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画就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美学基础上的艺术,除了造型来自画者对外界事物的主观设计,笔法讲究“笔力,笔势,笔意”,线条讲究提炼概括,“如锥画沙,力透纸背”,构图讲究主观设定等这些技法要求,更多是要求画家本身要对自己提高修养,面对客观事物,能够悟出本质,找到自己的“心源”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所以说,从事绘画的群体虽然不多,一般的绘画学生都不会留下来,但留下来的都是绘画方面的精英。这就是绘画仍然存在和发展的原因。
关键词:绘画;功能;文化;现状
一、绘画起源,古代绘画作用
中国最早的绘画可以追溯到石器时期之前,当时的绘画出现在岩壁上,石头上,陶瓷上,它们大多是一些生涩的朴拙的线条组成的,有几何图案,有人物动物纹样,也有一些不规则的线和形状。它们多用来装饰器皿等作用。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描绘了墓主升天的场景,说明此时已有完整的绘画出现,那时是青铜时期,青铜器上的图案正是精彩至极。秦汉时期兴建墓室,墓室壁画,画像砖,帛画快速发展。无论是陶瓷青铜器,还是墓室壁画,这些都属于绘画艺术,魏晋时出现第一个留下姓名的画家-曹不兴,还出现一些画论,说明绘画艺术开始形成一定的规模。唐朝时期开始兴盛,留下了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吴道子的大量壁画等成果,宋元明清都大量流行水墨画……总之无论是哪一种绘画,画在什么地方,宫廷还是民间,都属于绘画艺术的范畴。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到:“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繇述作。”说绘画这门艺术,起到了教育、感化、帮助人树立道德观念的作用,其实还应包括宣传,装饰,美化,记事,留存的作用。
二、当代绘画的生存现状
从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出现机器可以批量生产,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出现一批设计师,设计出大众所居住的房屋,产品包装等等的事物,加上印刷业,照相机,摄影机的问世,改变了整个世界,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趋向。人们在家里的画更愿意选择成本低廉而且形式新颖的印刷品,也不用画肖像画来留存,照相机就可以解决。也不必要画大量的宣传性的绘画作品, 广告可以高效率的完成这项功能。绘画灭亡论也被老生常谈,2018年10月25日,有史以来首次使用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作品《爱德蒙·德·贝拉米肖像》在美国纽约佳士得被拍卖,最终成交价格为43.25万美元。这无疑又极大的冲击了绘画这一行业的生存空间。就连现在许多画家都是依靠相机,照片来进行创作作品的,不禁要人深思,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绘画究竟还有什么社会价值,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真的会灭亡吗?
许多高校绘画专业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会从事教师这一行业,很少会有画院这样的工作,这样的单位就很少,他们也很少会选择自己开办画廊。这说明绘画这一行业需求量低,不兴盛不景气。有很多画家也都是高校的老师,教授等,并不是职业画家,纯粹以画为生。
三、绘画存在的原因
但是绘画并没有消失,也不会真的灭亡,绘画艺术还在不断发展进步。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作品《爱德蒙·德·贝拉米肖像》引起轰动的同时,也遭到了反对。
有研究人员专门研究人们在观看艺术作品时会感到喜悦,或感伤或心情舒畅的不同感受。其中的原因是画家创作的作品拥有独特的笔触,和画家自身思想,情感的表达,以及夸张,或赞美,简化抽象不同艺术手法的应用,以及对自然事物的概括取舍。对整个画面氛围的营造和画面构图的设计,及画家的文化底蕴的散发等元素。所以观画者能够解读画中画者的寓意和表达,能够被吸引,被感动。很明显人工智能目前还不能感受到各种感情,也不能具有文化内涵,也不会随意创作作品。
现如今设计行业被大量需求,无论是服装设计,还是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等等,都需要一定的美术绘画基础去支撑他们的审美和技法,所以绘画也会被延续和发展下去。
最重要的是,我国的绘画艺术又被称为国画,无论是工笔画或是水墨等绘画艺术,是经过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其中包含了不可忽略的文化为依托。国画家一般都是诗人、哲学家。这是由于我国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儒家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意思是人用心来思考,人性道德在于人心,人性道德是上天赋予的。道家主张人与自然不分彼此,《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禅宗思想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强调心是人的本质,万物皆为虚妄的思想。经过漫长的历史推移,渐渐形成“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范畴,成为中国文化中全面,系统的思想观念。各种画论都是建立在基础上的,如顾恺之的主张注重神似,宗炳的“畅神说”、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都是建立在在“天人合一”得美学基础上。冯友兰认为“天”是自然万物,“人”是个人和社会,认为个人应当修养自身来达到“天道”。国画就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美學基础上的艺术,除了造型来自画者对外界事物的主观设计,笔法讲究“笔力,笔势,笔意”,线条讲究提炼概括,“如锥画沙,力透纸背”,构图讲究主观设定等这些技法要求,更多是要求画家本身要对自己提高修养,面对客观事物,能够悟出本质,找到自己的“心源”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所以说,从事绘画的群体虽然不多,一般的绘画学生都不会留下来,但留下来的都是绘画方面的精英。这就是绘画仍然存在和发展的一部分原因。
参考文献:
1刘金石·当代白描花鸟画用线问题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2作者不详·架上绘画现状透视·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01
3张彦远·《历代名画著汇编》·上海世界书局1943年版
4孟宪伟·禅宗与法常的绘画艺术·美与时代,2003
5刘笑敢·天人合一:学术、学说和信仰—再论中国哲学之身份及研究取向的不同·南京大学学报,2011年
6黄宗贤·中国美术史钢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李伟雄·朱薇娜·艺术绘画作品中情感认识的研究现状发展·云南信息技术学院
8张西子·谈绘画艺术的发展与现状·北京印刷学院.
