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登海

来源 :山东画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w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庄稼汉李登海很喜欢唱歌:“雁南飞,雁南飞,雁叫声声心欲碎,不等今日去,已盼春来归……”
  每次踏上南下的路程,李登海都会不由得哼起这首《雁南飞》。在他心里,他与团队就像是一群南下的大雁,年复一年,却依然如故。
  今年,也一如往年。五月,他们从海南完成玉米育种返回家乡莱州;九月,他们又将从莱州陆续赶赴海南。“春争日,夏争时,不拼不抢,怎么能保证一年播种四代?”李登海常说。但谁能想到这一拼一抢,就是43年。
  43年里,玉米地里的事李登海不能忘,往来海南的路李登海不敢忘。
  20世纪70年代末,从他所在的后邓村到海南三亚,要中转到西由镇(今三山岛镇)、掖县城(今莱州市)、潍坊、汉口、广州等近十个地方,需搭乘汽车、火车、轮渡等多种交通工具,共计历时半月有余。所以,包括登海种业副总原绍刚在内的,熟识李登海的人还会有一段关于他的可爱记忆,那就是酒过三巡后的他,爱唱的歌除了《雁南飞》之外,还有一首《三百六十五里路》。
  “三百六十五里路,从故乡到异乡,从少年到白头……”
  43年里,李登海用自己的双手,一步步拉近中国与世界的距离,将创新旗帜与报国梦想紧紧连在一起,但创新的脚步并未停歇,他的“三百六十五里路”还在向前延伸。
  在十二万分之一的概率中寻觅奇迹
  1966年,初中毕业的李登海回到家乡莱州务农,1970年进入当地农科队。1972年的春天,烟台市农科所的专家带来了这份改变李登海一生的资料:美国农民华莱士创建的先锋种子公司,创美国的玉米最高产量纪录2500斤!而彼时的山东,玉米亩产量仅为200-300斤。
  “美国农民能做到的,中国农民也能做到!”李登海心中的万般不甘化成了决心改变家乡落后面貌的无限斗志,正是那一年,李登海给自己定下了终身的奋斗目标:开创中国的玉米高产道路,赶超世界先进水平!
  受制于气候的影响,玉米在我国北方一年只能生长一季。为了加快育种的速度,1978年秋后,李登海远赴海南,进行加代繁育。“玉米育种的成功概率只有十二万分之一,老天爷一年只给了我一次拼搏攻关的机会,我必须创造机会,和时间赛跑。”
  在海南荔枝沟落笔洞育种初期,李登海与团队吃的是从家乡带的干萝卜丝,住的是黎族的茅草房。在太阳炙烤着的玉米地里,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李登海平均每天要站立8个小时以上,并像呵护自己的孩子一样,去雄、套袋、采粉、授粉……
  自高产攻关田亩产超过500公斤往后的8年时间里,李登海先后引用全国100多个平展型玉米杂交种,利用120多块高产攻关田进行不同密度、不同种植方式、不同施肥方法的对比试验,终于在我国率先发现和证实了平展型玉米的高产极限,也终于发现了紧凑型玉米高产的奥秘。
  1979年,李登海自主选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掖单2号”创下我国夏玉米单产776.9公斤的最高纪录,并在几年时间里大范围覆盖了北方玉米产区,直至走向全国。但无论百姓对“掖单2号”如何垂青,李登海對于玉米高产攻关的追求却不能止步,他要根据基因重组的原理,力求新的突破。
  在种质资源自主创新中勇攀高峰
  “勇攀高峰靠的是什么?是创新,是不断创新!”在紧凑型玉米“掖单6号”“掖单7号”突破亩产900公斤以后,如何培育能够攻克亩产1000公斤的高产品种,李登海犯了难。
  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经过李登海的细心观察,结合高产攻关的试验和高产玉米栽培专家、教授的意见,认为亩产超过1000公斤的高产玉米杂交种应该是紧凑型的、生育期较长的中晚熟杂交种,才能够在获取更多的光合产物的同时,具有大穗型、籽粒大、粒重高的特点,从而提高产量。
  针对这些要求,1985年初,李登海萌生出了将沈阳农科所育成的“5003”和莱州市农科所育成的“8112”两个自交系再次进行杂交组配的想法。“如果将这两个自交系杂交在一起,组成选育新自交系的基本材料,从而选育出具有双亲优势的新自交系,将会是一个很好的设计方案。”李登海信心满满。
