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结合实际的调研情况,从英语专业招生及就业现况着手,深入剖析原因,并提出中职英语专业教学改革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中职;英语专业;对策
当前,由于全球化的金融危机,及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上与商务活动脱节等原因,英语专业毕业生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而中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学历低,更是难以挤进相关专业的就业市场,这无疑给工具型语言人才的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学校及社会等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下面,笔者试从目前中职学校英语专业的招生情况及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英语专业招生情况及就业形势分析
据国内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就业蓝皮书发布的报告:2007-2009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7个专业中,商务英语专业是其中之一。另据搜狐网某文章指出:“由于前几年外语类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体就业形势不太理想,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以本校为例,商务英语专业的招生情况(见表一)和就业情况(见表二)如下:
说明:毕业生总人数是毕业时的人数,不包括中途流失的部分学生。
从表一可以看出,英语专业的招生很不稳定,近年有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表二则说明,真正对口就业的人数极少(主要指翻译员、高级商务文秘、商务助理、报关业务、单证员、外贸业务员等相关职业),绝大部分毕业生未能实现本专业的优化就业,被迫转行,造成了专业培养的资源浪费。
很明显,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只有深入剖析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为英语专业的发展找到突围的方向。
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金融危机导致就业机会减少。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大批企业减产,大批人员失业。在中国,同样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企业开工不足。同时,随着外贸进出口量的急剧下降,企业对单一外语类人才和外贸业务员的需求锐减,这点在表二中可见一斑。
(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不合理。
(1)目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仍沿袭以前旧模式,课程主要以语言类为主,不少课程内容重复;而商贸类课程不足,特别是接待、商务谈判及交际等所需要的商务知识和相关法律等课程没有开设。(2)课程设置缺乏教学实践的环节,强调语言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相对老化。
(三)专业技能单一薄弱,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据人才市场专家介绍,很多企业目前急需的是两类英语人才:一类是从事文字类及口译工作的英语专才,比如翻译及高级口译员。目前我国从事同声传译和书面翻译的高端外语人才严重缺乏,但是中职毕业生明显不具备这样的专业水平;另一类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企业更加青睐那些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又具备金融财务、外贸、计算机等知识背景的外语类毕业生。
三、英语专业发展的设想和对策
(一)贴近市场,调整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模式上,改变思维方式,把握好“商务”和“英语”的主辅关系,以商务承载英语,让英语为商务服务。学校应与企业人员联合开发课程,设计出着重反映现实商务活动真实情景的课程。如首先设置《进出口贸易实务》等基础商务知识课程,介绍现代工商企业的运作方式,使学生熟悉与企业环境、经营管理、金融财务、法律保险等方面有关的知识和英语词汇及用语;还要设置《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听说》等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同时,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就业需求选修相应的课程,如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商务礼仪、广告策划和营销学等。
(二)开设“双专业”,培育复合人才。
针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雷同单一的状况,可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设另一门专业,走“英语专业 其他专业”的路子,把第二专业课程作为必修课,而不是作为模块选修课,如财务会计、计算机模块课等。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学生比较倾向于“英语 国际商务”“英语 旅游”这两种搭配。学校也可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其他合适的双专业组合,为培养具有多方面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打基础。
