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时光

来源 :时代邮刊·下半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ujunhong7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用耳朵阅读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伸手不见五指的夜里,手忙脚乱做家务的时候,被焦虑失眠折磨得痛不欲生时,走路、乘车、候机、等人,零星散碎的时间都是用耳朵阅读的好时光。
  骨子里,我是守旧的老派人,喜欢纸质阅读的快感,喜欢书页散发出来的纸墨芬芳,喜欢翻书时“沙沙”有声的响动,喜欢纸质书拿在手里时踏实厚重的手感,喜欢睡前就着一盏小灯读几页再入眠。
  最近两年,视力有所下降,看书也成了一件奢侈的事情。一日在网上闲逛,偶然听到一家电台播我的文章,便用心听了一会儿。女主播字正腔圆、温暖贴心,丰沛的情感,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清雅悦耳,简直是一种享受。我听完呆住了,这是我写的文章吗?有这么美?有这么好?
  独辟蹊径,用耳朵听书,每晚睡前听一点,在清越、干净、恬淡的声音中穿行,不求懂得,但求遇见。
  旧时听书,是一件很时髦的事情,识字的人少,不识字的人多,那些目不识丁的市井小民,引车卖浆者之流,最愿意往茶馆里跑,叫一碟五香瓜子,或者盐焗花生,又或者糖姜片之类,一边听书,一边喝茶,就连那些有学问的文化人,偶尔也会去茶馆听书。旧时说书,大多是一些传奇故事,说书人绘声绘色,肢体语言加上丰富的面部表情,把惊喜、谄媚、恐惧等样子演得活灵活现。遇到有人被瞌睡虫诱惑了,便把手中的惊堂木往八仙桌上一拍,“啪”的一声,瞌睡虫便被吓跑了。
  我小时候也听过书,不过不是在茶馆里,而是守着广播或收音机听刘兰芳讲评书。那年头,最大的娱乐就是每天放学后迫不及待地跑回家,打开收音机,一边吃饭一边听书。一人、一扇、一醒木,利索的嘴皮子,勾魂的故事,随着情节的推进,仿佛身临其境。
  听书与看书的感觉到底不一样,听书是一个被动接收的过程,浮光掠影,很少去思考。如果心情不好,听书也是一个治愈的过程,从聆听中获取快乐的感受。看书则不同,能在细节描绘上领略到文字之美,遇到不认识的字还会去查查字典,遇到不懂的意思会多读几遍,反复咀嚼,细细品味,从而学会主动思考。有时候,遇到晦涩难懂的文章,几乎是艰难地“啃”下来的,当然,“啃”的过程也会让人收获颇丰。
  其实,没有文字的时候,口口相传是一种必要的途径,有了文字才有了看书一说,所以别耿耿于怀哪种途径更好,知识的获取,可以是任何形式。
  坐地铁,摩肩接踵,人潮涌动,许多年轻人疾走如风,手里握着手机,一根线如藤蔓一般蜿蜒而上,另一端通到耳朵里。我说不准他们是在聽歌,听音乐,还是听书,总之,这是一个用耳朵阅读的时代。
  看书,愉悦的是眼睛;听书,慰藉的是耳朵。有声阅读与纸质阅读并不冲突,以看书为主,以听书为辅,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又或者是自己喜欢的方式,不断丰盈人生,储备知识,把自己的快乐安放书本中,安放在文字里,建立自己的知识储备体系,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中融会贯通,做一个有趣的人,做一个可爱的人。
其他文献
中国共产党是由一群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成立的政党,但从成立第一天起,它便致力于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中国人民谋幸福。年轻人为什么愿意聚集在党的旗帜之下,并成为它的一个重要方面军,这恐怕不能简单地由中国共产党是年轻人成立的来加以解释。党是如何凝聚年轻人的,而年轻人为什么始终不渝跟党走?值此建党百年华诞,我们回望一起走过的奋斗路,有助于我们眺望前方要走的奋进路,进一步坚定年轻人的理想信念,复兴之路继续跟党走
