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当代《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提到的学生发展必备的六大核心素养之一。那么,教师应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现在,很多学校都开展了科技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科技活动的开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笔者从以下四个方面阐述了科技活动如何筑梦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
说到创新,江泽民同志曾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个报告告诉我们,创新对个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青少年一定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明确指出:当代中国学生应当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创新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当代中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到底有哪些积极作用呢?
一、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为创新提供坚实基础
学生在参与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学习除课本以外的其他知识。如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中的微视频比赛,就需要学生自编自导一部微电影作品,在课堂教学“视频制作”的课程时,教师只安排了一个课时让学生完成对一组图片的组成、字幕的添加及背景音乐的添加,所以学生要自编自导一部作品,仅仅有视频软件制作的皮毛功夫远远不够。
首先,学生需要掌握以某一社会现象作为切入点创作剧本的能力。如何创作剧本呢?学生还要从合理性、可行性上进行分析,然后还要会编写镜头脚本,使用摄像机拍摄作品,根据作品需要剪辑镜头等。对于这些课外知识的获取,教师指导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探索实践,靠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学识与眼界。
都说滴水穿石,通过知识的日积月累与视野的不断开阔,学生能达到从量到质的飞跃,为学生走上创新思维之路打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耐挫力,为创新提供可靠保障
科技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学生不断实践与探索。在我校开设的校园机器人社团中,教师布置了一个任务,学生需要通过编程一步步实现,有时一个角度、一个时间的微调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在社团中,笔者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一次次进行编程,程序导入,实践观察,思考出错,微调程序,程序导入……这几个环节的循环操作。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埋怨、失落、懊恼,但每次看到其他组的同学顺利完成任务时,那股不服输的精神总是驱使着他们继续前进,不断向自己发起挑战。
在社团课程中,笔者还经常遇到有学生因为没完成任务而依依不舍地离开教室,他们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调试程序,让机器人完成目标。正是因为他们有着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享受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所以他们在创新实践的道路上,才会越走越远,越走越稳,越走越棒。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创新增加高度
与传统学科的课堂不同,科技活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作品比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驱使着学生不断前行,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内在驱动力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实践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挑战。在我校机器人社团中,谁能让机器人更加稳定地、用时最少地完成一个个任务,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PK的焦点话题。
在社团中,学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积极主动、忙碌地调试着自己的程序。只见在机器人场地中,有学生围在那儿,观察自己的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情况,在场地中比画着、思索着如何让机器人执行的任务更加完美。学生与学生之间可谓是你追我赶,从来不敢懈怠。
正是因为科技活动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所以才会让学生对科技活动报以如此大的热情,不断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迸发出一个又一个创新的想法,让创新的思维在科技活动中发出熠熠光辉。
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团队意识,为创新开拓思路
科技活动会涉及很多课堂外的未知知识,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好奇心,驱使着学生寻求教师的帮助,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中的书籍或网络查找更多的资料,来解决自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疑惑。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是现代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让学生更加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做会学习、会解决问题的小能手,而不是只会一味地寻求他人帮助、不愿自己思考的小懒虫,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我们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可见团队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当然,科技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机器人比赛,还是微视频的制作,以及其他科技活动,团队合作是否融洽将直接影响到最后作品的呈现,团队中的每一位同学都好像是机器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看似无足轻重,但是缺一不可。学生与学生之间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维交流与碰撞,定能让他们彼此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强大,也让处于独生子女的“90后”“00后”体会到了与他人交流、合作、平等、互助的乐趣与幸福感。在科技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会了团队合作,懂得了耐得住寂寞的价值,更懂得了与他人分享的快乐,这就为创新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让创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目前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综上所述,科技活动在校园中的开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未来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与文献:
[1]蔡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2016,(9).
[2]唐婷.让创新精神在科技活动中闪光[J].科学大众,2012,(2).
[3]冯永升.科技创新活动课:插上创新的翅膀起飞[J].教育观察,2015,(8).
(作者單位: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
说到创新,江泽民同志曾在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现代人应该具备的素质”。这个报告告诉我们,创新对个人、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因此,作为祖国未来栋梁的青少年一定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
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也明确指出:当代中国学生应当具备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创新对学生发展至关重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
作为当代中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到底有哪些积极作用呢?
