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2013年底,沪蓉高速铁路渝利段开通,石柱县旅游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借助交通区位的改变,让特色旅游产品提质上档,远销他方,是值得思考的重大课题。为此,石柱县委党校课题组深入相关部门和乡镇,听取各界人士的高见,形成了这篇调研论文,以期对该县的旅游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特色旅游产品;石柱县;路径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2-0038-01
一、石柱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优势
(一)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一是有著名的历史人物。石柱县始建于唐代武德二年,拥有近1400年的悠久历史,历史跨度大,有独特、灿烂的文化,文化底蕴厚重。其间,历经600多年土司制,最为突出的是涌现出巾帼英雄秦良玉等民族英雄,关于他们的传说故事很多,人们引以为自豪。二是历史上宗教文化繁荣。石柱县自置县之初,汉文化与宗教文化同步传入。公元733年,县令陈元圭在县城南郊太白岩“镌佛为龛”,这是该县从事宗教活动的最早见证。解放前夕,石柱县宗教文化极度繁盛,全县寺庙数量高达139座,仅县城就有48座寺庙之多,由此可见一斑。解放后,宗教人士被遣返还俗,宗教活动几乎停止。近几年来,该县旅游局初步充分认识到宗教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开始宗教寺庙的恢复重建工作。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与宗教结缘的故事广为流传,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是有关巴盐古道的传说众多。三百多年前的哥佬会组织“反清复明”的故事曾经鼓舞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元帅在巴盐古道上也留下了动人的传说,这些都是现代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
(二)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万寿山上突兀而起的“男女石柱”,雄伟而浪漫,是该县县名的由来。西沱古朴的云梯街,是背脚夫难忘的深刻记忆。黄水森林公园,是大自然的杰作,天然氧吧。空气清新,是夏季乘凉的好去处。优美的千野草场,使人顿生千里驰骋的胆识和悠悠梦想。清清油草河,幽静之最佳憩所,帮助人们洗净灵魂的污垢,回归自然的怀抱。该县森林覆盖率居重庆市首位,例数家珍的无限风光,让客人流连忘返。
(三)有特殊的风俗和特别的衣食住行习惯。石柱是全国四个单一的土家族之一。全县幅员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54万人口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2﹪,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特征。比如石柱有“哭嫁”的风俗,这是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非常隆重。石柱人对太阳很崇拜,源于“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古传统,人人会唱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丰收庆典时跳土家摆手舞。土家族有特别的饮食习惯,喜食酸辣的东西。一般百姓家庭都备有酸菜缸,没有其他菜肴就是一盘酸咸菜就可以下饭。罐子里有酸咂肉、酸肠子,味道独特。每家每户年终要杀过年猪,犒劳辛苦一年的自己。土家族的酒文化也很发达,譬如“喝咂酒”,是过年过节时的主打节目之一。居住方面有是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面人住宿,下面豢养牲畜等,防潮防盗,一举两得。土家妇女有“包帕子”的习俗,穿戴自己绣的西兰卡普格外漂亮。如此等等,和汉族有很大的差异,这些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有突出的产业优势。该县是著名的“中国黄连之乡”,其产量占全国黄连总量的40%,为石柱赢得了美誉。石柱县也被命名为“中国长毛兔之乡”、“辣椒之乡”等,多个光环笼罩,给该县旅游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二、石柱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路径
(一)旅游局要做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规划。之前,石柱县在旅游开发上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就是加快建成“民俗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黄水国际民俗生态旅游度假区”和“中国土家文化旅游胜地”,但多年来对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在这方面着力。根据“回归自然,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原则,结合本县旅游实际,聘请旅游学院的专家、学者做好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的高起点规划。应做到既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规划,两者紧密结合,做到循序渐进。对这些规划要进行科学论证,做到有的放矢。
