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大家越来越关注生活健康问题。初中教育作为九年义务教育的一部分,学生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同时,其身心健康的发展也非常重要。初中体育课教学仅增长了学生在运动方面的知识、增强了学生的自身体质,而且有利于学生学习状态的放松,释放心理包袱,增强师生之间的沟通,联络彼此感情,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分析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改进体育课教学模式,从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让学生的体育教学活动收获应有意义。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高
一、 引言
初中体育课教学的开展可以消除学生整天待在教室里学习的疲劳,锻炼身体、增强体格。另外,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后,其大脑更加容易接受新事物,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体育运动对人体的意义表现在:第一、能够强化人体运动系统的效能,有利身体的成长发育。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第二、能完善内脏器官的功能,使其身体强壮。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促进呼吸机能增强;第三、能够缓解精神的劳累,改善学习质量。经常从事体育训练,思维的活跃性、大脑的机动性、体力的持久性都得到提高。第四、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初中生德、智、体、美、劳的健全;第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当今学生学业任务相对较重的今天,体育课相比于文化课而言就显得相对轻松许多,学生在学习文化课时学习气氛相对紧张,大脑运转相对较快,体育课可以使初中生舒缓绷紧的神经,转移关注的焦点。在体育课上学生可以自由地活动,没有在文化课上那样拘束,例如文化课上一般不允许学生讲话,不允许学生有小动作,然而体育课可以放松学生的神经、解除学生的疲劳。体育上的有效教学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忽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影响下,中学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只以学业成绩定输赢,只以升学考试为目标,盲顾人体需要体育运动的需求,导致师生对体育教学的轻视,认为没必要进行过多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另外,现在很多学生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对生活环境要求很高,觉得上体育课又累又脏,女学生更是在生长的发育期,觉得上体育课害羞、身体例假等压力,使她们容易逃避上体育课。这些现象都让学生忽略了体育课的重要性,缺乏对体育锻炼的深刻认识,主动进行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不足,导致逃课、偏科、厌学的陋习产生。故而初中体育教育的从事者,第一任务就是要扭转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印象,提升学生对体育美学的感受,培养优良的体育爱好。
(二) 初中体育教育模式落后、教学者因材施教意识薄弱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单调乏味,没有跟进时代的潮流,不理解初中生的心理需求,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将生动灵活的体育课程变成无序、无理、无营养的自习课,导致学生不知道学习的方向,缺乏学习的动力,失去运动的欲望。部分中学教学者思想僵化,教学教条化,甚至把体罚作为一种体育欣赏。这样的教學方法令人望之生畏,学生学得非常痛苦,自然导致旷课、逃课的现象产生。
(三) 隐私无法得到保障
由于体育课堂与其他文化课堂教学效果不同,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当场就可以表现出来,学生不同的运动技能差异可以立马被其他同学看出来,这样一些体育素质不好的学生就会产生逃避上体育课的想法。例如,他们的一个不规范的动作,没有体育运动细胞等等差异都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差劲,很自卑,不想上体育课。另外,初中正值学生的身体发育期,特别是女学生可能会由于身体的明显发育而感到羞涩不自信,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厌学的情绪。此外,大部分的体育运动项目需要多人的配合,例如篮球、足球等等,那么运动技能较差的一些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就容易受到伤害,也使他们排斥体育课。
三、 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 结合体育课特点,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体育课不像文化课那样在上课时只进行脑力活动,基本不需要身体活动的配合。而体育课不仅要进行脑力活动还需要身体的密切配合,因此老师要根据体育课的独有特点,建立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可以轻松地把身体运动和大脑思维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让他们觉得上体育课既能缓解疲劳,又能愉快地进行体育锻炼。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兴趣,确保体育课的顺利、有效开展。
(二) 改变传统的教授方式
由于体育课独特的学科特点,老师要更加注重教授方式的改进与创新,转变课堂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来,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互助意识等。
(三) 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的体质不同,学习接受能力不一,所以老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有些学生掌握快的可以自主锻炼,掌握不好的老师要及时进行针对教学,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运动要领,都能愉快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
四、 结束语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和老师都应该注重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培养,那么就应该从初中教育时期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通过结合体育课的学科特点,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程夕梅.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新校园周刊,2015(4):120-120.
[2] 曾海.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新校园周刊,2017(4):107-107.
[3] 毕永新.浅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激励策略[J].体育师友,2012(3):15-16.
[4] 刘正茂.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11(13):625-625.
