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新邮预订 依然换汤不换药

来源 :理财周刊月末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m8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6年新邮预订方案终于在千呼万唤中出台,由于涉及到政企分家的敏感问题,因此明年的新邮如何预订和销售,自然会引发广大投资者的重视,毕竟新邮销售事关市场运作,所以投资者期盼能够出现有利于市场向好的政策,也是顺理成章之事。
  但是,从10月底公布的2006年新邮预订方案分析,总体看仍然属于换汤不换药的老套路,其最突出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全额预订依旧如故
  
  新邮预订采取全额预订方式,从1998年预订新邮开始就一直延续至今。由于预订者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所以此方式实施以来,即成为预订者诟病的主要焦点。2006年新邮预订几乎延续此法,毫无任何的改变,故预订者将继续在被动地位下“享受”供需双方的不平等“条约”。
  事实上,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诸多弊端,从根源上讲就是出在新邮预订上。由于预订新邮是集藏者及时获取全年新邮的唯一途经,因此在目前新邮预订的模式下,集藏者只能被逼走上这无奈的华山一条路。毕竟即使有新邮敞开供应,也并非全部都会供应,那样的话,难免会出现缺了某套或无法及时在发行首日购得新邮的情况,所以集藏首日邮品的发烧友,绝对不会冒险放弃预订,不得不乖乖地“自投罗网”。
  
  敞开仅在集邮柜台中
  
  2006年新邮预订被期望最大改革的是新邮敞开供应,而且这种敞开销售应该放到邮局窗口。此举一旦实施,就标志着我国长期以来纪特邮票与普通邮票分渠道发售的模式终结,也会使长期困扰市场的纪特邮票消耗难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必须看到,邮政部门将邮票的经营分为集邮邮票和通信邮票两类,本身就是祸根,最终导致属于集邮邮票的纪特邮票在供过于求之后,出现大规模、长时间的打折,并最终在如洪水般的低价抛售压力下,令邮市陷入了长期低迷的桎梏中。
  可以认为,纪特邮票走集邮渠道发行的路已行不通,要改变纪特邮票在市场上打折的尴尬,只有通过减少存量的方法解决,而途经有两条:一是继续大幅度削减新邮发行量,使之与目前的集藏水平相符。据估计,目前邮票的市场承受量约在500万套之下。二是将纪特邮票放到邮局窗口售卖,成为销售的主流品种,如此能够大大提高其消耗量,即使发行量增加到2000万套,常用面值在半年的销售期内也应该可以从容消化。毕竟,对于全国的贴信量,目前1000万套左右的发行量无疑是杯水车薪,而且也能从根本上体现出纪特邮票的宣传功能和本身的邮政使用属性。
  但是,从这次公布的2006年新邮方案看,敞开供应依然在集邮窗口,而且仅仅是“统一加工成四方连,按4套邮票配1枚小型张的比例(无小本票、小版票、大版票和赠送版)放入护邮袋中下发到各地,在邮政窗口进行销售”。这种按套销售的方式仍然属于集邮模式,对于不集邮的广大用邮者毫无吸引力,也难以看到。事实上,在这个零售方案中,上述供应对象已被发行部门定位为集邮消耗,因为其对上述零售的解释即厘定在“集邮者可以选择按袋、按套购买”。还有一点不同在于供应量与供应点会较以前增加,但问题是大多数集邮者已成为预订户,如此零售又有多少消耗量呢!只要去看一下今年发行的新邮,在许多大中城市的集邮公司柜台上,类似的零售袋票依然静静地躺着,因乏人问津而乖乖地继续静候主人的眷顾。这种情况的存在,实际上也将为2006年新邮的零售政策的效果定下基调,即其对市场的作用微乎其微。
  