(二)文化部门要在突出特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上着力。县委宣传部要在“联”字上下功夫。把县文广局、电视台、作协、文化馆等单位的精英进行资源整合,让他们在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上做出贡献。把石柱风俗制作成大型纪录片,体现地方特色,成为外地人了解石柱的名片。把秦良玉的故事、哥佬会的传说、贺龙的故事等写出来,制作成电视连续剧、大型歌舞、光碟、书籍等。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运用在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工艺、寺庙、陵墓等方面。摄影协会要把该地美丽的自然风光摄于影底,放在不同类型的网站上,激发游客前往的欲望。在旅游景区的星级农家乐逐步添加电子屏等设备,把作品在旅游胜地展播。县财政局要加大支持力度,为作协采风、作品的整理出版等提供经费保障。
(三)小微企业要成为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主力军。石柱县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山区,要引进大型企业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目前难度很大。比较实惠的办法是扶持一批小微企业,给予他们优惠政策,让他们专业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比如,重点打造良玉服装业、良玉酒业、良玉美食业、良玉系列旅游纪念品等系列品牌,把良玉文化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突出“苦文化”“辣文化”,把土家人的精神灌注于旅游产品中,让它们具有灵魂,而不是死的东西。
(四)培养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专业人才。目前,在石柱旅游业中,从业人员庞杂,素质参差不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专业人才非常欠缺。一是可以采用“借鸡下蛋”的策略。从高等旅游学院中聘请专业人才,建立专家库,让他们为石柱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出谋划策。二是定向培养该行业的人才。鼓励本地在读旅游学院的大学生毕业后回归家乡,从事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三是从现有从业人员中抽取部分对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感兴趣者深入旅游院校进修。四是美协和音协的爱好者要提供智力支持。
(五)在营销艺术、拓展产品市场上下功夫。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做宣传,宣传口号要彰显地方特色,让别人一眼就能记住,并且久久不忘。力争以最少的资金,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二是拓展合作范围。与各个城市的旅行社、饭店、度假区等加强联系,加大特色旅游产品的促销力度。三是利用不同的节日加强营销。利用举办不同主题的节日庆典活动,推销旅游产品。四是高度重视石柱旅游信息网络的建设。把石柱特色旅游品牌推出去,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社会效应,提升石柱旅游业的形象,力争石柱县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
【关键词】特色旅游产品;石柱县;路径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4)012-0038-01
一、石柱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优势
(一)历史文化积淀丰厚。一是有著名的历史人物。石柱县始建于唐代武德二年,拥有近1400年的悠久历史,历史跨度大,有独特、灿烂的文化,文化底蕴厚重。其间,历经600多年土司制,最为突出的是涌现出巾帼英雄秦良玉等民族英雄,关于他们的传说故事很多,人们引以为自豪。二是历史上宗教文化繁荣。石柱县自置县之初,汉文化与宗教文化同步传入。公元733年,县令陈元圭在县城南郊太白岩“镌佛为龛”,这是该县从事宗教活动的最早见证。解放前夕,石柱县宗教文化极度繁盛,全县寺庙数量高达139座,仅县城就有48座寺庙之多,由此可见一斑。解放后,宗教人士被遣返还俗,宗教活动几乎停止。近几年来,该县旅游局初步充分认识到宗教文化在旅游开发中的作用,开始宗教寺庙的恢复重建工作。在历史的长河中,很多与宗教结缘的故事广为流传,这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三是有关巴盐古道的传说众多。三百多年前的哥佬会组织“反清复明”的故事曾经鼓舞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贺龙元帅在巴盐古道上也留下了动人的传说,这些都是现代非常宝贵的文化资源。
