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作文改革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借鉴了很多名师的快速作文教学模式,收到了很好的习作教学效果。但时间一长,我又发现了新的问题,那就是学生的写作速度的确是普遍提高了,四十分钟之内写六百字左右的文章对大多数同学来说已不是难事。但从文章的质量来看,真正能够做到内容充实,语言流畅,立意新颖的文章却不多见。归结起来,我们发现学生作文的弊病主要有以下几点:①写作范围狭小,有种种限制,这不能说,那不能说;②不真实,虚假,即使写了自己的事情,也要加以拔高或陷于某种特定式中;③千篇一律,先写什么,次写什么,最后写什么,格式化严重。
要想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首先要求老师更新作文教学观念,营造乐于写作的情境,提供自由写作的机会,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在总结了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后,受自由写作教学模式的启发,改变了以往的作文授课方式,在作文命题、写作范围、构思立意、写作形式上给学生以张扬个性的自由。从写作情况来看,学生的作文质量比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
1 作文命题要自由
学生作文是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首先接触的是题目。作文题目新颖且有鲜明的个性,饱满的感情,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情感在心中激荡起来。“题好一半文”,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发现,拟定一个准确、鲜明,有一定深度,有一定新意的作文题目,对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极为重要。作文题目不疼不痒,或是一看就眼熟的“大路货”,学生写起作文来就无精打采,平淡无味。我们把作文命题分为教师命题、学生自由命题、师生讨论命题三种。一般是课前让学生各自写出一个有新意、有深度的题目,然后让学生和老师讨论,选出几个大家公认为好的题目。这样的写作方式使学生有参与感,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畅想21世纪中叶》,同学们写出了对高科技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那个苹果咬了一口》,学生对讲台上咬过一口的苹果,展开丰富的联想,或议论,或抒情,各领风骚……从学生一篇篇饱蘸激情、文采飞扬的文章中,我们发现命题上的“自由解放”,能充分挖掘学生写作的潜力,激扬学生热情,张扬学生写作的个性。
2 作文题材要自由
写什么,要有自由。没动笔之前,头脑中先有框框,写作的激情也就随之减退。如学生写《我的妈妈》,动辄就是妈妈冒雨送伞,生病后妈妈悉心照料;写《一件珍贵的礼物》,就是两个好朋友为了一件小事吵架,把某种物品摔坏了,后来因为要分别,某人给了朋友一件新的物品,重归于好。这样的写作素材简直成了传统作文的“套餐”,结果就是写者随随便便,读者一听就烦。写作训练往往写人写事,其实学生最有体会的还是自己的感觉和情感体验。我们恰恰在这里设置了许多“禁区”,这种做法是消极的,是无意义的。比如,学生的感伤、惆怅,还有许多莫名其妙、突如其来的感觉和情绪,能不能写?应不应该写?我们认为,既然是真实的,想要表现的,只要是健康的,就应该成为写作的题材。在写《2020年我们相遇》一题时,大多数同学都在写2020年同学们已成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带着各自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欢天喜地相聚。只有王春庆同学写由于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匮乏,地球无法居住,同班同学在被迫迁往别的星球的飞船上相遇。在点评时,我表扬了这位同学敢于标新立异,写出自己对于环保问题的忧患意识,说他的作文能别出心裁,有远见,有个性。
3 情感表达要自由
想什么,也要有自由。学生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体验,在写作时,应让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真实自由地表现出来。感情和认识发自内心深处,就会给人以感染,引起共鸣;相反,矫情造作,空话、废话、套话连篇,只能让人生厌。我班有个女孩,经历过父母离异的痛苦后,写了一篇《风中有朵孤独的云》,把自己在父母离异前后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让人读过之后,不禁为作者的命运嗟叹伤感。思想感情上的自由,不仅对写作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个性的发展完善也有重大的影响。而压抑学生表现自己感情的思想,人为地诱导学生向某个标准趋同,不仅会伤害学生的个性,也会造成学生说假话的恶习。
4 写作形式要自由
