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往开来 拥抱明天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f52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1998年的初冬。王品素先生的女儿瞿晓丹在电话那头传来了低沉的声音说:“我妈妈在12月11日8点30分去世了……”12月28日,我们在上海龙华殡仪馆告别大厅送了王先生最后一程,这么多年过去了,那被哈达和菊花簇拥着的她的遗容、大厅的庄严和凝重仍历历在目。
  
   王先生早年学习西洋美声唱法,多年从事传统美声唱法教学。遵照文化部指示,上海音乐学院在1958年开设了民族班,从此开始为少数民族培养声乐人才。王先生接受了领导交给她的重任,成了新中国民族声乐教学事业的拓荒者。她从接手藏族学生才旦卓玛开始,就以开拓者的勇气和智慧,走在这一新课题的学术前沿,以全新的教学理念,对才旦卓玛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案,使之在不长的时间里成效显著。她的经验通过那个年代不太畅通的传播方式,在圈内广为流传。
   我深感幸运的是:从我开始迈进民族声乐教学事业这道门槛的那天起,就有了王先生成功的先例供我学习、借鉴,也使我坚定了献身新疆民族声乐教学事业的信念。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我有机会拜见我心仪已久的王先生。当她得知我来自遥远的新疆时,更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我们一见如故,心灵相通。她平易近人,极具亲和力,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她和她的名字一样那么朴实真诚。她给我上课,却在努力捕捉我的真实感受。在她的课上,我学到的不只是歌唱发声技艺上的知识,身为声乐教师,重要的是我学习了她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态度。她谦虚地与我共同探讨新疆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等民族音乐风格及语言特点,十分专注地倾听我的见解。
   多年来,我接手过维吾尔、哈萨克、蒙克、柯尔克孜、塔吉克、锡伯、回、汉等新疆众多不同民族不同风格的声乐学生,我努力以王品素先生为楷模,像她那样去实践、去创业、去奉献。在我多年的声乐教学中,我想应该提到的是对王宏伟的教学。若干年中,我注重培养他全方位的歌唱能力。课堂上给他的曲目涉及古今中外,使他能以良好的基本功底融入他擅长演唱的极具西部特色的民族声乐作品中。如今,他嘹亮的歌声不仅唱遍中华大地,并已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另外,还有一位维吾尔族女中音努尔古丽·艾沙②在这里也值得一提。她在央视举办的第七届、第九届歌手大赛上两度获奖,是维吾尔族有史以来第一个能运用花腔技术的女中音。她在校学习了较多的欧洲传统歌剧选曲或艺术歌曲,全面的歌唱能力使她能用已有的歌唱基本技能自如地驾驭一些有一定难度的维吾尔民歌和创作歌曲,还能演唱一些汉族的民歌风创作歌曲和艺术歌曲。她的演唱曲目涵盖了多民族、多风格,可以说她是“跨界”或者“无界”歌手。这些年来,我在民族声乐教学上尽我所能,如果小有成果的话,也就算是王品素先生的教学思想在新疆的成功实践吧。
  王品素先生为我们国家民族声乐教学事业留下了宝贵的遗产,已载入史册。如今,在构建和谐社会这个大前提下,我们应该做什么?怎么做?王先生毕生的实践给了我们很好的启迪。我想从下面这些问题的切入点说开去。
  
