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俗民风淳朴,马帮文化遗迹奇多,古建民居保存完整……东莲花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曾经有过辉煌过去,如今当年车水马龙的繁华景象已在历史的岁月中慢慢逝去,但古村里仍然弥漫着“马帮文化”浓郁的气息和前辈赶马人的气度。它们犹如一部鲜活的史书,记载了东莲花的历史;又像一位饱经沧桑的长者,珍藏着前辈人惊险、传奇的业绩和令人无限仰慕的情感回忆。
想去东莲花村住几天,是得知村里有一场婚礼要举行而决定动身的。去的那天已接近中午,薄雾刚刚散去,迎面碰上几个头戴白帽的男子和身披面纱的妇女,笑着打招呼。他们是去参加村里某家婚礼仪式的村民……
坐落在巍山古城北部的东莲花村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近千年,早在明清时期就是茶马古道上马帮商队“三进三出”、南来北往的一个重要物资集散地,经历了明、清变革,杜文秀反清革命,民国中后期清除匪患、支援中国远征军抗击日寇等历程,一直是回民衣胞之地。东莲花村曾经有过马店连排,商人云集,市场活跃,经济繁荣,是蒙化(巍山)地区“茶马互市”时期的重要市场。
东莲花之名源于村民喜种莲藕,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品格的崇尚而得名。全村共有270余户、1000多人,全都是回民居住。总占地面积12.4平方公里,村庄总用地17.4公顷。村庄离州府驻地下关30公里,距巍山古城26公里。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业、畜牧业、服务业、加工业等,村民生活过得恬静、自然、常乐。
回族是个喜爱绿色山水、讲究清洁卫生的民族,走进每个花果飘香、绿树成荫的庭院,可以见到一尘不染的各式家具,古色古香的茶具和各种花草树木,特别是回族家庭独有的用阿拉伯文书写的书法对联、圣地麦加的照片以及回族人最常用的铜制洗脸壶等。
虽然马帮商贸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 但若走进东莲花村还能捕捉到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马帮传统文化足迹。毫不夸张地说,东莲花是个无马不说的村落,每个村民家的天井里、墙壁间、壁画内都十分明显地展示着前辈赶马人的梦想和追求。
话说民国年间东莲花村是一个重要的茶马古道上的回族驿栈。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村共有骡马350余匹,大马帮7支,知名马锅头10余人,赶马伙计100余人。至今保存完好的连体成排的大马厩还有四联二层34格68间。那时东莲花村家家养马赶马,户户经商贸易,人们常年与骡马相伴,说的是马帮的话,做的是养马的活。
民清时期赶马人“走姨方”是一件风险很大的远方贸易,赶马途中不仅要步行、侍马,日晒雨淋、翻山越岭、扛驮过江、风餐露宿;还要冒着蛮烟瘴气、土匪抢劫、地痞兵赖的欺诈,深山密林野兽出没的危险。马帮要深入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异国贸易,闯通了可获利赚钱,闯不通就可能流落或死亡在异国他乡。有一首赶马调凄凉地唱道:“砍柴莫砍葡萄藤,养囡莫嫁赶马人,三十晚上讨媳妇,初一早上要出门”。