一、拓展学生的课外知识,为创新提供坚实基础
学生在参与科技活动的过程中,需要学习除课本以外的其他知识。如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中的微视频比赛,就需要学生自编自导一部微电影作品,在课堂教学“视频制作”的课程时,教师只安排了一个课时让学生完成对一组图片的组成、字幕的添加及背景音乐的添加,所以学生要自编自导一部作品,仅仅有视频软件制作的皮毛功夫远远不够。
首先,学生需要掌握以某一社会现象作为切入点创作剧本的能力。如何创作剧本呢?学生还要从合理性、可行性上进行分析,然后还要会编写镜头脚本,使用摄像机拍摄作品,根据作品需要剪辑镜头等。对于这些课外知识的获取,教师指导是一方面,更多的是需要学生自己探索实践,靠课外知识提高自身的学识与眼界。
都说滴水穿石,通过知识的日积月累与视野的不断开阔,学生能达到从量到质的飞跃,为学生走上创新思维之路打好基础。
二、培养学生的耐挫力,为创新提供可靠保障
科技活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需要学生不断实践与探索。在我校开设的校园机器人社团中,教师布置了一个任务,学生需要通过编程一步步实现,有时一个角度、一个时间的微调都会影响最后的结果。在社团中,笔者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一次次进行编程,程序导入,实践观察,思考出错,微调程序,程序导入……这几个环节的循环操作。虽然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有埋怨、失落、懊恼,但每次看到其他组的同学顺利完成任务时,那股不服输的精神总是驱使着他们继续前进,不断向自己发起挑战。
在社团课程中,笔者还经常遇到有学生因为没完成任务而依依不舍地离开教室,他们希望通过自己不断的努力调试程序,让机器人完成目标。正是因为他们有着面对困境时的勇气和享受完成任务后的成就感,所以他们在创新实践的道路上,才会越走越远,越走越稳,越走越棒。
三、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创新增加高度
与传统学科的课堂不同,科技活动对学生动手能力的要求比较高,通过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作品比较,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驱使着学生不断前行,产生源源不断的动力。这种内在驱动力能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探索与实践生活中或学习中遇到的一个又一个挑战。在我校机器人社团中,谁能让机器人更加稳定地、用时最少地完成一个个任务,是学生与学生之间不断PK的焦点话题。
在社团中,学生不是无所事事,而是积极主动、忙碌地调试着自己的程序。只见在机器人场地中,有学生围在那儿,观察自己的机器人完成任务的情况,在场地中比画着、思索着如何让机器人执行的任务更加完美。学生与学生之间可谓是你追我赶,从来不敢懈怠。
正是因为科技活动具有如此大的魅力,所以才会让学生对科技活动报以如此大的热情,不断激发自己大脑的潜能,迸发出一个又一个创新的想法,让创新的思维在科技活动中发出熠熠光辉。
四、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与团队意识,为创新开拓思路
科技活动会涉及很多课堂外的未知知识,对于知识的渴求和好奇心,驱使着学生寻求教师的帮助,当然更多的时候是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图书馆中的书籍或网络查找更多的资料,来解决自己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疑惑。俗话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这种自主学习的方式是现代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能让学生更加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从而做会学习、会解决问题的小能手,而不是只会一味地寻求他人帮助、不愿自己思考的小懒虫,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小主人。我们常说:“众人拾柴火焰高。”可见团队的力量是多么强大。
当然,科技活动中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必不可少的,不管是机器人比赛,还是微视频的制作,以及其他科技活动,团队合作是否融洽将直接影响到最后作品的呈现,团队中的每一位同学都好像是机器上一颗小小的螺丝钉,看似无足轻重,但是缺一不可。学生与学生之间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思维交流与碰撞,定能让他们彼此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强大,也让处于独生子女的“90后”“00后”体会到了与他人交流、合作、平等、互助的乐趣与幸福感。在科技活动中,学生学会了自主学习,学会了团队合作,懂得了耐得住寂寞的价值,更懂得了与他人分享的快乐,这就为创新开拓了更加广阔的天地,让创新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已经成为目前学校和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综上所述,科技活动在校园中的开展,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为学生未来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参与文献:
[1]蔡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在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中的作用[J].科学大众,2016,(9).
[2]唐婷.让创新精神在科技活动中闪光[J].科学大众,2012,(2).
[3]冯永升.科技创新活动课:插上创新的翅膀起飞[J].教育观察,2015,(8).
(作者單位:常州市田家炳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