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必修课进行全校普及,从意识形态领域对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虽进行得如火如荼,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尤其是在医学院校里,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师资力量、学生的认可度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文章通过梳理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文献,进行为期3年的创新创业教学实践,理出三年努力取得的成绩,也厘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寻找到适合遵义医科大学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关键词:西部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0-0033-03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pulariz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s a compulsory course, and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ideological field. Although it is in full steam and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there are certain problems in the whole education process, especially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faculty and students' recognition. By comb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three-yea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ching practice, sorts out the achievements made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and clarifi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a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suitable for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Keywords: wester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一、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在高校中已初见端倪,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必然产物。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可以促进就业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早、体系相对完善,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且路径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处于西部的高等医学院校来说,更是举步维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实践教育、知识与技能、态度的有机结合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中指出:“要求各高校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充分激发各个高校的内生动力,同时尊重和充分挖掘基层首创,以一些试点经验、模式,引领和推进高等学校整体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所以在高校中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必然,努力构建通识-专业-实践的梯度式教学模式。本文通过梳理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文献,经过三年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呈现西部医学院校教育现状,厘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适合西部医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初步探索
(一)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设计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对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進行了初步完善,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意、创业和创造的思维,打破思维局限性,使自己更有创新性和创造性,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能力。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前三个章节偏向于对于思维的激发,尤其是创新和创造力思维,以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并在每个章节后进行翻转课堂,布置相关学习内容进行探索,课堂上给出时间进行分享,同时安排实训作业,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人的舞台,学生的积极互动与参与才是判断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如,在创新思维与创意开发章节,布置的作业是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具有文化创意的产品,并在课堂上进行呈现与讲解,学生突破思维局限性和医学生思维的精确性,做出具有文化的创意产品。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出课堂内容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创新创业意识激发,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创项目和创新创业大赛的参与率与获奖率
从创新创业课程开始开设,教师紧密围绕激发创新创业思维的教学理念,一方面通过SYB产生你的创业想法的游戏模块一进行创业思维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创业全过程;第二,对于想创业的同学,充分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愿意将创业付诸于实践,学校从场地与资金方面进行帮扶,现已孵化成功若干项目;对于不想创业的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到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让他们接触到了前沿社会,帮助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理性的规划。第三,每年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中,自课程开设起,每年申报数量呈倍数递增,项目质量逐年提升,在国家和省级的项目申报中,崭露头角,在省级市级的创新创业大赛中,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三、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遵义医科大学于2015年开设《创业基础》选修课,2016年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针对专业性较强的医学院校。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从学校层面来看,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对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这种理念用于将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普及,是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对于不想创业,没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医学院校的医学生,他们普遍的个性偏向于严谨、求实、精确,他们大部分没有想过要创业,创业离他们太远,并且时间上也不允许他们选择创业,医学生的成长周期太长;创新对于他们来说也需要逐步的跨度,严谨与创新如何有效结合起来,这是医学生需要一直探索的话题之一。所以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进行的培养目标的设置可进行区别对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医学院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但是现在在摸索过程中发现,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课程主要针对的群体是大一新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的唤醒课程、针对全校学校选修的SYB创办你的企业短期培训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较为笼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有限。刘伟,邓志超在《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 8 所大学的抽样分析》中说:“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教育中仍处在边缘地位,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并不紧密。许多实践基地的使用尚未落到实处,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专业、专职、专注”的老师严重缺乏。遵义医科大学创新创业老师由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进行培养,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教务处老师和辅导员来承担课程。从年龄结构来看,整支团队呈现年轻化,有创造力。但整个队伍教学和实践经验不足、知识结构差异性较大等,导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资定位及培养方式定位出现偏差,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参差不齐,致使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对于课程的设置也充满疑虑。所以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教师是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助推力。
