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课教学最主要的两个“关注点”

来源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rh791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因为选修课是一种建国以来从未见过的崭新课程形式,所以《语文课程标准》中用了较多篇幅,对其进行了专门系统的具体阐述。通过认真研读课标相关章节,笔者以为,选修课教学最主要的“关注点”是两个:
  第一个关注点:选取
  课标同义语:精选、选拔、筛选、选择
  选取,就是挑选取用,有选择地教学。就教学内容和应对策略来看,选修课教学的核心和灵魂是一个“选”字,5个系列16个模块不可能全上,在获得必修课10学分的基础上,再“任意选修4个模块,获得8学分”的要求即可证明。如模块《外国诗歌散文欣赏》共选有41则诗文,就应该结合文本和学生实际,有所取舍。即使选定了某个系列某个模块,在某个单元教学时,也应有所侧重地选取若干篇目,如《先秦诸子选读》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共选有7篇作品,当然不能全部逐一进行解读。如此等等,都表明一个“选”的问题,都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如果按模块、按单元依次完成,依课序逐一解决,不仅时间不够用,而且也与课标理念相悖,也就不存在“选修”了。那么怎样在“选取”上做文章呢?现以《先秦诸子选读》第五单元为例,稍加点及。
  一是“选取”这个单元最有代表性的一篇课文进行重点教学,以教师为主,两个学时完成。这个单元都是庄子的作品,共5课。关于《先秦诸子选读》这本教材,《语文课程标准》中“举例八”是这样要求的:“继承和发扬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培养好学深思的探究态度。”根据“课标”这一指向和《庄子》作品的内容特点,可“精选”其中最能代表庄子思想和风格的一篇文章《鹏之徙于南冥》,进行全方位多侧面的解读,包括重点实词、重点虚词、内容写法、重点语句、通解通译等等。适当结合考纲要求和考题形式,分类梳理,分块落实,分项完成。
  二是“选取”这个单元难度适中的一篇课文,让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带着明确的目标和任务,进行阅读理解分析,以学生为主,一个学时完成。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师在处理选修教材的时候,主要从本情、学情、教情、考情出发,确定切实可行、行之高效的学习捷径,让学生摸准门路,看清方向,不学则已,一学则灵。这就是“选择”一篇较为典型、难度适中的课文,即《无端崖之辞》,让学生分类突破。突破的主要内容大致有:①“选取”几个重点实词,进行具体解释,温故知新,将自己在初中阶段以及高中必修教材中所及的该实词意义和用法,尽可拿来,先“知新”,后“温故”,形成梳理、总结、复习的格局。②“选取”若干重点虚词,进行对应句例解释,放出眼光,扫描全景,调用知识储备,形成某个虚词的运用大观。③“选取”几个重点语句进行对译,最好是七则短章每则一句,先定句,再定词,先直译,后理顺,先重点,后一般。实施时,学生独立运作,教师随时点拨。
  三是“选取”这个单元其他三篇课文涉及的重点实词、虚词,进行总结定位梳理,师生共同确定,一个学时完成。这个单元共5课,前面已经完成了两课,对于另三课的处理是:师生合作,分类解决;其程序是:“筛选”、解释、援引。《东海之大乐》7个实词:少、闻、比、卒、却、举、知;重点虚词:于。《尊生》5个实词:去、累、轻、厌、几;重点虚词:以。《恶乎往而不可》6个实词:病、乘、和、恶、类、修;重点虚词:为。根据选定词语进行旁征博引,尽可能建全该词在文言中的各类用法,形成完整的词库。
  四是“选取”这个单元涉及的主要文学常识,进行分类归纳,纵横结合,扫清阅读障碍,进入文化氛围,师生共同活动,一个学时完成。文学常识比较狭窄,以作者作品为点,适当补充相关知识,即可圆满完成任务;文化常识十分宽泛,面广点多,纷纭繁复,难度大,障碍多。据此特点,教师应指点学生,选定这个单元相关注释,定向性圈点,针对性积累,分类整理编辑,形成文化常识荟萃。仅以古代器皿为例,这个单元就有:斤、缁、屦、樽、瓠、絖、机、幹、絺、镆铘等。
  五是“选取”这个单元若干知识点,进行综合检测,以学生为主,一个学时完成。就是在这个单元教学完成之后,进行一次总结性阅读考试。语言材料全部来自于这个单元,看书做题,开卷答试,过关验收,模拟应用,及时反馈。选取的知识主要包括重点实词,重点虚词,重难点语句,同类信息句子,文言特殊句式、思想内容、写作技巧等,以形成综合、理解、分析的能力。
  这样安排,科学合理,目标明确,七个学时轻松完成。之所以产生如此效果,关键是在“选取”上下功夫,选系列、选模块、选单元、选课文、选知识,宏观把握,微观落实,以点带面,设计精巧,动态呈现,高质高效,充分显示了选修课教学的途径和特色。
