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七世纪初期,儒、佛典籍几乎同时传入日本,使得古代日本人将两者中的孝思想视作一体,不分彼此。在日本佛教故事集中,儒家孝思想、孝子故事多有涉及,作者并未将两者进行区分。本文试以《日本灵异记》注1,探讨“孝”在日本上代文学中的接受情形,借以考察早期“孝”在日本的传播。
关键词:日本灵异记;孝;儒家思想;佛教;
图书分类号:I31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3-0167-02
“孝”的观念在中国历史悠久,根深底厚,各种孝道故事也是层出不穷,为世人咏诵。但日本早期并没有“孝”观念,这点可以从“孝”字只有音读发音而没有训读发音,以及古代日本神话故事中找到论证。七世纪初,汉字和儒家经典大量传入日本,孝思想也逐渐在日本生根发芽。每一种文化的传播与学习,必然会受到所在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孝思想也同样如此。如今的日本,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孝思想。但在中国儒家的孝思想刚刚流入日本时,他们是如何吸收的呢?本文通过日本早期书籍中的“孝”叙述对其进行考察。主要对书中出现的有关“孝”的叙述进行解读分析,试探究日本上代文学对儒、佛之“孝”的接受情况。
一、《日本灵异记》中的“孝”故事
(一)上卷第二十三 凶人不敬养奶房母以现得恶死报缘
故事主人公瞻保从学书传,却不养其母。逼迫母偿还稻谷之时,母亲跪坐地上,瞻保却坐在胡床之上。众人看不下去,劝说无果,于是帮其母还了稻谷。其母悲痛欲绝,与其断绝母子关系。之后瞻保在山中迷路,无法回家,最终死于饥饿与严寒。家中亦遭火灾,妻儿皆死。
故事结尾作者写道:“所以經云:‘不孝眾生,必墮地獄。孝養父母,往生淨土。’是如來之所說,大乘之誠言矣[1]。”这便是此篇故事的结论了。作者认为不孝就会下地狱,孝养才能往生净土。很显然,这是佛教思想。也就是说原本产生于儒家思想的“孝思想”通过作者之笔起到了宣扬佛教“劝善戒恶”思想的效果。
“何違學覆,不孝親母?[1]”瞻保从学书传,书传在日语词典上的解释为古人书写流传下來的书籍,以及其注释本等。“凡经、周易、尚易、周礼、儀礼、礼記、毛詩、春秋左氏伝、各為一経、孝经、論語、学者兼習之[2]”。所以此处的书传,应指儒家经典书籍。这说明在日本,人们已开始学习《孝经》《论语》等这些集中体现儒家思想中“孝思想”的书籍,人们开始倡导孝道。
众人劝说瞻保时提到,“善人何為違孝?或人奉為父母,建立塔,造佛、寫經,屈請眾僧,令行安居.汝家饒財,貸稻多吉.何違學覆,不孝親母?[1]”众人的劝说言语中不止一次提到孝与不孝,说明当时人们所认同的行孝方式,亦或者说是当时人们对于“孝”的认识。“吾之育汝,日夜無憩.觀他子之報恩,恃吾兒之如斯,而反見迫辱.願心違謬矣.汝也徵負稻,吾亦徵乳值.母子之道,絕於今日.天知地知,悲哉痛哉.”此处强调了母亲辛苦养育子女,期待子女报恩的想法,再结合前面的众人劝说瞻保的行孝方式,表明作者认为行孝方式可以概括为父母生时孝养父母,父母死后冥福供养。显然这是以佛教的视角去看待“孝”。
(二)上卷第二十四 凶女不孝养所生母以现得恶死报缘
母亲斋戒日向女儿讨饭,却遭女儿无情拒绝:“今家長與我,亦將齋食,除此以外,無餘供母。[1]”母亲只好携幼子回家,路途中别人扔弃的饭团,得以充饥。当天半夜,此女子便遭恶报。“夜半之後,有人來扣戶曰:‘汝女高叫:‘吾胸有釘!方將垂死,往可看!’母以疲寢,不得往活.其女終死,不復相見也[1]。”
