扇骨用竹方不俗

来源 :中国收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o37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笔者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初涉古玩旧物,尤其喜爱竹折扇,怀于袖中,风雅万千,迄今为止,家中折扇已经收藏了近千把。
  一把没有打开的摺扇放在人们面前,首先看到的是扇骨的材质和外观造型。材质美、造型巧,自然就会博得人们的喜爱。扇子的制作本身体现着各种工艺技术水平,扇子雕刻游刃自如,深浅相宜,展示着精致技艺;扇面上的书画又为其增添艺术观赏性,因而扇子成为集实用、工艺和艺术三重价值的物品。
  以竹为雅
  说到材质,扇骨则以竹、木为多。即使有紫檀、乌木等较好的材质,甚或象牙、玳帽之类,但内行还是普遍喜欢竹摺扇。明代沈德符《野获编》记载说:“吴中摺扇,凡紫檀、象牙、乌木者,俱目为俗製,惟以棕竹、毛竹为之者,称‘怀袖雅物’,其面重金亦不足贵,惟骨为时所尚。”明代有制扇名手沈少楼、柳玉台所制扇价至一金,而有蒋苏台制一柄竟价值三四金,尚且争购不得。摺扇本是文人学士的“怀袖雅物”,讲究的是“风雅”两字,所以虽以紫檀木制作的竟被视为“俗气”。这就是淡雅和艳丽之分,素雅与繁华之别,也是摺扇的艺术。
  中国是世界上竹子的分布中心和起源中心,拥有三十九属五百余种,约占世界竹类植物属、种的一半,并且绝大部分是我国的特有竹。
  湘妃竹,一名斑竹,陈鼎《竹谱》称为“潇湘竹”、“泪痕竹”。唐吴融《春晚书怀》诗:“嫦娥断影霜轮冷,帝子无踪泪竹繁。”李衎《竹谱详录》卷六记道:“涙竹,生全湘九嶷山中。《博物志》云:‘舜南巡狩不返,葬于苍梧之野。尧二女娥皇、女英追之不及,至洞庭之山,涙下染竹成斑,妃死为湘水神。’《述異记》云:‘舜南巡,葬于苍梧。尧二女娥皇、女英涙下霑竹,文悉为之斑,亦名湘妃竹。’”其竿部常有大小不规则的褐色椭圆形纹,颇为美丽。刘禹锡《泰娘歌》诗中称:“如何将此千行泪,更洒湘江斑竹枝。”《群芳谱》更有“斑竹,即吴地称‘湘妃竹’者”的记载,则苏州以此制为扇骨,自然称之为“湘妃竹扇骨”。
  湘妃竹做扇骨,贵在湘妃竹上自身的斑痕,这是自然的装饰。据说上好的湘妃竹核算其价钱时,要在天平秤上称,几乎与黄金的价值相等。斑竹(湘妃竹)系散生型竹种,常用于园林绿化中,为园林中优良观赏竹种。竹壁厚度中等,节间长30厘米左右,正可制工艺品,用来制扇骨是上好材质。但一柄扇子两侧两根大边的斑点图案要配对却不容易,如能取大致相同,已是不容易的了。有的在普通竹子上用火烙烫竹皮焦糊成斑痕,则难显自然状。一般湘妃竹较细,因此直径较小,剖开做扇骨大边,内侧容易露出竹芯所呈现的浅凹状,用手一摸就分明了。这是鉴别真假湘妃竹最简易的方法。
  人们不仅以湘妃竹为扇骨,还有以湘妃竹皮作扇骨包镶装饰的。1949年10月,曾在故宫养心殿南库发现一把古代传世摺扇中形体最大的扇子,共十五骨,即两边各有一大骨,中间十三小骨。扇骨长82厘米,扇面纵59.5厘米、横152厘米。两边大骨上端宽0.8厘米,下宽1.4厘米,上头略小,方顶,下稍大,圆头。摺扇合拢时犹如一根竹竿分劈为两半,两边各执一半。而且凡露在外面的扇骨部分,都用湘妃竹皮包镶,连竹节的细部都一一作了仿效,不仅是大边,连十三小骨露出来的部位也用湘妃竹作了包镶装饰。从扇面“宣德二年春日英武殿御笔”款可知其制作年代。明代皇帝所好,湘妃竹自然更加身价百倍了。
  各有千秋
  梅鹿竹,一称梅箓竹,民间又称眉绿竹,与湘妃竹较相近,最大区别在于梅鹿竹的斑点与竹地交织在一起,结合部模糊不清,竹地有的发青灰色,上面也有点点兽斑状的斑痕,所以称作梅鹿竹,犹如梅花点点或若梅花鹿身上的兽斑点。梅鹿竹较湘妃竹更为少见。
