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着蜗牛去散步

来源 :动漫界·幼教365(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jiao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科学领域的发现只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给那些善于独立思考的人,给那些具有锲而不舍精神的人。
   雨过天晴的早晨,总能给我们带来惊喜。皓天双手捧着,一路跑来:“周老师,快看!我发现了一只蜗牛!”几个小朋友立刻闻声围了过来:“给我看看,给我看看。”“它会不会咬人呀?”“蜗牛缩到壳里去啦!”“它怎么不出来,是不是死了呀?”“这不会是海螺吧!”……
  探秘:有趣的蜗牛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到了教室,关于蜗牛的话题还没有结束。
   小西:我一碰蜗牛的触角,它就缩回去了。
   小刘:蜗牛爬得好慢呀!
   豆豆:蜗牛的壳是它的家吗?
   航航:蜗牛有没有脚啊?
   ……
   儿童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大自然和生活中真实的事物及现象是幼儿科学探究的主要内容,激发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能力是幼儿科学学习的核心。
   追随孩子们的探索兴趣,我们的探秘活动像春天的竹子般快速生长。孩子们开始在幼儿园的各个角落里寻找蜗牛的踪迹。
   教师解读:
   孩子们对蜗牛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正是其“亲近自然,喜欢探究”的表现。在寻觅过程中,孩子们有了新的发现。(见图1)
   教师支持:
   孩子们对蜗牛的认知基本停留在外形和行为特征方面。从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出发,就蜗牛而言,孩子们还想了解哪些呢?为了深入激发幼儿对蜗牛的探究兴趣,我们开展了“关于蜗牛,你还想知道……”的调查。(见图2)
   通过调查与统计发现:孩子们的兴趣点基本集中在蜗牛的壳、蜗牛是否有牙齿、蜗牛吃什么等方面。
  寻秘:蜗牛爱吃的叶子
   捉到蜗牛后的第二天早上,岚岚有了惊奇的发现:“快来看,这片叶子上有许多洞洞。一定是蜗牛吃掉的。”小刘马上接过话:“可是蜗牛怎么没有吃别的叶子啊?”
   叶子是孩子们在路上随便采摘的,怎么才能找到蜗牛爱吃的叶子呢?孩子们遇到了难题。问题是孩子继续探究的导火索,点亮了他们继续走向“最近发展区”的道路。
   于是,在散步的途中,孩子们带着各自的“任务”,开始寻找各种各样的叶子。
   “我采的是喇叭花的叶子。”
   “我采的是那边的叶子,我们在那儿发现过蜗牛。”
   “我和你采的是一样的。”
   “哎呀,你不要采爬山虎叶子啦,蜗牛不爱吃。”
   ……
   教师解读:
   幼儿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结合已有经验进行合理推论。在看到叶子上的“洞”时,他们会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有洞的叶子是蜗牛吃的,没洞的叶子蜗牛不爱吃。在采摘叶子的过程中,孩子们互相提醒:“爬山虎的叶子和枫叶不要摘,因为盒子里面有这两种树叶,蜗牛都没有吃。”
   教师支持:
   为了探究蜗牛到底爱吃什么叶子,我们先进行了集体活动“叶子分类”,将采集到的叶子按照品种、特征分成四组。(见图3)幼儿也随之分成四组。
   每一组认领几只蜗牛进行饲养与观察,同时记录:你觉得蜗牛爱不爱吃这种叶子?你观察到蜗牛吃了这种叶子吗?(见图4)
   孩子们在观察和探究的基础上对收集到的叶子进行了简单的分类概括,他们在探究中思考,尝试进行简单的推理和分析,在“洞洞”与蜗牛是否爱吃树叶之间发现彼此明显的关联。在持续几天的观察后,孩子们发现,蜗牛偏爱吃第一种和第三种叶子。“蜗牛可能爱吃软一点的叶子!”孩子们给出了观察结果。
  解密:神奇的黏液
   一天,航航在区域活动中的行为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周老师,航航的手臂上粘了一只蜗牛!”“蜗牛为什么不掉下来呢?”“蜗牛可以粘在哪些地方?”“蜗牛的黏液有什么用处呢?”孩子们的问题一个接着一个。大家对蜗牛的黏液又产生了探究的欲望。
   教师解读:
   “蜗牛会爬到盒子边上来。”“蜗牛会爬得很高。”“蜗牛会倒立。”……孩子们在观察中逐渐发现蜗牛和“黏性”的内在联系,获得了探索的乐趣。偶然中,孩子们又发现蜗牛可以粘在身上,这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想要深入了解蜗牛的欲望。他们渴望尝试,渴望动手操作,渴望深入探究。
   教师支持:
   于是,孩子们拿着蜗牛到处尝试,探究蜗牛到底可以粘在什么地方。“蜗牛可以粘在这里吗?”地球仪、窗户、镜子、防盗窗、积木……几乎所有的材料都成了孩子们探索和实验的对象。“蜗牛爬上来啦!”“我就说可以的。”孩子们的惊喜声此起彼伏。
   通过统计,孩子们发现,蜗牛可以在玻璃、塑料、木头、石头、叶子、不锈钢管、皮肤等物质上爬行。并且,在不同物质的表面爬行时,蜗牛留下的黏液数量也不一样:在表面粗糙的物体上爬行,蜗牛留下的黏液较多;在表面光滑的物体上爬行,蜗牛留下的黏液较少。这又是为什么呢?孩子们关于蜗牛的讨论还在继续。(见图5、图6)
   安娜:蜗牛觉得太干了,就会分泌黏液。
   周周:黏液是用來保护蜗牛的,有些地方太粗糙了,黏液会让蜗牛减轻爬行中的疼痛感。
   贝贝:就像我们涂香香一样,黏液会让蜗牛觉得舒服。
   ……
   在蜗牛探索活动中,由于孩子们在每个阶段都有感兴趣的话题与发现,教师及时提炼并总结活动不同阶段的关键提问,以支持幼儿进行持续深入的探究活动。(见图7)
   孩子们关于蜗牛的话题远没有结束,时不时还能听到这样的声音:
   “周老师,你知道吗,蜗牛的眼睛掉了还能长出来,和壁虎的尾巴一样。”
   “蜗牛的嘴巴里有许许多多的牙齿。”
  “蜗牛的壳和乌龟的壳是起一样的作用吗?”