据记载,唐代就有波斯人和大食人到滇省洱海地区从事经商活动。元代忽必烈率领蒙古军和回回军南下平定大理,部分回回军留守屯垦于大理、蒙化等滇省各地,逐渐定居下来。又经明代沐英率部征讨云南,在朱元璋“七户垦荒屯粮,三户操练戍守”的“军户”优抚皇诏鼓励下,不少回回军留屯戍守并与当地民族融合形成村落。东莲花村的先民,经过数百年耕作、经营,在茶马古道上走南闯北,驮运经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巨额资金。到了清末马如骥、马如骐这一代,东莲花村已发展到有10余位马锅头,100多赶马伙计,350余匹骡马的商队。他们多为从蒙化出发,沿澜沧江、湄公河一线往来于缅甸、泰国及南亚、东南亚各国之间,与大西南众多的各族马帮商人一道,闯出了一条誉称“南方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在长久的经贸交往中,不同地域、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各民族之间,不仅互通有无,繁荣了市场,盘活了经济,同时还带动了文化的交流,传承了开放与包容,文明与友好,促进了民族工艺的发展。率先富裕起来的马如骥、马如清、马如骐、张建清等一批马锅头们,建盖了式样各异、特色鲜明的民居楼阁,排列于清波碧野间,这些就是东莲花村马帮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与其它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和谐共融的历史见证。
始建于清代初期的东莲花村清真寺,是东莲花村民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经过多次维修扩建后占地面积已达7000余平方米,叫拜楼增高为四层,朝真大殿扩建为九转十一型结构,可接纳近千人同时做礼拜。每个村民从生到死,每天的生活都与清真寺有着密切的联系。整座清真寺呈现出“一楼一大殿,东西大小各二院,东进正大门,南北两则通街心”的布局风格。
清真寺每天要做五次宣礼,清真寺里诵读《古兰经》的声音不绝于耳。现在村里的年青一代可以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空闲时间到清真寺来学习阿拉伯文。
东莲花村率先富裕起来的马锅头们都建造了许多别具匠心的豪宅大院和连体成排的大马厩。至今全村还有保存完整的清真古寺一所、古碉楼5座、古宅院28院、联体成排的古马厩4联共60余间,形成了一个庭院相连,碉楼相望,清瓦白墙,规模弘大,气势恢宏、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建筑群。
马如清故居坐落在村子最北端,大马锅头马如清建造自家豪宅时就把养马、护马、训马及马脚子住所都考虑在其中,在他家“一门两碉通三院,院后建有两联大马厩”的大院总体布局中,马帮及赶马人所需占了很大比例。两联17间大马厩全是二层,一层关马,二层装草料及赶马人所住。该大院厚重的大门建在三层六角攥顶碉楼的底层,第三层即碉楼顶层,可从六个不同方位看护马帮物资;第二层设有十分隐蔽的枪眼(狙击口)和哨卡,此门建筑得既坚固又险要。西院是个范围较大的四合院,院中镶有泥烧青砖,只要你细心一看就能见到院内沿中点镶有一个直径为4米的圆圈,那就是马锅头驯养骡马的地方。中院是个花园式庭院,庭院北房是座集观景、赏月、休闲兼防卫为一体的一座碉楼,亦称“宴宾楼”。东院的古井、古照壁、马鞍型花台及照壁檐下五光十色,活灵活现的泥雕塑像是全村保存最完整、最具研究价值的古建之一。 张建清故居又称大屋子,建盖于清代,是全村保存完整,最为古老的建筑之一。大院坐落在村西路北端,由一道总门进入,内置两个四合五天井院落、两个三坊一照壁小院的4个庭院、大小10个天井组合而成。院里常住人口最多时有20余户,120多人。虽然众多住户都同走一道门,同饮一口井,但大家相处融洽,很少发生争吵,村民们都称他们是“和谐大杂院”。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现在大多数住户都已经另辟新居,迁出了大院。至今只有张家祥、张绍云两户人家常住院内。
