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副银镯子

来源 :阳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houbin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镯子是女人最心爱的饰物,也是结婚时最重要的嫁妆。过去娶媳妇时,男方家即使再贫穷,也要想方设法打上一副银镯子作为聘礼送给女方。女人出嫁时,镯子作为唯一最贵重的嫁妆,成了女人的压箱底之物。从此以后,镯子将陪伴女人一生,寄托着女人对美好生活的记忆和向往,所以镯子对女人来说再珍贵不过。但我的母亲却坚持要把自己戴了一辈子无比珍贵的镯子还给大娘(大伯母),这是一个真实而凄美动人的故事。
  上世纪六十年代,在豫东某村庄有一户郭姓人家。当家的郭老汉膝下有五男二女,这在那个地方被认为命好有福气。但孩子多也给郭老汉带来了沉重的压力和负担,把孩子拉扯大吃的苦受的累就不用说了,最发愁的是为儿女们操办婚事。这不,郭家老三定了亲,马上要结婚了。按照当地的规矩,男方家要给新媳妇打一副银镯子,这可难为坏了郭老汉。虽说郭老汉勤劳能干,犁耧锄耙样样精通,是个种庄稼的好把式,但由于孩子多,家里太穷,还是打不起一副镯子。眼看儿子结婚的日子快到了,郭老汉愁得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郭家长媳是个有心人,也是个好心人,她见公公为打镯子的事发愁,心里暗暗有了主张。她私下里和丈夫商量:“既然家里穷打不起镯子,干脆把我的陪嫁镯子给老三当聘礼算了。”
  郭家长子既憨厚又精明,但更多的是开明。他对妻子的这个想法十分赞同,但又觉得这样太委屈了自己的媳妇。谁知郭家长媳更开明,她明理地说:“我们是家里的大哥、大嫂,家里有了困难,我们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公公婆婆发愁,我们应该为家里出把力,只要不耽误弟弟的婚事,我受点儿委屈算不了什么。”郭家长子见妻子这么深明大义,十分欣慰,说:“就这么办吧,等有钱了我再给你打一副。”郭家长媳说:“只要全家人好好的,我有没有镯子都不要紧。”
  郭老汉夫妇正在为给老三打镯子的事发愁,没想到大儿媳主动拿出了娘家的陪嫁镯子给老三当聘礼,把郭老汉老两口感动得热泪盈眶。
  打镯子的事解决了,郭家老三也终于完婚了,这个家庭又恢复了昔日的宁静和祥和。
  郭家就是我家,郭家老三就是我父亲。那个时候我们这个家十分贫穷,真是不容易。我第一次见到这副银镯子是在我五六岁的时候,那个年龄段的孩子非常好奇,也非常顽皮,在家里总是翻箱倒柜,犄角儿旮旯儿都要探个究竟。有一次我翻看母亲的柜子(那个时候,女人结婚没多少嫁妆,娘家一般就陪送一个木柜子,里面放些衣服、被子啥的,值钱的东西也大都放在里面),翻到最下面,发现一个红布包裹,我费了很大劲才打开,见是两个铁环,当时还不知道是银镯子,就是觉得好玩。没想到受到母亲的严厉训责。稍大些,我才知道那是母亲的聘礼镯子,也知道是家里最值钱的东西。但母亲一直存放着不舍得戴。后来我们兄弟姐妹几个都结婚了,母亲年纪也大了,母亲才开始戴她放了快一辈子的银镯子。后来,条件好了,我们几个子女给母亲买了玉的甚至金的镯子,但母亲却一直戴着她的银镯子,在母亲心中那副银镯子是最珍贵的。
  二○一六年,大娘(大伯母)病重期间,我和母亲一起回老家去看望她。妯娌俩一见面亲热得有说不完的话。但说着说着,两个老人不知为什么竟争执起来。母亲说:“大嫂,我把镯子还给您吧!”说着就要摘手腕上的镯子。这时,十分虚弱的大娘不知哪儿来的劲,一把抓住我母亲的手,声音很小,但却坚决地说:“他三嫂你戴好,戴好,别摘!”当时我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一脸茫然,但我看到两个老人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瞬间眼睛里盈满了泪花。
  回来的路上,母亲才告诉我,她戴的这副镯子原本是大娘的。我听了很吃惊,这简直不可思议,打从我小时候记事起这副镯子就一直陪伴着母亲,怎么可能是大娘的呢?但它原来的的确确是大娘的。
  于是就有了上面那个动人的故事。母亲告诉我,她也是后来听我奶奶说,才知道银镯子是大娘的。她曾经好几次要还给大娘,但大娘坚决不要,即使在病重期间还是坚持把镯子留给我母亲。
  在今天看来,一副小小的银镯子非常不值钱,现在每个女人都有许多金的、玉的、翡翠的镯子,都非常名贵,但在我看来,母亲的银镯子却是人世间最值钱最珍贵的首饰,大娘和母亲银镯子的故事演绎的是人间大爱,情义无价,也最感动人。
  我们中華民族历来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古语有云“天下之本在家”。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家庭、家教和家风建设十分重视。他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堂课,家风是社会风气的重要组成部分”,“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一副银镯子”的故事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家教、家道、家风,它表现出的善良、谦让、胸怀值得我们赓续传承,发扬光大。
