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能听到地心的蛙鸣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7281423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这寒冷的冬天,突然想起煤炭,我就想起三位在井下工作的煤炭诗人。他们是:安徽的老井(张克良)、山西的迟顿(李瑞林)和榆木(徐亮亮)。他们都有自己的笔名。无一例外,他们都把煤炭诗从井下写到了井上。但他们仍然生活工作在矿井深处,“煤层中像是发出了几声蛙鸣,放下镐,仔细听,却没有什么动静。”(老井《地心的蛙鸣》)这没有什么动静的好处,就是他们至今仍能倾听到地心的蛙鸣:“……几小时后,我手中的硬镐,变成了柔软的柳条。”诗人童话般的一次心灵逆旅,竟成就了一首不错的煤炭诗。
  三位诗人,我只和诗人老井见过几次面,读过他的两部诗集《地心的蛙鸣》和《坐井观天》。若按煤炭诗曾有的代际和年龄划分,他应该算是煤炭诗第三代诗人中重要一员。他的这两部诗集意象纷呈,展示了他丰富而美丽的想象力。比如,“落日沿着哪个井筒凋零至地心,月亮又是扒着哪座井架爬上来”(《坐井观天》),工业广场上的矿工们:“太阳倾倒了几百桶新鲜奶油,恣意地冲洗着几十匹摇头摆尾的黑骏马”,那矿灯如“一根闪亮的长竹竿,在地心深处黑暗的,国度里,捅出光明的县市,这是救命的矿灯”,或者“微弱的光柱拄着澄明的拐杖”(《老工作面》);甚至“太阳,这陈旧的矿灯继续擦亮宇宙的,脊梁”(《重见天日》)“在煤体内探险的钻杆,像一个温度表”(《猝然相遇》),“人是其中最柔软的工业配件”(《地心的轰鸣》)……与當代很多煤炭诗人一样,煤炭以及煤炭工业种种物件都能引发他奇特而瑰丽的想象,让他在传统的诗言志中开掘出与诗等同的美学价值。
  当代中国的煤炭诗从孙友田的《我是煤,我要燃烧》开始,到周志友的《我是矿工,我歌唱阳光》、秦岭的《沉重的阳光》以及叶臻的《铁血煤炭》……煤炭诗的创作一直未有间歇。在煤炭诗的创作中,煤炭、矿工以及煤矿的一切永远都是煤炭诗人抒情与描摹的对象。比如“矿灯”在老井这里,不仅有着“长竹竿”“拐杖”的比喻,还有着“关上矿灯以后我的灵魂会走得更远”的沉重思考。而在更年轻的诗人如迟顿的眼里,矿灯“这莹火般的光芒显得弥足珍贵”。因为那矿井是“被数百米的深井私自收留的”一小片的黑夜。(《矿井》);到了榆木的笔下则是:“放下矿灯的同时,也就放下了对一块炭内心火焰的探索”(《在坪上》)。因为“有时候,我们拥挤在一起就像一堆煤”“我们都是背光而行的人”(《下井》)。他们对矿井、矿灯,对煤矿一切物件的认识,一开始就从一般的比拟走向了更为形而上的理性与明快。煤、煤矿与矿工的生存与生命本质,在他们自身生命、精神和灵魂的观照下,已然上升到“物我两忘,物我一体”的生命、精神与灵魂相谐的状态,物美与诗美达到了高度统一。
  在煤矿,在负八百米深处,矿工们聚在一起谈论,谈论得最多的当然是女人。这在老井的诗《化蝶》就有表现:“告诉你们,哥哥我现在只想,和本矿电视台的柳淮丽,同时变成两只彩蝶,相互追逐着跃入乌黑的煤壁。”然而,他们也会谈论自己的平常生活:“我们聊到工资,聊到女人,聊到未来,当我们聊到矿难时,我们彼此都沉默着,仿佛我们,从来没有活过。”(榆木《井下》……这些来自地心深处的话题,总是日常而特别,简单而丰富,轻松而沉重,然而却找不到一个出井的“出口”。在这三位诗人中,我发觉对“地心”这个词极为敏感和使用频率最高的就是老井,除了《地心的蛙鸣》,他还有《地心小憩》《地心的月光》《地心的梦》《地心的上升》《地心的黑暗》《地心的浪漫》《地心的迷惘》《地心的花香》《地心的戌卒》《地心的轰鸣》《地心的工业区》,他惯用的词语是“负八百米深处”。单从他这些诗名来看,负八百米的深处的“地心”总是他心有牵挂,产生诗意的地方。这地心当然不仅是物理意义的地心,更是他诗歌建构的精神地心,或者说是他的诗歌创作的精神“元核”。
