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笔者通过对东王庄小区绿地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其绿地特点与使用者行为的关系、存在的不足和隐患,对以东王庄小区为代表的北京老旧居住区及居住小区的绿地空间改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东王庄小区;居住区绿地;以人为本
前言
居住区绿地是最贴近人民生活的城市绿地。居住区绿地的景观品质直接影响和反映居民的生活品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北京的一些建成时间较早的居住区绿地无论在使用功能还是景观品质都已很难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因此对于老旧居住区绿地现状分析、有针对性的改造成为了必须之举。
正文
1.东王庄小区各类绿地设置特征和和现状
1.1公共绿地
东王庄小区的公共绿地为小区游园——组团绿地的二级结构。
1.1.1小区游园
主要供居住小区内居民就近使用。服务半径一般以300——500米为宜。主要服务对象为老人和青少年。
东王庄的小区游园级别绿地为小区靠近北门的健身乐园,为小区全体居民服务,主要行使体育锻炼与游憩功能。设置花木草坪、休息座椅、草坪保护牌、体育锻炼器械等。调查中所见使用者多为老年人。
1.1.2组团绿地
结合住宅组团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最接近居民的公共绿地。
东王庄小区的组团绿地设置较为模糊,多与宅间绿地相结合,属于扩大的住宅间距形成的组团绿地类型。其中设置花木草坪、硬质铺装平台、水泥廊亭。因为组团绿地设置面积小、可达性差、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在调查中发现基本无居民在期内活动。
1.2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是家门口的花园绿地,最接近居民。包括住宅前后、两栋住宅之间及建筑本身的绿化用地,但其面积不计入居住区公共绿地指标中。
东王庄小区的宅旁绿地与组团绿地没有明显界限,组团绿地与宅旁绿地相结合的绿地构成了东王庄最主要的绿地形式。布置形式最常见树林绿篱型。
1.3道路绿地
东王庄小区的道路绿化多与宅旁绿化相结合,种植形式上多为乔木+绿篱的非进入式。
1.4配套公建附属绿地
配套公建附属绿地指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设施所属的绿地。
东王庄小区内的公用建筑有物业管理处、锅炉房、卫生站、活动中心、幼儿园等。东王庄小区配套公建附属绿地绿化种植较少,多为有围栏限制的停车场。
3.以东王庄小区为代表的北京老旧居住区绿地现状分析
3.1基础设施不完备
由于建成时间较早,规划时缺乏足够的预见性,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已经达不到今天的要求,加之长时间的使用与自然损害,可供使用的设施以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在东王庄调查中,我们随处可见居民利用旧家具自制的户外活动空间。
3.3组团绿地缺乏特色
调查中发现,各组团绿地的设计形式基本雷同,即绿化种植加铺装平台的形式。千篇一律,虽在风格上做到了和谐统一,却丧失了景观的艺术特性、趣味性与可识别性。在植物种植设计上也基本没有太大区别,没有充分发挥植物自身的观赏特性。
3.4缺乏开放式绿地
许多老旧居住区的组团绿地和宅旁绿地多为封闭式设计,可进入性不强,缺乏与居民的互动。例如东王庄小区的宅旁绿地多为树林绿篱式,只有阻隔没有互动。组团绿地中虽然课件一些硬质平台,但因缺少基本的停坐设施而为达到其开放式设计的本意。
3.5停车位严重不足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的经济高速发展,汽车拥有量也是以空前的速度激增,许多建成已久的居住区都出现了停车位不足的现象。东王庄小区共有4个中型停车场,与几个泊车量很小的停车场型宅旁绿地。配套公建附属绿地的停车场并不供小区居民使用。在小区的主干路及组团级道路上随处可见停泊的私家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区道路的通行能力。
3.6植物养护管理措施落后
很多老旧居住区的植物养护管理的水平较低,不能符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东王庄调查中亦见枯死树等,严重影响景观整体性。由于植物景观品质的下降也导致部分居民占用公共绿地为私家圃地的情况,栽植瓜果蔬菜,器具也是隨处堆放。
3.7公共绿地设置未考虑需求差异性
在东王庄调查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小区游园还是组团绿地,都没有按使用者年龄进行功能分区,体育健身器材全按成年人尺度设置,小区内未见明确的儿童游戏区(幼儿园内部除外)。所有活动场地均为硬质铺装,已不适合老年人使用。
3.8卫生与治安管理不力
一些较早落成且规模较小的居住小区在物业管理方面的情况令人堪忧。小区的北入口处遍布各种早餐点、烧烤摊、大排档等,严重影响了小区的面貌、破坏了小区的卫生环境,脏水、垃圾在这条主干道上随处可见。同时小区虽然采用门禁式管理,但基本形同虚设,保安只对机动车进行检查,外来人员进出小区十分容易,小区内部鱼龙混杂。如此种种,严重降低了小区绿地的景观效果。