(四)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
课堂上进行随机调查,部分学生对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表示怀疑,尤其是医学专业,学生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句话的理解是透彻的,所以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度是较高的,但认可度较低。他们简单地把这门课理解为“教我们创业,但我们不创业何必要学习创业”,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情绪是负面的,他们认为光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活动,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教师授课水平的差异性导致部分学生认可度更低,但对于就业压力大的专业来说,如非医学专业,他们对该课程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要高一些,但仍然存在不能落地的苦恼。
(五)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存在困难
遵义医科大学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2016年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针对大一新生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进行了创新、创意和创业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的结果是激发了部分学生的创业激情,但是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践机会却很少,只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所以只有部分学生能立项,且在学校能够得到一定的帮扶进行孵化;另一方面,社会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帮扶力度较弱,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少,从而使实践训练课程无法落地,学生也无法真切感受创新创业过程。
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明确创新创业基础课的教学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人,是使更多的大学生将创新创业与自我寻找或创造就业机会有机结合起来,将此作为一种职业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不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片面地理解为一定要引导他们创业或者获得自己的专利。大学培养的学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紧密围绕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毕业时更多选择的是就业,而不是创业,所以创业基础课陷入一种比较尴尬的位置,为此我们认为在定位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为核心,积极培养内创者,注重学生以“就业者”的身份融入工作岗位,凭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逐步成为优胜者。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課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贯穿整个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的重要载体,遵义医科大学应立足于当前国家和社会需求,以发展和变化的目光来探索课程体系和内容,并且需要走出去,从学校发展、专业发展及学生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所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建设。一是分阶段、分年级由浅入深、由普及到专攻进行课程设置。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启蒙课程;针对二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商务沟通与交流等相关课程;针对三年级学生,结合其专业特点,开设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针对四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实训课程。二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差异,建设不同类别的课程内容。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可以开设内容较为深入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可作为选修课进行开设,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讲学;对于创业意愿不强烈的学生,可以开设基础类课程,进行意识激发。 (三)建立专兼职、校内校外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尤为重要的。張跃飞,陈劲光在《关于高校创新教育策略的研究》中说:“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则就是,内外结合、专兼职教师优势互补,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合力。”一方面,高校组建创新创业教研室,选拔专业背景相契合的教师作为储备师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类课程教学,并选择合适的培训机会进行外训和内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在教学和培训过程中,发现教师的优势与劣势,重点突出优势领域,强力弥补劣势方面。同时以激励的方式鼓励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项目及大赛,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成功孵化项目,在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另一方面,高校可形成校企联动机制,与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外聘企业家、小老板、投资人、技术创新专家等创新创业相关领域专家到学校作为兼职老师。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弥补高校“理论派”师资知识结构上的局限性。
(四)改革教学方法
1. 创业基础课教学主体的定位:互动式+情感式+参与式
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多样性,课堂任务布置打破常规,让学生成为主角。课堂多讨论、互动、表演、游戏等,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
2. 主题教学活动
每个章节的主题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更多的需要走出课堂,进入“小市场”,体会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大学生与市场的关系密切相关,可以借鉴市场营销专业的一些实践内容。
3. 教育评价方式
第一,创业计划书的撰写,以市场调研为基础。第二,进行创新创业大赛路演汇报,让学生在三分钟内表达清楚自己的创业项目,对项目的创新性、成效和影响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表达,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模块划分+画板模式
1. 意识激发模块——创意画板
注重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创业的潜能,使学生把创业与自己联系起来,原来“我们周围还有那么多创业成功的案例”, 教师在课堂教授中多选取他们周围的案例,设置创新思维训练模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求异思维、联想思维、立体思维等,使学生能激发自己的创造性。并采用“创意画板”让同学们测试自己的创意到底有多大。
2. 项目挖掘模块——烦恼画板
注重激发大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将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的能力,从烦恼中、抱怨中、痛苦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发现项目。从烦恼画板中进行一个分类,总结出共性,从共性中发现差异性,产生创业项目。
3. 能力培养模块——需求画板、资源画板
让大学生了解机会与风险并存,教会他们识别机会的方法,以及掌握资源获取的途径等,通过不同的画板,让大学生更加了解创新创业与“我”的关系。
(六)完善实践教育平台,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融合
高校可联合各部门,以“三全育人”理念作为育人方式,竭力完善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园等平台建设,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合适的办公场所,积极出台有助于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措施和政策,严格选拔结合专业背景和市场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出更多具有社会意义的大学生项目。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地处西部的医学院校需要继续探索属于自己的教育体系,充分考虑到高校、社会、政府、企业和专业五个层面,从而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师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
参考文献:
[1]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06):79-84.
