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韩愈”概括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的主导作用,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新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和所倡导的学习方式要求教师转换角色,由过去的管理者、主导者、传授者,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在学生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学生通过直接体验探索获得直接知识的特点,决定了教师需做“课程的组织者、情感的支持者、学习的参与者、信息的咨询者”。 下面结合十多年的教育实践谈谈自己对教师角色转变的看法。
一、做“导演”,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部优秀的影视剧是离不开一个成功的导演的。包括主题的确立、场景的布设、表演的形式等,无一不需要导演的精心设计与宏观调控,但其内涵与主题却是通过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而展现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演员是影视剧的主体,他们表演的优劣是我们评价一部影视剧成功与否的最重的一码。
如果我们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幕正在上演的影视,毋庸置疑,学生应是绝对的主演。而导演的角色才是教师准确的定位。自主探究式学习是物理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无疑为学生思维的创新和素质的完善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但自主不等同于自由,探究也应该明确一个在充分发散后聚合的目标。这些都是需要导演精心编排的。如何创设一个引入需要探究课题的情境,以怎样的探究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都需要在我们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的前提下细细推敲与反复探索的,倘若我们还去搞一言堂,就如直接去吃可以调出好味道的鸡精,食之感觉无味,弃之不觉可惜。
做一名成功导演的同时,我们还要成为一名挑剔的观众,去挑剔导演设计的败笔之处,去挑剔演员表现的不足之点,因而得以时常的反思自己,寻求进步;因而可以提醒与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精益求精的意识。
二、做“导游”,引领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课程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这样的学习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生活中的物理是我们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引导学生开发课外的学习资源。例如在“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中,先请学生回忆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少有害摩擦的方法,然后通过观察一辆小朋友骑的自行车,请学生思考自行车哪些地方要利用摩擦,哪些地方要减小摩擦,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不同部件,井组织讨论,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的空间,让学生着眼于实际问题的探索。
由于教师恰当地利用了具体而生动的生活资源,使学生备感亲切、亲近。学生真实地感到物理就在自已身边,体会到物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出色地完成了“摩擦力应用”的教学任务,从而也培养了学生适应生活的实际能力。生活中许多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有时并未引起我们的注意,有心人,组织学生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去发现课程资源。
三、做“活泉水”,和学生一起寻找知识的甘泉
以前流行的说法是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只要教师很善于把自己的一桶水倒给学生,哪怕是学生只接受一碗水,也心满意足。在今天,教师凭经验将正确观点生硬强加给学生的做法已不适应时代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束缚了学生潜质的发挥,与课改方向背道而驰。阅读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新教材,会发现知识面更宽,容量更大,新科技,新材料不断出现。“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堂课”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要通过自学,继续教育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收集有关教育教学资料,充实实践知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势在必行,所以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此外,还要和其他学科教师交流探讨,对跨学科知识有所了解。在教学实际中,用多学科知识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密度”的教学中问学生“要区分一杯清水和一杯淡盐水,可以用那些方法?”学生的回答中就有化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懂得化学的相关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更加个性多样化,这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以新理念来面对教育对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新时代,教师要具备科研精神,不断学习,成为活的泉水,引导学生去“挖泉”,共同寻找知识的甘泉。
四、做“信息平台”,促进课堂信息交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并联电路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这个结论,就是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欧姆定律以及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同,因此就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只是适当的引导,没有任何包办代替的言行,很好地发挥了参与角色的作用,积极创设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愉快地学习知识。在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不断激发了学生潜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五、做“图书管理员”,配置“优化电脑”成为学生学习的目录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的新信息,而初中阶段物理的相对学时数较少,这就决定电脑存储的信息量多的惊人,但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需要的内容后,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你提供最全面的资料。
