,一面劳动,一面歌唱,最后满载而归,劳动热情洋溢而出,她们的神情与动态让我们也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又如《召南·采苹》让我们看到了女子们背筐提篮在溪边沟畔忙忙碌碌采摘苹藻的身影,这些都是真正的女性劳动者的形象。
《诗经》是中国文学作品中较早地涉及到女性形象的作品,它塑造出了千姿百态又富于个性化特征的女性形象,其中无论是弃妇、怨妇、思妇,还是贤妇、劳妇等等,都真实地反映出了她们对于爱情和美好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是中国古代女性的真实写照,这些栩栩如生的女性形象为后世女性文学的创作提供了光辉典范。《诗经》的年代虽然距离我们很久远,但是其中对于女性社会地位的肯定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今天,女性更要用独立自强去追求平等的权利和人格的自由,从而实现女性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 程俊英.《诗经今注》[M].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
[2] 彭燕. 《诗经》女性研究[D]. 四川师范大学,2005
[3] 郝雪霞. 《诗经》中的女性形象分析[J]. 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