关键词:绘画;功能;文化;现状
一、绘画起源,古代绘画作用
中国最早的绘画可以追溯到石器时期之前,当时的绘画出现在岩壁上,石头上,陶瓷上,它们大多是一些生涩的朴拙的线条组成的,有几何图案,有人物动物纹样,也有一些不规则的线和形状。它们多用来装饰器皿等作用。在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描绘了墓主升天的场景,说明此时已有完整的绘画出现,那时是青铜时期,青铜器上的图案正是精彩至极。秦汉时期兴建墓室,墓室壁画,画像砖,帛画快速发展。无论是陶瓷青铜器,还是墓室壁画,这些都属于绘画艺术,魏晋时出现第一个留下姓名的画家-曹不兴,还出现一些画论,说明绘画艺术开始形成一定的规模。唐朝时期开始兴盛,留下了阎立本的《历代帝王图》……吴道子的大量壁画等成果,宋元明清都大量流行水墨画……总之无论是哪一种绘画,画在什么地方,宫廷还是民间,都属于绘画艺术的范畴。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说到:“夫画者,成教化,助人伦。穷神变,测幽微,与六籍同功,四时并运。发于天然,非繇述作。”说绘画这门艺术,起到了教育、感化、帮助人树立道德观念的作用,其实还应包括宣传,装饰,美化,记事,留存的作用。
二、当代绘画的生存现状
从欧洲工业革命开始,出现机器可以批量生产,极大的降低了成本,出现一批设计师,设计出大众所居住的房屋,产品包装等等的事物,加上印刷业,照相机,摄影机的问世,改变了整个世界,改变了人们的审美趋向。人们在家里的画更愿意选择成本低廉而且形式新颖的印刷品,也不用画肖像画来留存,照相机就可以解决。也不必要画大量的宣传性的绘画作品, 广告可以高效率的完成这项功能。绘画灭亡论也被老生常谈,2018年10月25日,有史以来首次使用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作品《爱德蒙·德·贝拉米肖像》在美国纽约佳士得被拍卖,最终成交价格为43.25万美元。这无疑又极大的冲击了绘画这一行业的生存空间。就连现在许多画家都是依靠相机,照片来进行创作作品的,不禁要人深思,在这个数字化的时代,绘画究竟还有什么社会价值,它的作用是什么,它真的会灭亡吗?
许多高校绘画专业毕业的学生,绝大多数会从事教师这一行业,很少会有画院这样的工作,这样的单位就很少,他们也很少会选择自己开办画廊。这说明绘画这一行业需求量低,不兴盛不景气。有很多画家也都是高校的老师,教授等,并不是职业画家,纯粹以画为生。
三、绘画存在的原因
但是绘画并没有消失,也不会真的灭亡,绘画艺术还在不断发展进步。人工智能创作的艺术作品《爱德蒙·德·贝拉米肖像》引起轰动的同时,也遭到了反对。
有研究人员专门研究人们在观看艺术作品时会感到喜悦,或感伤或心情舒畅的不同感受。其中的原因是画家创作的作品拥有独特的笔触,和画家自身思想,情感的表达,以及夸张,或赞美,简化抽象不同艺术手法的应用,以及对自然事物的概括取舍。对整个画面氛围的营造和画面构图的设计,及画家的文化底蕴的散发等元素。所以观画者能够解读画中画者的寓意和表达,能够被吸引,被感动。很明显人工智能目前还不能感受到各种感情,也不能具有文化内涵,也不会随意创作作品。
现如今设计行业被大量需求,无论是服装设计,还是网页设计,平面设计,家具设计,室内设计等等,都需要一定的美术绘画基础去支撑他们的审美和技法,所以绘画也会被延续和发展下去。
最重要的是,我国的绘画艺术又被称为国画,无论是工笔画或是水墨等绘画艺术,是经过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而形成的,其中包含了不可忽略的文化为依托。国画家一般都是诗人、哲学家。这是由于我国悠久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儒家孟子说“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意思是人用心来思考,人性道德在于人心,人性道德是上天赋予的。道家主张人与自然不分彼此,《庄子·齐物论》中说“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禅宗思想为”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强调心是人的本质,万物皆为虚妄的思想。经过漫长的历史推移,渐渐形成“天人合一”思想的哲学范畴,成为中国文化中全面,系统的思想观念。各种画论都是建立在基础上的,如顾恺之的主张注重神似,宗炳的“畅神说”、张璪的“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都是建立在在“天人合一”得美学基础上。冯友兰认为“天”是自然万物,“人”是个人和社会,认为个人应当修养自身来达到“天道”。国画就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美學基础上的艺术,除了造型来自画者对外界事物的主观设计,笔法讲究“笔力,笔势,笔意”,线条讲究提炼概括,“如锥画沙,力透纸背”,构图讲究主观设定等这些技法要求,更多是要求画家本身要对自己提高修养,面对客观事物,能够悟出本质,找到自己的“心源”创作出独特的艺术作品。所以说,从事绘画的群体虽然不多,一般的绘画学生都不会留下来,但留下来的都是绘画方面的精英。这就是绘画仍然存在和发展的一部分原因。
参考文献:
1刘金石·当代白描花鸟画用线问题研究·西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2作者不详·架上绘画现状透视·衡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3(01
3张彦远·《历代名画著汇编》·上海世界书局1943年版
4孟宪伟·禅宗与法常的绘画艺术·美与时代,2003
5刘笑敢·天人合一:学术、学说和信仰—再论中国哲学之身份及研究取向的不同·南京大学学报,2011年
6黄宗贤·中国美术史钢要[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7李伟雄·朱薇娜·艺术绘画作品中情感认识的研究现状发展·云南信息技术学院
8张西子·谈绘画艺术的发展与现状·北京印刷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