   一、 建立尊师爱生、教学相长的新型师生关系,这是实现教学目标的基本保证。
  
  王品素是学生的良师益友。在课堂上,她对学生要求严格,一丝不苟;在课下,她和蔼可亲,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她和学生感情融洽,不时从学生那里反馈信息,换位思考,寻找最佳切入点,进行启发式教学。她的学生爱戴她、尊敬她、信任她。在这样和谐温馨的大环境中学习,自然是很快会出成绩的。学生的屡屡佳绩是对老师的最好回报。王先生十分珍视这些回报,她认为这对教师来说是无价之宝。
  历史在前进,时代在变化。被称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这个称号所肩负的使命迎来了新的挑战。这个挑战在于教师首先应有自省:我是否有一个纯净的灵魂?我该去塑造一个什么样的灵魂?声乐课是一对一的十分个体化的教学,尤其需要师生间的真挚互动和信息反馈,从而构成一个实实在在的尊师爱生的平台,既教书也育人。师生间的心理默契、心灵感应也常常直接影响着教学的进程。爱护学生,尊重学生,给学生一个宽松的心理空间,他会有更大的余地发挥你传授给他的知识。若在尊师爱生这个天平上教师以师道尊严的重,让天平向“尊师”这个方向倾斜,索取多于奉献,强求学生一定要这样或那样,教学效果将适得其反。我想,作为声乐教师,应有相当的学术积累,有一定的歌唱艺术水准,有渊博的理论知识,有应对各种类型嗓音的能力,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诲人不倦,我想这是作为声乐教师最起码应具备的品质吧。
   当前我们国家的声乐教师队伍应当是为新世纪建功立业的一支极富活力的群体。人类进入21世纪,物质文明高速发展,精神文明的提升也与之相匹配,这样才能在从物质到精神,再从精神到物质这个良性循环中使人类社会生活进入一个美好的新天地。音乐和歌唱是人类文明的象征,它赋予人类以“爱”这个永恒的主题,尽管王品素先生已离我们远去,但她那对事业对学生对周围一切人充满爱心的精神绝不过时,在我们所处的新的历史时期,我们应以王先生为代表的老一辈声乐教育家为楷模,来诠释我们中华民族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尊师爱生优良传统,去谱写有时代特征的师生情谊的新篇章。
  
   二、 建立以人为本的声乐教学观念,摒弃门户之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作为一门科学,歌唱发声有着它共同的理论基础。但声乐教学的过程犹如一个制造乐器的过程,这个乐器元件的拥有者就是每一个学习声乐的个人。教师应在这个教学过程中,在科学理论的基础上,将这些富于个性的元件整合并制造出一件件不同的乐器。声乐课沿袭历史传承下来的个别授课的方式至今还没有更好的其它方式来代替,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有针对性地面对这些个体,发现他们嗓音的个性特征,从而设计他们的发展前景,扬长避短,充分展现学生最好的一面。这对教师来说确实有难度,不过我想,作为声乐教师能经历一些这样的挑战,并努力有所作为,那是不枉此生的。
  从王品素先生的教学过程我们可以看到,她时刻紧扣基本环节,把歌唱发声基本原理灵活运用于每一个不同的教学对象身上。她遵循传统却又不为传统束缚,做到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她教才旦卓玛时学习藏语藏戏,力图从语言特点求得藏语的最佳乐音状态,找到其内在的规律。在她的指导下,才旦卓玛的音色更加圆润丰满了,唱起藏歌不仅未失风格还更为美妙动听。她首唱的《唱支山歌给党听》至今还感人至深。才旦卓玛今天已经年近七旬,还常常出现在舞台上、荧屏中。王先生教何继光时,先去学习湖南高腔,然后为何继光调整了音色,使他的歌声有了泛音,增强了表现力。她教黄英、曹燕珍等实力派的汉族歌手时,又研究了大量的中国戏曲、中国古典歌曲和民族歌剧。来自新疆的哈萨克女高音古兰有着原生状态的花腔技巧,于是王先生决定完全以西洋传统的花腔女高音的基本方法去训练她,几年的学习后古兰不仅在演唱哈萨克民族声乐作品时技巧更成熟,音色也有了张力,还能完成一些高难度的欧洲经典声乐作品。王先生一直反对以“唱法”划界,她的教学硕果验证了她的见解:歌唱艺术的基本原则是统一的、相通的、无界的,而对于每一个人的教学却应从基础训练开始注重其风格、特点,张扬其个性,以使歌坛呈现百花齐放、色彩斑斓的繁荣景象。
  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大地,有十三亿人口、五十六个民族,每个地区每个民族都有数不清的民族民间音乐,还有不同的历史悠久的戏曲和说唱艺术传统,这些都是音乐工作者和声乐教育工作者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当然,真正做到把这些宝贵的财富融入我们的声乐教学和歌唱艺术实践中,没有去俯首倾听民族民间的歌唱艺术的精神,没有艰苦务实的研究思考的精神,是难以做到的。这不是给自己圈定学一个什么唱法,参加某个比赛获得一个奖项然后一夜成名那么来得容易。这些年,一种追逐名利不求甚解的浮华之风在一些年轻人中盛行,“三种唱法”的划界助长了这一风气,后果是制约了歌唱事业的发展,也埋没了不少真正有才华的青年歌手。从声乐科学角度来说,每个人的身体都是一件不同的乐器,伟大的男高音卡鲁索说:“有多少歌唱家就有多少唱法。”多年以前,大师就在现实和科学观点的基础上表明了对不同唱法的认同,这也说明把歌唱方法仅仅归纳为“三种”并不科学。可喜的是,近几年有识之士已发现并努力纠正这种“唱法”界定造成的后果。但是想迎来一个崭新的局面,还需我们做艰苦的工作,不拘一格降人才。
  
