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沙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诗刊》《散文》《钟山》《天涯》《大家》等刊。出版有散文集《手语》《春天的自行车》《逆时光》《拈花》,长篇历史人物传记《桃花庵主——唐寅传》,历史随笔集《味道东坡》等。
经过了一秋一冬,这片芦苇已经被漂成了米白色。它们的身材高挑颀长,虽然膝盖以下被淹没在冰水里,但仍然比我高出了至少一尺。一阵风吹来,干枯的苇叶嘁喳作响。芦苇丛中会不会突然蹿出一匹狼,或者别的什么食人兽?
我退回到岸上,沿着海岸,绕过巨蟹般蹲伏在那里的古炮台遗址公园,在它的护台河边漫步。护台河两岸的石堤是近年修筑的,河中的水在冰面下流动,透出一种不属于尘世的清莹。不,流动可能只是我的错觉,是西风吹出的波纹制造的潺湲幻影。
这是第一次,我站在老炮台的南边凝视它的侧影。至少十年之前,我站立的地方还是一片沼泽湿地。春夏时节,偶尔会有人高高挽起裤脚,俯身在这儿挖泥溜——一种只生长在北方靠近河口的泥质海滩上的小型贝类,比拇指盖大不了多少,滋味却极为鲜美。再早一点儿,二十多年前,那时炮台还未经修缮,延续着它百年来缓慢的衰败,残存的半截炮身锈迹斑驳,杂树林里满是荒草。那时候,老炮台是小城人看海的唯一去处,除此之外,四围皆是望不到边际的苇荡和滩涂。但奇怪的是,喜欢来这里游荡的人,大抵属于15岁到25岁这一年龄段;更小的少年聚集在市区的街头和公园里,还没有能量把这样的荒郊野岭发展为他们的游乐地点;而成年人的世界支离破碎,下意识地,他们会避开作为同类项的残败和荒寒。
在漸渐升起的暮气中,我蓦然惊觉,外墙的缺口处立着一个模糊的人影,正居高临下地盯着我看。我定了定神,假装不经意地望过去。原来那是一眼炮口,漆成油黑色的铁炮瞪着它的独眼,向天空中怒目而视。
道光年间,大清帝国开始逐步加固它的海上防线。作为通往整个东北内陆的柔软咽喉,辽河口沿海东岸的炮台建设也提上日程。大炮台从动工到建成,耗时整整六载。必须先在这沼泽湿地中铺出一条沙土路,将苇荡辟为平地,再于其上垒起高台。建筑者将大黄米熬成黏稠的米汤,按比例与黄土、白灰及沙石混合,再一层一层夯实。在临海的一侧,依此方式筑成厚达数米的护墙。
大炮台建成之后的第七载,适逢农历甲午年。在朝鲜半岛,大清军队与日本人展开的战事节节失利。随后黄海海战败北,战火波及辽东。该年10月,日军兵分两路:东路进攻鸭绿江防线,攻占虎山、安东和九连城;南路在旅顺花园口登陆,占领金州和大连湾,血洗旅顺口。
战火从甲午燃烧到乙未。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丁汝昌吞鸦片自杀。二十天后,从大连北上的日军占领了营口外围地区,而后兵分两路:一路主攻市区。营口总兵蒋希夷不敢迎战,率领部下2000名团勇,越过冰封的辽河,向北退却。另一路向西攻打炮台。炮台守军点燃引线,但不知是心情激荡还是平日疏于演练,炮弹接连落空,并未击中敌人。不过清军事先在通往炮台的路上埋设了地雷,炸死了两名日军。
战事进行至此,沦为孤岛的炮台处于尴尬境地——铁炮旨在迎拒海上来犯之敌,保卫内陆的城市和人民。城区既已失守,炮台守还是不守,实际上已毫无意义。第二天,日军再次攻打炮台,发现守卫军已于前夜撤退,炮台内外的数百间兵营空无一人。
这一年秋天,不战而逃的营口总兵蒋希夷被处以腰斩。且战且退的炮台守卫营官乔干臣得享天年,病逝后被赏赐顶戴花翎,配祀昭忠祠。
酷刑与重赏并未能挽救一个行将崩溃的帝国。仅仅五年后,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仓皇逃出宫城。
这些新崭崭的铁炮都是现代人仿制的。只有残破锈蚀的那一门,曾经见证过帝国的残冬,如今它不知被移往何处。在最初的一声呐喊之后,它的生命陷入了永恒的寂静。
一只鸟突然叫了一声,自我的头顶疾掠而起。它的惊惶感染了另外几只,它们茫然飞起,在相隔十米远的另一棵树上落下。我仰首望去,这才发现自己立于一棵大杨树下,它的枝杈上竟然栖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鸟类,足有二三十只。这些鸟通体纯黑,体型比乌鸦和喜鹊小,比麻雀和燕子则至少要大上两倍;一对棕黄色的眼珠警觉锐利,看上去很有智慧。
乌鸫,它们一定是乌鸫!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乌鸫,只是在一些诗文里读到过它们的名字。而自从那些成群飞舞的海鸥在这个城市里消失之后,许多年来,我的鸟类邻居只剩下麻雀和燕子。
这些鸟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长居于此还是临时驻留?短暂的对望之后,鸟儿们似乎对我渐生戒惧,呼啦啦地起身飞走了。
它们的影子,迅速隐没进林木深处。
对此,史蒂文森曾经写道:“乌鸫在视野中消失的时候/为众多圆圈中的一个/标明了边界。”
圆圈的边界?那又是什么意思呢?
