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国家启动新一轮中职学校德育课改革,在课程功能、内容、实施、管理、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改革。在这其中,尤其重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德育课教学中,要改变传统的师生关系、优化教学过程、诱发学生的积极兴趣,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创新;德育课教学;缺乏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4-0143-01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的发展靠创新,不论是对自然的探索,还是对社会问题的思索,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生命的每一步都呼唤着创新的智慧。目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课堂如死水一潭,毫无生机。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是摆在当前每一位德育课老师面前的一个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改造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在一些德育课堂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更不用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首先在德育课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目标让学生明确,新知让学生发现,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探讨,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学会”变为“会学”。
其次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德育课教师在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师在上生在下”的现象。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以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德育教育主阵地。
二、巧设疑问,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让学生感兴趣并积极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例如有次在讲“国家的税收政策”时,恰巧学校附近有一彩票站开出了五百万大奖,引发学生议论纷纷,直到上课铃响还不能平息。面对此景,我没有批评学生,也没有直接上课,而是灵机一动,问同学们中了大奖的钱都能归个人所有吗?问题抛出,同学们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行要交税,没有定论。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引出了我们的课题“国家的税收政策”。这种迂回式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由窄到宽,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发现性和创新性得到有效训练。
三、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习方式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热情和兴趣。转变这种学习方式,就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与鼓励。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要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就业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指出:德育课要以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就业为原则。在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堂上,不能仅仅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去指导实践,解决就业和学习生活中的难题。
例如在讲到“未来的职业规划”时,要求学生通过所学,定制一份职业规划书,并在各班建立讨论小组,让学生讨论自己的规划书。最后小组推荐优秀学生在班级论坛中发表个人见解。这种方式让学生很好的思考了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与方法。在讲到“矛盾”时,则引领学生思考学习、生活、就业中的矛盾现象。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点,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完善考试方法,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学习的创新效果
新时期,德育学科的考试将逐步走向科学化,并从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试评价,学生的成绩评定应实现三方面的结合:一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克服片面强调记资料与观点的倾向,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二是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材内容,加深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卷面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克服重卷面成绩轻实际表现的倾向,排除一试定成绩的弊端。
总之,中职德育课担负着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的重任。在德育课教学中贯彻实施创新教育思想,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惟此才能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
关键词:创新;德育课教学;缺乏主动性
中图分类号:G7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0)-04-0143-01
科学的本质是创新,科技的发展靠创新,不论是对自然的探索,还是对社会问题的思索,生活的每一个领域、生命的每一步都呼唤着创新的智慧。目前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效果十分不理想,教师缺乏激情,学生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和创新性;课堂如死水一潭,毫无生机。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真正实现其育人教化功能,是摆在当前每一位德育课老师面前的一个亟需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一、改造师生关系,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创新热情
在一些德育课堂上,教师高高在上,照本宣科,满堂灌,脱离学生实际,学生当然不喜欢,学习的积极性降低,更不用说创新能力的培养了。
首先在德育课教学中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目标让学生明确,新知让学生发现,过程让学生参与,问题让学生提出探讨,内容让学生归纳总结。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学会”变为“会学”。
其次要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德育课教师在课堂中,要改变传统的“师在上生在下”的现象。学生的思想、意志、情感和行为方式应该得到同样的尊重,应该给予学生足够的展示才华、表达自己思想和情感的机会。教师应本着“以学生为本”的原则,树立师生平等观念,注意与学生进行情感交融,才能创造一种平等、尊重、和谐、发展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民主、活泼的课堂氛围,才能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开拓学生思维,把课堂变成以实现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的德育教育主阵地。
二、巧设疑问,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是一个设疑、质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课前要认真研究教材,精心设计问题,才能在课堂上提出学生让学生感兴趣并积极思考的问题。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学生的讨论,以指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研究者的角色进行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大胆探索,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例如有次在讲“国家的税收政策”时,恰巧学校附近有一彩票站开出了五百万大奖,引发学生议论纷纷,直到上课铃响还不能平息。面对此景,我没有批评学生,也没有直接上课,而是灵机一动,问同学们中了大奖的钱都能归个人所有吗?问题抛出,同学们有的说可以,有的说不行要交税,没有定论。同学们热烈的讨论引出了我们的课题“国家的税收政策”。这种迂回式提问,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到深,由窄到宽,由形象到抽象,使学生创造思维的敏捷性、发散性、发现性和创新性得到有效训练。
三、改变学习方式,鼓励学生求异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学习方式窒息人的思维和智力,摧残人的热情和兴趣。转变这种学习方式,就要把学习过程中的发现、探索、研究等认识活动突出出来,使学习过程变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新课程改革,要求培养学生的批判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个性化的理解与表达。这就要求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对学生的好奇和求异加以引导与鼓励。所以教师要鼓励学生提出疑问,让学生知道没有绝对的真理,要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去探索、去质疑、去创新,从而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四、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就业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中指出:德育课要以贴近社会、贴近学生、贴近就业为原则。在职业学校的德育课堂上,不能仅仅以掌握知识为目的,更为重要的是运用所学知识创造性地去指导实践,解决就业和学习生活中的难题。
例如在讲到“未来的职业规划”时,要求学生通过所学,定制一份职业规划书,并在各班建立讨论小组,让学生讨论自己的规划书。最后小组推荐优秀学生在班级论坛中发表个人见解。这种方式让学生很好的思考了未来职业发展的方向与方法。在讲到“矛盾”时,则引领学生思考学习、生活、就业中的矛盾现象。只有理论联系实际,激发了学生的思维点,才能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完善考试方法,多角度、多层次考查学生学习的创新效果
新时期,德育学科的考试将逐步走向科学化,并从知识、能力、觉悟三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的考试评价,学生的成绩评定应实现三方面的结合:一是知识与能力相结合。克服片面强调记资料与观点的倾向,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二是开卷与闭卷相结合。引导学生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让学生走出课堂,用生活中的实例去印证教材内容,加深理解,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是卷面成绩与平时表现相结合。克服重卷面成绩轻实际表现的倾向,排除一试定成绩的弊端。
总之,中职德育课担负着塑造学生的思想品德,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四有”新人的重任。在德育课教学中贯彻实施创新教育思想,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惟此才能不断为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建设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