   三、 声乐教师应具有谦虚内敛、严谨务实的良好品德。
  
  王先生谦虚随和,严谨务实。她一生教学硕果累累却从不张扬,她学术底蕴深厚却从不夸夸其谈,她不做表面文章而长期默默无闻地耕耘在教学第一线,为推动民族声乐教学事业的发展呕心沥血。就在她病重的日子,只要一有精力,她就努力去到少数民族地区倾听那里的歌唱,体验那里的民族风情。改革开放的春风席卷中华大地,上海音乐学院民族声乐专业迎来了又一个繁荣的时期。她的学生大多来自边远贫困的少数民族地区。尽管她个人力量是有限的,但她用她可能的力量资助很多少数民族学生,使他们能完成学业,成为新时期的少数民族歌手。她在复兴中路的那间不宽畅的公寓,成了多民族的大家庭。按照王品素先生的学术水平和威望,在许多声乐大赛中,她都有资格成为评委的人选。然而她常婉言谢绝,希望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用在课堂教学上,多做实际工作。她认为声乐比赛只是发现和培养青年歌手的手段之一,并非唯一成材之道。
   按照王先生的学识、地位,她应该是最早富起来的一批知名人士之一,而她除了国家给予的大家都有的待遇外,没有另辟财路。她给她的家人没有留下丰厚的物质遗产,却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从王先生身上学到的不只是专业上的知识,更多的是怎样做一个好教师,怎样做个好人。为此,她永远是我的恩师!
   市场经济的大潮冲击着所有教育工作者的灵魂。尽管如今不必像武训当年那样苦行僧式地去办义学,但声乐教师是谦逊务实地去做学问,还是夸夸其谈地追逐名利?是为国家为社会多培养专门人才,还是将学生作为谋取个人私利的筹码?我想,在市场经济面前,教师的天职依然被深深呼唤着的,那就是奉献精神。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王品素先生已离我们远去,但她的音容笑貌至今仍在我们心间。她的精神风范、道德品质永不过时。本人虽已不再年轻,但作为晚辈,我以为,对先生最高的纪念,就是以我的绵薄之力和我的同行们携手努力,去创造未来,拥抱明天。
  
