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02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这是一张独特的合影。
  照片中的两位年轻人意气风发,各着英武的飞行员装备。而在他们身后,是堪称20世纪50年代世界最先进的喷气式战斗机之一的米格-15。无论对于抗美援朝还是中国空军的发展史,两个人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存在——
  王海,一级战斗英雄,在朝鲜战场击落、击伤美机9架,先后荣立二等功、一等功、特等功。他驾驶的战机,至今仍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的南广场展出。
  焦景文,二级战斗英雄,作为王海的僚机,也拥有击落3架、击伤1架敌机的骄人战绩,更重要的是,他出色地完成了掩护长机的任务。
  在空战中,长机与僚机是互相协作的关系,长机主要负责对敌攻击,僚机则担负着掩护长机,保证其安全的责任。在朝鲜无垠的长空中,王海听到最多的或许就是作为僚机的焦景文发出的警告:“102号,后方有小狼,请注意!”
  惺惺相惜  共舞蓝天
  1952年冬,朝鲜半岛寒风凛冽,但中美空中战场的较量却异常炽热。
  这一天,王海带领12架战机起飞。在战士们精妙的配合下,击落敌机2架,击伤3架。就在队伍准备胜利返航时,我军一架飞机被敌军战术隔离。加大油门准备营救战友的王海突然听到焦景文的呼叫:“102号,后面来了4条小狼,赶快开炮。”
  “明白,103!”王海从斜刺里插过去,炮火响起敌机应声爆炸,战友脱离危险的同时,焦景文的警告声再起:“102,小狼要从后面攻击,注意!”战友脱险,王海与焦景文却陷入4架敌机围攻之中。
  王海果断决定:分头脱离,互相掩护。“103,扩大间隔!”“明白!”
  突然,一阵急促的炮火从后上方射向僚机焦景文的机身,“嘣”的一声,震得焦景文头晕眼花。他的座舱盖被打掉一半,机翼受损,飞机升降系统故障。
  眼看无法保障长机的安全,焦景文当机立断:“102,我不能掩护你了,你要注意警戒后面!”焦景文边向王海报告,边调转方向,与王海形成掎角之势。4架敌机见受重伤的飞机成了单机,便一起向焦景文扑去。
  战斗彻底结束回到驻地后,王海才知道焦景文把敌机引开后的情景。焦景文引开敌机后,始终无法摆脱被敌机紧盯的处境。他艰难地做着不规则动作,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使敌人无法瞄准。两架敌机向他扑来,却由于速度过大冲到了焦景文的前面。焦景文猛按炮钮,却因机身负伤无法瞄准,没有打中。焦景文飞入山区,高度仅有1000米,这时追击他的敌机仅剩一架。“敌机为什么不开炮?!”焦景文恍然大悟,敌人也没有炮弹了!狭路相逢勇者胜,焦景文在狭窄的山坳里调头朝着敌机正面飞去,他决心与敌人同归于尽!敌人胆怯了,调转了机身……
  “103号,你在哪里……”“你赶快着陆,上面有我掩护!”“明白!明白!”
  飞机重伤、燃料即将耗尽的焦景文没想到,王海还在等他归来。
  在太阳的余晖照耀下,长、僚机先后安全着陆,这时候战友们发现,僚机全身有20多个弹孔。
  这或许不是最激烈的一次战斗,却是最能体现英雄相惜的战斗。多年后,每当有人向王海称赞他这支部队的战绩时,他老爱用这样一句话来回答:“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因为我有一架出色的僚机。”
  蓝天无际 英雄有名
  在朝鮮战场,空军是中美实力最为悬殊的兵种。虽然在苏联空军的帮助下,中国空军装备了当时最先进的米格-15战斗机,在训练时间和实战经验等方面却与对手有太大的差距。但,英雄不问出处。
  1926年,王海出生于山东烟台一户贫穷的农民家庭,6岁时,举家搬迁至威海。当时威海是英国殖民地,在威海对面刘公岛海面上,经常起降英国人的水上飞机。那时,王海就有了一个驾驶飞机飞上蓝天的梦想。
  1944年5月,18岁的王海加入胶东抗日部队,由于表现突出,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底,王海成为山东大学前身——人民革命大学的一名学生。
  1945年6月,王海似乎接近了自己的梦想,他被分配到牡丹江东北航校学习。一切似乎都按照王海梦想中的路前行。不过一个短暂的插曲是,王海先是被编入机械学习班。
  多年后,回忆起这段经历,王海表示:由学机械到学飞行,这是我战斗生涯中关键的一环。它对我的一生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被编入机械班,但因为身体素质好,文化水平又比较高,王海很快被重新选为飞行员。
  以优异成绩从东北老航校飞行班毕业后的王海,又进入位于沈阳北陵机场的第四航校速成班,进行了为期六个月的苏制作战飞机改装训练。加上机械班学习的一年零十个月,王海一共参加航空知识学习训练的时间,长达三年零八个月,涉及的专业包括飞机维护、飞机改装和驾驶飞行。正是有了这些特殊的成长经历,才使王海对各型号飞机性能有了更好的了解和掌握,也为其成为空中英雄铺平了道路。
  “我们将英勇战斗,不怕牺牲,去夺取空战的胜利。我们有压倒一切敌人的英雄气概而不被敌人所压倒!”
  1951年10月20日,王海代表所在志愿军航空兵某团飞行一大队发出战斗宣言。即便此时,王海和战友们驾驶喷气式飞机的平均飞行时间还不到20个小时。但是谁又能想到,仅仅19天后,王海就带领大队击落了“参加过二战、飞过上千小时”的美国飞行员驾驶的飞机。而那个曾一度因为无法驾驶长机而失落的焦景文,更成为王海战机九颗红星背后,最坚实的后盾!
