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地区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可行性研究

来源 :高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caonimabab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为探索西部地区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可行性,首先需要从西部地区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的意义入手,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索西部地区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可行性,最后需要关注西部地区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关键字:西部地区;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意义;可行性
  一、西部地区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的意义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一带一路”经济发展战略的不断推进,学好英语已经成为很多高中生的共识。众所周知,国内西部地区教育水平、生活条件等方面与国内其它地区相比存在较大的差距,但西部地区却有着其它的发展优势。我国正在大力推进“西部大开发”事业,政府在西部地区各个领域都投入非常多的人力和物力,尤其是在教育教学领域,更是大力扶持。比如,对于那些愿意到西部地区发展的教师政府不仅提供了非常优越的薪金待遇,而且还给他们创造了非常光明的发展前景。所以,可以说按照當前西部地区发展势头来看,在不久的将来,西部地区的经济水平、教育水平都将极大提升。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对西部地区高中生未来发展必然会产生很大的作用。英语课堂全英授课不仅是西部地区高中英语教育教学工作的大胆尝试,更是一次影响深远的改革,对西部地区高中生具有重要意义。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必然会加大在西部地区经济、教育等领域的投资力度,像多媒体、新媒体、云班课等现代化教育工具都将呈现在高中英语课堂上。虽然说西部地区高中生由于接触英语的时间比较短、学习英语起步比较晚,但是如果我们能够有效利用各种现代化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自主学习英语,那么就可以弥补传统英语教学模式的不足。当然,由于西部地区高中生英语基础比较差,所以在开展全英授课过程中或多或少总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无论如何我们都不能否认西部地区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的意义。
  二、西部地区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可行性
  就目前西部地区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基础设施而言,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是切实可行的。首先,西部地区当地政府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投身到教育教学领域已经制定了很多非常诱人的优惠政策。比如,可观的安家费、购房补贴,解决配偶工作,解决子女上学问题等等。这些政策已经吸引了很大一批高素质专业人才来到投身到西部地区教育教学领域,推动了当地教育事业的发展。所以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具备足够的“软实力”基础。慕课、微课等线上教学平台的产生和发展不仅为教师开展线上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更是为高中生自主学习创造了条件。由于西部地区高中生英语知识基础比较差,所以如果他们想要缩小与其它地区学生之间的差距,单纯地依靠课堂学习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他们必须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缩小与其它地区学生的差距。而当前西部地区很多中学都已经将多媒体、新媒体等辅助教学工具引入到了英语课堂教学环节,所以这对于增加课堂教学趣味性和多样性非常有利。多媒体、新媒体教学基础设施的完善相当于是提高了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的“硬实力”。师资力量是软实力,教学基础设施是硬实力,而西部地区现有的硬实力与软实力都基本能满足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的要求。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西部地区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是可行的。
  三、西部地区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需要注意的问题
  虽然从西部地区中学现有的师资力量和教学基础设施等方面来看,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是切实可行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仍然需要注意一些问题。其一,高中英语教师要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了降低学生的学习压力,教师要尽可能选择那些通俗易懂、学生比较熟悉、常用的英语语句给学生上课,不能照搬教材上的句子,否则必然会使那些英语基础比较差的学生感到很吃力;其二,高中英语教师要学会与学生进行课堂互动,让学生也成为课堂教学的参与者甚至是主持者,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课堂听课兴趣。在这个过程中,高中英语教师可以借鉴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整个高中英语课堂全英授课分成课上与课下两个部分,并引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工作,既要把教师的作用发挥出来,同时还要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参考文献
  [1]卢婷婷,高鸿.西部贫困地区高中英语口语教学研究——基于任务型教学理论[J].中学教学参考,2018(04):35-37.
  [2]苏来存.新课程背景下西部高中英语教师课程意识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12.
  [3]陈月先.西部学校高中英语“互动式”教学模式之我见[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S1):75-76+130.