  百 泉:本名郭志刚。在《人民日报》《散文》《海外文摘》《学习强国》刊发《金色麦子》《荒芜袁宅》《师长》《过年》等作品,出版有《魅力周口》《周口名人》《周口名胜》《周口名品》《周口名篇》等书。
其他文献
这光  从散落的一排排窑洞里透出来  微弱,但有着搏杀的力量  霜雪覆盖窑洞,想压住这束光  这光孕育着即将新生的国家之光  这光把黑如铁布的天空撕开一个缺口  就给当时世界一次大声呼吸的机会  这光很有质地,为了它的光芒和明亮  很多人付出了宝贵的生命  这些历史的改革者和推动者  他们早已隐藏于时光的大幕之后  而现在,将红色打开的方式  就是拨云见日,擦亮今世的眼睛  这路  也崎岖不平  
期刊
老屋带着蕴藉的记忆和一屋子的旧物,即将消失了。一屋子破旧的家什,扔的扔,砸的砸,烧的烧了。一种感伤在心里回旋,隐隐约约,不明所以,却又实在。我从中捡起一些陶盘瓷碗,柜橱缸钵,记录还原一些生活迹象,用以凭吊和纪念养活我们的亲人和养活我们的艰苦又深情的时代。  ——题记   菜盘,女人与粉盒  两只粗瓷大盘子放在有些暗淡的真漆桌子上。一只盘子里的大鱼安静又灵动地眨巴着眼睛。大盘子有些粗笨。粗笨是指盘
期刊
透过茫茫硝烟 我看见裹满  绷带的战士在战壕拼杀 呐喊  那些坚硬的血 从嘉兴南湖到井冈山  从遵义会议到陕北延安  从八年抗战到解放大西南  染红了生命的旗帜 染红了  历史的天空和党旗下豪迈的誓言  嘹亮的军歌掩埋了黄河的咆哮  鲜花和掌声里 那艘满载希望的红船  终于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靠岸  仰望星空 我看见铁锤和镰刀  正万山红遍 那首《东方红》  那首《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那首《春
期刊
遵义的颜色,早已经被人民的军队染红  遵义的声望,被一次关键与转折的会议铭记  宣言书、宣传队、播种机在地球的红飘带上奔忙  如今,遵道行义、自强不息、红魂立德  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形象和气质  遵义会议,成为一个热门的词汇  成为一个城市的名片和地标  仿佛,会址上的每一个房间都还有温度  会议室里的搪瓷口缸茶水未凉,炭火未烬  窗前的那棵百年老槐树,风风雨雨中,记下了  一些人和事的平凡与不朽
期刊
守信的国画已经抵达一定的境地,而且个性鲜明多变,不在一种风格内束缚自己,这也是成功的画家孜孜追求的方位。  守信与我曾在同一个办公室做宣传工作,我是看着他一步一步自学成才成为画家的。从科里需要画什么他就画什么,到自己想画什么才画什么。终于成果累累。  他的第一张画,是“兔娃拉琴”。他刚参加工作就被抽调到矿宣传队拉二胡、小提琴。后来到宣传口画宣传画,保卫珍宝岛什么的。而这个可爱的兔娃似小荷刚露尖尖角
期刊
一  多多原名栗世征,一九五一年生于北京。他的写作,与北岛一样,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初:  一九七二年六月十九日,送友人去北京站回家路上我得句“窗户像眼睛一样张开了”,自此,我开始动笔,于一九七二年底拿出第一册诗集。a  时隔三十多年,多多精确到连日期都记得的回忆,大抵建立在一个具体可感的比喻上。换言之,多多的诗歌写作,一开始就强调了修辞。从一个形象的比喻开始,发展出一首诗的肌肉,这种进入诗歌的方式
期刊
逃离,或许是旧的结束。或许是新的开始。  ——艾丽丝·门罗  那种令人心向往之的逃离,存在于每个人的意念之中。  ——舍伍德·安德森  一  兰波一句“生活在别处”a激动了多少不安分的心灵:法国1968年“五月风暴”的运动中,这句诗被作为标语刷在墙上;米兰·昆德拉把它作为一部小说的题目;美国“迷惘的一代”年轻作家们为积累素材,一度长时间旅居巴黎,过着“别处的生活”,以求写出堪与欧洲文学经典相媲美的
期刊
新时期以来,随着西方小说的不断引入,中国作家的文学创作经历了一系列的文体实验、形式探索和技法创新,怎样写而非写什么成了小说家们关注的焦点。这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传统的现实主义书写的衰落,很多小说沦为空洞的文本,与现实生活渐行渐远。近几年这些弊病有所缓解,现实主义书写开始复兴并呈现爆发的态势,尤其是长篇小说创作成绩更为突出,“现实主义题材也成为近年来长篇小说创作的基本选择”a。在如何对现实发言,如何对当
期刊
孔 静  供职于潞安集团新闻中心,现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会员、中国职工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摄影家协会理事、山西省长治市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长治新闻摄影学会副秘书长。  從事新闻工作近27年,摄影作品在二百余家报刊发表,部分作品入展并获奖。
期刊
甘肃王怀罡有着很多坎坷和传奇的人生经历,他从一名井下矿工奋斗到一名优秀企业管理者——煤矿矿长;又从一个书法爱好者经过刻苦努力成长为全国知名书法家,在这两个领域中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此中甘苦只有他自己能体会到。  早在2005年之前,我就在网络上经常看到王怀罡活跃于“中国书法家论坛”及全国书坛的身影,他的名气可以说甚是了得。由于同属煤炭行业,我作为煤矿书协秘书长,对他更是关注。在此之前,煤矿文联、煤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