(三)与时俱进,创新课堂授课方式。
商务英语是在国际商务环境下使用的专业英语,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彻底摒弃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积极引进国际商务企业的实际经营业务为教学导向。具体做法有:推行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模拟商务活动,增强学生在商务活动中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如产品报价的教学,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等方法,让学生模仿范例,开口说英语来进行讨价还价,动手填写英文报价单来体验实际的商务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英语技能与商务知识整合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寓教于乐,开展多种专业活动。
为了让学生增加更多的英语体验,可以经常开展课外专业活动,让学生在忘我的“情景教学”环境下进行口语训练。首先,可以把现有的英语口语擂台赛、英语百科知识赛做得更好,给予更多学生参与的机会;其次,还可以组织英语专题讲座、影视配音、演出英语短剧、收听英语电台等活动;再次,可以让学生直接参加一些涉外实践活动,如与企业外籍员工交流、观摩涉外业务洽谈、担任口头翻译等;最后,在重要的西方节日,如“感恩节”“圣诞节”“万圣节”等,可以在外语系的班级举行节日活动,把英语学习的气氛推向高潮。
(五)自我更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专业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学习和对业内专业发展的了解;还要主动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适应跨专业的教学任务,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同时,学校要提供多种进修途径,如教学交流、培训等,帮助教师提升自己。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本校进行跨系学习、交流、培训。
(六)励精图治,打造英语专业的品牌。
学校应搞好学生技能训练,把这项工作作为常规工作来抓,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种子”选手,给予指导教师更充分的指导时间和精神、物质激励;还可以组织辅导教师、“种子”选手到外校学习培训,发现和弥补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另一方面,可组织教师编写学校或社会急需的教材,无形中扩大英语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展现英语专业的勃勃生机。
四、结语
面对目前中职英语专业招生下降、就业困难的现象,学校应本着“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着力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加快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指导思想,在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人才能力培养等方面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从而打开中职英语专业发展新的局面。
(作者单位: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高振凤,张玉科.以就业为导向调整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
责任编辑朱守锂
关键词:中职;英语专业;对策
当前,由于全球化的金融危机,及英语专业在课程设置和课堂教学上与商务活动脱节等原因,英语专业毕业生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而中职英语专业毕业生学历低,更是难以挤进相关专业的就业市场,这无疑给工具型语言人才的发展带来严峻的考验。这种现象应该引起学校及社会等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下面,笔者试从目前中职学校英语专业的招生情况及就业形势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英语专业招生情况及就业形势分析
据国内第三方独立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2010年就业蓝皮书发布的报告:2007-2009连续三届失业人数最多的7个专业中,商务英语专业是其中之一。另据搜狐网某文章指出:“由于前几年外语类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体就业形势不太理想,外语类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以本校为例,商务英语专业的招生情况(见表一)和就业情况(见表二)如下:
说明:毕业生总人数是毕业时的人数,不包括中途流失的部分学生。
从表一可以看出,英语专业的招生很不稳定,近年有下降的趋势,且下降幅度较大;表二则说明,真正对口就业的人数极少(主要指翻译员、高级商务文秘、商务助理、报关业务、单证员、外贸业务员等相关职业),绝大部分毕业生未能实现本专业的优化就业,被迫转行,造成了专业培养的资源浪费。
很明显,目前商务英语专业的发展陷入了困境,只有深入剖析原因,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为英语专业的发展找到突围的方向。
二、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难原因分析
(一)金融危机导致就业机会减少。