  作者简介:蒋瀚鹏(1976.5-),男,汉族,大学本科,广西宜州人,高中教师,英语教学法。
其他文献
摘 要:布兰克曼曾这样定义“教师专业发展”:教师不会因时代的变化和受赞助的影响而停止学习,其一生在完全的不断学习中,这即所谓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研究、教学相长、不断提高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里的主动研究者,教师的教学研究是一个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过程,不能将教师看成是被动地或者机械地将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的简单行为。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知识形态、知识生产方式和传播方
期刊
摘 要:临近高考,高中地理需要备考的内容既多又杂,教师需要带领学生全面完成知识的巩固补漏、素养的发展强化,并应保持学生良好的应考心理。在时间紧迫的情况下,地理教师在带领学生备考时应注意三个要点,一是要有科学有序的规划,二是要让学生掌握高效复习方法,三是应注重素养的培养和强化。  关键词:高中;地理;复习备考;策略  迎接高考,高中地理所要复习备考的内容既多又杂,要全面覆盖从初中到高中所有地理知识,
期刊
摘 要:《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文中简称《课标》)将数学建模纳入数学的核心素养,数学模型搭建了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桥梁,是数学应用的重要形式。如何在课堂上落实,提升学生的建模能力,笔者认为可以从三个方面展开:在常规课堂上介绍建模的基础知识与方法、渗透建模思想;在校本选修课上跨学科合作提升建模能力;利用研究性学习组织学生开展课题研究。  关键词:高中数学;建模能力;课堂教学;课题研
期刊
摘 要:在高中课程体系中,高中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高中化学教学,对培养高中学生综合素养,促进高中学生全面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必须要对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做出有效的改革和创新,基于新高考这一背景,在新课改理论的指导下,对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进行有效的培养,从而达到现代化教育要求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本文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化学核心素养在课堂教
期刊
摘 要:2020年新高考改革下,如何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是当前教学工作的重点。本文以班级为例,探讨高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课堂应用。  关键字:英语;任务型教学;课堂  《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建议教师要“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学生则要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完成学习任务。而以学生为主体的英语任务教学方式,有利于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占主导地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各种教学方法层出不穷。情境教学法就是最为典型的代表,将其应用到高中通用技术教学中,将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化、生动化,有效提升了高中通用技术教学质量,满足了新课改下的教学要求。本论文以高中通用技术为研究切入点,对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通用技术;情境教学  通用技术是最近几年新兴的一门学科,这一学科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
期刊
摘 要:英语作为实用性最广的一种语言交流方式,被广泛的应用在我国教育的课程中,并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构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英语写作作为英语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英语的教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传统的教学模式也不能满足当代高中生的写作需求,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采用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英语教学。本文就小组讨论式教学法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运用进行探讨与分析,以供英语教学专家的参考与评价。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高中理想课堂的构建,离不开教师科学的主导作用的发挥。积极语言作为积极心理学的有效应用延伸,其在高中课堂中的应用,能够帮助教师进一步发挥赏识教育的重要作用,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促进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形成和综合素质的发展,引导学生更积极、健康、卓越的成长与发展。  关键词:理想课堂;积极语言;有效应用  引言:积极语言在高中课堂中的有效应用,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情绪和愉快体验,善于发掘学生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推进,要求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创新,案例教学法作为新型的教学方法,被运用到高中地理教学中,已经成为教学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通过对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运用的意义进行分析,并结合目前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现状,提出了促进案例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有效运用的策略,供相关的地理教学者进行借鉴。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高中地理教学;运用策略  前言: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
期刊
摘 要:在新课标课改背景下,教师对于教学需要进行一定的创新。高中地理课程中,对于地理教学的创新方法主要是使用案例教学法。这项教学方法主要是在地理教学中选择一些具有着地理概念和地理原理要素的典型案例,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渗透教育。这种教育方法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地理知识,同时也能掌握在实际中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高中地理;教学模式  在高中地理课程教学中,对案例教学方法的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