  发行量不透明是退步
  
  2006年的新邮发售,将发行量由发行前公布改为延后公布,粗看这是为了打击市场唯量炒作的举措,但如此做法造成信息不透明的问题,让预订户重新处于极其被动的地位。因为预订户全额交付预订款后,每套邮票的发行量要到半年后才知道,其市场的表现如何,命运已根本无法掌握,涨跌只能听天由命。而此举对于发行部门而言可谓春风得意,游刃有余。试想,一套邮票一旦出现在发行期内供不应求的情况,就可以毫不顾忌地加印,反正在没有公布发行量的发行期内,如此做法是“合情合理”的。
  可以预料,如果以此方法来发行2006年新邮,那么新邮在市场上的价格表现主动权就完完全全地掌握在一级市场,预订户和集邮者必然沦为被掌控对象。只要二级市场有需求,印刷机就会源源不断吐出市场需要的新邮。于是,虽然炒作新邮的问题会在某种程度上得到遏制,但新邮在市场上高于面值的可能性就十分渺茫了,相反低于面值出现的可能性会增大。此外,由于存在着半年的发行量不透明期,为一级市场调控销售带来了极为有利的局面,一套邮票如果无法销售,只要在二级市场上制造人为紧张,那么逐利的投机者就会蜂拥抢购,形成短期的大量市场沉寂。但半年后如果公布的发行量偏大,则价格暴跌乃至跌破面值的可能性也会显现,届时拥有者已处于欲哭无泪的被动局面。另外,如果一级市场要制造某些新邮的紧张局面,也可以从容操作,而受害的只能是蒙在鼓里的集邮者了。
  实际上,发行量不透明的弊端在上个世纪90年代已充分暴露,为集藏者和投资者所口诛笔伐。尤其是1998年新邮身后发行量创天量的表现,将预订者一网打尽,给邮市以沉重的打击,且迄今依然一蹶不振。现在发行部门重祭此令市场不齿的方式,可谓是极大的倒退,令人对管理层扶持邮市向好之言疑虑加深。
  
