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从个体长远发展角度来看,自主学习能力逐渐成为学生必备的素养,所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逐渐成为各学科的重要教学目标。因此,本文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应该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它主要是指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展开探究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实现知识理解与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不难发现,自主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缺陷的有效弥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充分的重视,并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注重科学预习
预习学习活动中的关键环节,有效的预习活动,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的预习活动。这样一来,有利于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以《分数乘法》为例,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我首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然后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单元学习目标:(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学习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二)了解分数乘减、乘加混合运算法则,并理清分数乘法运算定律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之间的关系;(三)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题型,并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四)了解倒数的意义,并学习求倒数的方法。之后,学生围绕这些目标进行了预习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预习活动更加有的放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率。
二、优化学习习惯
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学习习惯会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全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同时,随着学生的成长变化,还应该及时对教学引导策略加以调整和改进。这样一来,有利于逐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通常来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动交流的习惯。对于一些难以独立完成的学习内容,需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第二,认真读题和审题习惯。数学学习是十分严谨的,任何一个细节的差错都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错误,所以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读题和审题。第三,善于质疑的习惯。在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敢想、敢问、好问、会问,这一过程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引导。
三、丰富学习内容
教师应该明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基于此,教师应该不断丰富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自主性的知识探究活动中。这样一来,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有更加准确的理解。
以《圓锥的体积》为例,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而是引导学生猜想了等底同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关系。为了丰富学习活动的内容,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学具。这些学具包括空心圆锥、空心圆柱、注满水的水槽等。然后,我组织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方式进行了动手操作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需要把圆锥注满水,然后倒入圆柱当中。学生发现,无论圆柱和圆锥的大小是怎样的,只要当圆柱和圆锥是等底同高的情况时,那么都需要用圆锥形的容器向圆柱中倒三次水,才能将圆柱注满水。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明白了圆锥的体积恰好是圆柱的1/3。相对于单一的教材探究活动,这样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取得了更加理想的知识探究效果。
四、拓宽学习范围
从学科特点来看,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是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为此,教师应该不断拓宽学习活动的范围,布置一些实践性的练习任务,以此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折线统计图》讲解了一种重要的数据处理方法——折线统计图,这种统计方式是分析数据变化趋势的有效途径。于是,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之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外练习任务。在这次任务中,学生首先需要分析折线统计图可以应用于自己生活中的哪个领域。然后,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展示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方法。最终,通过这种练习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总之,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然后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指导策略进行调整。这样一来,可以逐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永娜.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7,(48):125.
[2]刘小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散文百家(下),2017,(11):217.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自主学习是一种现代化的学习方式,它主要是指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通过多种不同的形式展开探究活动,从而促使学生实现知识理解与能力发展的学习方式。不难发现,自主学习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缺陷的有效弥补。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给予充分的重视,并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小学生的认知规律组织教学活动,以此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注重科学预习
预习学习活动中的关键环节,有效的预习活动,对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为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明确课程学习的主要任务,并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性的预习活动。这样一来,有利于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前提条件。
以《分数乘法》为例,在正式开展教学活动之前,我首先对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学情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然后提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单元学习目标:(一)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并学习和掌握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二)了解分数乘减、乘加混合运算法则,并理清分数乘法运算定律和整数乘法运算定律之间的关系;(三)了解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基本题型,并掌握基本的解题方法;(四)了解倒数的意义,并学习求倒数的方法。之后,学生围绕这些目标进行了预习活动。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的预习活动更加有的放矢,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预习效率。
二、优化学习习惯
大量的教学实践研究证明,学习习惯会对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效果产生直接影响。因此,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在教学全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习惯进行培养。同时,随着学生的成长变化,还应该及时对教学引导策略加以调整和改进。这样一来,有利于逐步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保障。
通常来讲,在数学学习活动中,良好的学习习惯包括多个方面的内容,比如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主动交流的习惯。对于一些难以独立完成的学习内容,需要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第二,认真读题和审题习惯。数学学习是十分严谨的,任何一个细节的差错都可能导致最终结果的错误,所以要不断引导学生进行认真的读题和审题。第三,善于质疑的习惯。在学习活动中,要让学生敢想、敢问、好问、会问,这一过程对于学生创造性思维以及学习能力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多方面的,所以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更加全面的引导。
三、丰富学习内容
教师应该明白,培养学生良好学习能力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基于此,教师应该不断丰富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并引导学生利用不同的方式参与到自主性的知识探究活动中。这样一来,可以逐步提高学生学习活动的有效性,从而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本质特征有更加准确的理解。
以《圓锥的体积》为例,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没有直接引导学生学习圆锥的体积公式,而是引导学生猜想了等底同高的圆柱和圆锥体积的关系。为了丰富学习活动的内容,我给学生提供了一些学具。这些学具包括空心圆锥、空心圆柱、注满水的水槽等。然后,我组织学生通过手脑并用的方式进行了动手操作活动。在这次活动中,学生需要把圆锥注满水,然后倒入圆柱当中。学生发现,无论圆柱和圆锥的大小是怎样的,只要当圆柱和圆锥是等底同高的情况时,那么都需要用圆锥形的容器向圆柱中倒三次水,才能将圆柱注满水。通过这种方式,使学生明白了圆锥的体积恰好是圆柱的1/3。相对于单一的教材探究活动,这样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取得了更加理想的知识探究效果。
四、拓宽学习范围
从学科特点来看,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具有十分紧密的联系。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理论知识,而是使学生将课堂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为此,教师应该不断拓宽学习活动的范围,布置一些实践性的练习任务,以此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如:《折线统计图》讲解了一种重要的数据处理方法——折线统计图,这种统计方式是分析数据变化趋势的有效途径。于是,完成这节课的教学之后,我布置了一个课外练习任务。在这次任务中,学生首先需要分析折线统计图可以应用于自己生活中的哪个领域。然后,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来展示折线统计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方法。最终,通过这种练习方式,进一步强化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
总之,在现阶段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为此,教师应该全面了解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然后以此为基础对教学指导策略进行调整。这样一来,可以逐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意愿,并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从而促进其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车永娜.浅谈小学生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7,(48):125.
[2]刘小勤.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散文百家(下),2017,(1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