4.对北京老旧居住区改建的建议
4.1完善基础设施
对老旧居住区的改建首先要考虑居民的使用需求,完善基础设施是前提。实施过程中应考虑如下几点:
(1)在组团绿地、道路绿地中增加休息座椅、凉亭等,满足住户休憩、交往的需求。
(2)在宅旁绿地处增加自行车停放架、引导居民有序停车,逐渐杜绝自行车乱停乱放的现象。
(3)针对机动车泊位不足现象,可考虑开辟地下停车场或架空二层停车场,充分利用竖向空间。
4.2宅旁绿地开放式设计
建成较早的居住区的宅旁绿地多为封闭式设计,在可扩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将宅旁绿地辟为开放式绿地,适当增加休息平台、座椅等,方便居民使用。宅旁绿地是最贴近居民生活的绿地,将其开放式设计,零散布设于整个小区,可达到较好效果。
4.3考虑人群需求差异性
在公共绿地中按使用者年龄层次进行功能分区,设置儿童游戏区和老年活动区。同时应假设无障碍设施以满足残障人士的活动需要。考虑不同人群需求差异性是“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体现。在东王庄小区的改建中,在位置上应优先考虑小区中心,可将原奥林匹克运动中心扩建,增加活动分区,丰富其活动内容。
4.4优化植物配置和养护管理
近年来园艺疗法极为盛行,在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中应大力推广。重视芳香植物的应用,在颜色搭配上可以参考色彩心理学等原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有据可依,否则容易产生负面作用。要实现高品质的园林景观,养护管理是关键,强化施工、养护队伍,对相关从业人员素质应进行严格考核。
4.5突出组团特色
首先是增设小品、雕塑等。适当增加较高观赏性和艺术性的小品是提高居住区绿地品质的有效而且便捷的途径。在组团绿地中增加小品雕塑等同时能提高组团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同时在植物配置方面也应突出各组团特色,丰富植物种类。
4.6提高物业管理质量
高质量的物业管理对营造和谐的小区环境、保持居住区绿地景观整体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摊小贩泛滥的现象应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小区环境卫生。对于侵占公共绿地,破坏绿地景观的现象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复原绿地的公有性质。
结束语
对于以北京为代表的大中城市的老旧居住区绿地的改建首先应谨记以人为本原则,尊重人的行为规律、考虑不同人群行为需求的差异性、注重植物景观对身心健康的正面作用等;其次应综合考虑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性原则;最后,品质优秀的居住区绿地的建设和保持需要建设部门与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
笔者通过对东王庄小区绿地的实地调查,分析了其绿地特点与使用者行为的关系、存在的不足和隐患,对以东王庄小区为代表的北京老旧居住区及居住小区的绿地空间改建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东王庄小区;居住区绿地;以人为本
前言
居住区绿地是最贴近人民生活的城市绿地。居住区绿地的景观品质直接影响和反映居民的生活品质。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北京的一些建成时间较早的居住区绿地无论在使用功能还是景观品质都已很难满足人民生活的需求。因此对于老旧居住区绿地现状分析、有针对性的改造成为了必须之举。
正文
1.东王庄小区各类绿地设置特征和和现状
1.1公共绿地
东王庄小区的公共绿地为小区游园——组团绿地的二级结构。
1.1.1小区游园
主要供居住小区内居民就近使用。服务半径一般以300——500米为宜。主要服务对象为老人和青少年。
东王庄的小区游园级别绿地为小区靠近北门的健身乐园,为小区全体居民服务,主要行使体育锻炼与游憩功能。设置花木草坪、休息座椅、草坪保护牌、体育锻炼器械等。调查中所见使用者多为老年人。
1.1.2组团绿地
结合住宅组团的不同组合而形成的最接近居民的公共绿地。
东王庄小区的组团绿地设置较为模糊,多与宅间绿地相结合,属于扩大的住宅间距形成的组团绿地类型。其中设置花木草坪、硬质铺装平台、水泥廊亭。因为组团绿地设置面积小、可达性差、基础设施落后等原因,在调查中发现基本无居民在期内活动。
1.2宅旁绿地
宅旁绿地是家门口的花园绿地,最接近居民。包括住宅前后、两栋住宅之间及建筑本身的绿化用地,但其面积不计入居住区公共绿地指标中。
东王庄小区的宅旁绿地与组团绿地没有明显界限,组团绿地与宅旁绿地相结合的绿地构成了东王庄最主要的绿地形式。布置形式最常见树林绿篱型。
1.3道路绿地
东王庄小区的道路绿化多与宅旁绿化相结合,种植形式上多为乔木+绿篱的非进入式。
1.4配套公建附属绿地
配套公建附属绿地指居住区内公共服务设施如教育、医疗卫生、文化体育、商业服务、金融邮电、社区服务、市政公用和行政管理等设施所属的绿地。