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对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大批企业减产,大批人员失业。在中国,同样受金融危机影响,许多企业开工不足。同时,随着外贸进出口量的急剧下降,企业对单一外语类人才和外贸业务员的需求锐减,这点在表二中可见一斑。
(二)课程设置、课程内容不合理。
(1)目前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仍沿袭以前旧模式,课程主要以语言类为主,不少课程内容重复;而商贸类课程不足,特别是接待、商务谈判及交际等所需要的商务知识和相关法律等课程没有开设。(2)课程设置缺乏教学实践的环节,强调语言知识的掌握,却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相对老化。
(三)专业技能单一薄弱,与市场需求存在差距。
据人才市场专家介绍,很多企业目前急需的是两类英语人才:一类是从事文字类及口译工作的英语专才,比如翻译及高级口译员。目前我国从事同声传译和书面翻译的高端外语人才严重缺乏,但是中职毕业生明显不具备这样的专业水平;另一类是“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企业更加青睐那些具有扎实的语言功底同时又具备金融财务、外贸、计算机等知识背景的外语类毕业生。
三、英语专业发展的设想和对策
(一)贴近市场,调整课程设置。
在课程设计理念和教学模式上,改变思维方式,把握好“商务”和“英语”的主辅关系,以商务承载英语,让英语为商务服务。学校应与企业人员联合开发课程,设计出着重反映现实商务活动真实情景的课程。如首先设置《进出口贸易实务》等基础商务知识课程,介绍现代工商企业的运作方式,使学生熟悉与企业环境、经营管理、金融财务、法律保险等方面有关的知识和英语词汇及用语;还要设置《商务英语函电》《商务英语听说》等商务英语知识课程。同时,学生可根据个人兴趣和就业需求选修相应的课程,如电子商务、人力资源管理、商务礼仪、广告策划和营销学等。
(二)开设“双专业”,培育复合人才。
针对英语专业课程设置雷同单一的状况,可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增设另一门专业,走“英语专业 其他专业”的路子,把第二专业课程作为必修课,而不是作为模块选修课,如财务会计、计算机模块课等。通过调查,笔者发现学生比较倾向于“英语 国际商务”“英语 旅游”这两种搭配。学校也可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其他合适的双专业组合,为培养具有多方面知识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打基础。
(三)与时俱进,创新课堂授课方式。
商务英语是在国际商务环境下使用的专业英语, 我们的课堂教学应彻底摒弃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积极引进国际商务企业的实际经营业务为教学导向。具体做法有:推行情景教学法、任务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通过模拟商务活动,增强学生在商务活动中的口头表达和交际能力。如产品报价的教学,可以采用角色扮演、案例教学法等方法,让学生模仿范例,开口说英语来进行讨价还价,动手填写英文报价单来体验实际的商务过程,这样才能真正体现英语技能与商务知识整合的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
(四)寓教于乐,开展多种专业活动。
为了让学生增加更多的英语体验,可以经常开展课外专业活动,让学生在忘我的“情景教学”环境下进行口语训练。首先,可以把现有的英语口语擂台赛、英语百科知识赛做得更好,给予更多学生参与的机会;其次,还可以组织英语专题讲座、影视配音、演出英语短剧、收听英语电台等活动;再次,可以让学生直接参加一些涉外实践活动,如与企业外籍员工交流、观摩涉外业务洽谈、担任口头翻译等;最后,在重要的西方节日,如“感恩节”“圣诞节”“万圣节”等,可以在外语系的班级举行节日活动,把英语学习的气氛推向高潮。
(五)自我更新,提高教师专业素养。
专业教师要与时俱进,加强自身学习和对业内专业发展的了解;还要主动学习其他专业的知识,拓宽自己的知识面,适应跨专业的教学任务,这样才能在课堂上挥洒自如,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同时,学校要提供多种进修途径,如教学交流、培训等,帮助教师提升自己。也可以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在本校进行跨系学习、交流、培训。
(六)励精图治,打造英语专业的品牌。
学校应搞好学生技能训练,把这项工作作为常规工作来抓,有计划地培养一批“种子”选手,给予指导教师更充分的指导时间和精神、物质激励;还可以组织辅导教师、“种子”选手到外校学习培训,发现和弥补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另一方面,可组织教师编写学校或社会急需的教材,无形中扩大英语专业在社会上的影响力,展现英语专业的勃勃生机。
四、结语
面对目前中职英语专业招生下降、就业困难的现象,学校应本着“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推动中等职业教育随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围绕企业人才需要‘转’,适应社会和市场需求‘变’;着力推进学校与企业、专业设置与职业岗位、课程教材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深度对接,加快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熟练职业技能等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这一指导思想,在教学模式、课程建设、师资建设、人才能力培养等方面勇于探索,大胆创新,从而打开中职英语专业发展新的局面。
(作者单位: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高振凤,张玉科.以就业为导向调整高职商务英语课程设置[J].北京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0,(5).
责任编辑朱守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