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盘龙,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山村,曾因农村危房改造“盘龙模式”闻名全国,魏启祚老人作为该模式的主要缔造者,也誉满三湘。当年我恰任县民政局局长,主管该项工作,故与盘龙村和魏老结下了不解之缘。后来,因工作变动,我去盘龙的机会少了,但常闻盘龙发展之神速,让我萌生故地重游之念。
一踏入盘龙村界,一湾如月的碧水映入眼帘,被风吹皱,闪耀着粼粼的波光,宛如一汪楚楚动人的明眸,含情脉脉地眺望归人。“在水一方”是月亮小区和那一字排开的月牙形乡村别墅,岚烟缕缕,桃浪层层,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一条露出新枝的林荫大道穿行于诸户门前,迎着春风,踏着花香,少者可以去运动操场追逐嬉戏,壯者可以去水榭亭台品茗闲赋,长者可以去健身区域甩腿扭腰……还有相邻不远的太阳小区、星星小区、上景庄园——我仿佛走在水雾织成的梦境中。
魏老生于乱世,家境贫寒,其父又不幸早亡,他从小就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并早早辍学,挑起家庭的重担。新中国成立后,在组织的关怀和培养下,他人了党,当过生产队长、大队支书。在盘龙村,他带领群众大兴水利,改造低产农田,实行多种经营,发展村办企业,修学校建礼堂。与群众一道起早摸黑、废寝忘食,让闭塞贫穷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全县的先进村,还被县委破格提拔为乡长……
魏老虽然读书不多,但毛主席的语录能倒背如流,他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收藏毛主席的像章。特别是退休后,只要哪里出了新款毛主席像章,不管路途有多远,无论价格有多高,他都心心念地想把它“请”回来。每年的12月26日,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暴雪冰冻,魏老都坚持到韶山为毛主席祝寿,再去长沙、湘潭等地古玩市场收集毛主席像章。五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他花光了自己的毕生积蓄,收藏瓷质、铜质、铝质等各类像章3万余枚,枚枚宛如跳动的脉搏、跃动的音符,在他开设的毛主席像章陈列室内闪闪发亮。他还在自家屋场前坪矗立了毛泽东铜像,被外界称之为“衡阳的韶山冲”。早些年,曾有一位商贩开出不菲的价格,想一把买走魏老的毛主席像章。魏老一口回绝,并义正词严地说:“我收藏毛主席像章不是为了发财,我不会卖!而且,我的儿孙也不能卖。”他要把这份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感恩之情,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200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雪灾,压垮了该村数十户民房,魏老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再次主动请缨挑起了灾后重建的重担。然而,灾后重建并非易事,倒房户全都是困难户,要把房子建到一起,钱从哪里来?附属设施怎么办?谁来组织实施?经过魏老的深思熟虑,一套“新居共建、事务共管、资源共享、资金统筹”的工作模式诞生了,并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有效地解决了建房资金不足的问题。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节省下来的十多万元养老钱拿了出来用于村民建房。一栋栋安居新房拔地而起,一张张愁眉苦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傍晚时分,凝望着不远处虎形山上魏老的那座丘坟,不禁低吟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吟着吟着,竟然哽咽失声,一步一回首,三里两徘徊。
责任编辑:黄艳秋
一踏入盘龙村界,一湾如月的碧水映入眼帘,被风吹皱,闪耀着粼粼的波光,宛如一汪楚楚动人的明眸,含情脉脉地眺望归人。“在水一方”是月亮小区和那一字排开的月牙形乡村别墅,岚烟缕缕,桃浪层层,处处绿波荡漾,家家临水映人;一条露出新枝的林荫大道穿行于诸户门前,迎着春风,踏着花香,少者可以去运动操场追逐嬉戏,壯者可以去水榭亭台品茗闲赋,长者可以去健身区域甩腿扭腰……还有相邻不远的太阳小区、星星小区、上景庄园——我仿佛走在水雾织成的梦境中。
魏老生于乱世,家境贫寒,其父又不幸早亡,他从小就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生活,并早早辍学,挑起家庭的重担。新中国成立后,在组织的关怀和培养下,他人了党,当过生产队长、大队支书。在盘龙村,他带领群众大兴水利,改造低产农田,实行多种经营,发展村办企业,修学校建礼堂。与群众一道起早摸黑、废寝忘食,让闭塞贫穷的落后村一跃成为全县的先进村,还被县委破格提拔为乡长……
魏老虽然读书不多,但毛主席的语录能倒背如流,他还有一个爱好,那就是收藏毛主席的像章。特别是退休后,只要哪里出了新款毛主席像章,不管路途有多远,无论价格有多高,他都心心念地想把它“请”回来。每年的12月26日,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暴雪冰冻,魏老都坚持到韶山为毛主席祝寿,再去长沙、湘潭等地古玩市场收集毛主席像章。五十多年如一日,坚持不懈。他花光了自己的毕生积蓄,收藏瓷质、铜质、铝质等各类像章3万余枚,枚枚宛如跳动的脉搏、跃动的音符,在他开设的毛主席像章陈列室内闪闪发亮。他还在自家屋场前坪矗立了毛泽东铜像,被外界称之为“衡阳的韶山冲”。早些年,曾有一位商贩开出不菲的价格,想一把买走魏老的毛主席像章。魏老一口回绝,并义正词严地说:“我收藏毛主席像章不是为了发财,我不会卖!而且,我的儿孙也不能卖。”他要把这份对共产党和毛主席的感恩之情,世世代代薪火相传。
200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雪灾,压垮了该村数十户民房,魏老看在眼里,急在心头,再次主动请缨挑起了灾后重建的重担。然而,灾后重建并非易事,倒房户全都是困难户,要把房子建到一起,钱从哪里来?附属设施怎么办?谁来组织实施?经过魏老的深思熟虑,一套“新居共建、事务共管、资源共享、资金统筹”的工作模式诞生了,并结合农村危房改造,有效地解决了建房资金不足的问题。不仅如此,他还把自己节省下来的十多万元养老钱拿了出来用于村民建房。一栋栋安居新房拔地而起,一张张愁眉苦脸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傍晚时分,凝望着不远处虎形山上魏老的那座丘坟,不禁低吟着“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吟着吟着,竟然哽咽失声,一步一回首,三里两徘徊。
责任编辑:黄艳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