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发端于社会学的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被广泛的运用于多种研究领域,本文深入分析了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研究程序,并对其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领域的适用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 企业管理 扎根理论
随着"三农"问题的急切解决和国家政策的大力倾斜,给农产品加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学术界带来了新的研究问题。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保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方法的探索是一个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尤其适合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活动的一种方法,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思路
扎根理论方法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学,1967年首先由社会学家格拉塞和斯特劳斯提出,一经提出便在各个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誉为是"今日社会科学中最有影响的研究范式",是走在"质化研究革命的最前沿"的一种研究方法。随后又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众多研究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扎根理论是指研究者通过系统化的资料搜集与分析,从而发掘、发现某一理论,并在运用现有的资料对理论进行初步验证的过程,它既可以在某一场合指代一种研究方法,也可以指代运用该研究方法取得的研究结论。正如扎根理论的创始人所说的那样,扎根理论植根于所搜集的现实资料,以及资料与分析的持续互动。
(一)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
扎根理论试图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弥补两者之间的鸿沟,它的主要特征有:(1)从资料中产生理论。扎根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形成一定的理论框架,"从参与者所处的复杂的社会生活经验中收集资料从而形成创新性的理论"是扎根理论的根本宗旨,也是称之为"扎根理论"的原因所在。(2)对理论的敏感性。扎根理论认为只有研究者对理论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从资料中构建新理论才能成为现实。(3)不断比较。比较是扎根理论的主要思路,资料与资料之间、理论与理论之间不断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资料与理论之间的相关关系提炼出有关的类属及其属性。(4)理论抽样。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还应该不断对自己的初步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经过初步检验的理论可以帮助研究者对资料进行理论抽样,逐步去除那些理论上薄弱的、不相关的资料,将注意力放在那些理论上丰富的、对建构理论有直接关系的资料上(陈向明2000) 。
(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研究思路
扎根理论的主旨是建构理论,是要在生动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现和发展新理论"。扎根理论的主要环节有两个,一是资料收集,二是资料分析。它在资料收集方式上采用质化手段,但在资料分解、分析过程中积极吸纳量化分析手段,通过质化手段与量化技术的结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试图克服量化研究的深度不足、效度不高与质化研究通则化程度低、信度差这一对基本矛盾。理论扎根的过程是"保持资料与理论间来来回回的互动性,不断将来自现实世界的资料,转化成较高的抽象层次的范畴、维度与概念,并建构概念之间的关系、直到理论性饱和为止"(李志刚,2007)。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
(一)资料分析。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要求研究者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去,主要采用参与观察和非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并通过若干量化技术对资料进行分析、建构理论模型的一种综合性研究方式。在资料收集上,扎根理论属于质化研究,在最初的资料收集中,要尽可能地占有丰富、详细的资料,对所观察到的任何细节都要予以关注,主要包括观察法和访谈法两种经典的质化研究方法。
(1)观察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中的"观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用眼睛看",而是指研究者在具体的研究目的的指导下,用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地了解社会现象,包括研究者的所看、所听、所问、所思,甚至还有体验、感受和理解。观察法是一种要求研究者必须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现场收集资料的"在场"研究方法。
(2)访谈法
扎根研究中的访谈法主要是无结构式访谈,在访谈过程中不必事先设计问卷和程序,而是由研究者就某一主题或是范围与被访者进行闲聊式交谈,轻松的交谈氛围和自由的问答模式,使访谈更易达到一定深度,便于获取更加深入细致、生动丰富的原始资料。
(二)编码与译码。对原始资料的编码与译码集中体现了扎根理论对量化研究方法的应用,由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组成。
(1)开放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是指研究者要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打散,重新赋予概念并分类组合的过程,主要包括 "赋予标签→建立类属→概念化类属"这三个相互衔接的步骤。在开放式编码过程中研究者要开放心态,"悬置"个人的"偏见"和既有研究的"定见",将原始资料按其本身呈现的状态进行编码,以发现概念类属并对类属加以命名,在确定类属属性和维度的基础上对研究现象命名与类属化(陈向明,1999)。"赋予标签"的核心是将收集到的所有的资料的原始形式打散,将打散后的各种形式所代表的现象赋予标签;"建立类属"是指将将属于同一现象的标签进行归类,并赋予表示相同概念的类属一个特定的名称,该名称既可以来源于既往文献,也可以由研究者根据现实需要予以独创;"概念化类属"是开放式编码的最后一个步骤,确定已经命名的各种类属的具体属性和主要维度。研究者在进行开放式编码的过程中,要资料审核原始资料避免遗漏重要信息,要尽量使用当事人的原生语言作为码号。
(2)主轴式编码。主轴式编码是在通过对开放式编码阶段形成的各种概念类属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概念类属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确定主要概念类属和次要概念类属的过程。在主轴式编码过程中,研究者每次只能选取其中一个类属作为轴心进行深入分析,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各个类属之间的相互联系变得越来越具体明晰,然后分辨主从类属并初步构建理论模型。主轴式编码主要包括"建立主从类属关系→以实际资料验证关系→确认类属的属性与维度→建立理论模型"四个阶段。由于扎根理论是一种强调行动/互动取向的理论建构方法,因此在主轴式编码阶段要尽量地反映出行动主体的行动/互动策略、目标、结果、影响因素、情境条件等状况,并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一典范模型,将开放性译码中得出的各项概念类属联结起来(李志刚,2007)。