  ①总政歌舞团独唱演员,“步步高”杯第九届央视青年歌手大奖赛金奖得主。
  
  齐宏恩 新疆艺术学院教授,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客座教授
  (责任编辑 张宁)
其他文献
吴祖强老师一直辛勤地工作在我们中央音乐学院教学的第一线,活跃在全国和世界各地的各种音乐、文化活动中。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好像永远有使不完的劲儿。谁也不能将他和80岁的“老头儿”联系起来。然而,到今年7月,他确实要过80大寿了。  我认识吴老师是在1960年中央音乐学院的课堂上,他给“作指理”(作曲系、指挥系、理论系)授课时。从此我们一直称他为吴老师,后来不论他当了多大的“官”,而亲切的“吴老师”
2014年度中国课改杰出校长,湖北省卓越校长培养对象,宜昌市杰出校长,“我们”工作室主持人。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中小学校发展办公室执行主任。现兼任北师大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宜都创新实验学校、郑州市创新实验学校、郑中国际小学校长。把教师推向台前  教师微信群中,一校区校长给全体教师发了一则关于某项具体事务的安排。时间、地点、标准、评价一一道来,很是细致。这本来属于政教处的事务,为什么由校长亲
为纪念国立北京大学附设音乐传习所成立85周年和国立音乐院成立80周年,庆贺中央音乐学院萧友梅音乐教育促进会成立十周年,中央音乐学院、上海音乐学院、北京大学、北京音乐家协会、中山市人民政府联合于10月24日在京举行了萧友梅纪念碑揭幕式暨《萧友梅编年纪事稿》、《萧友梅全集》(第二卷)首发式与纪念座谈会。专程从意大利回国的萧友梅之子、著名画家萧勤先生与在京亲属,萧友梅当年的学生、同事及其子女,五家主办单
琴的故事”一题,乍看似乎平常,其中却有深意。所谓“故事”,其一是指“旧事”,其一是指“旧日的典章”,此外,“故事”作为一种体裁,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适于口头讲述,侧重于事件过程描述。《钢琴的故事》一书,正是围绕钢琴三百年来的旧事趣事、旧典章制度、尤其是着力于钢琴与钢琴产业发展之间的关系来阐述钢琴发展史、并以大量图片为故事的佐证,读来生动鲜活、令人耳目一新。纵观全著,虽文辞极简炼,却浓缩了广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把“教研”作为全面提升义务教育质量、“深化关键领域改革”的重要内容,指出要“发挥教研支撑作用”,并对新时代理顺教研管理体制、完善五级教研体系、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建立教研制度、创新教研工作方式等进行了整体部署。教育部《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进一步突出了教育科研在教育改革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新时代教研工作的方向,
草原上万马奔腾,天空中雄鹰翱翔,小溪里泉水淙淙,摇篮旁深情吟唱……伴着激动人心、震撼灵魂的琴声,高昂着那颗尊贵的“大头”,披散着一头马鬃似的长发,无比坚毅的神色以及随着音乐而紧张、松弛、喜悦、痛苦的面部表情,这就是音乐会上马头琴大师齐宝力高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齐宝力高创作的马头琴乐曲已有100多首,出版的马头琴演奏录音连他自己也说不清有多少小时,他说:“反正从早到晚听不完。”他到过亚洲、欧洲
3月10日下午,由广州市委宣传部、广州市文联共同主办的《国乐飘香——徐沛东广东音乐新编》作品集、CD专辑首发式暨作品音乐会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室内乐厅举行。   广东音乐是具有浓郁岭南地方特色的民间音乐,清新明快,优美流畅,雅俗共赏,在很长一个历史阶段中,广东音乐在国内乃至海外被称作“国乐”。徐沛东表示,自己从1979年就开始积累广东音乐的原始素材,20多年来,他不但是从一些已故的广东民间老艺人口传心
[美]马克·邦兹/文 钟子林/译    这篇译文选自[美]哈佛大学马克·伊文·邦兹于2004年出版的《西方文化中的音乐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影印本)中的两段文字,它们各有标题“现代主义”(第355—357页)和“后现代主义”(第440—444页)。鉴于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涉及对西方音乐的现状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国内对它又有不同理解,特别是对约翰·凯奇,有人认为他是现代主义者,有人认为他是
(一) 胡琴之革沿  “胡琴”这个名称,在现代是所有民族拉弦乐器的统称。如常见的高胡、二胡、中胡、京胡等都可归于胡琴之列。而传统的胡琴是指丝弦的二胡。它以木(竹)做成圆形的琴筒,插上琴杆和榫,在琴筒上蒙上蟒蛇皮。用幼竹拉上马尾为弓,再张上两根丝弦便可拉出声音来。宋代沈括在《梦溪笔谈》是这样记载胡琴的:“马尾胡琴随汉车,曲声犹自怨单于。”元史《礼乐志》叙述了它的形制,“胡琴制如火不思(乐器)卷颈龙首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积极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带着竹山教育工作者如何坚守忠诚于党和人民教育事业的初心、怎样担负起推进贫困山区教育现代化的使命这两个问题,竹山县教育局党组带领54名乡镇中心学校和县直学校校长、机关股室及内设二级单位负责人,走进清华大学,举办了为期5天的竹山县中小学校长办学治校能力提升高级研修班。  “本次研修活动旨在解放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