图书馆里的图书成千上万,但只要你将书的类别告诉管理员,他能以最快的速度告诉你许多相关的书目。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分类排序,将杂乱无章的东西条理化、系统化。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的新信息,而初中阶段物理的相对学时数较少,这就决定了物理课堂的知识密度大,如果教学过程因多而散,其效果就会因散而乱。所以,作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优化高密度的课堂的能力,对大量的知识进行细致的梳理,使其纲目清晰,有条不紊,学生接受起来才得心应手,理解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新课程的推行,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积极应对新課程带来的挑战,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对角色准确定位。不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
一、做“导演”,真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一部优秀的影视剧是离不开一个成功的导演的。包括主题的确立、场景的布设、表演的形式等,无一不需要导演的精心设计与宏观调控,但其内涵与主题却是通过演员们的精彩演绎而展现的。我们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演员是影视剧的主体,他们表演的优劣是我们评价一部影视剧成功与否的最重的一码。
如果我们把学习过程看作是一幕正在上演的影视,毋庸置疑,学生应是绝对的主演。而导演的角色才是教师准确的定位。自主探究式学习是物理学习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无疑为学生思维的创新和素质的完善提供了最为广阔的空间。但自主不等同于自由,探究也应该明确一个在充分发散后聚合的目标。这些都是需要导演精心编排的。如何创设一个引入需要探究课题的情境,以怎样的探究方式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这都需要在我们充分了解学生原有的认知水平的前提下细细推敲与反复探索的,倘若我们还去搞一言堂,就如直接去吃可以调出好味道的鸡精,食之感觉无味,弃之不觉可惜。
做一名成功导演的同时,我们还要成为一名挑剔的观众,去挑剔导演设计的败笔之处,去挑剔演员表现的不足之点,因而得以时常的反思自己,寻求进步;因而可以提醒与帮助学生,培养他们精益求精的意识。
二、做“导游”,引领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
新课程倡导“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课程的设置贴近学生生活,让学生从身边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去探究并认识物理规律。同时还应将学生认识到的物理知识及科学研究方法与社会实践及其应用结合起来,让他们体会到物理在生活与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不仅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物理的乐趣。而且还将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科学探究的能力。这样的学习将会使学生终身受益,因此,生活中的物理是我们丰富的课程资源。教师要做有心人,注意引导学生开发课外的学习资源。例如在“摩擦力”一节的教学中,先请学生回忆增大有益摩擦和减少有害摩擦的方法,然后通过观察一辆小朋友骑的自行车,请学生思考自行车哪些地方要利用摩擦,哪些地方要减小摩擦,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自行车不同部件,井组织讨论,给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的空间,让学生着眼于实际问题的探索。
由于教师恰当地利用了具体而生动的生活资源,使学生备感亲切、亲近。学生真实地感到物理就在自已身边,体会到物理的应用价值。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出色地完成了“摩擦力应用”的教学任务,从而也培养了学生适应生活的实际能力。生活中许多发生在身边的事情,有时并未引起我们的注意,有心人,组织学生在平平常常的生活中,去发现课程资源。
三、做“活泉水”,和学生一起寻找知识的甘泉
以前流行的说法是要给学生一碗水,老师要有一桶水。只要教师很善于把自己的一桶水倒给学生,哪怕是学生只接受一碗水,也心满意足。在今天,教师凭经验将正确观点生硬强加给学生的做法已不适应时代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束缚了学生潜质的发挥,与课改方向背道而驰。阅读与新课标相适应的新教材,会发现知识面更宽,容量更大,新科技,新材料不断出现。“一本书,一张嘴,一支粉笔,一堂课”已不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要通过自学,继续教育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通过报刊、杂志、网络等收集有关教育教学资料,充实实践知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智能化,信息网络全球化的时代已经到来,将信息技术作为现代教学手段势在必行,所以教师必须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此外,还要和其他学科教师交流探讨,对跨学科知识有所了解。在教学实际中,用多学科知识指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如在“密度”的教学中问学生“要区分一杯清水和一杯淡盐水,可以用那些方法?”学生的回答中就有化学方法,这就需要教师懂得化学的相关知识。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所面对的学生更加个性多样化,这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以新理念来面对教育对象。“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在新时代,教师要具备科研精神,不断学习,成为活的泉水,引导学生去“挖泉”,共同寻找知识的甘泉。
四、做“信息平台”,促进课堂信息交流,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教师作为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是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这种合作交流的空间和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发现“并联电路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并联电阻的倒数之和”这个结论,就是激活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并联电路的电流和电压的特点,欧姆定律以及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由于学生原有的知识储备不同,因此就有不同的解决方法。在学生自主探索、小组交流过程中,教师只是适当的引导,没有任何包办代替的言行,很好地发挥了参与角色的作用,积极创设合作交流、自主探索的空间和时间,使学生在合作交流中自主愉快地学习知识。在这种潜移默化过程中,不断激发了学生潜能,真正理解和掌握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五、做“图书管理员”,配置“优化电脑”成为学生学习的目录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的新信息,而初中阶段物理的相对学时数较少,这就决定电脑存储的信息量多的惊人,但我们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需要的内容后,它能在最短的时间内为你提供最全面的资料。
图书馆里的图书成千上万,但只要你将书的类别告诉管理员,他能以最快的速度告诉你许多相关的书目。
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善于分类排序,将杂乱无章的东西条理化、系统化。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的新信息,而初中阶段物理的相对学时数较少,这就决定了物理课堂的知识密度大,如果教学过程因多而散,其效果就会因散而乱。所以,作为一名合格且优秀的教师,应该具备优化高密度的课堂的能力,对大量的知识进行细致的梳理,使其纲目清晰,有条不紊,学生接受起来才得心应手,理解起来自然水到渠成。
新课程的推行,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作为一名一线教师,要积极应对新課程带来的挑战,从自身做起,转变观念,对角色准确定位。不断改变自己,完善自己,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