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那是在我国秦王朝建立的前夕,秦军统一六国的战争已接近尾声。公元前223年,秦国大将蒙恬奉命挥师南下,兵伐楚地中山,平息那里的叛乱。
在进军途中,蒙恬路经自己的家乡项城,便在项城一带驻扎下来,稍作休整,同时进一步了解楚地的情况。蒙恬带兵在外作战,需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王嬴政,以便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
蒙恬军中有个叫刘寅的人,他的职务是军中文书,负责记载军中事迹,传达命令,帮助主将蒙恬处理军务。由于当时还没有使用纸和毛笔,书写文字是用硬笔,也就是用“字刀”将文字刻写在竹简上,既费时又费力。
蒙恬虽是个武将,却有着满肚子的文采。他看到刘寅整天辛苦疲惫,很是心疼,便想制作一种书写文字的新工具。
一天,一只野兔跑进军营附近的一个石灰池里淹死了。蒙恬巡察到此,他看到石灰池里的野兔,突发奇想:何不用兔子的尾巴书写文字?
于是,蒙恬让刘寅将兔子的尾巴割下来,试着在竹简上写字。刘寅写着写着,他觉得既顺手又轻松,这比用“字刀”刻写文字方便多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蒙恬不断对笔进行改进。他用动物毛发和麻共同浸泡于石灰水中,然后用丝绳缠绕扎紧,将竹管的一端镂空,将笔头插入竹管之上使用,书写更加流畅。
从此以后,文书刘寅就开始用这种笔书写文字了,渐渐这种笔开始在全国流行,最终形成了毛笔。
除了这个传说,对于蒙恬造笔,古书中也有记载。西晋经学博士崔豹在《古今注》中说:
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毛颖传》,用拟人的手法为毛笔立传,考证毛笔的先祖,使整个故事具有滑稽效果。
据《毛颖传》的描述,毛颖是中山人,他的先人是兔子,曾辅佐大禹治水,去世后成神。蒙恬兵伐楚国时,在中山附近的项城停留,准备举行大型的狩猎行动来威吓楚国,就召集部下,用《連山》占卜这次行动,预测天时、地利、人和。
占卜者恭贺道:“这次要捕获的动物,可以取它的毛,用来做写书册的东西,以后天下都用这种东西来书写文字。”于是,蒙恬开始狩猎,围捕了毛颖一族,拔下它们的毛。
后来,蒙恬将毛颖带回来献给秦始皇。秦始皇让蒙恬将毛颖放入池中沐浴,并赐毛颖封地于管城,又赐名字叫管城子。毛颖具有非凡的记忆力,从大禹时起直到秦始皇时,凡阴阳、占卜、相术、医疗、方术、民族姓氏,以及诸子百家的书全能详细地记下。因此,后世就以“毛颖”“管城子”为笔的代称。
其实,我国的毛笔起源很早,可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从我国民族考古学调查材料得知,我国先民最初削尖竹木作为书画工具。
从考古发掘来看,先秦早期的毛笔是将兔毛等兽毛缠在竹竿上而成,形制尚较简单粗糙。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书写工具的发展,毛笔制作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后来有的地方甚至还保持着使用竹笔的习俗,也就是将竹管削成三角形的竹笔,一端削成坡面,一端削为单刃成笔头,蘸墨书写。用这种竹笔书写,挺健有余但柔软不足,无疑会影响到书写以及绘画的生动流畅。
还有,人们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发掘先秦墓葬时,出土的文物中包括凹形石砚、砚杵、染色物等工具和陶制水杯等一些彩绘陶器。这些彩绘陶器上所绘图案流畅清晰,装饰花纹粗细得体,这并不是竹木削成的笔所能做到的。因此,人们推断,这时可能已经出现毛笔的雏形了。
另外,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笔”的象形字,形似一个人正在用手握笔的样子。商代陶片与甲骨上保留着用墨书写的卜辞,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陶片上有一个“祀”字,笔锋清晰,粗细轻重得体,而只有用富有弹性的毛笔,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
后来人们在河南地区出土一件朱笔书写的陶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片,笔迹清晰流畅,挥洒婉转自如,粗细轻重得体,也是用毛笔书写出来的。
诸多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依照自己的方式认识自然,把握规律,逐渐养成了与自然相互协调的观念,并进而形成阴阳、刚柔等易学思想。在这种观念和思想养成的过程中,人们选择了软质的毛笔作为书写工具。
战国时代是毛笔的发展期。战国时期帛画《龙凤仕女图》和《人物驭龙图》,画中线条有扁有圆,粗细变化自然,显然为毛笔所画。
从文物出土分布地区看,到了战国时,毛笔在华夏区域已被广泛应用于书写文字和绘画。当时毛笔样式仍较原始,但制作已很精良。
秦代是毛笔工艺发展的开端,这一时期确定了毛笔的基本形制,为后世毛笔制作奠定了基础,拉开了中华民族书写历史的新篇章。
摘自现代出版社《千秋文化:文房四宝》
在进军途中,蒙恬路经自己的家乡项城,便在项城一带驻扎下来,稍作休整,同时进一步了解楚地的情况。蒙恬带兵在外作战,需要定期写战报呈送秦王嬴政,以便让秦王能及时了解战场上的情况。
蒙恬军中有个叫刘寅的人,他的职务是军中文书,负责记载军中事迹,传达命令,帮助主将蒙恬处理军务。由于当时还没有使用纸和毛笔,书写文字是用硬笔,也就是用“字刀”将文字刻写在竹简上,既费时又费力。
蒙恬虽是个武将,却有着满肚子的文采。他看到刘寅整天辛苦疲惫,很是心疼,便想制作一种书写文字的新工具。
一天,一只野兔跑进军营附近的一个石灰池里淹死了。蒙恬巡察到此,他看到石灰池里的野兔,突发奇想:何不用兔子的尾巴书写文字?
