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低段数学 课前笔测
口头提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22-02
课前笔试是以学生动手做的方式来进行的,而口头提问则是以教师的问题为主导,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对知识的认知。那么,采用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呢?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通过新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本文以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前笔测和口头提问的优劣为研究主题,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实践研究,分析两种方式的优劣,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同时,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笔者希望借助这次研究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实践依据,促进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小学低段中的一二年级学生为主。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选择两个基础相当的班级作为被试对象,然后以教学实践模式展开教学实验。首先在班级中采用课前笔测和口头提问,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统一测试,通过数据收集后分析,对比两者的优劣,最后得出结论,并对课堂教学提出建议。
三、研究过程
(一)选择被试
本文选择了小学一年级的两个班为被试,其中甲班人数为58人,乙班53人;二年级两个班级,甲班61人,乙班54人。为保证测试的有效性,在测试前先对一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统测,分析其基础水平(二年级也同样),从而保证两个实验班级的水平相近。
(二)课堂测试
课堂测试分为两个板块,一是分别对两个年级的两个不同班级以相同的章节问题采用课前笔试和口头提问方式进行,然后组织教学,教学后相同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统测,根据统测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简述:
(1)课前笔测:教师先以课前笔测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同时针对新的学习内容设计出测试题,在课前首先小组学生完成测试题,教学中教师根据测试情况进行情境创设,然后再引导各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
(2)口头提问:教师先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以问题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识,采用师生互答方式进行检测反馈。对话后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3)数据收集和分析。
课堂教学后,教师将一年级两个班合并,采用交叉方式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为十几减6、5、4、3、2的应用。同时采用相同方法对二年级两个班级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为2、3、4的乘法口诀练习。测试后以平均分和及格率作为分析数据(满分为50分)。具体数据如下: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无论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课前笔测班级的平均分和及格率都明显高于口头提问实验班。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从课后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首先,小学低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教师虽然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预习,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就难以回答。课前采用笔测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试,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完成预习任务,虽然完成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学生可采用请教同学或家长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了一定的知识构建。其次,小学低段学生的记忆以短时记忆为主,长时记忆为辅,采用口头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但如果不及时通过练习来引导学生进行巩固,学生容易遗忘。采用笔测形式进行预习,学生在完成测试过程中,记忆得到了加强。
四、结论与建议
虽然课前笔测的效果明显优于口头提问的效果,但并不代表在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能用课前笔测形式进行引导,而忽略了口头提问的作用。两者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还需交互使用。首先,小学低段学生认知以直观形象为主,采用课前笔测形式进行引导,学生兴趣不浓,而学生对师生互动式的问答较为感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口头提问方便而快捷,笔试需要课前准备好测试题,并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占用时间长。因此,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课前笔测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在课堂中通过对检测情况的分析后,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找出问题所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巩固并通过情境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课前笔试所涉及的问题要兼顾上节课的知识并以简单问题引出新知识。在问题情境中,要注重对新知识的引导,要涉及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情境来引入新课题。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采用师生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后,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笔测,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尤其是在学生互助探究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应用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技能培养。
总之,教无定法,教师根据实际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教师要对各种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比较,再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综合运用,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责编 黄珍平)
口头提问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3A-
0022-02
课前笔试是以学生动手做的方式来进行的,而口头提问则是以教师的问题为主导,学生通过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从而获得对知识的认知。那么,采用哪一种方式更有利于学生的知识构建呢?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只有不断地更新教学理念,通过新的理念来指导教学实践,才能促进课堂教学的发展。本文以小学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课前笔测和口头提问的优劣为研究主题,目的就是希望通过实践研究,分析两种方式的优劣,找到更好的教学方法。同时,目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笔者希望借助这次研究能为广大一线教师提供一些实践依据,促进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发展。
二、研究对象和方法
本文的研究对象以小学低段中的一二年级学生为主。在研究过程中,首先选择两个基础相当的班级作为被试对象,然后以教学实践模式展开教学实验。首先在班级中采用课前笔测和口头提问,然后组织学生进行统一测试,通过数据收集后分析,对比两者的优劣,最后得出结论,并对课堂教学提出建议。
三、研究过程
(一)选择被试
本文选择了小学一年级的两个班为被试,其中甲班人数为58人,乙班53人;二年级两个班级,甲班61人,乙班54人。为保证测试的有效性,在测试前先对一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统测,分析其基础水平(二年级也同样),从而保证两个实验班级的水平相近。
(二)课堂测试
课堂测试分为两个板块,一是分别对两个年级的两个不同班级以相同的章节问题采用课前笔试和口头提问方式进行,然后组织教学,教学后相同年级的两个班级进行统测,根据统测数据进行分析。
教学过程简述:
(1)课前笔测:教师先以课前笔测形式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巩固,同时针对新的学习内容设计出测试题,在课前首先小组学生完成测试题,教学中教师根据测试情况进行情境创设,然后再引导各小组进行讨论,最后教师总结。
(2)口头提问:教师先引导学生对已学知识进行复习,以问题引导学生预习新知识,采用师生互答方式进行检测反馈。对话后再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3)数据收集和分析。
课堂教学后,教师将一年级两个班合并,采用交叉方式对两个班级学生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为十几减6、5、4、3、2的应用。同时采用相同方法对二年级两个班级进行测试,测试内容为2、3、4的乘法口诀练习。测试后以平均分和及格率作为分析数据(满分为50分)。具体数据如下:
从数据中不难看出,无论是一年级还是二年级,课前笔测班级的平均分和及格率都明显高于口头提问实验班。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现象?从课后对学生的调查中发现,首先,小学低段的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教师虽然课前布置了预习任务,但学生并没有真正学会预习,对教师所提出的问题也就难以回答。课前采用笔测形式对学生进行测试,学生在计算过程中完成预习任务,虽然完成过程中也会遇到很多问题,但这些问题变得更加具体。学生可采用请教同学或家长的方式解决问题,从而获得了一定的知识构建。其次,小学低段学生的记忆以短时记忆为主,长时记忆为辅,采用口头提问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知识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浓厚,但如果不及时通过练习来引导学生进行巩固,学生容易遗忘。采用笔测形式进行预习,学生在完成测试过程中,记忆得到了加强。
四、结论与建议
虽然课前笔测的效果明显优于口头提问的效果,但并不代表在低段数学课堂教学中只能用课前笔测形式进行引导,而忽略了口头提问的作用。两者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还需交互使用。首先,小学低段学生认知以直观形象为主,采用课前笔测形式进行引导,学生兴趣不浓,而学生对师生互动式的问答较为感兴趣。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口头提问方便而快捷,笔试需要课前准备好测试题,并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完成,占用时间长。因此,笔者在此提出以下建议:
首先,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采用课前笔测形式对学生进行检测,在课堂中通过对检测情况的分析后,根据学生的测试情况,找出问题所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巩固并通过情境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同时需要注意的是,课前笔试所涉及的问题要兼顾上节课的知识并以简单问题引出新知识。在问题情境中,要注重对新知识的引导,要涉及学生较为感兴趣的情境来引入新课题。
其次,在课堂教学中,当教师采用师生互动方式引导学生构建知识后,要及时组织学生进行笔测,这样才有利于学生巩固知识。尤其是在学生互助探究过程中,要多引导学生应用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的技能培养。
总之,教无定法,教师根据实际灵活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才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和实践中,教师要对各种方法的优劣进行分析比较,再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当的方法,综合运用,这样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责编 黄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