  凤眼竹同湘妃竹、梅鹿竹而又以自身的花斑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高雅。其与梅鹿竹的区别,在于花斑各有不同。凤眼竹的花斑都呈长圆形,有的中心部位还留有细微的一点,真像凤眼之睛,所以得“凤眼竹”的雅称。
  棕竹,又称矮棕竹、棕榈竹,属棕榈科,为常绿丛生灌木,我国南方随处可见。它一般高1至3米,生长快,成材早,产量高,造林五年即可逐年砍伐,并且它的收缩量小,割裂性、弹性、韧性都较好,顺纹抗拉力强度为杉木的2.5倍,乃是制扇骨最普遍的材质。它的竹皮光滑坚硬,纹理通直,一般取呈冬瓜皮色的做扇骨,属于扇骨中的素骨,简单清雅,常用于十八档以上的扇骨。由于棕竹竿细,难觅大边之材,或有用象牙作大边,棕竹作小骨,黑白相映,分外醒目。
  人面竹,也称罗汉竹、佛肚竹,属禾本科,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下部节间作不规则短缩或畸形肿胀。罗汉竹不太粗,对剖后恰为一副大边材料,常用作十六档扇骨。因其造型奇特,别具天趣,故为竹骨中的名品。
  毛竹,又称楠竹、南竹,属禾本科,分布于我国长江流域各地山区,它的组织致密,坚韧而富有弹性,用途甚广。用于扇骨者,以陈竹为佳,特别是近根部质地细密者为上。毛竹经水磨打光等一系列加工程序后,洁净呈青白色的称玉竹,呈褐色如旧竹的称油竹。玉竹骨最为普遍,它如玉般晶莹剔透的表里尤为文人雅士欣赏。
  以苏州水磨玉骨摺扇为例,其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经过千年的传承、积累和发展,形成了色泽晶莹、纹丝纤洁、皮色滋润、形式典雅的造型风格。特别在扇骨、扇头与扇钉的制作上,产生了许多传统样式,并形成固定的扇谱,使之代代相传。
  文人挚爱
  长久以来,不少文人雅士都偏爱这怀袖小物,从实用到收藏把玩,人们钟情折扇,无形中对竹工艺、文化的发展与传承起到了不可小觑的作用。
  例如画家吴湖帆就是一位藏扇的大家。他曾藏有金陵八家中高岑的《山水图》、吴宏的《墨竹图》、叶欣的《山水图》和邹一桂的《山水图》。此外,他还曾花费20年时间收集到72把状元元书扇,其中一把有潘世恩(乾隆五十年状元)、吴其溶(嘉庆二十二年状元)、朱昌颐(道光六年状年)、林鸿年(道光十六年状元)和钮福保(道光十八年状元)五人的书法。
  我国盛产竹子,国人又赋予竹子高尚的象征意义,而竹子雕刻显得既简朴,又高雅。于是,以竹子为材料的生活工艺品,就往往更具有独特的经济意义和深刻的审美意义。就竹骨摺扇而言,最为世人喜爱,它携带方便,既可“扫却人间炎暑,招回天下清凉”,还能体现主人的审美情趣,实在可称是“袖中雅物”。
其他文献
准备动笔写这篇文章之前,笔者一直在假想这样一个问题,如果这个世界没有竹子,除了“国宝”熊猫们会被连累外,人类呢?哦,最起码,将不会再有“席地而坐”这样的典故,可见没了竹子,真真要为难死我们的先人了。  这当然是一个伪命题!不过,对于在城市钢筋水泥之间待惯了的都市人而言。有时候换个角度设想,或许会得到截然不同的感受与认识。  比如竹子,当笔者如此这般反问自己的时候,才幡然醒悟到,不管社会城市化的进程
期刊
中唐时期,中国的画竹艺术已经成为专门的画科。唐竹肥美,宋竹强劲,元竹野逸,明竹寄情,清竹就简。纵观唐至清末千余年间墨竹作品,不难发觉其由色至墨、由工至写、自重形到重意的演变过程。古人讲求书画同源,墨竹是“以书入画”书画结合表现最出色的绘画种类,可谓“画竹,极尽书法艺术之能事”。  唐代楷书是为主流字体。其圆润饱满的艺术风格直接映射到墨竹上,便是唐竹的丰腴肥美,充斥着唐人自信与达观,竹文化的观念意识
期刊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此诗句自从苏东坡之口一出,竹的地位又被拔高了一层,居有竹也成了后世之人追求风雅的一个标杆。怎么才算是居有竹?现代居家中摆上几盆富贵竹之类的植物,这不过是讨个字面上的彩头。青环翠抱,竹影清风,疏香潜送,不管是周遭的大景致还是自家院落的小环境,有了这样的风物才算得上居有竹。“不可居无竹”,对于今天生活在城市的大部分人来说,这样的格调真是太高了,高楼广厦间,要到哪里才能找到这
