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最近,我觉得班里的孩子举手提问题不够积极,就拿了一只鸡蛋,设计了吸引学生的问题:“你们知道鸡蛋吗?蛋壳是由什么材料构成的?”然后马上追问:“谁能继续提问有关鸡蛋的问题?”有些学生马上举手提问:“它为什么能孵出小鸡来?”“如果它能孵出小鸡来,那它生出来是小白鸡还是小花鸡呢?”“我那次玩鸡蛋,放地上把它转起来,本来横着旋转的鸡蛋为什么就竖起来转了呢?”有的同学马上反驳:“如果把熟鸡蛋看做一个圆球,一刀切下去,那就是两个同心圆,切偏了就是圆连接。”……那次我问完同学们,觉得自己以前都不能全面认识鸡蛋了。如果能把孩子们的问题描绘成一张思维导图,那不是很漂亮吗?我决定试试看。
一、我相信孩子能学会这种思维方式
有人可能认为,小学的孩子们有什么创新思维可以培养啊?其实,这话说的有点偏颇。大量实验表明,对于任何年龄中的任何人群,都不存在创新性思维有无的问题,只存在深与浅的问题。教育家刘佛年说过:“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理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生活中一个新理想,一个与众不同的新想法,一个新理念,只要它具有新颖性,不要把它看得太神秘,非要有新的理论不可才叫创新,那就高不可攀了。”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有些想法是常人亦有的,但有一些想法却是奇特、新颖的,“人小鬼大”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相信孩子们的智力水平,他们的可塑性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思维导图的原理和出发点就是整理知识、创造知识,分享知识。它首先号召我们每一个人整理我们身边遇到的一切有价值的知识,形成我们自己的知识库,进而在整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然后创造知识,形成我们自己的知识系统和思路流程,最终提高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俗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要创设机会教给孩子们这种思维方式。而且我相信,不拘泥于微机及辅助软件,我照样可以做好这件事。不注重形式,只注重过程和结果是我的一贯风格。我下决心教孩子们画“思维导图”。
二、 “思维导图”在我的语文课上得到有效运用
首先,我在语文课堂上“组词”用到了思维脑图的相关图形。根据我们脑筋里面存储的知识量,你想到什么就可以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写下来,画下来。展示了一幅脑图,孩子们看了之后很感兴趣。
(如下图所示的。)
我教学语文,孩子们在组词的时候,总是按照“老师,我完成任务了。”但是,我却想要孩子们有自己组词的兴趣,多组几个,能组几个组几个。我一向都是孩子们喜欢的“花样”老师,我去打印了好多画了思维导图的纸片,把一半左右举手想要的同学一人一份下发,然后课堂上侧重考验孩子们的词汇量。结果简直就是意料之中的,每个学生的差别很大,最后专门找时间“高调”的收上作业来。并且布置好下一堂课的组词作业。这次全班同学每人都要了一份。我事后找班干部了解情况,他们现在课间时间可忙了:查字、词典,问家长,查参考资料,忙的不亦乐乎,热火朝天,乐此不疲。我听了感觉心里面美美的。其实,组词用到的思维导图是最简单不过的几个图形链接而已。
其次,我在语文课堂上教学生整理课堂笔记。考虑到人的大脑的专注度最多只有25分钟,所以我的课堂在时间上会尽量保持在25分钟之内,如果问题较多的话会另当别论。而且,我一贯主张让学生记课堂笔记。但是,笔记都是一课一课的,知识点非常分散。而且很难找到一条横向的或者纵向的“线”连贯起来,我尝试着让孩子们归类整理语文课堂笔记了。看到孩子们归类的整理自己的笔记,我心里乐开了花:真没想到这么点孩子,居然会这么深奥的整理资料了。哇!有的学生归了重点字词类、句子类、修辞、段落、练习题类,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不到一节课,孩子们总能画满那张硕大的白纸,脸上还洋溢着凯旋的笑容。
再次,我愿时常做孩子们喜欢的“笨”老师。解决问题的过程,值得在教学中注意的是,暴露思维过程不只展示给学生畅通的思维过程,因为学生有时一开始的分析思路有可能是不对的,这时如何进行思维的“改进”或“转舵”,如果选择有效的思维方向就显得非常重要。事实上,只有学生自己能够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向才算真正学会了解决问题,教师只有不回避错误,暴露错误思维及其纠正过程,才能使学生在这方面得到训练。这就必须做孩子们喜欢的“懒”老师。“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我觉得这一点尤其重要,把许多本来可由学生自己动手“做的知识”,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去做。做“懒”老师的好处能巩固教学效果,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脑图的点滴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几个概念,在探究课堂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和问题解决式的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是我的老师,我和孩子是一起成长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能学,还想学,会学,这样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习一定是优异的。仅仅是成绩优秀吗?怕还有其他的能力吧?脑图的最大功能就是锻炼大脑的拓展性思维。这样看来好像又是一举多赢了。小小的一点创意,能带动孩子们积极思考,乐于学习,影响也应该是正面的,把这点滴截取下来,跟大家分享。
