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

来源 :现代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aini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四川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进修学者中国画专业导师。
  在国内外举办30次个展,作品为中国美术馆、美国旧金山文化中心、图鲁兹联合国教科文中心、法国拉比特亚洲艺术博物馆、南方比利亚牛斯大区议会、图卢兹市议会、法国宇航文化中心、欧洲宇航中心、欧洲空中客车公司、泰国宣律实皇家师范学院、澳大利亚新西南威尔斯艺术博物馆、世界银行、俄罗斯联邦驻华大使馆、菲律宾中华文化中心、日本熊本县观光株式会社、日本东京上智大学比较文化学院、美国华盛顿大学博科博物馆等机构和各国收藏家收藏。
  代表作品:《李金远画集》《李金远法国南比利牛斯——西南大地画集》《元气与流光李金远水墨艺术作品集》《中国近现代名家画集——李金远》《中国大画家李金远作品集》《百年中国画名家李金远专集》《途中心像·李金远作品集》《荣宝斋画谱·山水篇李金远》等。
  作品选编入《百年中国画家》《百年中国油画》《中国当代书画大家精品集》《当代中国画大家》《新世纪—中国画经典作品》《中国最具学术与市场潜力八大家·山水篇》《当代最具影响力国画四家》《当代中国油画大师李金远·靳尚谊》等画册。
  金远是一个艺海中我所熟悉的同道与朋友,相闻相往四十年了。他从犬亩中来,从阡陌中来,披着一身文革的霞光,出发于开放改革之季的新中国山水画。上穷黄泉,下碧落,继承了巴蜀历代丹青圣手之血脉,游走于东西方绘画的长廊。他很早就画出了大批清心明目的南国山水画,确立了自己独特的山水风貌。
  但他亦是一个从政治到哲学,宗教到民族都有涉猎的学者。他从不满足于一孔之见与寸尺之得,怀有雄心大志。忆往昔,李君每每把一张纸片之一角,一块水迹,一个岩石花纹的局部展示于我,探讨在抽象之中放大成一幅山水的效果。他不满足于已成定式的传统中国画,力求在自然风光的真实和笔墨纸技术表现上的嫁接与突破。我曾见过他跑遍祖国山河和欧美、东瀛的大量速写,倾听他对近代山水画家优劣和自己实践中的收获,不同艺术间的比较、追寻、借鉴与发扬。每每疲倦之时却看到他仍是神采飞扬——他是一个一天欲过四十八小时的人,不停的写生,不倦的改换手法,始终在思考,始终在实践,总是希望明天的画图更美好。
  最近我又诚惶诚恐地去参观了他的画室。偌大的展墙上悬挂着数十幅用巨型大毛笔画出的巨幅彩墨、水墨、金水墨大画。画面结构都非常的抽象,远看如蛟龙出海,地火奔突,群山崩裂,生灵挣扎……他的画深深动摇着我熟悉的审美方式和视觉习惯,我不由得在历代的中外大家的笔墨技巧语言中去类比李金远的绘画存在的根据。逐渐的清醒过来才感到:无中生有。金远的意趣取向和笔墨使用方式已与众人大不相同了。最近十多年的实践他已告别了过去熟悉的绘画方式,扬弃了过去追寻的小青绿,小写意,泼墨、泼彩加灵秀村落、温馨牧场的四川画家风格,他开始了自己的远行。
  慢慢地坐下来喝几口茶,缓了一口气,我才从李君大幅的抽象山水(姑且叫山水画吧)的压迫之中解脱出来。