期刊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的总量呈加快增长趋势,到2020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随迁子女人数达到1429.7万人,比2015年增长62.6万人。  现在他们有了新称谓“新市民子女”。“从‘流动儿童’转变为‘新市民子女’,要让他们由‘过客’变成‘自己人’,成为城市的正式成员,能享受到与户籍子女相同的就读机会,获得相同的教学条件和教学质量,这才能真正体现教育公平、普惠。”西
期刊
2021年的高考已然落幕,那些寒窗苦读的学子们终于暂时获得“解放”。作为一场名额有限的选拔性考试,有人在高考中成功,就必定有人在高考中失败。这样的事实,说出来似乎有些残酷,但这恰恰体现了高考的公平之处。一直以来,高考在中国社会扮演的角色都是“最公平的竞争平台”,既然是竞争,便注定有赢家和输家的区分。对有志向学者而言,高考是引导他们走进知识殿堂的“敲门砖”,而在那些不甘于接受命運安排的年轻人眼里,高
期刊
“老干妈”陶华碧,靠一罐辣椒酱做到年销售额50亿元,在全国几乎家喻户晓。而退休老人关玉香,靠卖易拉罐每年收入接近百亿元,却一直躲在品牌后闷声赚钱。如今红牛、加多宝等饮料,都是其合作伙伴,她成为“易拉罐女王”。她的经历颇为传奇,被网友誉为“最励志的中国大妈”。退休后办厂失败,闯海南发现商机  中等身材,走起路来神采奕奕,镜片后的一双大眼睛透着睿智和干练。你很难相信,她已年过八旬。提起北京人关玉香,相
期刊
“你知不知道我和你妈为了供你读书,每天赚钱有多难?累得半死还要看别人脸色。你怎么这么不争气,打游戏能让你吃饱饭吗?”  一个男孩在医院一边写作业,一边陪妈妈输液,本打算拿手机查数学题,却没有经受住游戏的诱惑,正好被赶来的爸爸抓了个“现行”。在爸爸愤怒的数落中,男孩强忍泪水,把目光定在课本上……  微博上描述的这一幕,因为场景过于真实,瞬间击中人心,有超过3亿人参与了“该不该跟孩子讲赚钱很难”的话题
期刊
安徒生有篇著名的童话叫《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讲的是一对乡下老夫妇唯一的财产是一匹马,为了解决温饱问题,老頭子出门卖马,先是把马换成一头牛,接着又换成羊,又换成鹅,再换成了母鸡,最后竟然换了一麻袋烂苹果。这可是蠢人办蠢事,小时候读的时候,和故事中的两个英国人一样,觉得老头子回到家肯定要被老太婆抽一个大耳光。可没想到的是,他每讲自己的一次交易,老婆子都说他很棒:“没错,我亲爱的老头子做事永远是对的。
期刊
在传媒发达的西方国家,类似《实话实说》的脱口秀节目最大的话题来源无非是政治或者娱乐八卦,但在中国这两个话题都不可能放开谈。我看了几期《实话实说》,都是什么“我的收藏”“我的左手”之类的这种话题的“实话”又有多少价值呢?于是在《走进直播室》,我们整天找的也是诸如“城市公共厕所太少”“打折骗局”之类的话题。话题定下来后,得找三四个嘉宾上节目,然后我就根据邀请的人写台本:节目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都谈什么
期刊
“纯真辟油腻,善良能辟邪”“此前我一直在教你善良,此刻我要教你去拥有力量”“在诱惑和艰难中保持人性的尊严”……在社交媒体的快速传播下,这些高校毕业致辞迅速“出圈”并被人们津津乐道。  这些年,尤其是近几年来,高校致辞以其“金句频出”的特色总能吸引一波流量,每到毕业季,致辞环节也几乎成了各高校师长们的一次“竞技”。“竞技”的背后是高校话语风格的嬗变,即教育者的树人情懷如何与当下多元的社会找到一个契合
期刊
读到《红楼梦》第六十五回,看到尤三姐说自己心仪已久的对象是柳湘莲时,我情不自禁地露出“姨母笑”。  这个结果有点令人意外,但又在情理之中。那尤三姐是何等人物?面对贾珍贾琏兄弟俩的轻薄,她立刻拉下脸,指着对方笑骂。这等果敢刚烈的女子,自然不甘被人摆布。  其实,我此前对尤氏姐妹的印象不算好。贾珍贾蓉父子俩与其任意调笑嬉戏,让人只觉她们轻浮随便。但越往后看,越觉尤三姐可爱可敬。尤三姐看出贾珍贾琏兄弟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