(二)拥有美丽的自然风光。万寿山上突兀而起的“男女石柱”,雄伟而浪漫,是该县县名的由来。西沱古朴的云梯街,是背脚夫难忘的深刻记忆。黄水森林公园,是大自然的杰作,天然氧吧。空气清新,是夏季乘凉的好去处。优美的千野草场,使人顿生千里驰骋的胆识和悠悠梦想。清清油草河,幽静之最佳憩所,帮助人们洗净灵魂的污垢,回归自然的怀抱。该县森林覆盖率居重庆市首位,例数家珍的无限风光,让客人流连忘返。
(三)有特殊的风俗和特别的衣食住行习惯。石柱是全国四个单一的土家族之一。全县幅员面积3000多平方公里,54万人口中以土家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72﹪,有着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风俗特征。比如石柱有“哭嫁”的风俗,这是新娘出嫁时履行的哭唱仪式活动,非常隆重。石柱人对太阳很崇拜,源于“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古传统,人人会唱山歌《太阳出来喜洋洋》。丰收庆典时跳土家摆手舞。土家族有特别的饮食习惯,喜食酸辣的东西。一般百姓家庭都备有酸菜缸,没有其他菜肴就是一盘酸咸菜就可以下饭。罐子里有酸咂肉、酸肠子,味道独特。每家每户年终要杀过年猪,犒劳辛苦一年的自己。土家族的酒文化也很发达,譬如“喝咂酒”,是过年过节时的主打节目之一。居住方面有是独具特色的吊脚楼,上面人住宿,下面豢养牲畜等,防潮防盗,一举两得。土家妇女有“包帕子”的习俗,穿戴自己绣的西兰卡普格外漂亮。如此等等,和汉族有很大的差异,这些为旅游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便利条件。
(四)有突出的产业优势。该县是著名的“中国黄连之乡”,其产量占全国黄连总量的40%,为石柱赢得了美誉。石柱县也被命名为“中国长毛兔之乡”、“辣椒之乡”等,多个光环笼罩,给该县旅游蒙上了一层神秘色彩。
二、石柱县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路径
(一)旅游局要做好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规划。之前,石柱县在旅游开发上只有一个大致的轮廓,就是加快建成“民俗文化生态休闲旅游目的地”、“黄水国际民俗生态旅游度假区”和“中国土家文化旅游胜地”,但多年来对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还没有明确的规划。当前最紧迫的是要在这方面着力。根据“回归自然,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原则,结合本县旅游实际,聘请旅游学院的专家、学者做好特色旅游产品开发的高起点规划。应做到既有长远规划,又有近期规划,两者紧密结合,做到循序渐进。对这些规划要进行科学论证,做到有的放矢。
(二)文化部门要在突出特色旅游产品的文化底蕴上着力。县委宣传部要在“联”字上下功夫。把县文广局、电视台、作协、文化馆等单位的精英进行资源整合,让他们在打造特色旅游产品上做出贡献。把石柱风俗制作成大型纪录片,体现地方特色,成为外地人了解石柱的名片。把秦良玉的故事、哥佬会的传说、贺龙的故事等写出来,制作成电视连续剧、大型歌舞、光碟、书籍等。形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运用在戏剧、音乐、绘画、雕塑、工艺、寺庙、陵墓等方面。摄影协会要把该地美丽的自然风光摄于影底,放在不同类型的网站上,激发游客前往的欲望。在旅游景区的星级农家乐逐步添加电子屏等设备,把作品在旅游胜地展播。县财政局要加大支持力度,为作协采风、作品的整理出版等提供经费保障。
(三)小微企业要成为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主力军。石柱县是集老、少、边、穷于一体的山区,要引进大型企业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目前难度很大。比较实惠的办法是扶持一批小微企业,给予他们优惠政策,让他们专业开发特色旅游产品。比如,重点打造良玉服装业、良玉酒业、良玉美食业、良玉系列旅游纪念品等系列品牌,把良玉文化推向全国乃至世界。突出“苦文化”“辣文化”,把土家人的精神灌注于旅游产品中,让它们具有灵魂,而不是死的东西。
(四)培养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专业人才。目前,在石柱旅游业中,从业人员庞杂,素质参差不齐,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的专业人才非常欠缺。一是可以采用“借鸡下蛋”的策略。从高等旅游学院中聘请专业人才,建立专家库,让他们为石柱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出谋划策。二是定向培养该行业的人才。鼓励本地在读旅游学院的大学生毕业后回归家乡,从事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为家乡经济社会发展做贡献。三是从现有从业人员中抽取部分对特色旅游产品的开发研究感兴趣者深入旅游院校进修。四是美协和音协的爱好者要提供智力支持。
(五)在营销艺术、拓展产品市场上下功夫。一是加大宣传力度。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做宣传,宣传口号要彰显地方特色,让别人一眼就能记住,并且久久不忘。力争以最少的资金,达到最好的宣传效果。二是拓展合作范围。与各个城市的旅行社、饭店、度假区等加强联系,加大特色旅游产品的促销力度。三是利用不同的节日加强营销。利用举办不同主题的节日庆典活动,推销旅游产品。四是高度重视石柱旅游信息网络的建设。把石柱特色旅游品牌推出去,提高经济效益,扩大社会效应,提升石柱旅游业的形象,力争石柱县旅游业再上一个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