以往的写作教学,偏重于技巧、构思次序、结构等方面的指导,形成一套新“八股”。形式上的不自由,不仅营造成写法上的千篇一律,进而也影响到思想感情的真实表达。我在写作教学中,在写前指导上,尽量避免在立意构思、布局某篇上的面面俱到,处处限制,力争做到点到为止,力求学生在写作形式上各显其能,写出自己的风格。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个性的发展形成期,写作教学也能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完善起一定的作用。学生要表现自己的个性,宣泄自己,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反映个人的人生经验和积累,写作是一个必然的途径。在作文教学中,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写出自己的个性。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让这独一无二的心灵更好地表现出来,是写作教学的责任。我们只有不断创设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作文教学,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
要想让学生写出好作文,首先要求老师更新作文教学观念,营造乐于写作的情境,提供自由写作的机会,张扬学生的个性。我们在总结了作文教学的经验教训后,受自由写作教学模式的启发,改变了以往的作文授课方式,在作文命题、写作范围、构思立意、写作形式上给学生以张扬个性的自由。从写作情况来看,学生的作文质量比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
1 作文命题要自由
学生作文是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学生作文首先接触的是题目。作文题目新颖且有鲜明的个性,饱满的感情,才能使学生的写作情感在心中激荡起来。“题好一半文”,这话是很有道理的。我们在作文教学中发现,拟定一个准确、鲜明,有一定深度,有一定新意的作文题目,对提高学生写作兴趣极为重要。作文题目不疼不痒,或是一看就眼熟的“大路货”,学生写起作文来就无精打采,平淡无味。我们把作文命题分为教师命题、学生自由命题、师生讨论命题三种。一般是课前让学生各自写出一个有新意、有深度的题目,然后让学生和老师讨论,选出几个大家公认为好的题目。这样的写作方式使学生有参与感,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畅想21世纪中叶》,同学们写出了对高科技生活的向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那个苹果咬了一口》,学生对讲台上咬过一口的苹果,展开丰富的联想,或议论,或抒情,各领风骚……从学生一篇篇饱蘸激情、文采飞扬的文章中,我们发现命题上的“自由解放”,能充分挖掘学生写作的潜力,激扬学生热情,张扬学生写作的个性。
2 作文题材要自由
写什么,要有自由。没动笔之前,头脑中先有框框,写作的激情也就随之减退。如学生写《我的妈妈》,动辄就是妈妈冒雨送伞,生病后妈妈悉心照料;写《一件珍贵的礼物》,就是两个好朋友为了一件小事吵架,把某种物品摔坏了,后来因为要分别,某人给了朋友一件新的物品,重归于好。这样的写作素材简直成了传统作文的“套餐”,结果就是写者随随便便,读者一听就烦。写作训练往往写人写事,其实学生最有体会的还是自己的感觉和情感体验。我们恰恰在这里设置了许多“禁区”,这种做法是消极的,是无意义的。比如,学生的感伤、惆怅,还有许多莫名其妙、突如其来的感觉和情绪,能不能写?应不应该写?我们认为,既然是真实的,想要表现的,只要是健康的,就应该成为写作的题材。在写《2020年我们相遇》一题时,大多数同学都在写2020年同学们已成为各个行业的佼佼者,带着各自领先世界的研究成果欢天喜地相聚。只有王春庆同学写由于环境污染严重,水资源匮乏,地球无法居住,同班同学在被迫迁往别的星球的飞船上相遇。在点评时,我表扬了这位同学敢于标新立异,写出自己对于环保问题的忧患意识,说他的作文能别出心裁,有远见,有个性。
3 情感表达要自由
想什么,也要有自由。学生对生活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和体验,在写作时,应让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真实自由地表现出来。感情和认识发自内心深处,就会给人以感染,引起共鸣;相反,矫情造作,空话、废话、套话连篇,只能让人生厌。我班有个女孩,经历过父母离异的痛苦后,写了一篇《风中有朵孤独的云》,把自己在父母离异前后的感受写得淋漓尽致,让人读过之后,不禁为作者的命运嗟叹伤感。思想感情上的自由,不仅对写作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个性的发展完善也有重大的影响。而压抑学生表现自己感情的思想,人为地诱导学生向某个标准趋同,不仅会伤害学生的个性,也会造成学生说假话的恶习。
4 写作形式要自由
以往的写作教学,偏重于技巧、构思次序、结构等方面的指导,形成一套新“八股”。形式上的不自由,不仅营造成写法上的千篇一律,进而也影响到思想感情的真实表达。我在写作教学中,在写前指导上,尽量避免在立意构思、布局某篇上的面面俱到,处处限制,力争做到点到为止,力求学生在写作形式上各显其能,写出自己的风格。
小学高年级学生正处于个性的发展形成期,写作教学也能对学生的个性发展完善起一定的作用。学生要表现自己的个性,宣泄自己,表达对生活的感受、认识,反映个人的人生经验和积累,写作是一个必然的途径。在作文教学中,重要的是教师要引导,启发学生写出自己的个性。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都是独一无二的,而让这独一无二的心灵更好地表现出来,是写作教学的责任。我们只有不断创设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作文教学,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