此篇故事题目与上则故事同样都称其为“凶人”“凶女”,说明作者认为 “不孝”子女是恶人。
故事中提到“曾無孝心”“不孝養而死[1]”,“孝”字不止一次出现,说明孝观念在当时确实已存在。
孟子曾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日本灵异记》故事中主人公虽为女子,但所讲故事内容与孟子所说的第三种不孝可谓是同一种不孝。说明日本上代文学中已经接受了中国儒学思想中的孝思想。故事最后“不孝養而死.從此者,不如讓分,供母而死耶[1].”也体现出重孝的观念。
这则故事内容简短,但需要注意作者设定的故事情节是斋戒日当天,母亲向女儿乞讨斋饭,说明母亲是信佛之人。女儿的罪过不只是不孝,还是妨碍母亲斋戒,因此故事宣扬的仍是佛教思想的因果报应。
(三)中卷第三 恶逆子爱妻将杀母谋现报被恶死缘
主人公火麻吕为免去驻防任务,与妻子团聚,而图谋杀掉母亲。结果在举刀杀母时,地面突然陷出一个大坑。母亲赶紧去救他,却只拽住了头发,火麻吕地陷而亡。母亲带着头发回家为其做法事超度。
第一,与上则故事同样,作者设定的火麻吕之母也是信佛向善之人。火麻吕正是利用这一点欺骗母亲,从佛教思想上来看,必定会遭报应。也就是说,整篇故事主线仍是佛教思想。
第二,火麻吕大逆不道,欺骗母亲,想要杀害母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母亲心地善良,在儿子即将杀害自己时,仍然想着为每个孩子,包括要杀害自己的火麻吕,留下一件衣服。在儿子死后还要为其做法事赎罪。这与中国孝思想中讲究的重情感,是一致的。儒家思想中的孝重视情感,这种情感应是一种双向的,自发的情感。但在此则故事中,只能看到母亲单方面的情感,所以整篇故事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突显出火麻吕的不孝。
第三,母亲跪求火麻吕时讲到:“殖木之志,為得彼菓,並隱其影。養子之志,為得子力,并被子養”[1]。这与中国儒家思想孝思想中的“养儿防老”意思大体一致,也反映出了母亲对于子女报恩的期待之情。
二、《日本灵异记》中的“丁兰木母”
除上面的三则故事外,《日本灵异记》中对“丁兰木母”(一般称为“丁兰刻木事亲”)的故事也有所提及。但并非是如上具体讲述孝子故事,只是引用了这一典故。上卷第十七“遭兵灾信敬观音菩萨像得现报缘”与中卷第三十九“药师佛木像流水埋沙示灵表缘”中均引用此典故。 两则故事讲述的都是佛教理念中的感应。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讲的都是若虔诚礼敬、挚诚有礼,真心祈愿,神佛自然能够感应得到。同时,佛教中的感应,也蕴含着善有善报的意味,若潜心向佛,多做善事,自然会有好事情回报到自己身上。总体来看,这两则故事仍然如前面三则一样,是以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贯穿始终的。
在中国,“丁兰木母”的故事有很多版本,此处不再一一举出。但这些故事共通之处就是由于丁兰心诚,木头有了感应。作者正是借此来宣扬佛教的有感应、灵验之思想。而在中国“丁兰刻木”的故事被收入《二十四孝》,宣扬的是儒家孝思想[3]。
由上可以看出作者在接受儒家孝子故事时,是以佛教的眼光去解释看待的[4],着重点不在“孝”上,而在“感应”上。再者,日本僧人在吸收外来思想——佛教和儒教时,并没有产生冲突,可以说在认识上是佛儒一体的,但明显要更加崇佛。
三、《日本灵异记》中反映出的孝思想特征
(一)不孝为恶的道德观念已存在
《日本灵异记》中出现的与“孝”相关的故事讲的都是不孝。不但不赡养父母,连父母借稻也必须追还,斋饭也不愿给予,甚至为一己之私而杀害父母。