(3)选择性编码。通过主轴式编码对复杂的资料进行整合并形成理论模型的雏形,是下一环节进行选择性编码的基础。选择性编码是指在所有已发现的类属概念中选择一个核心类属概念,以这个核心概念为中心,把与之相关的次要类属概念组合起来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并运用现有的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如果该模型能够通过现有资料的验证则理论达到饱和,模型成功建立,研究活动也随之完成;如果模型无法通过现有资料的检验,则要补充新的资料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一般来说,选择式编码主要包括"明确资料的故事线→发现环绕于核心类属概念的次级类属概念→论述相关类属概念的属性与主要维度→以相关资料检验已建立的初步假设→建立核心类属与其他类属之间的联系"五个相互衔接的步骤。在选择性编码阶段,确定核心类属概念是研究的关键,核心类属概念必须具有统领性,通常需要通过多次比较、反复检验才能确定。
三、扎根理论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研究方法没有学科之分,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可能会被运用于多种学科和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没有优劣之分,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逾越的缺陷。但是,当一种研究方法运用于某一研究课题时,却会出现适合与否的问题。对于某一研究课题来说,研究方法的特点与研究主题的特点匹配性越高,那么这一研究方法在此领域的运用就是适合的、成功的、科学的,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几率就越大。基于此,笔者将对扎根理论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中的适用性作出深入分析。
首先,从扎根理论的特点来说,扎根理论的主旨是构建理论,是在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现和发展新理论,因此,该研究方法比较适用于那些现有理论体系不完善、不能有效解释实践现象的领域,也比较适用于存在理论的空白点、出现了一些全新现象的领域。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是企业管理学中的一个分支,虽然企业管理学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但是把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进行专门研究的现象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活动有自己独特之处,现有企业管理理论无法很好的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实践中的某些问题,因此,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实践中收集丰富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理论,以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其次,从研究方法论层面来说,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属于企业管理研究中的一个研究领域,它同样无法摆脱存在于企业管理研究方法论中的关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争论这一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要承认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对象既是社会建构的,又是独立于人类意识的客观存在,比如说,加工企业的员工、资源、产品是客观的,而作为研究对象的管理活动却是社会建构的。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方法应该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绝对分离。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方面采用质化研究方法,在资料分析上采用量化技术,是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融合的一个成功典范,也是在方法论上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融合的一种途径。简而言之,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适应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对质化研究方法和量化研究方法的双重需要。
再次,从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特点来说,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具有季节性、周期性、生产地域性和产品易腐性,这些特点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活动不仅与其他加工企业不同,而且以不同的农产品作为加工对象的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基于对反映管理实践的丰富生动的原始资料的分析研究,进而构建能够指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实践活动的相应理论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者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对理论模型进行初步检验,使得建构的理论模型不仅能够解决独特的管理实践问题,而且能够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有效性。
综上所述,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有一套科学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研究程序,既能为研究者提供明确的研究指导,又能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有效。同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优势和特征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的特征和需要高度匹配,使得扎根理论研究法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领域有很好的适用性,因此,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应该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领域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志刚.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J].东方论坛,2007,(4).
[2]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4).
[3]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公共行政评论,2008,(5).
[4]张敬伟,马东俊.扎根理论研究法与管理学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2).
