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再辅以中药参苓白术散治疗,两组疗程均为 1个月。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60.0%,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中药辅助治疗可以显著增加西药治疗慢性肠炎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慢性肠炎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137-01
慢性肠炎主要包括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未彻底治愈而演变成的慢性肠炎等,其主要症状有腹部胀痛、大便稀薄并带有黏液等,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临床上西医治疗慢性肠炎效果欠佳,而采用中医药治疗疗效相对较好。本文选择 2013年 1 月至2014 年 1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制成合剂治疗慢性肠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3年 1 月至2014年 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肠炎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4~66岁,平均(42.5±2.80)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3~68岁,平均(43.4±2.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0. 5 g ,口服,1次 /8 h 。治疗组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中药治疗治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20 g、山药20 g、苡仁20 g、茯苓15 g、白扁豆15 g、白术15 g、莲子肉 15 g、砂仁10 g、桔梗9 g、甘草6 g(根据兼证加減,不超过两味),以上诸药加水煎服,每日 1 剂,10 d 为 1 个疗程。两组疗程均为 1个月,服药期间每 2 d 复诊1次或电话随诊,结束后均复查肠镜。
1.3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 显效 : 临床症状明显消失,肠镜检查无异常;有效 : 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肠镜复查肠黏膜基本修复;无效: 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好转。总有效 = 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t 检验,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 <0.05时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60.0%,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慢性肠炎,通常也指慢性结肠炎,包括肠镜检查见肠粘膜上有溃疡的局限性肠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肠粘膜未见有糜烂或溃疡的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胃肠病之一。
中医认为本病由脾胃素虚,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受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清浊不分而下;或情志不调,肝失疏泄,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或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该病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有:湿热蕴结型,症见肠呜腹痛,大便稀薄臭秽,粪便中夹血或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苦口腻,胃痞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数;肝脾不和型,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即发腹痛腹泻,泻后痛减,伴有嗳气食少,胸胁胀满或痛,舌淡红,脉弦;脾胃虚弱型,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夹有粘液,饮食稍有不慎即作,腹痛绵绵,纳呆,食后脘闷不舒,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肾阳虚型,久泻不愈,肠鸣腹痛,遇寒加重,或五更泄泻,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慢性肠炎发病之本在于脾胃虚弱,病理机制在于湿,伤食常为其发病诱因。然脾胃过虚,虽不伤饮食,仍可泄泻不止。再者,脾阳与肾阳关系密切,脾阳赖肾阳资助以腐熟运化水谷,肾阳又需脾阳运化水谷精微以作其旺盛之源,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如泄泻日久不愈,脾胃阳虚,命门火衰,阴寒更盛,则于每天黎明大自然阳气未复、阴气极盛之时,令人泄泻。这种泄泻的病理与肾有关,故古人亦称“肾泄”;因其黎明即泻,泻有定时,亦称“五更泻”、“鸡鸣泻”。此外,情志失调也是引起慢性肠炎的因素之一。其所以引起泄泻,多为脾胃素虚,复因情志不遂,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横逆乘犯脾胃,脾胃受制,虚者愈虚,腐熟运化功能失常,肠失传导,则发为泄泻[2]。
慢性肠炎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慢性肠炎患者治疗期间,应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品,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主要适应症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轻至中度的溃疡性结肠炎;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中可作为辅助疗法。亦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治疗组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中药治疗治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参苓白术散方中以四君子汤补脾胃之气为主药;配以白扁豆、薏苡仁、山药之甘淡,莲子之甘涩,辅助白术健脾,又能渗湿而止泻,加砂仁之辛温芳香醒脾,佐四君子更能使中州运化,使上下气机贯通吐泻可止。桔梗为手太阴肺经引经药,配入本方,如舟楫载药上行,达于上焦以益肺。各药合用,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两和脾胃,则诸症自除。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护肝、解痉及对胃肠道蠕动有兴奋与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60.0%,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肠炎效果显著,达到标本兼治,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S ] .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29.
