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先知道林老,是源于一幅画。
小时候,家里很穷,可谓家徒四壁,唯一的家产就是悬挂在堂屋中央用木框和玻璃简易装裱的一幅山水画。左邻右舍没人看得上它,而我的父亲却将它视为珍宝。每到过年,父亲都会小心翼翼地把它取下,反复擦拭木框和玻璃,用干净小刷子轻轻地刷去画上面的灰尘。母亲常常告诫我,不要碰到这幅画,否则父亲会很生气的。我将信将疑,直到有一次过年,在父亲刷画上灰尘时,出于好奇,我用小手摸了摸画。这一摸被父亲见到了!平时和蔼可亲的父亲像变个人似的,面目狰狞,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就打我的屁股。现在已经记不清打了多少下,反正之后,我在床上躺了好多天。从那以后,我就记恨上了那幅画,一幅比儿子还重要的画!
有一天,家中的房子不知什么原因着火了。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焰,我没有一丝着急,却有一阵窃喜。从地里赶回来的父亲二话不说,直接冲进火海,居然把那幅山水画给硬生生地抱了了出来。刹那间,我感动了,对那幅画的记恨也随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那幅画的好奇。虽然问过多次那幅画的来历,但是父亲总是说:你还小,说了你也不懂。
一九九五年,那年我初三。過年时,我静静地蹲在父亲身旁看着父亲擦拭那幅已经开始有腐蚀山水画。擦到一半时,父亲突然抬头问我:“想知道这幅画的来历吗?”我愣了一下,随即猛烈地点头。
原来,文化大革命时期,爷爷因为一句话被打为右派,天天被戴高帽进行批斗。几番折腾,爷爷实在受不了,就想自杀,恰巧遇到了从此路过的一位老人。老人七十多岁,双耳失聪。他在和爷爷一番笔聊之后,其乐观向上的精神让爷爷相当的惭愧,因为那时爷爷才二十五岁,正当年。爷爷收起了自杀念头,老人很高兴,临走时他送给爷爷一幅山水画。其深意,爷爷自然明白,这让爷爷挺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的时间。文革后,爷爷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他遇到的可能是林散之。
父亲讲完那幅画的来历之后,我对有恩于爷爷的林老产生由衷的敬佩和浓烈的兴趣。然而,那时的农村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没有图书馆,我无法对林老进一步了解,只有深深地埋在心中。也许是父亲看出了我的想法,他鼓励我说:你好好学习,努力考上高中,将来到南京上大学、在南京工作,你就一定会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到林老。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调皮厌学的我像换了个人似的,重新拾起课本,勤奋苦读。五个月后,我拿到了高中录取通知书。三年后,我拿到了南京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毕业后,我留在了浦口工作,而浦口正是林老的家乡。
在这里,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登上求雨山,参观林散之纪念馆,感受林老的点点滴滴。林散之纪念馆在山林之间,山上多竹,四季常青,正如林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品格和不畏冰霜雨雪的风骨。走在翠绿的竹海之中,给人一种尘襟尽涤、俗虑俱消的感觉。曲径通幽,花香阵阵,不知不觉就来到主展厅“散之山房”,这里陈列着林老书画精品400多幅。站在这里放目,可见别有韵味的白马亭、连理亭和爱雨轩,挑檐飞角,青瓦覆顶,与主体建筑浑然一体,在花草树木的衬托下,如林老风格各异的画,似有凝重、空灵、朦胧之墨趣,那流动的气韵让人驰骋想象。
在这里,我最喜欢读的人就是林老。他三岁喜欢写写画画,五岁即能对物写生,六岁入塾读书,七岁读完《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诗经》等书,十二岁已能为邻居写春联。然而,十四岁时其父亲病故,家庭生活艰难,但他发奋求学。十六岁返乡,学诗文,学书法,学武术。十九岁娶妻,二十岁丧妻。二十一岁病危获救。二十二又婚。三十二岁师从黄宾虹,三十七岁孤生出游,得画八百……
在这里,最让我敬佩的是林老乐观的生活态度。1970年农历除夕,他在乌江洗澡时不慎跌入开水池,全身烫伤,手臂、右手致残,五指粘并,这对于书画家来说就意味着死亡,幸被抢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尚能执笔。他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终于能用三个手指握笔挥毫,因自号“半残老人”。对这次“汤锅之灾”,他曾风趣的说过:“可怜王母多情甚,接入瑶池又送回。”正是因为他的乐观和执着,“风烛残年眼半花”的他因其炉火纯青、无人可比的草书而人们被尊称为“当代草圣”。
如此等等,越是走近林老,越是被其乐观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现在每次过年回家,儿子总会陪着和年迈的父亲一起擦拭那幅画。有一次,儿子好奇地问我们:“爷爷,爸爸,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吗?”父亲和我想都没想同时点起了头。的确,如今我把林老豁达乐观的品质作为做人做事的准绳,无论何时,无论遇到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笑着坦然面对。这种精神将在我们家永远传承,必将是我们家亘古不变的家风!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
小时候,家里很穷,可谓家徒四壁,唯一的家产就是悬挂在堂屋中央用木框和玻璃简易装裱的一幅山水画。左邻右舍没人看得上它,而我的父亲却将它视为珍宝。每到过年,父亲都会小心翼翼地把它取下,反复擦拭木框和玻璃,用干净小刷子轻轻地刷去画上面的灰尘。母亲常常告诫我,不要碰到这幅画,否则父亲会很生气的。我将信将疑,直到有一次过年,在父亲刷画上灰尘时,出于好奇,我用小手摸了摸画。这一摸被父亲见到了!平时和蔼可亲的父亲像变个人似的,面目狰狞,随手拿起一根木棍就打我的屁股。现在已经记不清打了多少下,反正之后,我在床上躺了好多天。从那以后,我就记恨上了那幅画,一幅比儿子还重要的画!