  在大量的分离选择后,在历时三年共六代的选育试验后,李登海培育出了具有选育亩产1000公斤高产能力杂交种的“478”自交系,完全达到了预期的选育结果。经大量测交,于1988年育出了我国第一次亩产过1000公斤的“掖单12号”和“掖单13号”。
  2004年,李登海用600多个自交系同时测交美国先锋公司杂交种“先玉335”后果断决定,将其作为分离自交系的基本材料,在我国率先开始了对国外新种质资源的“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推动了我国对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新种质资源的利用和创新。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种质资源又是种子的‘芯片’。”原绍刚这样解释道。继“478”后,李登海继续坚持自主创新,带领登海种业的育种团队成功选育了160多个经国家和省级审定推广的品种,其中由李登海亲自主持选育的紧凑型杂交玉米新品种超过140个。
  在科技创新产业化中敢为人先
  1985 年4 月15 日,李登海自筹资金两万元,在我国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农业产业化的科技型企业——后邓试验站,比农业部提出的育繁推一体化改革要求整整提前了十年。由于业绩突出,2005年,登海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在深交所上市,成为我国种业领域少数上市公司之一。如今的登海种业在新疆、甘肃、宁夏、山东等省区累计投资11亿元人民币,建立了长期、稳定的玉米种子生产加工基地。“登海”品牌享誉全国。
  但对李登海而言,登海种业不只是一个产业化的民族种业公司,更肩负国家粮食安全重任。
  而今,已经72岁的他,还是离不开玉米田。从整地起垄到播种灌溉,从除草施肥到打药治虫,从冒着高温套袋授粉到田间观察收获,都是他亲自带领科研人员干在第一线。“认识李登海先生的时间不长,也不短,但一身工作服、一双黄胶鞋,还有那部不怎么开机的2G手机始终是陪伴他的物品。”原绍刚说。
  2021年5月22日,“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先生永远离开了他毕生热爱的土地,也许是源于老一辈农业专家之间的惺惺相惜,李登海在收到消息后久久不能平静。比起袁隆平“禾下乘凉”的梦想,李登海的梦想似乎缺少一点诗意,“我想让玉米亩产量高一点,再高一点,一亩地可以养五口人。”
  “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有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有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早在1972年,李登海就带领农科队队员们反复学习毛主席语录;近五十年过去了,2021年5月24日的一场培训会上,李登海再次讲起这段话时的坚毅眼神,与当年那个心怀祖国、执着坚守的少年丝毫无异。面对未来,他豪言:“有生之年,我要争取再为国家创造社会经济效益1000亿,我有这个能力!”
  (未署名图片由登海种业提供)
其他文献
这张合影拍摄于1995年4月。  斯时,“沂蒙六姐妹”中的公方莲已逝世,照片中只剩下张玉梅、伊廷珍、伊淑英、杨桂英、冀贞兰五姐妹。当年风风火火的拥军姐妹均已迈入迟暮之年。照片中的石碾,是沂蒙老区人民碾粮摊煎饼的重要工具,曾为当年拥军支前工作立下汗马功劳。  1995年4月的一天,图片拍摄者侯国良为她们定格下这一瞬间,成为展现“沂蒙六姐妹”最常用的一张照片。“沂蒙六姐妹”的叫法由来已久。早在1947
期刊
这是一张鲜为人知的定亲照片,照片里的青年人是王杰和赵英玲。1957年,年仅15岁的王杰与同学赵英玲定了亲。1961年,王杰参军入伍,王杰的父母曾写信给王杰催他回家结婚,但王杰因为工作需要,一次又一次地推迟婚期。1965年,王杰牺牲的消息传来,未婚妻赵英玲陷入巨大的悲痛中。  当兵4年,王杰写了10多万字日记,真实记录下成长的心路历程——“什么是理想?革命到底就是理想。什么是前途?革命事业就是前途。
期刊