经过了一秋一冬,这片芦苇已经被漂成了米白色。它们的身材高挑颀长,虽然膝盖以下被淹没在冰水里,但仍然比我高出了至少一尺。一阵风吹来,干枯的苇叶嘁喳作响。芦苇丛中会不会突然蹿出一匹狼,或者别的什么食人兽?
我退回到岸上,沿着海岸,绕过巨蟹般蹲伏在那里的古炮台遗址公园,在它的护台河边漫步。护台河两岸的石堤是近年修筑的,河中的水在冰面下流动,透出一种不属于尘世的清莹。不,流动可能只是我的错觉,是西风吹出的波纹制造的潺湲幻影。
这是第一次,我站在老炮台的南边凝视它的侧影。至少十年之前,我站立的地方还是一片沼泽湿地。春夏时节,偶尔会有人高高挽起裤脚,俯身在这儿挖泥溜——一种只生长在北方靠近河口的泥质海滩上的小型贝类,比拇指盖大不了多少,滋味却极为鲜美。再早一点儿,二十多年前,那时炮台还未经修缮,延续着它百年来缓慢的衰败,残存的半截炮身锈迹斑驳,杂树林里满是荒草。那时候,老炮台是小城人看海的唯一去处,除此之外,四围皆是望不到边际的苇荡和滩涂。但奇怪的是,喜欢来这里游荡的人,大抵属于15岁到25岁这一年龄段;更小的少年聚集在市区的街头和公园里,还没有能量把这样的荒郊野岭发展为他们的游乐地点;而成年人的世界支离破碎,下意识地,他们会避开作为同类项的残败和荒寒。
在漸渐升起的暮气中,我蓦然惊觉,外墙的缺口处立着一个模糊的人影,正居高临下地盯着我看。我定了定神,假装不经意地望过去。原来那是一眼炮口,漆成油黑色的铁炮瞪着它的独眼,向天空中怒目而视。
道光年间,大清帝国开始逐步加固它的海上防线。作为通往整个东北内陆的柔软咽喉,辽河口沿海东岸的炮台建设也提上日程。大炮台从动工到建成,耗时整整六载。必须先在这沼泽湿地中铺出一条沙土路,将苇荡辟为平地,再于其上垒起高台。建筑者将大黄米熬成黏稠的米汤,按比例与黄土、白灰及沙石混合,再一层一层夯实。在临海的一侧,依此方式筑成厚达数米的护墙。
大炮台建成之后的第七载,适逢农历甲午年。在朝鲜半岛,大清军队与日本人展开的战事节节失利。随后黄海海战败北,战火波及辽东。该年10月,日军兵分两路:东路进攻鸭绿江防线,攻占虎山、安东和九连城;南路在旅顺花园口登陆,占领金州和大连湾,血洗旅顺口。
战火从甲午燃烧到乙未。北洋舰队在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丁汝昌吞鸦片自杀。二十天后,从大连北上的日军占领了营口外围地区,而后兵分两路:一路主攻市区。营口总兵蒋希夷不敢迎战,率领部下2000名团勇,越过冰封的辽河,向北退却。另一路向西攻打炮台。炮台守军点燃引线,但不知是心情激荡还是平日疏于演练,炮弹接连落空,并未击中敌人。不过清军事先在通往炮台的路上埋设了地雷,炸死了两名日军。
战事进行至此,沦为孤岛的炮台处于尴尬境地——铁炮旨在迎拒海上来犯之敌,保卫内陆的城市和人民。城区既已失守,炮台守还是不守,实际上已毫无意义。第二天,日军再次攻打炮台,发现守卫军已于前夜撤退,炮台内外的数百间兵营空无一人。
这一年秋天,不战而逃的营口总兵蒋希夷被处以腰斩。且战且退的炮台守卫营官乔干臣得享天年,病逝后被赏赐顶戴花翎,配祀昭忠祠。
酷刑与重赏并未能挽救一个行将崩溃的帝国。仅仅五年后,八国联军攻进北京,慈禧太后和光绪帝仓皇逃出宫城。
这些新崭崭的铁炮都是现代人仿制的。只有残破锈蚀的那一门,曾经见证过帝国的残冬,如今它不知被移往何处。在最初的一声呐喊之后,它的生命陷入了永恒的寂静。
一只鸟突然叫了一声,自我的头顶疾掠而起。它的惊惶感染了另外几只,它们茫然飞起,在相隔十米远的另一棵树上落下。我仰首望去,这才发现自己立于一棵大杨树下,它的枝杈上竟然栖着一种我从未见过的鸟类,足有二三十只。这些鸟通体纯黑,体型比乌鸦和喜鹊小,比麻雀和燕子则至少要大上两倍;一对棕黄色的眼珠警觉锐利,看上去很有智慧。
乌鸫,它们一定是乌鸫!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见过乌鸫,只是在一些诗文里读到过它们的名字。而自从那些成群飞舞的海鸥在这个城市里消失之后,许多年来,我的鸟类邻居只剩下麻雀和燕子。
这些鸟是从哪里来的?它们是长居于此还是临时驻留?短暂的对望之后,鸟儿们似乎对我渐生戒惧,呼啦啦地起身飞走了。
它们的影子,迅速隐没进林木深处。
对此,史蒂文森曾经写道:“乌鸫在视野中消失的时候/为众多圆圈中的一个/标明了边界。”
圆圈的边界?那又是什么意思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