[5]孟娟.心理学扎根理论研究方法[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作者简介:王帅霞(1986-),女,汉族,河南安阳人,武汉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 企业管理 扎根理论
随着"三农"问题的急切解决和国家政策的大力倾斜,给农产品加工企业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学术界带来了新的研究问题。科学的研究方法是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的保证,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方法的探索是一个急需解决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笔者认为,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尤其适合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活动的一种方法,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一、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和研究思路
扎根理论方法形成于20世纪60年代的社会学,1967年首先由社会学家格拉塞和斯特劳斯提出,一经提出便在各个研究领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被誉为是"今日社会科学中最有影响的研究范式",是走在"质化研究革命的最前沿"的一种研究方法。随后又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管理学、心理学等众多研究领域,并取得了显著的研究成果。扎根理论是指研究者通过系统化的资料搜集与分析,从而发掘、发现某一理论,并在运用现有的资料对理论进行初步验证的过程,它既可以在某一场合指代一种研究方法,也可以指代运用该研究方法取得的研究结论。正如扎根理论的创始人所说的那样,扎根理论植根于所搜集的现实资料,以及资料与分析的持续互动。
(一)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主要特征
扎根理论试图在理论研究和经验研究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弥补两者之间的鸿沟,它的主要特征有:(1)从资料中产生理论。扎根理论认为只有通过对资料的深入分析才能形成一定的理论框架,"从参与者所处的复杂的社会生活经验中收集资料从而形成创新性的理论"是扎根理论的根本宗旨,也是称之为"扎根理论"的原因所在。(2)对理论的敏感性。扎根理论认为只有研究者对理论保持高度的敏感性,从资料中构建新理论才能成为现实。(3)不断比较。比较是扎根理论的主要思路,资料与资料之间、理论与理论之间不断进行对比,然后根据资料与理论之间的相关关系提炼出有关的类属及其属性。(4)理论抽样。在收集和分析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还应该不断对自己的初步理论假设进行检验,经过初步检验的理论可以帮助研究者对资料进行理论抽样,逐步去除那些理论上薄弱的、不相关的资料,将注意力放在那些理论上丰富的、对建构理论有直接关系的资料上(陈向明2000) 。
(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研究思路
扎根理论的主旨是建构理论,是要在生动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现和发展新理论"。扎根理论的主要环节有两个,一是资料收集,二是资料分析。它在资料收集方式上采用质化手段,但在资料分解、分析过程中积极吸纳量化分析手段,通过质化手段与量化技术的结合,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试图克服量化研究的深度不足、效度不高与质化研究通则化程度低、信度差这一对基本矛盾。理论扎根的过程是"保持资料与理论间来来回回的互动性,不断将来自现实世界的资料,转化成较高的抽象层次的范畴、维度与概念,并建构概念之间的关系、直到理论性饱和为止"(李志刚,2007)。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研究思路如图1所示:
二、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基本过程
(一)资料分析。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是一种要求研究者深入到研究现象的生活背景中去,主要采用参与观察和非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并通过若干量化技术对资料进行分析、建构理论模型的一种综合性研究方式。在资料收集上,扎根理论属于质化研究,在最初的资料收集中,要尽可能地占有丰富、详细的资料,对所观察到的任何细节都要予以关注,主要包括观察法和访谈法两种经典的质化研究方法。
(1)观察法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中的"观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用眼睛看",而是指研究者在具体的研究目的的指导下,用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地了解社会现象,包括研究者的所看、所听、所问、所思,甚至还有体验、感受和理解。观察法是一种要求研究者必须深入到研究对象的现场收集资料的"在场"研究方法。
(2)访谈法
扎根研究中的访谈法主要是无结构式访谈,在访谈过程中不必事先设计问卷和程序,而是由研究者就某一主题或是范围与被访者进行闲聊式交谈,轻松的交谈氛围和自由的问答模式,使访谈更易达到一定深度,便于获取更加深入细致、生动丰富的原始资料。
(二)编码与译码。对原始资料的编码与译码集中体现了扎根理论对量化研究方法的应用,由开放式编码、主轴式编码和选择性编码组成。
(1)开放式编码。开放式编码是指研究者要将收集到的原始资料打散,重新赋予概念并分类组合的过程,主要包括 "赋予标签→建立类属→概念化类属"这三个相互衔接的步骤。在开放式编码过程中研究者要开放心态,"悬置"个人的"偏见"和既有研究的"定见",将原始资料按其本身呈现的状态进行编码,以发现概念类属并对类属加以命名,在确定类属属性和维度的基础上对研究现象命名与类属化(陈向明,1999)。"赋予标签"的核心是将收集到的所有的资料的原始形式打散,将打散后的各种形式所代表的现象赋予标签;"建立类属"是指将将属于同一现象的标签进行归类,并赋予表示相同概念的类属一个特定的名称,该名称既可以来源于既往文献,也可以由研究者根据现实需要予以独创;"概念化类属"是开放式编码的最后一个步骤,确定已经命名的各种类属的具体属性和主要维度。研究者在进行开放式编码的过程中,要资料审核原始资料避免遗漏重要信息,要尽量使用当事人的原生语言作为码号。
(2)主轴式编码。主轴式编码是在通过对开放式编码阶段形成的各种概念类属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发现概念类属之间的相互关系,并确定主要概念类属和次要概念类属的过程。在主轴式编码过程中,研究者每次只能选取其中一个类属作为轴心进行深入分析,随着分析的不断深入,各个类属之间的相互联系变得越来越具体明晰,然后分辨主从类属并初步构建理论模型。主轴式编码主要包括"建立主从类属关系→以实际资料验证关系→确认类属的属性与维度→建立理论模型"四个阶段。由于扎根理论是一种强调行动/互动取向的理论建构方法,因此在主轴式编码阶段要尽量地反映出行动主体的行动/互动策略、目标、结果、影响因素、情境条件等状况,并运用"因果条件→现象→脉络→中介条件→行动/互动策略→结果"这一典范模型,将开放性译码中得出的各项概念类属联结起来(李志刚,2007)。