  在一段时间里,煤矿事故,即“矿难”也是煤炭诗人们回避不了一个诗题。从老井当年的诗作:“煤层哭了,巷道哭了,化了一半的钢梁哭了,熊熊燃烧的火团也哭了,大地的体内哭声澎湃……报纸没哭,电视没哭”(《矿难发生以后》),矿难一直是煤炭诗人声嘶力竭呼喊和谴责的事件。但在年轻的诗人迟顿笔下,开始变得冷静而有理智。“很快,他就一言不发……刚刚获批的假条,死神篡改了他回家的路径”(《倒叙》),矿难让诗人充满无奈:“但我无论如何也不能,让那些为此付出宝贵生命的挖煤人,一张纸上,死而复生!”(《一首不能完成的诗》),榆木在一首名叫《矿难》的诗中写道:“总有一些人忘记来时的路,所以他们,永远地留在黑暗里。可是,也有一些人明明记得回家的路,还是留在黑暗里。”这里,既没有驳杂的意象和语调,也没有任何的煽情。情感深藏在语言内部,因此带有直射的冷峻的光芒。著名诗人叶延滨在给榆木的诗集《余生清白》写的序言里说:“用平实的语言呈现,惊心动魄,入骨三分”,但榆木们已“不是血淋淋地就深刻,也不是展示丑陋就先锋”。年轻矿工的诗歌更多的是矿工生命的真正写照,是个体命运的呼喊,是生命发自灵魂深处的回响。这一切源于大地或地心赐予的力量。
  我这里想要说的是,煤炭仍然是我们国家的重要能源。在如此情形下,煤炭的诗歌创作仍然有自己上升的空间。像老井、迟顿和榆木这样已有成就的煤炭诗人生产与生活在井下,他们确实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有评论家说,老井们的写作有着启蒙和自我启蒙的意义,他们有着“为底层立言的意义与历史证词的价值。”(秦晓宇《以诗为证》)这当然是一种理解。但仿佛也是一种暗示。这种暗示就需要老井们不断地从为底层立言中走出来,着眼当代煤炭工业现实,而不是故意走远与偏差,从而倾听着地心的蛙鸣——不懈地揭示和还原煤炭工业与煤矿生活的真相。
  徐 迅: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北京作协散文报告文学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曾任《阳光》杂志社社长、主编,现任中国煤矿文化艺术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十月》《中国作家》《青年文学》《北京文学》《中华散文》《散文》《美文》等报刊,并被《新华文摘》《中华文学选刊》《散文·海外版》《散文选刊》《读者》《青年文摘》等选载和入选多种文集。获各种文学奖项若干。著有小说集《某月某日寻访不遇》、散文集《徐迅散文年编》(4卷)《半堵墙》《响水在溪——名家散文自选集》《在水底思想》,长篇传记《张恨水传》等18种。
其他文献
透过茫茫硝烟 我看见裹满  绷带的战士在战壕拼杀 呐喊  那些坚硬的血 从嘉兴南湖到井冈山  从遵义会议到陕北延安  从八年抗战到解放大西南  染红了生命的旗帜 染红了  历史的天空和党旗下豪迈的誓言  嘹亮的军歌掩埋了黄河的咆哮  鲜花和掌声里 那艘满载希望的红船  终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靠岸  仰望星空 我看见铁锤和镰刀  正万山红遍 那首《东方红》  那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那首《春
期刊
遵义的颜色,早已经被人民的军队染红  遵义的声望,被一次关键与转折的会议铭记  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在地球的红飘带上奔忙  如今,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红魂立德  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形象和气质  遵义会议,成为一个热门的词汇  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和地标  仿佛,会址上的每一个房间都还有温度  会议室里的搪瓷口缸茶水未凉,炭火未烬  窗前的那棵百年老槐树,风风雨雨中,记下了  一些人和事的平凡与不朽
期刊
守信的国画已经抵达一定的境地,而且个性鲜明多变,不在一种风格内束缚自己,这也是成功的画家孜孜追求的方位。  守信与我曾在同一个办公室做宣传工作,我是看着他一步一步自学成才成为画家的。从科里需要画什么他就画什么,到自己想画什么才画什么。终于成果累累。  他的第一张画,是“兔娃拉琴”。他刚参加工作就被抽调到矿宣传队拉二胡、小提琴。后来到宣传口画宣传画,保卫珍宝岛什么的。而这个可爱的兔娃似小荷刚露尖尖角
期刊