期刊
历代文人画士之中,爱竹者大有人在,竹诗竹画也多得不可胜数。然而无论数量之多,还是格调之高,都莫过于郑板桥。他一生爱竹,潜心探索画竹40多年,“日间挥写夜间思”,他观察竹、研究竹、画竹、咏竹,可谓与竹子有不解之缘。  成长挚友  竹子,这一大自然的骄傲,很早就闯进了板桥的视野。他的家乡江苏兴化一带竹子本来不多,但板桥生活的周围却恰恰是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竹子。要从古板桥进入县城,有一条竹巷是必经之路。这
期刊
2014年6月5日适逢世界环境日。步入国家大剧院,阵阵的丝竹之音飘然入耳。循音而去,原来东展厅正在上演“绿韵竹乐器暨竹文化艺术大展”。200余件竹乐器与竹工艺品交相呼应,引领着观众一同品竹、话竹、咏竹、享竹。  竹子是人类最早制作乐器的材料之一。在中国,远在周朝人类最早的一种乐器分类法中,我们的祖先已把竹制乐器列入八音中的一类。竹乐器种类丰富、造型独特、演奏方法新奇、声音优美,广泛使用于民间音乐、
期刊
竹海有一种奇异的美,这种美,与大海的深邃、天空的飘忽与山林的葱郁又有不同。属于中间色的绿色本身就冷暖相间得恰到好处,静谧、协调,柔韧有余,既能令人心安宁神,又不失希望。  印象中,但凡在武侠小说、影视剧里,高手过招、名士归隐,竹海抑或竹林是一种出现频率颇高的元素。竹喻君子,有淡泊、超然之意;而侠之大者,往往秉承着儒家的“仁义”之德;而真正的武林高手,多少又会带有道家无欲高远之心。加之绿色能够淡化对
期刊
假如没有人的赋予,没有人文精神的凝结。竹子,不过就是一种再普通不过的植物。人们对竹子的爱与升华,其实并非简单的情感与需要,细细琢磨,意味无穷。由此且来听听几位文化学者、艺术家畅聊心中之竹。  不可一日无此君  钱志熙(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擅长山水文化、乐府诗歌等领域研究)  追溯起来,竹进入中国古代文学时间比较早了,古老的文献中就有记载,像《诗经》里面对竹子的歌咏,《汉赋》中也有关于竹子的赋。竹还
期刊
今年正逢海上巨擘、一代宗师吴昌硕诞辰170周年,全国各地尤其是海上及江南区域展开了多种形式的纪念与研究活动,如杭州西泠印社组织的“西泠峰骨——纪念吴昌硕诞辰170周年暨西泠印社历任社长作品展”、上海吴昌硕纪念馆组织的“吴昌硕师友作品展”、浙江省博物馆组织的“昌古硕今——纪念吴昌硕先生诞辰一百七十周年特展”等等。  中国美术馆推出的“大道传薪·金石为开——中国美术馆藏吴昌硕与20世纪写意花鸟画名家展
期刊
提及竹刻艺术,当代竹刻大家徐秉方不能不提。  2014年9月的一个午后,我们来到徐秉方先生位于上海的家。徐先生坐在工作台前正端详、摩挲着一件刚刚雕刻成型的臂搁。这件落款“山重水复”的臂搁尽管所表现的题材是古今文人墨客最擅表现的山水。不过此山水非彼山水—远山与瀑布、云雾与湖水、树木与山石……营造出好一个云雾缭绕、山峦叠嶂,令人不禁拍手叫绝。难怪中国文物鉴赏大家王世襄先生曾这样评价徐秉方的竹刻作品:“
期刊
民国的竹子,我想应该与唐宋元明清,或更远的盘古开天地的羲黄时代的竹子无甚区别,一个物种的变异,几千年是不够的。以竹入画,以竹喻君子,我们讲得很多;竹子的品种我们也讲了很多。回到本题,民国之竹,想说的却是民国的几位文人(张爱玲,周作人,胡兰成,沈启无),他们和一首咏竹诗的关系,他们和一本《苦竹》杂志的关系。  说起这几位文人,人们很难把他们与“竹文明”“竹文化”联系起来,可是他们却共同赋与寻常的竹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