关键词:初中体育;教学质量;提高
一、 引言
初中体育课教学的开展可以消除学生整天待在教室里学习的疲劳,锻炼身体、增强体格。另外,学生在进行体育运动后,其大脑更加容易接受新事物,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体育运动对人体的意义表现在:第一、能够强化人体运动系统的效能,有利身体的成长发育。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使人体新陈代谢旺盛;第二、能完善内脏器官的功能,使其身体强壮。经常参加体育活动,促进呼吸机能增强;第三、能够缓解精神的劳累,改善学习质量。经常从事体育训练,思维的活跃性、大脑的机动性、体力的持久性都得到提高。第四、能够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利于初中生德、智、体、美、劳的健全;第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当今学生学业任务相对较重的今天,体育课相比于文化课而言就显得相对轻松许多,学生在学习文化课时学习气氛相对紧张,大脑运转相对较快,体育课可以使初中生舒缓绷紧的神经,转移关注的焦点。在体育课上学生可以自由地活动,没有在文化课上那样拘束,例如文化课上一般不允许学生讲话,不允许学生有小动作,然而体育课可以放松学生的神经、解除学生的疲劳。体育上的有效教学一定程度上也有利于学生对其他课程的学习,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起到一定的作用。
二、 初中体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 忽略体育教学的重要性
在我国应试教育的体制影响下,中学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只以学业成绩定输赢,只以升学考试为目标,盲顾人体需要体育运动的需求,导致师生对体育教学的轻视,认为没必要进行过多的体育锻炼和体育教学。另外,现在很多学生在家里都是娇生惯养,对生活环境要求很高,觉得上体育课又累又脏,女学生更是在生长的发育期,觉得上体育课害羞、身体例假等压力,使她们容易逃避上体育课。这些现象都让学生忽略了体育课的重要性,缺乏对体育锻炼的深刻认识,主动进行体育训练的积极性不足,导致逃课、偏科、厌学的陋习产生。故而初中体育教育的从事者,第一任务就是要扭转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印象,提升学生对体育美学的感受,培养优良的体育爱好。
(二) 初中体育教育模式落后、教学者因材施教意识薄弱
目前,大多数学校的初中体育课程教学单调乏味,没有跟进时代的潮流,不理解初中生的心理需求,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将生动灵活的体育课程变成无序、无理、无营养的自习课,导致学生不知道学习的方向,缺乏学习的动力,失去运动的欲望。部分中学教学者思想僵化,教学教条化,甚至把体罚作为一种体育欣赏。这样的教學方法令人望之生畏,学生学得非常痛苦,自然导致旷课、逃课的现象产生。
(三) 隐私无法得到保障
由于体育课堂与其他文化课堂教学效果不同,体育课的教学效果当场就可以表现出来,学生不同的运动技能差异可以立马被其他同学看出来,这样一些体育素质不好的学生就会产生逃避上体育课的想法。例如,他们的一个不规范的动作,没有体育运动细胞等等差异都让他们觉得自己很差劲,很自卑,不想上体育课。另外,初中正值学生的身体发育期,特别是女学生可能会由于身体的明显发育而感到羞涩不自信,从而对体育课产生厌学的情绪。此外,大部分的体育运动项目需要多人的配合,例如篮球、足球等等,那么运动技能较差的一些学生的自信心、自尊心就容易受到伤害,也使他们排斥体育课。
三、 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措施
(一) 结合体育课特点,培养中学生的学习兴趣
由于体育课不像文化课那样在上课时只进行脑力活动,基本不需要身体活动的配合。而体育课不仅要进行脑力活动还需要身体的密切配合,因此老师要根据体育课的独有特点,建立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有效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上体育课时,可以轻松地把身体运动和大脑思维活动有效地结合起来,让他们觉得上体育课既能缓解疲劳,又能愉快地进行体育锻炼。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兴趣,确保体育课的顺利、有效开展。
(二) 改变传统的教授方式
由于体育课独特的学科特点,老师要更加注重教授方式的改进与创新,转变课堂单一、封闭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各项体育活动中来,老师只是引导学生更加有效的学习。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互相交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团队互助意识等。
(三) 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学生的体质不同,学习接受能力不一,所以老师要针对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因材施教,有些学生掌握快的可以自主锻炼,掌握不好的老师要及时进行针对教学,尽量做到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运动要领,都能愉快地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
四、 结束语
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和老师都应该注重德、智、体、美的综合素质培养,那么就应该从初中教育时期加强对学生的体育教育,让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通过结合体育课的学科特点,转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模式,对学生因材施教,从而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程夕梅.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新校园周刊,2015(4):120-120.
[2] 曾海.浅谈如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J].新校园周刊,2017(4):107-107.
[3] 毕永新.浅谈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的激励策略[J].体育师友,2012(3):15-16.
[4] 刘正茂.提高初中体育教学质量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J].科技信息,2011(13):625-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