这一方面说明,在孝思想传入日本之前,日本人内心基本上是不存在孝顺父母的伦理观念的[5],所以才能创作出像“中卷第三”那样令人发指的故事内容。
同时,作者在故事中不止一次提到“孝”,不孝的结局都是遭恶报而死,也反映出孝思想已经开始慢慢萌芽,在日本民众内心开始有了孝意识。但当时人们对于“孝”还没有清晰明确的概念,因此作者选择从反面讲述不孝,告诫人们不孝是不对的,是要遭报应的。不孝为恶的道德观念确已存在。
(二)佛教视角出发的孝思想
《日本灵异记》是一部佛教说话集,目的主要是宣扬善恶因果报应,劝恶向善,因此大到整部书,小到每个人物的设定,贯穿的都是佛教思想。但在出现的几则与孝有关的文章中,很明显也融入了儒家孝思想,以孝思想验证佛教的因果报应。可见作者倾向于从儒、佛两个角度看待“孝”思想[6]。
儒、佛对于“孝”的认识有所不同,甚至存在冲突,而《日本灵异记》中的“孝”故事,却完全感觉不到这种冲突,两者似乎是浑然一体的。所述故事用儒学典籍中的孝道故事,验证了佛教思想中的因果报应。这说明在儒学和佛教传入日本早期,日本人并没有将两者对于“孝”的不同认识进行明确区分,或者说他们根本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冲突。在创作文学作品時,也是将两者融合在了一起,实现了佛儒一体之“孝”。
参考文献:
[1]景戒.出云路修校注.日本灵异记[M].岩波书店,1996.
[2]郑玲玲.平安说话文学中孝养故事和孝思想的考察——以《今昔物语集》为中心[D].山东大学,2010.
[3]刘九令.《日本灵异记》中的儒佛融合——以“丁兰木母”为中心[J].语文学刊,2016(7):53-55.
[4]李铭敬.日本说话文学中中国古典作品接受研究所存问题刍议——以《日本灵异记》和《今昔物语集》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2):44-50.
[5]赵俊槐.《宇津保物语》中的“孝”思想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6]赵俊槐.《宇津保物语》对“孝思想”的接受[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1):119-127.
(责任编辑:林丽华)
关键词:日本灵异记;孝;儒家思想;佛教;
图书分类号:I313.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052(2020)03-0167-02
“孝”的观念在中国历史悠久,根深底厚,各种孝道故事也是层出不穷,为世人咏诵。但日本早期并没有“孝”观念,这点可以从“孝”字只有音读发音而没有训读发音,以及古代日本神话故事中找到论证。七世纪初,汉字和儒家经典大量传入日本,孝思想也逐渐在日本生根发芽。每一种文化的传播与学习,必然会受到所在社会环境等各方面的影响,孝思想也同样如此。如今的日本,具有自己民族特点的孝思想。但在中国儒家的孝思想刚刚流入日本时,他们是如何吸收的呢?本文通过日本早期书籍中的“孝”叙述对其进行考察。主要对书中出现的有关“孝”的叙述进行解读分析,试探究日本上代文学对儒、佛之“孝”的接受情况。
一、《日本灵异记》中的“孝”故事
(一)上卷第二十三 凶人不敬养奶房母以现得恶死报缘
故事主人公瞻保从学书传,却不养其母。逼迫母偿还稻谷之时,母亲跪坐地上,瞻保却坐在胡床之上。众人看不下去,劝说无果,于是帮其母还了稻谷。其母悲痛欲绝,与其断绝母子关系。之后瞻保在山中迷路,无法回家,最终死于饥饿与严寒。家中亦遭火灾,妻儿皆死。