[2] 江伟. 健脾清热祛湿法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山西中医, 2007, 23( 5) : 24。
【关键词】 参苓白术散 慢性肠炎 疗效
【中图分类号】 R51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60(2014)06-0137-01
慢性肠炎主要包括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过敏性结肠炎、急性肠炎未彻底治愈而演变成的慢性肠炎等,其主要症状有腹部胀痛、大便稀薄并带有黏液等,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
临床上西医治疗慢性肠炎效果欠佳,而采用中医药治疗疗效相对较好。本文选择 2013年 1 月至2014 年 1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肠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制成合剂治疗慢性肠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 2013年 1 月至2014年 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肠炎患者 60 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4~66岁,平均(42.5±2.80)岁。对照组30例,男20例,女10例,年龄33~68岁,平均(43.4±2.5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 0. 5 g ,口服,1次 /8 h 。治疗组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中药治疗治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党参20 g、山药20 g、苡仁20 g、茯苓15 g、白扁豆15 g、白术15 g、莲子肉 15 g、砂仁10 g、桔梗9 g、甘草6 g(根据兼证加減,不超过两味),以上诸药加水煎服,每日 1 剂,10 d 为 1 个疗程。两组疗程均为 1个月,服药期间每 2 d 复诊1次或电话随诊,结束后均复查肠镜。
1.3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1]: 显效 : 临床症状明显消失,肠镜检查无异常;有效 : 临床主要症状基本消失,肠镜复查肠黏膜基本修复;无效: 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变,肠镜检查未见明显好转。总有效 = 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
数据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t 检验,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 <0.05时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60.0%,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3 讨论
慢性肠炎,通常也指慢性结肠炎,包括肠镜检查见肠粘膜上有溃疡的局限性肠炎、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以及肠粘膜未见有糜烂或溃疡的肠道易激综合征,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慢性胃肠病之一。
中医认为本病由脾胃素虚,久病气虚或外邪迁延日久,脾胃受纳、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清浊不分而下;或情志不调,肝失疏泄,横逆乘脾,运化失常,而成泄泻;或肾阳亏虚,命门火衰,不能温煦脾土,腐熟水谷,而致下泄。该病常见的中医辨证分型有:湿热蕴结型,症见肠呜腹痛,大便稀薄臭秽,粪便中夹血或脓血,肛门灼热,小便短赤,口苦口腻,胃痞纳呆,舌红苔黄腻,脉数;肝脾不和型,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即发腹痛腹泻,泻后痛减,伴有嗳气食少,胸胁胀满或痛,舌淡红,脉弦;脾胃虚弱型,大便稀薄,完谷不化,夹有粘液,饮食稍有不慎即作,腹痛绵绵,纳呆,食后脘闷不舒,倦怠乏力,面色不华,舌淡苔白,脉细弱;脾肾阳虚型,久泻不愈,肠鸣腹痛,遇寒加重,或五更泄泻,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慢性肠炎发病之本在于脾胃虚弱,病理机制在于湿,伤食常为其发病诱因。然脾胃过虚,虽不伤饮食,仍可泄泻不止。再者,脾阳与肾阳关系密切,脾阳赖肾阳资助以腐熟运化水谷,肾阳又需脾阳运化水谷精微以作其旺盛之源,二者相互促进,相辅相成。如泄泻日久不愈,脾胃阳虚,命门火衰,阴寒更盛,则于每天黎明大自然阳气未复、阴气极盛之时,令人泄泻。这种泄泻的病理与肾有关,故古人亦称“肾泄”;因其黎明即泻,泻有定时,亦称“五更泻”、“鸡鸣泻”。此外,情志失调也是引起慢性肠炎的因素之一。其所以引起泄泻,多为脾胃素虚,复因情志不遂,肝气失于疏泄条达,横逆乘犯脾胃,脾胃受制,虚者愈虚,腐熟运化功能失常,肠失传导,则发为泄泻[2]。
慢性肠炎经过及时适当的治疗,预后良好。慢性肠炎患者治疗期间,应尽量卧床休息,口服葡萄糖一电解质液以补充体液的丢失。如果持续呕吐或明显脱水,则需静脉补充5%~10%葡萄糖盐水及其他相关电解质。鼓励摄人清淡流质或半流质食品,以防止脱水或治疗轻微的脱水。本研究中对照组患者口服柳氮磺吡啶肠溶片,柳氮磺吡啶肠溶片主要适应症为溃疡性结肠炎治疗轻至中度的溃疡性结肠炎;在重度溃疡性结肠炎中可作为辅助疗法。亦可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缓解期的维持治疗。治疗组西药治疗同对照组,中药治疗治法方用参苓白术散加减,参苓白术散方中以四君子汤补脾胃之气为主药;配以白扁豆、薏苡仁、山药之甘淡,莲子之甘涩,辅助白术健脾,又能渗湿而止泻,加砂仁之辛温芳香醒脾,佐四君子更能使中州运化,使上下气机贯通吐泻可止。桔梗为手太阴肺经引经药,配入本方,如舟楫载药上行,达于上焦以益肺。各药合用,补其虚,除其湿,行其滞,调其气,两和脾胃,则诸症自除。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本方具有护肝、解痉及对胃肠道蠕动有兴奋与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 93.3%,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 60.0%, 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因此,参苓白术散治疗慢性肠炎效果显著,达到标本兼治,取得令人满意的疗效。
参考文献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 S ] . 南京: 南京大学出版社, 1994, 29.
[2] 江伟. 健脾清热祛湿法治疗慢性肠炎的临床观察. 山西中医, 2007, 23( 5) :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