[2]张跃飞,陈劲光.关于高校创新教育策略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4(02):87-88.
[3]覃成强,冯艳,于娜.论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中国成人教育,2013(03):12-14.
[4]孙惠敏.构建基于校企融合的“三位一体”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8(5).
[5]黄兆信,郭丽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
关键词:西部医学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10-0033-03
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populariz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as a compulsory course, and carry out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or college students from the ideological field. Although it is in full steam and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there are certain problems in the whole education process, especially i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from the aspects of teaching objectives, teaching contents,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faculty and students' recognition. By comb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this paper carries out a three-year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eaching practice, sorts out the achievements made in the past three years, and clarifies the existing problem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rough comparative analysis, this paper tries to find a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mode suitable for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
Keywords: western medic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development strategy
一、概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在高校中已初见端倪,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必然产物。创新创业教育在高校的开展可以促进就业进而促进经济发展。国外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早、体系相对完善,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且路径发展较为缓慢,尤其是处于西部的高等医学院校来说,更是举步维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课程设计、实践教育、知识与技能、态度的有机结合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强调:“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201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本科学校创业教育教学基本要求(试行)》文件中指出:“要求各高校要把创业教育教学纳入学校改革发展规划,纳入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纳入学校教育教学评估指标。高校应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学生单独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2015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需要充分激发各个高校的内生动力,同时尊重和充分挖掘基层首创,以一些试点经验、模式,引领和推进高等学校整体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所以在高校中普及创新创业教育成为必然,努力构建通识-专业-实践的梯度式教学模式。本文通过梳理创新创业教育的相关文献,经过三年创新创业教学实践,呈现西部医学院校教育现状,厘清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探索出适合西部医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二、创新创业教育的初步探索
(一)创新创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设计
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对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進行了初步完善,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创意、创业和创造的思维,打破思维局限性,使自己更有创新性和创造性,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能力。在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前三个章节偏向于对于思维的激发,尤其是创新和创造力思维,以形式多样的教学形式进行授课,并在每个章节后进行翻转课堂,布置相关学习内容进行探索,课堂上给出时间进行分享,同时安排实训作业,学生的创造力是无限的,课堂不是教师一人的舞台,学生的积极互动与参与才是判断课堂成功与否的关键。如,在创新思维与创意开发章节,布置的作业是用身边的物品,设计一个具有文化创意的产品,并在课堂上进行呈现与讲解,学生突破思维局限性和医学生思维的精确性,做出具有文化的创意产品。这样的教学设计体现出课堂内容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增强了教学效果。 (二)创新创业意识激发,重视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大创项目和创新创业大赛的参与率与获奖率