故事结尾作者写道:“所以經云:‘不孝眾生,必墮地獄。孝養父母,往生淨土。’是如來之所說,大乘之誠言矣[1]。”这便是此篇故事的结论了。作者认为不孝就会下地狱,孝养才能往生净土。很显然,这是佛教思想。也就是说原本产生于儒家思想的“孝思想”通过作者之笔起到了宣扬佛教“劝善戒恶”思想的效果。
“何違學覆,不孝親母?[1]”瞻保从学书传,书传在日语词典上的解释为古人书写流传下來的书籍,以及其注释本等。“凡经、周易、尚易、周礼、儀礼、礼記、毛詩、春秋左氏伝、各為一経、孝经、論語、学者兼習之[2]”。所以此处的书传,应指儒家经典书籍。这说明在日本,人们已开始学习《孝经》《论语》等这些集中体现儒家思想中“孝思想”的书籍,人们开始倡导孝道。
众人劝说瞻保时提到,“善人何為違孝?或人奉為父母,建立塔,造佛、寫經,屈請眾僧,令行安居.汝家饒財,貸稻多吉.何違學覆,不孝親母?[1]”众人的劝说言语中不止一次提到孝与不孝,说明当时人们所认同的行孝方式,亦或者说是当时人们对于“孝”的认识。“吾之育汝,日夜無憩.觀他子之報恩,恃吾兒之如斯,而反見迫辱.願心違謬矣.汝也徵負稻,吾亦徵乳值.母子之道,絕於今日.天知地知,悲哉痛哉.”此处强调了母亲辛苦养育子女,期待子女报恩的想法,再结合前面的众人劝说瞻保的行孝方式,表明作者认为行孝方式可以概括为父母生时孝养父母,父母死后冥福供养。显然这是以佛教的视角去看待“孝”。
(二)上卷第二十四 凶女不孝养所生母以现得恶死报缘
母亲斋戒日向女儿讨饭,却遭女儿无情拒绝:“今家長與我,亦將齋食,除此以外,無餘供母。[1]”母亲只好携幼子回家,路途中别人扔弃的饭团,得以充饥。当天半夜,此女子便遭恶报。“夜半之後,有人來扣戶曰:‘汝女高叫:‘吾胸有釘!方將垂死,往可看!’母以疲寢,不得往活.其女終死,不復相見也[1]。”
此篇故事题目与上则故事同样都称其为“凶人”“凶女”,说明作者认为 “不孝”子女是恶人。
故事中提到“曾無孝心”“不孝養而死[1]”,“孝”字不止一次出现,说明孝观念在当时确实已存在。
孟子曾说“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日本灵异记》故事中主人公虽为女子,但所讲故事内容与孟子所说的第三种不孝可谓是同一种不孝。说明日本上代文学中已经接受了中国儒学思想中的孝思想。故事最后“不孝養而死.從此者,不如讓分,供母而死耶[1].”也体现出重孝的观念。
这则故事内容简短,但需要注意作者设定的故事情节是斋戒日当天,母亲向女儿乞讨斋饭,说明母亲是信佛之人。女儿的罪过不只是不孝,还是妨碍母亲斋戒,因此故事宣扬的仍是佛教思想的因果报应。
(三)中卷第三 恶逆子爱妻将杀母谋现报被恶死缘
主人公火麻吕为免去驻防任务,与妻子团聚,而图谋杀掉母亲。结果在举刀杀母时,地面突然陷出一个大坑。母亲赶紧去救他,却只拽住了头发,火麻吕地陷而亡。母亲带着头发回家为其做法事超度。
第一,与上则故事同样,作者设定的火麻吕之母也是信佛向善之人。火麻吕正是利用这一点欺骗母亲,从佛教思想上来看,必定会遭报应。也就是说,整篇故事主线仍是佛教思想。
第二,火麻吕大逆不道,欺骗母亲,想要杀害母亲。与之形成鲜明对比,母亲心地善良,在儿子即将杀害自己时,仍然想着为每个孩子,包括要杀害自己的火麻吕,留下一件衣服。在儿子死后还要为其做法事赎罪。这与中国孝思想中讲究的重情感,是一致的。儒家思想中的孝重视情感,这种情感应是一种双向的,自发的情感。但在此则故事中,只能看到母亲单方面的情感,所以整篇故事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更能突显出火麻吕的不孝。
第三,母亲跪求火麻吕时讲到:“殖木之志,為得彼菓,並隱其影。養子之志,為得子力,并被子養”[1]。这与中国儒家思想孝思想中的“养儿防老”意思大体一致,也反映出了母亲对于子女报恩的期待之情。