东王庄小区内的公用建筑有物业管理处、锅炉房、卫生站、活动中心、幼儿园等。东王庄小区配套公建附属绿地绿化种植较少,多为有围栏限制的停车场。
3.以东王庄小区为代表的北京老旧居住区绿地现状分析
3.1基础设施不完备
由于建成时间较早,规划时缺乏足够的预见性,基础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已经达不到今天的要求,加之长时间的使用与自然损害,可供使用的设施以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生活需求。在东王庄调查中,我们随处可见居民利用旧家具自制的户外活动空间。
3.3组团绿地缺乏特色
调查中发现,各组团绿地的设计形式基本雷同,即绿化种植加铺装平台的形式。千篇一律,虽在风格上做到了和谐统一,却丧失了景观的艺术特性、趣味性与可识别性。在植物种植设计上也基本没有太大区别,没有充分发挥植物自身的观赏特性。
3.4缺乏开放式绿地
许多老旧居住区的组团绿地和宅旁绿地多为封闭式设计,可进入性不强,缺乏与居民的互动。例如东王庄小区的宅旁绿地多为树林绿篱式,只有阻隔没有互动。组团绿地中虽然课件一些硬质平台,但因缺少基本的停坐设施而为达到其开放式设计的本意。
3.5停车位严重不足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北京的经济高速发展,汽车拥有量也是以空前的速度激增,许多建成已久的居住区都出现了停车位不足的现象。东王庄小区共有4个中型停车场,与几个泊车量很小的停车场型宅旁绿地。配套公建附属绿地的停车场并不供小区居民使用。在小区的主干路及组团级道路上随处可见停泊的私家车,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小区道路的通行能力。
3.6植物养护管理措施落后
很多老旧居住区的植物养护管理的水平较低,不能符合植物的生长规律。在东王庄调查中亦见枯死树等,严重影响景观整体性。由于植物景观品质的下降也导致部分居民占用公共绿地为私家圃地的情况,栽植瓜果蔬菜,器具也是隨处堆放。
3.7公共绿地设置未考虑需求差异性
在东王庄调查中我们看到,无论是小区游园还是组团绿地,都没有按使用者年龄进行功能分区,体育健身器材全按成年人尺度设置,小区内未见明确的儿童游戏区(幼儿园内部除外)。所有活动场地均为硬质铺装,已不适合老年人使用。
3.8卫生与治安管理不力
一些较早落成且规模较小的居住小区在物业管理方面的情况令人堪忧。小区的北入口处遍布各种早餐点、烧烤摊、大排档等,严重影响了小区的面貌、破坏了小区的卫生环境,脏水、垃圾在这条主干道上随处可见。同时小区虽然采用门禁式管理,但基本形同虚设,保安只对机动车进行检查,外来人员进出小区十分容易,小区内部鱼龙混杂。如此种种,严重降低了小区绿地的景观效果。
4.对北京老旧居住区改建的建议
4.1完善基础设施
对老旧居住区的改建首先要考虑居民的使用需求,完善基础设施是前提。实施过程中应考虑如下几点:
(1)在组团绿地、道路绿地中增加休息座椅、凉亭等,满足住户休憩、交往的需求。
(2)在宅旁绿地处增加自行车停放架、引导居民有序停车,逐渐杜绝自行车乱停乱放的现象。
(3)针对机动车泊位不足现象,可考虑开辟地下停车场或架空二层停车场,充分利用竖向空间。
4.2宅旁绿地开放式设计
建成较早的居住区的宅旁绿地多为封闭式设计,在可扩建空间有限的情况下,将宅旁绿地辟为开放式绿地,适当增加休息平台、座椅等,方便居民使用。宅旁绿地是最贴近居民生活的绿地,将其开放式设计,零散布设于整个小区,可达到较好效果。
4.3考虑人群需求差异性
在公共绿地中按使用者年龄层次进行功能分区,设置儿童游戏区和老年活动区。同时应假设无障碍设施以满足残障人士的活动需要。考虑不同人群需求差异性是“以人为本”设计原则的体现。在东王庄小区的改建中,在位置上应优先考虑小区中心,可将原奥林匹克运动中心扩建,增加活动分区,丰富其活动内容。
4.4优化植物配置和养护管理
近年来园艺疗法极为盛行,在居住区绿地植物配置中应大力推广。重视芳香植物的应用,在颜色搭配上可以参考色彩心理学等原理。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有据可依,否则容易产生负面作用。要实现高品质的园林景观,养护管理是关键,强化施工、养护队伍,对相关从业人员素质应进行严格考核。
4.5突出组团特色
首先是增设小品、雕塑等。适当增加较高观赏性和艺术性的小品是提高居住区绿地品质的有效而且便捷的途径。在组团绿地中增加小品雕塑等同时能提高组团的标志性和可识别性。同时在植物配置方面也应突出各组团特色,丰富植物种类。
4.6提高物业管理质量
高质量的物业管理对营造和谐的小区环境、保持居住区绿地景观整体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小摊小贩泛滥的现象应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小区环境卫生。对于侵占公共绿地,破坏绿地景观的现象也应采取相应措施,复原绿地的公有性质。
结束语
对于以北京为代表的大中城市的老旧居住区绿地的改建首先应谨记以人为本原则,尊重人的行为规律、考虑不同人群行为需求的差异性、注重植物景观对身心健康的正面作用等;其次应综合考虑景观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性原则;最后,品质优秀的居住区绿地的建设和保持需要建设部门与管理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