于是,蒙恬让刘寅将兔子的尾巴割下来,试着在竹简上写字。刘寅写着写着,他觉得既顺手又轻松,这比用“字刀”刻写文字方便多了。
在随后的日子里,蒙恬不断对笔进行改进。他用动物毛发和麻共同浸泡于石灰水中,然后用丝绳缠绕扎紧,将竹管的一端镂空,将笔头插入竹管之上使用,书写更加流畅。
从此以后,文书刘寅就开始用这种笔书写文字了,渐渐这种笔开始在全国流行,最终形成了毛笔。
除了这个传说,对于蒙恬造笔,古书中也有记载。西晋经学博士崔豹在《古今注》中说:
自蒙恬始造,即秦笔耳。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所谓苍毫,非兔毫竹管也。
唐代文学家韩愈的《毛颖传》,用拟人的手法为毛笔立传,考证毛笔的先祖,使整个故事具有滑稽效果。
据《毛颖传》的描述,毛颖是中山人,他的先人是兔子,曾辅佐大禹治水,去世后成神。蒙恬兵伐楚国时,在中山附近的项城停留,准备举行大型的狩猎行动来威吓楚国,就召集部下,用《連山》占卜这次行动,预测天时、地利、人和。
占卜者恭贺道:“这次要捕获的动物,可以取它的毛,用来做写书册的东西,以后天下都用这种东西来书写文字。”于是,蒙恬开始狩猎,围捕了毛颖一族,拔下它们的毛。
后来,蒙恬将毛颖带回来献给秦始皇。秦始皇让蒙恬将毛颖放入池中沐浴,并赐毛颖封地于管城,又赐名字叫管城子。毛颖具有非凡的记忆力,从大禹时起直到秦始皇时,凡阴阳、占卜、相术、医疗、方术、民族姓氏,以及诸子百家的书全能详细地记下。因此,后世就以“毛颖”“管城子”为笔的代称。
其实,我国的毛笔起源很早,可追溯到六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期。从我国民族考古学调查材料得知,我国先民最初削尖竹木作为书画工具。
从考古发掘来看,先秦早期的毛笔是将兔毛等兽毛缠在竹竿上而成,形制尚较简单粗糙。随着生产力的进步和书写工具的发展,毛笔制作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
后来有的地方甚至还保持着使用竹笔的习俗,也就是将竹管削成三角形的竹笔,一端削成坡面,一端削为单刃成笔头,蘸墨书写。用这种竹笔书写,挺健有余但柔软不足,无疑会影响到书写以及绘画的生动流畅。
还有,人们在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发掘先秦墓葬时,出土的文物中包括凹形石砚、砚杵、染色物等工具和陶制水杯等一些彩绘陶器。这些彩绘陶器上所绘图案流畅清晰,装饰花纹粗细得体,这并不是竹木削成的笔所能做到的。因此,人们推断,这时可能已经出现毛笔的雏形了。
另外,商代甲骨文中已经出现了“笔”的象形字,形似一个人正在用手握笔的样子。商代陶片与甲骨上保留着用墨书写的卜辞,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的陶片上有一个“祀”字,笔锋清晰,粗细轻重得体,而只有用富有弹性的毛笔,才能达到这样的艺术效果。
后来人们在河南地区出土一件朱笔书写的陶器和刻有文字的甲骨片,笔迹清晰流畅,挥洒婉转自如,粗细轻重得体,也是用毛笔书写出来的。
诸多考古发现表明,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活过程中,依照自己的方式认识自然,把握规律,逐渐养成了与自然相互协调的观念,并进而形成阴阳、刚柔等易学思想。在这种观念和思想养成的过程中,人们选择了软质的毛笔作为书写工具。
战国时代是毛笔的发展期。战国时期帛画《龙凤仕女图》和《人物驭龙图》,画中线条有扁有圆,粗细变化自然,显然为毛笔所画。
从文物出土分布地区看,到了战国时,毛笔在华夏区域已被广泛应用于书写文字和绘画。当时毛笔样式仍较原始,但制作已很精良。
秦代是毛笔工艺发展的开端,这一时期确定了毛笔的基本形制,为后世毛笔制作奠定了基础,拉开了中华民族书写历史的新篇章。
摘自现代出版社《千秋文化:文房四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