马如骐故居建在村子的南边。整个院落以“一碉两院三门四阁五堂六天井”的建筑布局被世人瞩目。重门深院,院落相连,楼道宽畅,四通八达。北厅房、东、西耳房同南照壁、花台、古井构成下院的“三坊一照壁”;北主房、东西厢房、南过厅、大门和四层的碉楼则构成上院“四合五天井”。下院“三坊一照壁”与上院“四合五天井”和矗立在正东的碉楼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民间的又一特色建筑——“六合同春”。打开厚重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面墙上,雕刻在大理石方框内的四个大字“世守清真”,显示主人虔诚的宗教信仰。无论是照壁上的泥雕塑像还是房屋的木雕石刻,以及屋檐下的书法警句、吊顶上的彩绘壁画都展示着多元文化水乳交融之特色。时至今日这一故居仍然是全村28院古民居建筑群中的龙头老院,是东莲花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如骥,字德先,1897年出生在云南省蒙化县(今巍山县)永济乡(今永建镇)东莲花村伊斯兰世家。其父马万兴是蒙化县最早赴麦加朝觐的屈指可数的几位老哈吉之一,也是东莲花村史上朝觐第一人。他受父母的影响,从小学习经书,伊斯兰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这为他后来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马氏家族数十个兄弟中排行老大,人称马大爷。
马如骥在民国末期的数十年中,是远近有名的大马锅头,蒙化县议员、蒙化县禁烟(鸦片)委委员、蒙化县回教救国支会常务副会长、永济乡民事调解委员会主席、永济乡乡长。由于他富甲一方,主持正义,远见卓识,出资兴教,扶贫济困,带头出巨资抗灾、救灾、做公益事业,在蒙化县上川坝子有较高的威望,较强的号召力。马如骥一生,无论是赶马、经商、当锅头,还是从政议员、委员、做乡长,他上能广结商、政、军要人,下能密切各族群众间和睦关系,为当时蒙化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被后人颂扬。马如骥1983年归真于泰国清迈。享年86岁。
马如骐与胞弟马如骧是知名的华侨侨领,如今胞弟马如骧家后辈十分兴旺,特别是第三代传人,长孙马云旺已是现任东莲花村的村长,同时又是本届清真寺管委会主任,主管村里的大小事务。
我在东莲花就住在马云旺家新开的“古道新驿”客栈中。马云旺家的客栈位于东莲花村的最南端,客栈虽说是新建,但东莲花村古建筑特有的雕梁画栋、“三房一照壁”、“走马串角楼”、清瓦白墙一样都不少,与形态丰富、和谐完整的伊斯兰传统古风浑然一体,气势辉弘,古色古香,一览东莲花妙曼全景,令人心旷神怡。
想去东莲花村住几天,是得知村里有一场婚礼要举行而决定动身的。去的那天已接近中午,薄雾刚刚散去,迎面碰上几个头戴白帽的男子和身披面纱的妇女,笑着打招呼。他们是去参加村里某家婚礼仪式的村民……
坐落在巍山古城北部的东莲花村有人类活动的历史近千年,早在明清时期就是茶马古道上马帮商队“三进三出”、南来北往的一个重要物资集散地,经历了明、清变革,杜文秀反清革命,民国中后期清除匪患、支援中国远征军抗击日寇等历程,一直是回民衣胞之地。东莲花村曾经有过马店连排,商人云集,市场活跃,经济繁荣,是蒙化(巍山)地区“茶马互市”时期的重要市场。
东莲花之名源于村民喜种莲藕,对莲花“出淤泥而不染”品格的崇尚而得名。全村共有270余户、1000多人,全都是回民居住。总占地面积12.4平方公里,村庄总用地17.4公顷。村庄离州府驻地下关30公里,距巍山古城26公里。经济来源主要靠种植业、畜牧业、服务业、加工业等,村民生活过得恬静、自然、常乐。