从创新创业课程开始开设,教师紧密围绕激发创新创业思维的教学理念,一方面通过SYB产生你的创业想法的游戏模块一进行创业思维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创业全过程;第二,对于想创业的同学,充分激发他们的创业激情,愿意将创业付诸于实践,学校从场地与资金方面进行帮扶,现已孵化成功若干项目;对于不想创业的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到的创新创业相关知识让他们接触到了前沿社会,帮助他们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有个理性的规划。第三,每年在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申报中,自课程开设起,每年申报数量呈倍数递增,项目质量逐年提升,在国家和省级的项目申报中,崭露头角,在省级市级的创新创业大赛中,也取得不错的成绩。
三、创新创业教育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遵义医科大学于2015年开设《创业基础》选修课,2016年开设《创业基础》必修课,在短短的3年时间里的探索,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针对专业性较强的医学院校。
(一)对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
从学校层面来看,创新创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及创业意识,帮助学生正确认识创新创业对国家发展、社会发展及个人发展的重要性,开展创新创业实践,从而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这种理念用于将创新创业教育进行普及,是有一定难度,尤其是对于不想创业,没有创业意愿的学生来说,更是难上加难。医学院校的医学生,他们普遍的个性偏向于严谨、求实、精确,他们大部分没有想过要创业,创业离他们太远,并且时间上也不允许他们选择创业,医学生的成长周期太长;创新对于他们来说也需要逐步的跨度,严谨与创新如何有效结合起来,这是医学生需要一直探索的话题之一。所以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针对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进行的培养目标的设置可进行区别对待,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存在一定的差距
在医学院校开设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从“专业+”的角度来说,应该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起来。但是现在在摸索过程中发现,与专业教育的结合还存在一定的距离,课程主要针对的群体是大一新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意识的唤醒课程、针对全校学校选修的SYB创办你的企业短期培训课程,在课程设置上较为笼统,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覆盖面有限。刘伟,邓志超在《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 8 所大学的抽样分析》中说:“创新创业教育在大学教育中仍处在边缘地位,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并不紧密。许多实践基地的使用尚未落到实处,也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
(三)创新创业教育的师资力量薄弱
创新创业教育“专业、专职、专注”的老师严重缺乏。遵义医科大学创新创业老师由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进行培养,主要由就业指导中心老师、教务处老师和辅导员来承担课程。从年龄结构来看,整支团队呈现年轻化,有创造力。但整个队伍教学和实践经验不足、知识结构差异性较大等,导致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师资定位及培养方式定位出现偏差,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也参差不齐,致使教学效果差强人意,很难达到理想的效果,学生对于课程的设置也充满疑虑。所以培养优秀的创新创业教师是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发展的有效助推力。
(四)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可度较低
课堂上进行随机调查,部分学生对开设这门课程的初衷表示怀疑,尤其是医学专业,学生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句话的理解是透彻的,所以对创新创业教育的认知度是较高的,但认可度较低。他们简单地把这门课理解为“教我们创业,但我们不创业何必要学习创业”,所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的情绪是负面的,他们认为光纸上谈兵,没有实践活动,无法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同时教师授课水平的差异性导致部分学生认可度更低,但对于就业压力大的专业来说,如非医学专业,他们对该课程的认知度和认可度要高一些,但仍然存在不能落地的苦恼。
(五)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存在困难
遵义医科大学严格按照教育部要求,2016年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为必修课,针对大一新生开设了创业基础课程,进行了创新、创意和创业的启蒙教育,启蒙教育的结果是激发了部分学生的创业激情,但是学校能够提供给学生的实践机会却很少,只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挑战杯大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平台,所以只有部分学生能立项,且在学校能够得到一定的帮扶进行孵化;另一方面,社会对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帮扶力度较弱,学生接触外界的机会少,从而使实践训练课程无法落地,学生也无法真切感受创新创业过程。
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策略
(一)明确创新创业基础课的教学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人,是使更多的大学生将创新创业与自我寻找或创造就业机会有机结合起来,将此作为一种职业和生活方式的选择,不要把创新创业教育片面地理解为一定要引导他们创业或者获得自己的专利。大学培养的学生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应紧密围绕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进行综合培养。医学院校的大学生毕业时更多选择的是就业,而不是创业,所以创业基础课陷入一种比较尴尬的位置,为此我们认为在定位教学目标时,应该以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的培养为核心,积极培养内创者,注重学生以“就业者”的身份融入工作岗位,凭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逐步成为优胜者。