  我和李金远谈到了他的过去,从受教于冯建吴先生开始,是如何走到今天的。三十多年的笔耕,他已不喜欢抒情性的轻歌曼舞式的表达方式。对于和谐明丽的色彩,轻柔优美的线条和云烟雾饶的山川胜迹——这种中国山水界千篇一律的风格模式,他已厌倦了。他谈到了他去过的甘孜、阿坝、凉山看到中国西部山川的壮美,谈到曾经写生过的富士山,在玉山和阿尔卑斯山体验了世界地理的雄奇……他感到传统技艺的苍白与单调,他想画出更壮丽的图画。从人生际遇辛酸、孤寂、沉浮的历练中,他渴望画出与之对应的悲怆、抗争和呐喊的作品,所以他慢慢地改变了构成、笔、墨色的使用方式,各种纸质的记录方式,开始新的追寻。
  告别了小红低唱的姹紫嫣红,告别了雨润青山的桃红柳绿,李金远更多选择了大小凉山和青藏高原的苍茫与壮阔,他努力学习和借鉴西方油画的色彩优点,自觉地选择了红、铜、赤金、姜黄、银黑——两千多年前洪荒远古人类之初的永恒颜色。他又把传统的中国画笔加以改装,用粗豪巨笔以金水墨皴擦涂抹,在生宣上产生出不亚于油画肌理的平面浮雕似的视觉效果。放大了、夸张了中国传统笔墨意趣的追求境界,在宣纸平面上制造出扭曲、奔腾,似裂铂之势极具张力的视觉效果,在放大的似与不似之间,使观者联想到很多很多……
  他用这种新的手法画了杜诗“锦官城外柏森森……”,苍天巨柏在夕阳的余晖下挣扎着,显露出历经风雨的青铜般的身姿,非常感人。他画的巨幅昆仑山,使我感到穿过了千年的佛国,听到天堂的呼唤,又回望著红尘中万千生灵的煎熬。我对金远说:“独步你的画廊有如听到荒野中苍狼的长啸,这呼唤是有价值的。”
  不是每幅画都是最好的,我和金远还谈到了石鲁的碧水丹岩,如何借鉴自然的灵光一现与高妙的中国笔墨融合的问题……
  金远亦谈到了一个艺术家的苦与乐。每遇上一支好的颜料,每找到一种新的画材,他就有想去实施表现的欲望和欣喜。他说起雨后的朝露在初升太阳中折射出的闪光,使他感悟到什么是生命之永恒,他看到雪地上的藏家儿女用牦牛犁出的黑土犁迹想到人生之路。啊!生命的追寻!他从不满足于自己的过去,也不满足于古圣先贤既往的辉煌。每一段岁月,每一个日夜都在做燃烧自己生命的艺术家,有如填海的精卫,向着他自己的光明顶和灵魂的彼岸飞去。
其他文献
连绵起伏的山路上,车窗外闪过一行行整齐的茶树,已过了采摘茶叶的季节,偶尔有三两个农妇在茶地里剪枝、施肥……公路两旁,人工种下的小菊花正在怒放,金黄色的色调为茶乡的深秋增添一抹亮色。翠竹山路间一座座新建的粉墙青瓦民舍格外醒目,靠茶吃茶,以茶为业,茶乡人民的生活正在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蒙顶山茶神殿前,精致的彩瓷盖碗茶摆在面前桌上,小木板拼成的小茶桌简单质朴。轻轻揭起茶碗盖子,热气沸腾的茶香四溢,闭
在我的世界里,书法、画画就是用无声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情感,而弹琴、唱歌就是用有声的语言来表达我的情感,它们相辅相成,交织在我生命中,与我共存。未来,我不想强迫自己专攻某一门艺术,我希望自己能360度全方位接触艺术,让艺术成为一个每天陪伴我的存在。特别是对于我这样一个理工科学生来说,艺术也是我专业学习的润滑剂、调节剂及助燃器。学习艺术让我更深入地了解这个宇宙,让我觉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很多美好的
索尔是个不自由的男孩。每天,他做完老师布置的作业,还要做父母额外布置的作业。有几次他提早做完了作业,爸妈也不让他出去,只让他待在家里玩。  这天,他无聊地把闹钟往后拨了几圈,发现自己的身体变小了点儿,高兴地想:“这下好了,身体变小了,妈妈肯定找不到,这下可以不用写作业喽!”想着,他又飞快地把指针往后拨了几圈。  很快,索尔的身高只剩下两厘米了,就不敢再拨了。这时,外面传来一阵脚步声,索尔知道,肯定