但愿我这不是对孩子大脑“处女地”的野蛮开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教条的搬用一种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总是单调而收效甚微的,各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各种综合的教学手段整合运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来课堂的复杂性,创新性,超前性,才能更好帮助学生。这个思维导图仅仅是一个切入点,一个小方法,一点小尝试,对于当前的探究性课堂来说应该是适应的。邓小平说过:“发展就是硬道理。”我总是“以发展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座右铭,我的课堂我做主,時时尽力教学,事事寻求创新。
一、我相信孩子能学会这种思维方式
有人可能认为,小学的孩子们有什么创新思维可以培养啊?其实,这话说的有点偏颇。大量实验表明,对于任何年龄中的任何人群,都不存在创新性思维有无的问题,只存在深与浅的问题。教育家刘佛年说过:“只要有点新意思、新思想、新理念、新设计、新意图、新做法、新方法,就称得上创造。我们要把创造的范围看得广一点,生活中一个新理想,一个与众不同的新想法,一个新理念,只要它具有新颖性,不要把它看得太神秘,非要有新的理论不可才叫创新,那就高不可攀了。”小学生正处在生长发育期,他们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有自己的认识和想法,有些想法是常人亦有的,但有一些想法却是奇特、新颖的,“人小鬼大”这些都是创造性思维的基础。相信孩子们的智力水平,他们的可塑性几乎是无所不能的。
思维导图的原理和出发点就是整理知识、创造知识,分享知识。它首先号召我们每一个人整理我们身边遇到的一切有价值的知识,形成我们自己的知识库,进而在整理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然后创造知识,形成我们自己的知识系统和思路流程,最终提高我们每个人的学习和工作效率。俗话说的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要创设机会教给孩子们这种思维方式。而且我相信,不拘泥于微机及辅助软件,我照样可以做好这件事。不注重形式,只注重过程和结果是我的一贯风格。我下决心教孩子们画“思维导图”。
二、 “思维导图”在我的语文课上得到有效运用
首先,我在语文课堂上“组词”用到了思维脑图的相关图形。根据我们脑筋里面存储的知识量,你想到什么就可以无拘无束、随心所欲的写下来,画下来。展示了一幅脑图,孩子们看了之后很感兴趣。
(如下图所示的。)
我教学语文,孩子们在组词的时候,总是按照“老师,我完成任务了。”但是,我却想要孩子们有自己组词的兴趣,多组几个,能组几个组几个。我一向都是孩子们喜欢的“花样”老师,我去打印了好多画了思维导图的纸片,把一半左右举手想要的同学一人一份下发,然后课堂上侧重考验孩子们的词汇量。结果简直就是意料之中的,每个学生的差别很大,最后专门找时间“高调”的收上作业来。并且布置好下一堂课的组词作业。这次全班同学每人都要了一份。我事后找班干部了解情况,他们现在课间时间可忙了:查字、词典,问家长,查参考资料,忙的不亦乐乎,热火朝天,乐此不疲。我听了感觉心里面美美的。其实,组词用到的思维导图是最简单不过的几个图形链接而已。
其次,我在语文课堂上教学生整理课堂笔记。考虑到人的大脑的专注度最多只有25分钟,所以我的课堂在时间上会尽量保持在25分钟之内,如果问题较多的话会另当别论。而且,我一贯主张让学生记课堂笔记。但是,笔记都是一课一课的,知识点非常分散。而且很难找到一条横向的或者纵向的“线”连贯起来,我尝试着让孩子们归类整理语文课堂笔记了。看到孩子们归类的整理自己的笔记,我心里乐开了花:真没想到这么点孩子,居然会这么深奥的整理资料了。哇!有的学生归了重点字词类、句子类、修辞、段落、练习题类,真是五花八门,无所不有。不到一节课,孩子们总能画满那张硕大的白纸,脸上还洋溢着凯旋的笑容。
再次,我愿时常做孩子们喜欢的“笨”老师。解决问题的过程,值得在教学中注意的是,暴露思维过程不只展示给学生畅通的思维过程,因为学生有时一开始的分析思路有可能是不对的,这时如何进行思维的“改进”或“转舵”,如果选择有效的思维方向就显得非常重要。事实上,只有学生自己能够选择正确的思维方向才算真正学会了解决问题,教师只有不回避错误,暴露错误思维及其纠正过程,才能使学生在这方面得到训练。这就必须做孩子们喜欢的“懒”老师。“听一遍不如看一遍,看一遍不如做一遍”,我觉得这一点尤其重要,把许多本来可由学生自己动手“做的知识”,给学生动手动脑的机会去做。做“懒”老师的好处能巩固教学效果,学生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脑图的点滴写到这里,我想到了几个概念,在探究课堂的教学模式任务:驱动式和问题解决式的最好的老师是孩子。某种程度上来说:孩子是我的老师,我和孩子是一起成长的。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不仅能学,还想学,会学,这样的孩子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学习一定是优异的。仅仅是成绩优秀吗?怕还有其他的能力吧?脑图的最大功能就是锻炼大脑的拓展性思维。这样看来好像又是一举多赢了。小小的一点创意,能带动孩子们积极思考,乐于学习,影响也应该是正面的,把这点滴截取下来,跟大家分享。
但愿我这不是对孩子大脑“处女地”的野蛮开采。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教条的搬用一种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活动,总是单调而收效甚微的,各种恰当的教学方法,各种综合的教学手段整合运用起来,才能最大限度的体现出来课堂的复杂性,创新性,超前性,才能更好帮助学生。这个思维导图仅仅是一个切入点,一个小方法,一点小尝试,对于当前的探究性课堂来说应该是适应的。邓小平说过:“发展就是硬道理。”我总是“以发展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为座右铭,我的课堂我做主,時时尽力教学,事事寻求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