一  多多原名栗世征,一九五一年生于北京。他的写作,与北岛一样,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一九七二年六月十九日,送友人去北京站回家路上我得句“窗户像眼睛一样张开了”,自此,我开始动笔,于一九七二年底拿出第一册诗集。a  时隔三十多年,多多精确到连日期都记得的回忆,大抵建立在一个具体可感的比喻上。换言之,多多的诗歌写作,一开始就强调了修辞。从一个形象的比喻开始,发展出一首诗的肌肉,这种进入诗歌的方式
期刊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  ——艾丽丝·门罗  那种令人心向往之的逃离,存在于每个人的意念之中。  ——舍伍德·安德森  一  兰波一句“生活在别处”a激动了多少不安分的心灵: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的运动中,这句诗被作为标语刷在墙上;米兰·昆德拉把它作为一部小说的题目;美国“迷惘的一代”年轻作家们为积累素材,一度长时间旅居巴黎,过着“别处的生活”,以求写出堪与欧洲文学经典相媲美的
期刊
新时期以来,随着西方小说的不断引入,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经历了一系列的文体实验、形式探索和技法创新,怎样写而非写什么成了小说家们关注的焦点。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统的现实主义书写的衰落,很多小说沦为空洞的文本,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近几年这些弊病有所缓解,现实主义书写开始复兴并呈现爆发的态势,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成绩更为突出,“现实主义题材也成为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的基本选择”a。在如何对现实发言,如何对当
期刊
孔 静  供职于潞安集团新闻中心,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理事、山西省长治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长治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  從事新闻工作近27年,摄影作品在二百余家报刊发表,部分作品入展并获奖。
期刊
甘肃王怀罡有着很多坎坷和传奇的人生经历,他从一名井下矿工奋斗到一名优秀企业管理者——煤矿矿长;又从一个书法爱好者经过刻苦努力成长为全国知名书法家,在这两个领域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此中甘苦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到。  早在2005年之前,我就在网络上经常看到王怀罡活跃于“中国书法家论坛”及全国书坛的身影,他的名气可以说甚是了得。由于同属煤炭行业,我作为煤矿书协秘书长,对他更是关注。在此之前,煤矿文联、煤矿
期刊
镯子是女人最心爱的饰物,也是结婚时最重要的嫁妆。过去娶媳妇时,男方家即使再贫穷,也要想方设法打上一副银镯子作为聘礼送给女方。女人出嫁时,镯子作为唯一最贵重的嫁妆,成了女人的压箱底之物。从此以后,镯子将陪伴女人一生,寄托着女人对美好生活的记忆和向往,所以镯子对女人来说再珍贵不过。但我的母亲却坚持要把自己戴了一辈子无比珍贵的镯子还给大娘(大伯母),这是一个真实而凄美动人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豫
期刊
一  绿树浓荫的夏日,我在院里散步,竟被一只灰喜鹊惊到。后来才知道是我先惊着了它,就再也没往那一处走过。冬日寒天里,我忽然想起了那只灰喜鹊。散步的时候再经过那一排高大的白杨树下,我都会抬头寻望,希望能看到它或它的同伴们。白杨树直立高耸,虬劲挺拔的枝丫裸露在瑟瑟寒风里,飒爽地指向天空。在临近树冠的地方,有几个深褐色的鸟巢,孤零零的悬挂在一片光秃秃的枝杈上。  我比较熟悉这种鸟巢。小时候掏过。记不得是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