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总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无关?——与中学思想政治《教师教学用书》商榷

来源 :政治课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29088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问题的提出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中学思想政治教材编写委员会编著的<教师教学用书>上,一直用这么一个数量关系来表示价值总量与劳动生产率和劳动时间的关系:
其他文献
【摘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单招艺术类专业对文化课的要求不是太高,因此艺术类班级学生的数学成绩一般均不是太好,那么如何搞好这一类学生高三第一轮复习工作呢?文章对此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高三;艺术班;数学;第一轮;复习  中职学生本身文化基础就不是太好,而艺术类班级的学生更甚.对口高考为中职学生提供了一条通往大学的“捷径”.为了搞好中职艺术类专业这一群体的数学第一轮复习工作,笔者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取
一、数学有效提问的含义  就数学课堂教学来说,所提问题在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主要是受数学学科知识内在联系的制约,同时还与教师提问时的措辞和表述有关,提问前具有一定的预见性.而所提问题的功能的实现程度则受学生的认知水平及课堂情境的制约,一般难以在事前预见.这里讲的问题的功能,主要指两方面:第一,所提问题本身的固有功能与提问的目的是否一致.第二,教师提问时措辞是否明确,表达是否清楚.  
科学性是试题的生命.然而遗憾的是,即使是精心打造的高考试题,也或多或少在命题的科学性方面存在问题.这对中学教学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现举几例,供同行参考.
教学反思是一种非常有益的思维活动,它一方面是对自己在教学中的正确行为予以肯定,不断地积累经验;另一方面又是自己同自己“过不去”,挑自己的刺,找出在教学实践中与教学新理念不相吻合的甚至和教学新理念相违背的做法,进行自我批评,并且予以改正,通过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行为使自己以后的教学方法更加完美.  现今的数学教学往往会出现如下一些现象值得我们去好好反思.  现象1:逢课必“情境引入”,导致创设情境流于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入,高考政治命题正积极引进"以能力立意、答案多元而不惟一"的开放性试题,其目的不言而喻是要引导中学政治教学注重培养学生思维的多向性和灵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