  第二个关注点:探究
  课标同义语:探寻、探索、探讨、研究、研读
  探究,就是探索研究,探寻追究。选修教材与必修文本一样,都是以文和图的形式静态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每个系列、每个模块、每个单元、每篇课文,容量都是固定的,承载的内容也是有限的。但是,如果我们动态地“研读”教材,积极“探寻”其中的真谛,用多色多棱的眼光来阅读,它们又是不固定的,是无限的,正所谓一叶一世界,一文一乾坤,“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就是“探究”的效果。《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培养探究意识和发现问题的敏感性”,“不断提高探究能力,逐步养成严谨求实的学风”。这就要求我们带着“探索”的眼光,积极“探讨”其中的奥秘,让教材膨胀放大,从而发现新问题,步入新境界,获得新知识,享受新成果。探究的特点就是多问几个为什么,探究的层次主要是指纵向开拓,正向妙思,逆向求异,多向联想等。无论何种课文,一旦经过了这么多渠道的探究,都会使被探究的内容和问题清晰化、明朗化、深刻化,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现以“诗歌与散文”系列中的《项羽之死》为例。
  《项羽之死》节选自《项羽本纪》,篇幅很短。编者为什么要选入这则文言作为选修文本,笔者以为,最主要原因是这篇文章值得探究的东西甚多,从这个意义上说,它是带着为课标“探究”理念服务而坐客于选教材的。我们在教学时,就要根据文本内容,以“探究”为主要解读途径,在大致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可从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探究:   一是项羽是在什么地方死的?“探究”环境背景。项羽出垓下,过淮河,误入阴陵,困于东城,死于乌江,一路损兵折将,形势急转直下,这就为项羽的悲剧提供了极为具体的背景,这一背景说明了什么呢?由此展开探究,形成如下要点:①说明项羽大势已去,英雄再无用武之地;②被阴陵农夫欺骗而误入沼泽,说明已失去民心,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失民心者失天下;③不听亭长建议,说明他刚愎自用,虽已无力回天,却还要沽名钓誉;④水与泪有关,以乌江为项羽自刎之所,使他的下场显得更加凄凉悲惨。
  二是项羽为什么要死在这个地方?“探究”刘项之争。项羽起兵八年,势不可挡,随后与刘邦形成争霸之势,“先入关者王之”的约定之后,这种争霸就更加激烈,鸿门之宴,是这种争霸的一次预演,项羽的坐失良机,不听范增劝告,放走刘邦,便决定了项羽以失败告终。八年之后,项羽被追至东城,最后自刎,这一结果,实际上从鸿门宴就已经开演了,刘项之争终于以项羽彻底失败落下帷幕。这样探究,因果相关,追根溯源,长时间,大跨度,使学生对这段汉初历史有了高屋建瓴的深刻印象。
  三是项羽是怎么死的?“探究”悲壮情景。史家给项羽的盖棺定论是“失败的英雄”。英雄之死,当然有“英雄”的气概和特点,根据文本可知,他的死悲壮激烈,惊天动地,表现在哪些方面呢?探究因此生成:①项羽动作,第一组:惊、起、饮、歌、泣,第二组:呼、驰、斩,第三组:嗔、叱,第四组:驰、斩、杀、亡。②项羽的语言:惊呼、歌诗、回顾、总结、赠马、赠头。可见,项羽身陷绝境,托身无所,却大义凛然,面无惧色,勇猛善战,令敌人闻风丧胆,但终因寡不敌众,自刎身亡。在这里,项羽的泪是“英雄之泪”,项羽的歌是“英雄之歌”,项羽的死是“英雄之死”,项羽的败是“英雄之败”。这样的典型,历史上绝无仅有,也正因为如此,几千年来人们不曾忘记他,并成为众多文学艺术家宠爱的创作素材。这样探究,既忠于文本,又扩展开来,居高临下,准确到位,对项羽之死的悲壮情景,就有了更深的认识和感受。
  四是项羽为什么要这样死?“探究”人物性格。项羽是个“失败的英雄”,作者为什么要安排他死在江边,死在战场,死在自己手里,与这个落魄英雄的性格密切相关,从而有意识地启迪学生,从项羽身上寻找矛盾,矛盾越多,个性就越鲜明,形象就越突出,于是形成这样几个探究要点:①项羽是个“有泪不轻弹”的七尺男儿,又是个柔情似水、在美人面前“泣数行下”的普通男人,表明了他勇武刚强、多情善感的特点;②项羽既是个一呼百应、勇猛善战的西楚霸王,可是在有退路的情况下又不愿意“东渡乌江”,东山再起,认为是“天之亡我”,显示了他勇猛英武却又自负伤感、相信天命的性格;③项羽既是个嫉恶如仇、视死如归、杀敌如麻的猛将,又是个见了敌方“故人”愿献“头”颅、成人之美的义士,表现了他勇武过人、知耻重义的品格。这样探究,使我们对项羽这个人物就有了全方位的认识,眼前这位“失败的英雄”,众多矛盾集于一身,个性鲜明,独树一帜,血肉丰满,极富立体感。