(二)完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課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是贯穿整个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的重要载体,遵义医科大学应立足于当前国家和社会需求,以发展和变化的目光来探索课程体系和内容,并且需要走出去,从学校发展、专业发展及学生发展三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考虑,所以从纵向和横向两个方面进行建设。一是分阶段、分年级由浅入深、由普及到专攻进行课程设置。针对一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教育意识启蒙课程;针对二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商务沟通与交流等相关课程;针对三年级学生,结合其专业特点,开设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相关课程;针对四年级学生,开设创新创业实训课程。二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需求差异,建设不同类别的课程内容。针对有创业意愿的学生可以开设内容较为深入的创新创业类课程,可作为选修课进行开设,邀请校外专家进行讲学;对于创业意愿不强烈的学生,可以开设基础类课程,进行意识激发。 (三)建立专兼职、校内校外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
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尤为重要的。張跃飞,陈劲光在《关于高校创新教育策略的研究》中说:“创新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原则就是,内外结合、专兼职教师优势互补,增强创新创业教育合力。”一方面,高校组建创新创业教研室,选拔专业背景相契合的教师作为储备师资,进行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类课程教学,并选择合适的培训机会进行外训和内训,进一步提升教师综合能力,在教学和培训过程中,发现教师的优势与劣势,重点突出优势领域,强力弥补劣势方面。同时以激励的方式鼓励教师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相关项目及大赛,理论与实践充分的结合起来,成功孵化项目,在大赛中取得好的成绩。另一方面,高校可形成校企联动机制,与企业进行长期合作。外聘企业家、小老板、投资人、技术创新专家等创新创业相关领域专家到学校作为兼职老师。两者结合起来就能弥补高校“理论派”师资知识结构上的局限性。
(四)改革教学方法
1. 创业基础课教学主体的定位:互动式+情感式+参与式
教师应突破传统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多样性,课堂任务布置打破常规,让学生成为主角。课堂多讨论、互动、表演、游戏等,注重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性。
2. 主题教学活动
每个章节的主题教学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更多的需要走出课堂,进入“小市场”,体会市场经济带来的冲击,大学生与市场的关系密切相关,可以借鉴市场营销专业的一些实践内容。
3. 教育评价方式
第一,创业计划书的撰写,以市场调研为基础。第二,进行创新创业大赛路演汇报,让学生在三分钟内表达清楚自己的创业项目,对项目的创新性、成效和影响力等进行全方位的表达,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进一步完善教学内容——模块划分+画板模式
1. 意识激发模块——创意画板
注重激发学生创新的欲望,创业的潜能,使学生把创业与自己联系起来,原来“我们周围还有那么多创业成功的案例”, 教师在课堂教授中多选取他们周围的案例,设置创新思维训练模块,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求异思维、联想思维、立体思维等,使学生能激发自己的创造性。并采用“创意画板”让同学们测试自己的创意到底有多大。
2. 项目挖掘模块——烦恼画板
注重激发大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将负能量转换为正能量的能力,从烦恼中、抱怨中、痛苦中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发现项目。从烦恼画板中进行一个分类,总结出共性,从共性中发现差异性,产生创业项目。
3. 能力培养模块——需求画板、资源画板
让大学生了解机会与风险并存,教会他们识别机会的方法,以及掌握资源获取的途径等,通过不同的画板,让大学生更加了解创新创业与“我”的关系。
(六)完善实践教育平台,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有机融合
高校可联合各部门,以“三全育人”理念作为育人方式,竭力完善大学生创业园、科技园等平台建设,为大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提供合适的办公场所,积极出台有助于大学生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的措施和政策,严格选拔结合专业背景和市场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孵化出更多具有社会意义的大学生项目。
五、结束语
目前,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仍处于起步阶段,地处西部的医学院校需要继续探索属于自己的教育体系,充分考虑到高校、社会、政府、企业和专业五个层面,从而构建完善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丰富课程内容,提升师资力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营造活跃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氛围。
参考文献:
[1]刘伟,邓志超.我国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现状调查与政策建议——基于8所大学的抽样分析[J].教育科学,2014(06):79-84.
[2]张跃飞,陈劲光.关于高校创新教育策略的研究[J].教育探索,2014(02):87-88.
[3]覃成强,冯艳,于娜.论高校创业创新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J].中国成人教育,2013(03):12-14.
[4]孙惠敏.构建基于校企融合的“三位一体”创业人才培养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18(5).
[5]黄兆信,郭丽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