其他文献
60年前,他创立的“郭兴福教学法”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全军大比武,其规模之大、成效之好、影响之深远,在人民军队历史上前所未有,谱写了军事训练史上的光辉篇章。时至今日,这个教学法依然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训练就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摆花架子”  20世纪60年代初,为创新发展符合我军特点的练兵路子,部队迫切需要探索有效练兵方法来提高训练水平。在练兵备战活动中,一个典型人物凸显出来——他就是时任原第12军
期刊
临沂当地媒体记者朱武涛,曾两次采访张楠。这是他撰写的回忆文章,以下为节选内容。  在部队宣传干事的带领下,2009年11月17日,我来到了武警支队教导队的操场上,初冬的寒风中,一个身着迷彩服的高个子向我跑来,后面紧随着一条健壮的德国牧羊犬。到了眼前,我才发现,这是一个白干净的小伙子,他给人第一感觉,就是敦厚老实,如果你不说话,他基本就处于沉默状态。  张楠话不多,面对陌生人甚至有些拘谨,而他的那条
期刊
庄稼汉李登海很喜欢唱歌:“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  每次踏上南下的路程,李登海都会不由得哼起这首《雁南飞》。在他心里,他与团队就像是一群南下的大雁,年复一年,却依然如故。  今年,也一如往年。五月,他们从海南完成玉米育种返回家乡莱州;九月,他们又将从莱州陆续赶赴海南。“春争日,夏争时,不拼不抢,怎么能保证一年播种四代?”李登海常说。但谁能想到这一拼一抢,就是4
期刊
2015年7月26日21时30分,我国驻索马里大使馆所在酒店遭受炸弹袭击。警卫队员张楠因伤势严重、失血过多牺牲。8月1日晚上,张楠烈士灵柩回国迎接仪式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举行。  此前,2012年8月,张楠探亲回家,恰逢父母结婚30周年纪念日,他便极力动员家人拍下了一张全家福。然而,2014年的7月25日,张楠的姐姐张倩因病去世;2015年的7月26日,张楠壮烈牺牲……  张楠妈妈挎包里,一直装着儿
期刊
1978年1月16日,時任菏泽地委书记的周振兴到东明县小井乡小井村调研,发现农民生产、生活非常困难。他当天晚上就召集东明县委班子开会,最后下定决心“分地”。1978年2月,周振兴主持召开菏泽地委常委扩大会议,会议内容形成了厚厚一本、长达20页的《纪要》,共有八条,主要有:允许农民拥有自留地; 允许和鼓励农民发展家庭副业等。  新政策实施后,农民劳动积极性大大提高,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起来。周振兴曾回
期刊
2021年的4月20日,恰逢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正是秧苗初插、作物新种的好时节。在因新冠肺炎疫情休整了一年之后,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在这个春天如期举行。  王伯祥已经不记得自己是第几次受邀出席在潍坊寿光举办的菜博会了。但今年注定有些特别,今年,是他离开寿光县委书记岗位的第三十个年头。  20世纪80年代,时任寿光县委书记的王伯祥以过人的胆识和甘洒热血的气概,精心培育市场、调整产业结构,带
期刊
“敬爱的毛主席:  应该向您报告,在抗美援朝运动中,我们掀起的爱国主义生产竞赛是很热烈的,大家在学习先进工作法,少出皮辊花方面都很努力。到现在为止,我们车间的细纱看车工全部都学会郝建秀工作法了,在早(过去)哪一个人皮辊花不出上三四磅?现在扯平了(大概)说,皮辊花低出五六两了,郝建秀、王英等同志有时候低出一、二两。”  这是1951年9月,郝建秀所在的青岛国棉六厂纺二甲班写给毛主席的信,信中汇报了厂
期刊
2013年10月23日,黄海之滨,胶州湾畔。  当落日的余晖浸染整座山东港口青岛港码头,碧海蓝天、白云飞鸥、夕阳岸线、码头货轮……一幅如诗如画、静谧安然的现代海港工业图景呈现眼前。  而此时,只身站在办公室窗前的张连钢,俯瞰码头却无心美景,内心百感交集。  就在刚刚,他正式受命担任山东港口青岛港自动化码头项目组组长。  “自动化码头”,没有人比他更了解这五个字之于青岛港、之于全中国的意义。彼时,集
期刊
据孔繁森女儿孔玲回忆,父亲在西藏期间最牵挂的就是家人,每年过春节,他都要面向家乡的方向给奶奶磕个头。但就是这样一个心中对家人有牵挂的山东汉子选择两次援藏,把青春和热血都献给了西藏。  1994年11月29日,孔繁森带队赶赴塔城巴克图口岸考察边贸工作,由于路面結冰,加之车速太快,车辆颠覆。托里县军民在第一时间实施抢救,年轻的战士们在医院排着长队准备献血,最终也没能挽留住他未及五十岁的生命。  他的遗
期刊
1941年10月13日晚,趁着夜色,鲁南铁道大队4个小组飞奔至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火车站,一组警戒放哨,其余三组化装成日伪军前往车站。队员们越过封锁沟,爬过电网,直扑一间亮着灯的办公室,一脚踹开房门。屋里的人正伏在案上,抬头间就被结束了性命。此人正是日军从济南调来的特高课课长高岗茂一。这次行动干净利落,从进站到出站,前后用时不到10分钟。特高课课长在自己办公室里被铁道游击队击毙,这让盘踞在临城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