  五是项羽的死告诉了我们什么?“探究”历史意义。项羽的死已成为历史,学习这篇课文,就要认识其产生的意义。教学时,让同学们带着评判的眼光,纵横思辨,正反兼收,见仁见智,各抒己见,旁征博引,适当补充相关材料,形成如下探究观点:①项羽不能重用人才,不分好坏,不辨真假,如刘邦曰:“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②项羽不能屈伸,不能忍辱负重,不听亭长劝告,如杜牧曰:“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胡曾曰:“争帝图王势已倾,八千兵散楚歌声。乌江不是无船渡,耻向东吴再起兵。”③项羽有节气,有骨气,不向刘邦求和,宁可战死疆场,也不苟且偷生,堂堂男子,铮铮铁骨,赢得千古真名,李清照曰:“生当为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④项羽只是一介武夫,没有谋略,没有治国才能,司马迁曰:项羽“好战喜功,穷兵黩武,以武得势又以武失势。”⑤项羽以武服人,常年征战,不知安抚民心,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阴陵百姓将其指向沼泽,就是明证。⑥项羽的死顺应了历史,客观上起到了推动中国统一的作用,如果他此时过江,势必东山再起,中国又要分裂纷争多年。⑦项羽优柔寡断,难成大事,当初坐失良机,放走刘邦,犹如放虎归山,毛泽东曰:“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⑧项羽刚愎自用,自作聪明,错误在身,却不自责,归咎天意,司马迁曰:“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⑨项羽以敌为友,忠奸不分,生死关头,自刎献头于敌,虽重义气,却为后人所耻,茫茫史海,唯此一人,实在愚蠢之至。
  可见,探究是开拓教材深度和宽度的最好方法,是增加文本韵味和意味的主要途径,同时又是激发同学们求新、求异、求变思维的催化剂,特别是像《项羽之死》这样的作品,更是这样。选修教材中的大多数篇目,也都充满着探究的因子,甚至可以说,选修教材都是为探究而选的典范精品,我们应该有所意识。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乐桥中学)
其他文献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基于建国七十年来的实践经验,中国经济周期治理已经形成了“术”、“势”、“道”相结合的完备体系.第一,在“术”的层面,工具创新奠定调
期刊
一、把握准确性,推行物资采购的定点管理rn按照ISO9000标准,我公司制定了,强化对物资采购的定点管理.采购时,先由采购部门根据国内同行业或其它方面的有关信息,初步挑选几个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2015年度中国直销风云企业权健rn颁奖词rn它以开拓创新的精神,组建了医疗、中草药、保健品、中医药妆品、金融等多领域的产业链体系,以多点并举的发展特色,成就了大健康产业
山岚袅袅岭腰横,溪水潺潺石上鸣。窗外竹松摇梦影,林间虫鸟和书声。晨曦学子闻鸡舞,夜月先生备课灯。更望校园翰墨种,乘风播撒百花荣。
期刊
军队的现代化建设和日常经济活动对于部队的正常有序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军队中的财务管理工作则是其中的重中之重.纵观当前军队财务管理工作,总的来说是健康有序的,但是
2月8日晚,夜幕下的沧州大剧院流光溢彩,演播大厅内笑语盈盈,上千名观众期待着由中共沧州市委宣传部、沧州市体育局联合主办,瑞太极健康运动管理中心承办的“武乡春潮”2015迎
期刊
笔者有幸在国内知名民营旅游企业杭州宋城导入了ISO9001(2000:DIS版)和ISO14001体系,在此就中国民营旅游企业导入这两个体系谈一些体会。 体会之一:在服务业推行ISO9000还是
一、设计理念rn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践,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实践性、亲历性、自主性、生成性、协同性、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新准则适度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使得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企业会计实务中得到了广泛运用。本文在阐述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优势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