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sostatin基因对胰腺癌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

来源 :中华胰腺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un87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观察Vasostatin基因表达对胰腺癌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载有Vasostatin基因的腺病毒(Ad-vasosiatin)感染胰腺癌内皮细胞,以Ad-lacZ感染及磷酸盐缓冲液(PBS)作为对照组.应用损伤修复、Transwell小室、小管形成3种不同方法观察胰腺癌内皮细胞迁移能力的变化及其与感染病毒的量效关系.结果 培养48 h后,PBS组与Ad-lacZ组的划痕损伤区域几乎完全恢复;而Ad-vasostatin组的划痕损伤区域无明显恢复.以MOI 1、2、5感染细胞,Ad-lacZ组的迁移率分别为(84.7±2.6)%、(80.7±1.7)%和(81.3±4.0)%;Ad-vasostatin组为(77.7±2.1)%、(67.3±2.1)%和(38.8±2.1)%,Ad-vasostatin呈剂量依赖性抑制细胞迁移率,MOI=5时的细胞迁移率大幅度降低(F=180.88,P<0.05).以MOI1、5、10感染时,Ad-lacZ组的小管形成数分别为(118±6)、(120±6)、(82±5)个;Ad-vasostatin组为(65±4)、(21±4)、(4±1)个,Ad-vasostatin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胰腺癌内皮细胞的小管形成,在MOI=10时已很难形成管状结构(F =300.85,P<0.05).结论 Vasostatin基因能显著抑制胰腺癌内皮细胞的体外迁移能力,且呈剂量依赖性。

其他文献
【摘 要】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在儿童支气管哮喘防治护理中的影响 方法:将90例哮喘患儿采用时间前后分组方法,分为常规組和教育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教育组在常规组健康教育方式的基础上同时对患儿及患儿家长进行全程健康教育,详细介绍支气管哮喘的诱因及预防,先兆症状、按时用药、正确使用吸入器、体格锻炼、定期复诊的重要性。结果:教育组在患儿复发情况、复诊率、护理满意度调查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目的 采用侧后方入路椎体开放截骨植骨内固定治疗陈旧性胸腰椎骨折,评价其放射学指标及临床效果. 方法 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收治13例陈旧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男8例,女5例;年龄20~58岁,平均37.2岁.T11骨折2例,T12骨折3例,L1骨折6例,L2骨折2例.均行侧后方入路椎体开放截骨植骨内固定治疗.受伤至手术时间为21 d至2年,平均8个月.植骨均为自体髂骨.比较术前、术后椎体前缘、
中上部胃癌患者在行胃癌切除+ D2淋巴结清扫术时,应常规清扫沿脾动脉旁(第11组)和脾门淋巴结(第10组).但由于手术操作的复杂性,很多手术是通过联合远端胰腺、脾脏的切除而实现.但是,联合胰腺、脾脏切除并未显著提高患者的术后生存率,反而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病死率[1-3].近年来,随着腹腔镜胃切除术不断的发展和完善,如何在腹腔镜胃癌切除+ D2淋巴结清扫术中实现保留胰腺、脾脏的脾门淋巴结
患者女,45岁,因"反复头晕伴短暂性意识不清6年,再发1个月"于2008年10月6日以晕厥待查人院.患者6年前某日由坐位起立时突感头晕、黑矇、站立不稳,旋即跌倒于地,意识不清,约1 min自醒,无四肢抽搐及二便障碍.此后在活动中有3次类似发作,每次发作不足1 min,病后面色苍白,曾行头颅CT未见明确异常,未予特殊治疗.既往否认癫痫、高血压、糖尿病等病史,家族中无类似患者.关键词:晕厥
期刊
【摘 要】目的:通过对滑石粉胸膜粘连术治疗顽固性气胸的术前术后护理,使患者积极接受手术,减轻痛苦,预防并发症,早日康复。方法:对16例患者进行观察、护理及康复指导。结果:患者能够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康复出院。结论:滑石粉胸膜粘连术治疗顽固性气胸操作简单、创伤小,副作用少,通过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引流管的护理、并发症的观察和及时处理能够减轻患者痛苦,使其安全渡过治疗期。  【关键词】滑石粉;胸膜粘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