那一晚,被月亮一路追杀  从寨西到老核桃树下  麻绳冰凉,咬住他的喉咙  想起去年泥石流冲垮的老碉房  树桠断了  想起地震中倒下的新房  星星落泪,麻绳断了  他像一滩纠结的绳索,坐在自己的影子里  和自己打了一夜的哑谜  灰褐的群山开始拍打翅膀,他站了起来  今夜,月亮在簇新的寨门散步  风歇息草尖  他双手合十,核桃树高高在上  星河高高在上  他说,3650夜  原来我也  可以天高地阔 
当代艺坛画熊猫的人不少,但四川画家吴长江却独辟蹊径,以厚重的人文关怀将熊猫主题创作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铁农,在上一届北京艺博会现场为吴长江亲笔题写了“国宝工匠”,鼓励吴长江以“匠人之心”担当“文化使者”。  吴长江的工作室离春熙路只有两百米,于闹市中取幽静。一进屋,墙上一幅栩栩如生的熊猫工笔画立即吸引了记者的目光,画中每只熊猫的形态、神态、肌理、皮毛均不相同,却彼此相
画家是种树的人,乘凉的是后人,画家应该多创作一些优秀作品,然后把这些作品推向社会,服务人民。他始终在在努力践行和坚守他的“种树精神”。  国画,在我心中一直都是诗意与禅道的蕴体,而国画的创作者就是那云上深山处的道人。寄情自然山水间,洞察明理世间事。  初见陈刚,与我想象中研习国画的画家一样,举手投足之间都透露着一种儒雅淡然、随和安宁。刚一见面,他就迫不及待地向我们介绍起他研习国画的经历,我想应该正
【天姿国乐】品牌创始人、艺术总监,国家艺术一级职称,获首届四川省政府“金熊猫”个人奖,四川交响乐团副团长,四川二胡协会理事,四川音乐家协会理事。创意设计了【天姿国乐】独具一格的演绎风格和乐团品质。她创编导排的系列器乐音画《情歌中国》荣获四川省两项文华奖,《国乐丹青》《上善蜀水》等新颖视听的舞台作品赢得观众热情赞誉,开辟了民族器乐的演绎新模式、获得国家艺术基金专项资助。  个人多次被宣传部,省文化厅
2019年三八国际妇女节快到了。《现代艺术》约稿,要我写些文字说说四川曲苑的女艺术家。四川曲苑中老一辈、与我同辈的女艺术家很多,我更想说年轻一辈的,因为那是曲艺的希望和未来。于是,脑子里使浮现出几朵花——田临平、任平、钟燕平、林萍……她们有个共同特点,都是亲近传统文化的时尚女性,都是在四川曲苑中有所作为的女艺术家。更重要的是,我与她们都有过长时间交往,有过多次合作。我熟悉她们,写起来会比较得心应手
陈亮《东坡题跋》隶书 287cm×154cm 2019年  陈 亮  笔名陈修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文旅部全国青年拔尖人才,中国书协首届国学高研班成员,中国书坛兰亭42人展成员,中国书法家论坛特约评论员,四川省书协理事,四川省正书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西蜀印社理事,四川省诗书画院特聘书画师,刘海粟艺术馆特聘书法研究員,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张大千书画院秘书长,内江市书协副主席,内江市书学会会长,东林
陈川音乐工作室位于成都桐梓林,是著名民族音乐家陈川和他的弟子们的音乐家园。近年来,工作室培养了一大批民族歌手及民族组合,创作了多部脍炙人口的音乐作品。工作室业务内容包括:创作、改编不同风格的歌曲及舞蹈音乐;打造顶级民族组合和独唱歌手;为企业、旅游景点策划形象歌曲以及配套录音和MTV拍摄制作;组织策划各类音乐会演出。  前 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