(3)选择性编码。通过主轴式编码对复杂的资料进行整合并形成理论模型的雏形,是下一环节进行选择性编码的基础。选择性编码是指在所有已发现的类属概念中选择一个核心类属概念,以这个核心概念为中心,把与之相关的次要类属概念组合起来构建一个理论模型,并运用现有的资料对模型进行检验,如果该模型能够通过现有资料的验证则理论达到饱和,模型成功建立,研究活动也随之完成;如果模型无法通过现有资料的检验,则要补充新的资料并对理论模型进行修正。一般来说,选择式编码主要包括"明确资料的故事线→发现环绕于核心类属概念的次级类属概念→论述相关类属概念的属性与主要维度→以相关资料检验已建立的初步假设→建立核心类属与其他类属之间的联系"五个相互衔接的步骤。在选择性编码阶段,确定核心类属概念是研究的关键,核心类属概念必须具有统领性,通常需要通过多次比较、反复检验才能确定。
三、扎根理论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中的适用性分析
研究方法没有学科之分,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可能会被运用于多种学科和不同的研究领域;研究方法没有优劣之分,任何一种研究方法都有独特的优势和不可逾越的缺陷。但是,当一种研究方法运用于某一研究课题时,却会出现适合与否的问题。对于某一研究课题来说,研究方法的特点与研究主题的特点匹配性越高,那么这一研究方法在此领域的运用就是适合的、成功的、科学的,取得高质量研究成果的几率就越大。基于此,笔者将对扎根理论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中的适用性作出深入分析。
首先,从扎根理论的特点来说,扎根理论的主旨是构建理论,是在丰富资料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发现和发展新理论,因此,该研究方法比较适用于那些现有理论体系不完善、不能有效解释实践现象的领域,也比较适用于存在理论的空白点、出现了一些全新现象的领域。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是企业管理学中的一个分支,虽然企业管理学研究已经相对成熟,但是把农产品加工企业作为一个特殊群体进行专门研究的现象还处在刚刚起步阶段。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活动有自己独特之处,现有企业管理理论无法很好的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实践中的某些问题,因此,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从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实践中收集丰富资料,并在此基础上建构理论,以解决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实践中的问题,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共同发展。
其次,从研究方法论层面来说,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属于企业管理研究中的一个研究领域,它同样无法摆脱存在于企业管理研究方法论中的关于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争论这一问题。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在本体论和认识论上,要承认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对象既是社会建构的,又是独立于人类意识的客观存在,比如说,加工企业的员工、资源、产品是客观的,而作为研究对象的管理活动却是社会建构的。因此,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方法应该是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有机结合,而不是绝对分离。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在资料收集方面采用质化研究方法,在资料分析上采用量化技术,是质化研究与量化研究相融合的一个成功典范,也是在方法论上实现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相融合的一种途径。简而言之,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适应了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对质化研究方法和量化研究方法的双重需要。
再次,从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特点来说,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具有季节性、周期性、生产地域性和产品易腐性,这些特点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活动不仅与其他加工企业不同,而且以不同的农产品作为加工对象的企业之间也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基于对反映管理实践的丰富生动的原始资料的分析研究,进而构建能够指导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实践活动的相应理论显得尤为重要。研究者使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针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实践中的具体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在研究过程中对理论模型进行初步检验,使得建构的理论模型不仅能够解决独特的管理实践问题,而且能够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性、有效性。
综上所述,扎根理论研究方法有一套科学的、具体的、可操作的研究程序,既能为研究者提供明确的研究指导,又能保证研究结论的科学有效。同时,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的优势和特征与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的特征和需要高度匹配,使得扎根理论研究法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领域有很好的适用性,因此,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应该在农产品加工企业管理研究领域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志刚.扎根理论方法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分析[J].东方论坛,2007,(4).
[2]陈向明.扎根理论的思路和方法[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4).
[3]费小冬.扎根理论研究方法论:要素、研究程序和评判标准[J].公共行政评论,2008,(5).
[4]张敬伟,马东俊.扎根理论研究法与管理学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09,(2).
[5]孟娟.心理学扎根理论研究方法[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作者简介:王帅霞(1986-),女,汉族,河南安阳人,武汉工业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08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