有一天,家中的房子不知什么原因着火了。看着熊熊燃烧的火焰,我没有一丝着急,却有一阵窃喜。从地里赶回来的父亲二话不说,直接冲进火海,居然把那幅山水画给硬生生地抱了了出来。刹那间,我感动了,对那幅画的记恨也随之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对那幅画的好奇。虽然问过多次那幅画的来历,但是父亲总是说:你还小,说了你也不懂。
一九九五年,那年我初三。過年时,我静静地蹲在父亲身旁看着父亲擦拭那幅已经开始有腐蚀山水画。擦到一半时,父亲突然抬头问我:“想知道这幅画的来历吗?”我愣了一下,随即猛烈地点头。
原来,文化大革命时期,爷爷因为一句话被打为右派,天天被戴高帽进行批斗。几番折腾,爷爷实在受不了,就想自杀,恰巧遇到了从此路过的一位老人。老人七十多岁,双耳失聪。他在和爷爷一番笔聊之后,其乐观向上的精神让爷爷相当的惭愧,因为那时爷爷才二十五岁,正当年。爷爷收起了自杀念头,老人很高兴,临走时他送给爷爷一幅山水画。其深意,爷爷自然明白,这让爷爷挺过了人生中最艰难的一段的时间。文革后,爷爷经过多方打听才知道,他遇到的可能是林散之。
父亲讲完那幅画的来历之后,我对有恩于爷爷的林老产生由衷的敬佩和浓烈的兴趣。然而,那时的农村没有网络,没有电脑,没有图书馆,我无法对林老进一步了解,只有深深地埋在心中。也许是父亲看出了我的想法,他鼓励我说:你好好学习,努力考上高中,将来到南京上大学、在南京工作,你就一定会有机会进一步了解到林老。为了实现这个愿望,调皮厌学的我像换了个人似的,重新拾起课本,勤奋苦读。五个月后,我拿到了高中录取通知书。三年后,我拿到了南京某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毕业后,我留在了浦口工作,而浦口正是林老的家乡。
在这里,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登上求雨山,参观林散之纪念馆,感受林老的点点滴滴。林散之纪念馆在山林之间,山上多竹,四季常青,正如林老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品格和不畏冰霜雨雪的风骨。走在翠绿的竹海之中,给人一种尘襟尽涤、俗虑俱消的感觉。曲径通幽,花香阵阵,不知不觉就来到主展厅“散之山房”,这里陈列着林老书画精品400多幅。站在这里放目,可见别有韵味的白马亭、连理亭和爱雨轩,挑檐飞角,青瓦覆顶,与主体建筑浑然一体,在花草树木的衬托下,如林老风格各异的画,似有凝重、空灵、朦胧之墨趣,那流动的气韵让人驰骋想象。
在这里,我最喜欢读的人就是林老。他三岁喜欢写写画画,五岁即能对物写生,六岁入塾读书,七岁读完《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诗经》等书,十二岁已能为邻居写春联。然而,十四岁时其父亲病故,家庭生活艰难,但他发奋求学。十六岁返乡,学诗文,学书法,学武术。十九岁娶妻,二十岁丧妻。二十一岁病危获救。二十二又婚。三十二岁师从黄宾虹,三十七岁孤生出游,得画八百……
在这里,最让我敬佩的是林老乐观的生活态度。1970年农历除夕,他在乌江洗澡时不慎跌入开水池,全身烫伤,手臂、右手致残,五指粘并,这对于书画家来说就意味着死亡,幸被抢救了拇指、食指和中指,尚能执笔。他以顽强的毅力战胜困难,终于能用三个手指握笔挥毫,因自号“半残老人”。对这次“汤锅之灾”,他曾风趣的说过:“可怜王母多情甚,接入瑶池又送回。”正是因为他的乐观和执着,“风烛残年眼半花”的他因其炉火纯青、无人可比的草书而人们被尊称为“当代草圣”。
如此等等,越是走近林老,越是被其乐观的人格魅力所吸引。
现在每次过年回家,儿子总会陪着和年迈的父亲一起擦拭那幅画。有一次,儿子好奇地问我们:“爷爷,爸爸,这是我们家的传家宝吗?”父亲和我想都没想同时点起了头。的确,如今我把林老豁达乐观的品质作为做人做事的准绳,无论何时,无论遇到遇到什么困难,我都会笑着坦然面对。这种精神将在我们家永远传承,必将是我们家亘古不变的家风!
(南京市第二十九中学天润城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