  大小版并举继续助长炒风
  
  这次方案中最使人感到不解的就是小版张卷土重来。2005年新邮预订时为了遏制炒作而实行让小版张隐退的政策,但仅一年之后却再度恢复,且从预订方式看,将属于相对紧俏的对象,因为文中提及“预订小版票(笔者注:应为小版张)的订户,每人限订1版,同时供应1枚小型张和1本小本票,小版邮票优先供应老订户”。字里行间的意思表达得十分清晰,且零售窗口也无小版张,可以认为是2006年新邮发行中相对紧俏的板块。
  这里又延伸出一个问题:既然是紧俏品种,就会酿成市场的炒作,而发行量延后公布的目的又是为了遏制炒作,此两项同时存在于同一个预订方案中,岂非自相矛盾!
  综上所述,2006年新邮预订尽管出现了局部的变化,但是这种变化的总体影响并不利于市场的稳定发展。尤其是发行量再度出现不透明的情况,属于严重的倒退行为,对市场的负面影响会在明年的市场上充分显现。因为半年销售期的不确定因素,将使得市场处于迷茫状态,对市场的发展形成极大的制约,并使目前低迷的市场加速滑向深渊。除非管理层推出其他强有力的利好来扶持,如大量收购低面值邮票等,但这与现在谈论的新邮预订是完全不同的话题。
  值得一提的是,纵观本次新邮预订计划,虽然邮票面值呈下降趋势,常用的60分和80分面值占了绝大多数,不过由于套数仍然维持在近30套的高位,枚数也接近三位数,因此全年的邮票价格并不低,主管部门通过新邮预订掏集邮者口袋的思维,与此前毫无二致。集邮收入依然是邮政难以割舍的摇钱树,这一点在2006年的新邮预订中能够鲜明的感受到。
其他文献
前不久著名乒乓国手江嘉良家中失窃事件,对我们加强家庭防盗做了警示。如今,随着科技的普及,原来一些高贵神秘的防盗报警器开始走入寻常家庭。记者近日走访市场发现,一套功能实用,价格实在的家庭防盗报警器不过千余元。  春节临近,发生盗窃事件的案件也逐渐增多。在城市里,一些犯罪分子频频把魔爪伸向居民住宅、单位和商铺,进行入屋盗窃和抢劫。有的利用水渠煤气管道当云梯入室盗窃,撬毁护栏窗户入室行窃,还有的趁你不在
期刊
基金整体表现抢眼禽流感保险将面世    11月1日新的管理规定开始执行,银行理财门槛的提高不但迫使银行方面从提高收益率方面苦下功夫,更使得资产总额不高的投资者理财的渠道进一步收窄,理财市场细分化趋势进一步明显。不过,根据第一理财网(www.Amoney.com.cn)的跟踪监测,11月份理财市场的亮点仍然不少。     个人理财新规实施,小额理财投资另寻新径    11月1日,银监会颁布的《商业银
期刊
不久之前,荣正咨询公司对全国部分的机构投资者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从这次调查的结果当中,或许可以看出机构投资者对于全流通问题的一些看法。  此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15份,收到有效答卷63份,回收率55%,其中属于开放式基金的30家,封闭式基金25家,券商的资产管理部门8家;机构投资者管理的资金额平均为18亿元,被访机构投资者总共管理1134亿资金。    股权分置是当前根源问题    在回答“目前,股
期刊
中国的艺术品拍卖尽管时间不长,但发展十分迅猛。自1992年改革开放前沿阵地深圳市率先举办“首届当代名家字画拍卖会”至今,短短的十三年已经从当年数百万元成交额发展到2004年总成交额近百亿。2005年以来势头更猛,总成交额超去年已成必然。从事艺术品拍卖的拍卖行也从沿海城市发展到内地,目前仅北京和上海两地就各有数十家拍卖公司从事艺术品拍卖。至于上海周边地区也不甘落后,像浙江杭州市近两年就冒出了10多家
期刊
香港股市近期痛苦调整,时间之长、幅度之大都是去年港股随大陆宏观调控大跳水之后所未曾再见。整个十月,二十个交易日中仅出现五天阳线,且阴长阳短,恒生指数一个月內大跌1000多点(6.8%),成交放大。十月份成为自2004年3月中期调整以来表现最差的一个月,若恒指在未来再闯高峰,这次10月份的跌市将被证实为另一次中期调整。各分类指数中,10月份表现最差的是中资股、地产股和工商类股,下跌9%左右。进入11
期刊
中国股市多年来的跌跌不休与它关系甚密;有关它的传言此消彼长,一次次刺激投资人的神经;它就是国有股的全流通问题。  不管是愿意还是不愿意,不管是主动迎接还是被动承受,股权分置问题如果不解决,它就是悬在股民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让股民们不得安宁。  也有越来越多的专家提出,解决股权分置问题现在已经到了迫在眉睫的时候中国证监会规划委主任李青原认为在不久之前出席一次会议时就指出,目前股市的下跌,股权分置就
期刊
降价不仅意味着放弃利润,还意味着要失去面子;降价让业内人士说你的楼盘“抗击打能力”差,又没法跟老业主“交待”。所以,对于降价这个字眼,不到万不得已,开发商是不肯轻易说出口的。  然而,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苏州房交会上,房产开发商们正悄悄地开始向购房者示好,纷纷在户型、价格、现房等热点上做文章,3000元/每平米的价位让不少苏州人感觉回到了数年前。除了价格房型的表现,年初开发商捂在手里的许多楼盘也将集
期刊
家住北京市朝阳区的张简,投资了三套房产。任职跨国公司高层的张简平时工作很忙,三套房子有两套是中高档的公寓,一套是普通住宅。目前两套CBD核心区的公寓已经空置两个月了,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出租出去,张简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两套公寓的月还款都在3000元以上,现在由于两个月的空置,已经让他的现金又少了12000元。  之前,张简也曾经联系过中介公司和上网发帖,可是,不是担心承租者的资质问题,就是担心承
期刊
25岁的张晓在广州一家高档写字楼里朝五晚九的忙碌着,看到大学的同学一个个当起了小老板,张晓十分羡慕,但工作的这几年里,自己只攒下了7万多元。这点钱哪怕是开一家很小的公司,都有些力不从心。于是,张晓只能一次又一次地放弃了自己作老板的梦想。  2004年2月的一天上午,张晓和同事们在电脑前埋头策划一个案子。时间久了,十分疲惫。张晓伸伸腰,说:"头真昏,要是有一杯咖啡提提神就好了。"一同事打趣地说:"想
期刊
机构对中国人寿估值高可以上天,低可以入地,作为A股的中小投资者,究竟该买人还是卖出中国入寿呢?  它是庞然大物,为世界第一家分别在纽约、香港、上海三地上市的公司;它魅力无穷,引8000亿元巨资“竞折腰”;它颇有争议,关于它的股价,有说只值20元,有说可以上100元。这就是中国人寿,A股市场的保险第一股,2007年登陆A股市场的第一艘“航母”。  对于一只超级大盘股来说,18.88元的发行价已经创造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