二、《日本灵异记》中的“丁兰木母”
除上面的三则故事外,《日本灵异记》中对“丁兰木母”(一般称为“丁兰刻木事亲”)的故事也有所提及。但并非是如上具体讲述孝子故事,只是引用了这一典故。上卷第十七“遭兵灾信敬观音菩萨像得现报缘”与中卷第三十九“药师佛木像流水埋沙示灵表缘”中均引用此典故。 两则故事讲述的都是佛教理念中的感应。所谓人有诚心、佛有感应,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讲的都是若虔诚礼敬、挚诚有礼,真心祈愿,神佛自然能够感应得到。同时,佛教中的感应,也蕴含着善有善报的意味,若潜心向佛,多做善事,自然会有好事情回报到自己身上。总体来看,这两则故事仍然如前面三则一样,是以佛教的因果报应思想贯穿始终的。
在中国,“丁兰木母”的故事有很多版本,此处不再一一举出。但这些故事共通之处就是由于丁兰心诚,木头有了感应。作者正是借此来宣扬佛教的有感应、灵验之思想。而在中国“丁兰刻木”的故事被收入《二十四孝》,宣扬的是儒家孝思想[3]。
由上可以看出作者在接受儒家孝子故事时,是以佛教的眼光去解释看待的[4],着重点不在“孝”上,而在“感应”上。再者,日本僧人在吸收外来思想——佛教和儒教时,并没有产生冲突,可以说在认识上是佛儒一体的,但明显要更加崇佛。
三、《日本灵异记》中反映出的孝思想特征
(一)不孝为恶的道德观念已存在
《日本灵异记》中出现的与“孝”相关的故事讲的都是不孝。不但不赡养父母,连父母借稻也必须追还,斋饭也不愿给予,甚至为一己之私而杀害父母。
这一方面说明,在孝思想传入日本之前,日本人内心基本上是不存在孝顺父母的伦理观念的[5],所以才能创作出像“中卷第三”那样令人发指的故事内容。
同时,作者在故事中不止一次提到“孝”,不孝的结局都是遭恶报而死,也反映出孝思想已经开始慢慢萌芽,在日本民众内心开始有了孝意识。但当时人们对于“孝”还没有清晰明确的概念,因此作者选择从反面讲述不孝,告诫人们不孝是不对的,是要遭报应的。不孝为恶的道德观念确已存在。
(二)佛教视角出发的孝思想
《日本灵异记》是一部佛教说话集,目的主要是宣扬善恶因果报应,劝恶向善,因此大到整部书,小到每个人物的设定,贯穿的都是佛教思想。但在出现的几则与孝有关的文章中,很明显也融入了儒家孝思想,以孝思想验证佛教的因果报应。可见作者倾向于从儒、佛两个角度看待“孝”思想[6]。
儒、佛对于“孝”的认识有所不同,甚至存在冲突,而《日本灵异记》中的“孝”故事,却完全感觉不到这种冲突,两者似乎是浑然一体的。所述故事用儒学典籍中的孝道故事,验证了佛教思想中的因果报应。这说明在儒学和佛教传入日本早期,日本人并没有将两者对于“孝”的不同认识进行明确区分,或者说他们根本不认为两者之间存在冲突。在创作文学作品時,也是将两者融合在了一起,实现了佛儒一体之“孝”。
参考文献:
[1]景戒.出云路修校注.日本灵异记[M].岩波书店,1996.
[2]郑玲玲.平安说话文学中孝养故事和孝思想的考察——以《今昔物语集》为中心[D].山东大学,2010.
[3]刘九令.《日本灵异记》中的儒佛融合——以“丁兰木母”为中心[J].语文学刊,2016(7):53-55.
[4]李铭敬.日本说话文学中中国古典作品接受研究所存问题刍议——以《日本灵异记》和《今昔物语集》为例[J].日语学习与研究,2009(2):44-50.
[5]赵俊槐.《宇津保物语》中的“孝”思想研究[D].北京外国语大学,2014.
[6]赵俊槐.《宇津保物语》对“孝思想”的接受[J].日语学习与研究,2014(1):119-127.
(责任编辑:林丽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