作为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张保国每天要做的一件事,竟然是发一条朋友圈。“你要是有我的微信,你每天早上都会看到我的一条朋友圈。我每天会将看到的好文章摘出来分享一下,这基本成了我每天的‘作业’了。”  每天更新朋友圈,对多数人来说早已习以为常,但是这对张保国来说,却有着更深的含义:“上合组织青岛峰会那段时间,我没有更新朋友圈,好多人就来问我,保国你还好吗,是不是出什么事情了。之后,我就坚持每天都发
期刊
摘要:以塔河地区的HSI高光谱遥感数据为基础,结合相关的统计学知识,利用非监督分类法和混合像元分解法分别提取森林植被类型,并对其进行精度检验。得出非监督分类总体精度为70.78%,混合像元分类的精度为76.87%。结果表明混合像元分解定量解算植被类型是更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HSI;混合像元分解;植被类型  A Classification of HSI Vegetation Types Bas
期刊
2021年2月,焦裕禄的外孙余音收到了一张特殊的全家福。这张全家福是通过照片修复技术、数字合成技术制成的。  这是一张迟到了57年的全家福。  焦裕禄生前因为忙于工作,和儿女们聚少离多,甚至没有留下一张全家福。这也是焦裕禄的二女儿、余音的母亲焦守云此生最大的遗憾。收到这张特殊的全家福,让焦守云特别感动:“在父亲活着的时候,我们没有一张全家福,现在我们有了,一定要好好地珍藏。”  对于儿女来说,焦裕
期刊
在绵延八百里的沂蒙山中,有着众多外表呈圆形状、山顶平展、周围峭壁如削的“崮”,它们点缀在沂蒙山区中,犹如线上穿珠,石上嵌璧,为八百里沂蒙画卷平添多少风姿!而孟良崮,也因为那场惊天动地的战役,而闻名中外。  74年前的孟良崮战火纷飞。一方是精良美械装备的国民党整编第74师,自诩为“天下无敌”;一方是“小米加步枪”的华东野战军,被认为“必败无疑”。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以弱胜强,国民党军“王牌师”全军
期刊
一位远在新疆的山东临沂人,被称为边境线上的“活界碑”。  他叫魏德友,是个老兵。当从部队转业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9师161团屯垦戍边时,30多名战士一下车都傻了眼,因为茫茫戈壁什么也没有。  后来,昔日战友陆续告老还乡,边防战士换了一茬接着一茬,就连世世代代住在草原的牧民也都搬到了条件更好的定居点。而魏德友却选择留了下来,生活在空旷的萨尔布拉克草原深处,至今过着“家住路尽头,放牧就是巡逻”的生活。
期刊
195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0周年庆典上,盛大的阅兵式正在进行。在天安门城楼观礼台上,出现了一位小脚女人的身影。周恩来、邓颖超还派人到观礼台对她进行慰问。国庆观礼前,她的小脚与众多的荣誉使她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当摄影记者涌上前来想要拍一拍她的小脚时,她很不好意思,觉得这是封建时代才有的,便将挽起的裤脚放了下来,遮住了那双小脚。此时,邓颖超走了过来,对她说:“你这双小脚担负了更多的辛劳,作了大
期刊
60年前,他创立的“郭兴福教学法”引发了轰轰烈烈的全军大比武,其规模之大、成效之好、影响之深远,在人民军队历史上前所未有,谱写了军事训练史上的光辉篇章。时至今日,这个教学法依然在传承中创新发展。  “训练就是为了打仗,不是为了摆花架子”  20世纪60年代初,为创新发展符合我军特点的练兵路子,部队迫切需要探索有效练兵方法来提高训练水平。在练兵备战活动中,一个典型人物凸显出来——他就是时任原第12军
期刊
临沂当地媒体记者朱武涛,曾两次采访张楠。这是他撰写的回忆文章,以下为节选内容。  在部队宣传干事的带领下,2009年11月17日,我来到了武警支队教导队的操场上,初冬的寒风中,一个身着迷彩服的高个子向我跑来,后面紧随着一条健壮的德国牧羊犬。到了眼前,我才发现,这是一个白干净的小伙子,他给人第一感觉,就是敦厚老实,如果你不说话,他基本就处于沉默状态。  张楠话不多,面对陌生人甚至有些拘谨,而他的那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