回族是个喜爱绿色山水、讲究清洁卫生的民族,走进每个花果飘香、绿树成荫的庭院,可以见到一尘不染的各式家具,古色古香的茶具和各种花草树木,特别是回族家庭独有的用阿拉伯文书写的书法对联、圣地麦加的照片以及回族人最常用的铜制洗脸壶等。
马背驮出来的回族驿栈
虽然马帮商贸的年代已离我们远去, 但若走进东莲花村还能捕捉到那个时代遗留下来的马帮传统文化足迹。毫不夸张地说,东莲花是个无马不说的村落,每个村民家的天井里、墙壁间、壁画内都十分明显地展示着前辈赶马人的梦想和追求。
话说民国年间东莲花村是一个重要的茶马古道上的回族驿栈。据不完全统计,当时全村共有骡马350余匹,大马帮7支,知名马锅头10余人,赶马伙计100余人。至今保存完好的连体成排的大马厩还有四联二层34格68间。那时东莲花村家家养马赶马,户户经商贸易,人们常年与骡马相伴,说的是马帮的话,做的是养马的活。
民清时期赶马人“走姨方”是一件风险很大的远方贸易,赶马途中不仅要步行、侍马,日晒雨淋、翻山越岭、扛驮过江、风餐露宿;还要冒着蛮烟瘴气、土匪抢劫、地痞兵赖的欺诈,深山密林野兽出没的危险。马帮要深入边远的少数民族地区和异国贸易,闯通了可获利赚钱,闯不通就可能流落或死亡在异国他乡。有一首赶马调凄凉地唱道:“砍柴莫砍葡萄藤,养囡莫嫁赶马人,三十晚上讨媳妇,初一早上要出门”。
据记载,唐代就有波斯人和大食人到滇省洱海地区从事经商活动。元代忽必烈率领蒙古军和回回军南下平定大理,部分回回军留守屯垦于大理、蒙化等滇省各地,逐渐定居下来。又经明代沐英率部征讨云南,在朱元璋“七户垦荒屯粮,三户操练戍守”的“军户”优抚皇诏鼓励下,不少回回军留屯戍守并与当地民族融合形成村落。东莲花村的先民,经过数百年耕作、经营,在茶马古道上走南闯北,驮运经商,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巨额资金。到了清末马如骥、马如骐这一代,东莲花村已发展到有10余位马锅头,100多赶马伙计,350余匹骡马的商队。他们多为从蒙化出发,沿澜沧江、湄公河一线往来于缅甸、泰国及南亚、东南亚各国之间,与大西南众多的各族马帮商人一道,闯出了一条誉称“南方丝绸之路”的茶马古道。在长久的经贸交往中,不同地域、不同信仰、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各民族之间,不仅互通有无,繁荣了市场,盘活了经济,同时还带动了文化的交流,传承了开放与包容,文明与友好,促进了民族工艺的发展。率先富裕起来的马如骥、马如清、马如骐、张建清等一批马锅头们,建盖了式样各异、特色鲜明的民居楼阁,排列于清波碧野间,这些就是东莲花村马帮传统文化、伊斯兰文化与其它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和谐共融的历史见证。
始建于清代初期的东莲花村清真寺,是东莲花村民举行宗教活动的重要场所,经过多次维修扩建后占地面积已达7000余平方米,叫拜楼增高为四层,朝真大殿扩建为九转十一型结构,可接纳近千人同时做礼拜。每个村民从生到死,每天的生活都与清真寺有着密切的联系。整座清真寺呈现出“一楼一大殿,东西大小各二院,东进正大门,南北两则通街心”的布局风格。
清真寺每天要做五次宣礼,清真寺里诵读《古兰经》的声音不绝于耳。现在村里的年青一代可以在周末、节假日、寒暑假等空闲时间到清真寺来学习阿拉伯文。
重门深院中的传奇
东莲花村率先富裕起来的马锅头们都建造了许多别具匠心的豪宅大院和连体成排的大马厩。至今全村还有保存完整的清真古寺一所、古碉楼5座、古宅院28院、联体成排的古马厩4联共60余间,形成了一个庭院相连,碉楼相望,清瓦白墙,规模弘大,气势恢宏、古色古香的古民居建筑群。