   “大蜗牛跑得快还是小蜗牛跑得快呢?”
   “蜗牛和螺蛳长得好像呀!”
   ……
其他文献
游戏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陈鹤琴先生批判传统教育僵化的教学形式,在“活教育”思想中提出“教育应顺应儿童身心发展特点,重视游戏对儿童潜能开发作用”的观点。陈鹤琴先生关于游戏活动的思考不仅是我国学前教育指导方针和法规政策的思想基础,更是当下游戏化教学实践的行动指南。  一、游戏化教学的重要意义  陈鹤琴先生十分重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独特价值。他指出,每个儿童心中都住着一头“沉睡的狮子”(儿童的潜
期刊
步入我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两块大型景观石,上面分别镌刻着一个字—一“爱”与“玩”,意在将“玩”的种子播撒在孩子的童年里,让游戏点亮儿童的生命,让孩子们在有“爱”的环境里爱玩、“慧”玩。环境是无声的语言,也是重要的隐性课程。近年来,我园遵循“自然是吾师”的教育理念,着力打造“六园”文化,即民族风情园、小小动物园、绿色生态园、书香文化园、科学探索园和儿童游戏园,致力于办“活”的幼儿教育,诠释了“以
期刊
教师就像是一块垫脚石,让幼儿能稳稳地站上去,发现更美的风景,创作出更有高度的作品。  班级区域为幼儿自由、快乐、健康成长提供了一个理想环境。例如,美工区有丰富多样、可操作的材料,往往也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区。有效的美工区活动能让幼儿在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过程中发展良好个性,在相互交往、合作中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次观察学习活动源于一种“稀罕”的纸——锡箔纸。在孩子们过集体
期刊
●案情重现  广州华明幼儿园(化名)于1999年3月成立,在国家商标局注册了第3241705号商标,注册有效期为:2003年10月7日至2013年10月6日,核定服务项目(第41类):幼儿园。2013年8月13日,经国家商标局核准第3241705号商标续展注册有效期至2023年10月6日。广州华明幼儿园曾被中国品牌学校评选委员会和中国品牌学校网评为2006年中国品牌学校(幼儿园),在广州地区具有一
期刊
“将入学准备教育贯穿幼儿园教育的全过程,为幼儿今后的学校生活做好准备,为其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日前,教育部办公厅发布了关于开展2019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活动的通知,要求各地于5月20日至6月20日開展宣传月活动。  据了解,今年宣传的重点是要切实扭转一些家长过度强调知识准备的认识偏差,坚决抵制和摒弃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和教育内容的错误倾向,重点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学习品质及社会性发展等关键素质
期刊
角色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扮演角色,通过模仿和想象,运用语言、动作、表情等,创造性地再现社会生活的一种游戏。学龄前幼儿因自身年龄特点,对模仿成人活动、反映身边熟悉的生活有着相当浓厚的兴趣,这就促成了幼儿园角色游戏的生成,角色区也成了最受孩子们欢迎的游戏区域之一。  孩子是游戏的主体,我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一直秉持着“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理念,构建适宜的环境,尊重孩子的意愿,放手让孩子们去选择、去尝
期刊
5月19日,教育部在江苏省无锡市举办2019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启动仪式。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郑富芝出席仪式并讲话。   郑富芝指出,科学、全面地做好入学准备教育,确保幼儿有一个良好的学校生活开端,对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今年学前教育宣传月以“科学做好入学准备”为主题,旨在引导全社会特别是广大教师和家长坚持科学理念,尊重幼儿发展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为幼儿今后
期刊
生态教育是在生态学研究内容的基础上培养敬畏生命的价值观和尊重生命的思想相结合的教育模式。走向生态的自然美术教育,指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整体性、顺应和保护幼儿的艺术天性、关注幼儿的经验和体验的美术活动,遵循了艺术本身发生发展的规律,是一种非机械式的儿童美术教育,是以培养幼儿想象力、创造力的艺术教育,而非单一地追求美术方面的技能、技法,顺应了当前艺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  2019年7月9日至7月20日
期刊
教师是幼儿的导师,是幼儿探索道路上的重要伙伴。教师如何扮好导师角色,提升指导能力,真正看见幼儿的学习,给予真帮助、真鼓励、真加油?  大班下学期,科学探索区投放了“平衡台”操作游戏,游戏材料很简单,包括一些高低不等的圆柱形积木和一个平衡台。刚开始,来这里玩的孩子还挺多,但是,大多数孩子简单重复操作了2-3次后就被“打退”了。一拨又一拨的孩子,没有一个在该游戏上有更多的停留。直到有一天,这个局面被小
期刊
设计背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指出,5-6岁幼儿“能用律动或简单的舞蹈动作表现自己的情绪或自然界的情景”。艺术创造源于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体验。对于大班幼儿而言,他们已经学会观察周围生活中的人、事、物等,并能大胆地运用语言或非语言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本次活动的设计源于幼儿喜欢的动画片《白雪公主》中的视频片段:白雪公主和森林里的小动物一起给小矮人打扫房间。影片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