马如清故居坐落在村子最北端,大马锅头马如清建造自家豪宅时就把养马、护马、训马及马脚子住所都考虑在其中,在他家“一门两碉通三院,院后建有两联大马厩”的大院总体布局中,马帮及赶马人所需占了很大比例。两联17间大马厩全是二层,一层关马,二层装草料及赶马人所住。该大院厚重的大门建在三层六角攥顶碉楼的底层,第三层即碉楼顶层,可从六个不同方位看护马帮物资;第二层设有十分隐蔽的枪眼(狙击口)和哨卡,此门建筑得既坚固又险要。西院是个范围较大的四合院,院中镶有泥烧青砖,只要你细心一看就能见到院内沿中点镶有一个直径为4米的圆圈,那就是马锅头驯养骡马的地方。中院是个花园式庭院,庭院北房是座集观景、赏月、休闲兼防卫为一体的一座碉楼,亦称“宴宾楼”。东院的古井、古照壁、马鞍型花台及照壁檐下五光十色,活灵活现的泥雕塑像是全村保存最完整、最具研究价值的古建之一。 张建清故居又称大屋子,建盖于清代,是全村保存完整,最为古老的建筑之一。大院坐落在村西路北端,由一道总门进入,内置两个四合五天井院落、两个三坊一照壁小院的4个庭院、大小10个天井组合而成。院里常住人口最多时有20余户,120多人。虽然众多住户都同走一道门,同饮一口井,但大家相处融洽,很少发生争吵,村民们都称他们是“和谐大杂院”。随着生活的不断改善,现在大多数住户都已经另辟新居,迁出了大院。至今只有张家祥、张绍云两户人家常住院内。
马如骐故居建在村子的南边。整个院落以“一碉两院三门四阁五堂六天井”的建筑布局被世人瞩目。重门深院,院落相连,楼道宽畅,四通八达。北厅房、东、西耳房同南照壁、花台、古井构成下院的“三坊一照壁”;北主房、东西厢房、南过厅、大门和四层的碉楼则构成上院“四合五天井”。下院“三坊一照壁”与上院“四合五天井”和矗立在正东的碉楼完整地结合在一起,展现出民间的又一特色建筑——“六合同春”。打开厚重的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正面墙上,雕刻在大理石方框内的四个大字“世守清真”,显示主人虔诚的宗教信仰。无论是照壁上的泥雕塑像还是房屋的木雕石刻,以及屋檐下的书法警句、吊顶上的彩绘壁画都展示着多元文化水乳交融之特色。时至今日这一故居仍然是全村28院古民居建筑群中的龙头老院,是东莲花历史文化名村保护建设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马如骥,字德先,1897年出生在云南省蒙化县(今巍山县)永济乡(今永建镇)东莲花村伊斯兰世家。其父马万兴是蒙化县最早赴麦加朝觐的屈指可数的几位老哈吉之一,也是东莲花村史上朝觐第一人。他受父母的影响,从小学习经书,伊斯兰基础知识学得扎实,这为他后来成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他在马氏家族数十个兄弟中排行老大,人称马大爷。
马如骥在民国末期的数十年中,是远近有名的大马锅头,蒙化县议员、蒙化县禁烟(鸦片)委委员、蒙化县回教救国支会常务副会长、永济乡民事调解委员会主席、永济乡乡长。由于他富甲一方,主持正义,远见卓识,出资兴教,扶贫济困,带头出巨资抗灾、救灾、做公益事业,在蒙化县上川坝子有较高的威望,较强的号召力。马如骥一生,无论是赶马、经商、当锅头,还是从政议员、委员、做乡长,他上能广结商、政、军要人,下能密切各族群众间和睦关系,为当时蒙化地区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和物质财富,被后人颂扬。马如骥1983年归真于泰国清迈。享年86岁。
马如骐与胞弟马如骧是知名的华侨侨领,如今胞弟马如骧家后辈十分兴旺,特别是第三代传人,长孙马云旺已是现任东莲花村的村长,同时又是本届清真寺管委会主任,主管村里的大小事务。
我在东莲花就住在马云旺家新开的“古道新驿”客栈中。马云旺家的客栈位于东莲花村的最南端,客栈虽说是新建,但东莲花村古建筑特有的雕梁画栋、“三房一照壁”、“走马串角楼”、清瓦白墙一样都不少,与形态丰富、和谐完整的伊斯兰传统古风浑然一体,气势辉弘,古色古香,一览东莲花妙曼全景,令人心旷神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