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梳理探究”模块的编排着眼于新课程背景,是从新语文教育的视角设计的内容。研究者以文化探寻为主线进行教学探究,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能力,开发了学生创造性思维,还继承和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梳理探究;文化寻根;教学路径
【作者简介】黄静,高级教师,成都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成都市优秀教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梳理探究”模块的编排着眼于新课程背景,是从新语文教育的视角设计的内容。然而,细究其编排内容,笔者发现编者的专题布局大多仅停留在路径和方法上,缺少一条集中的探究主线。面对每册3个专题的内容,有的教师难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有的教师觉得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故而对这部分内容束之高閣,不闻不问;有的教师为赶教学进度,对此内容“越俎代庖”,将每一个内容做全、做好,以“知识清单”的方式发放给学生复习。因此,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体现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精神,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梳理探究的实践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进行了探究。
一、教学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笔者认为,首先,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需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但教师的讲授式教学并不是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其次,语文课程实为文化课程,不管是培养核心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还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都是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实践是语文课程的前提,创设活动是语文课程的载体,文化传承是语文课程实施的终极目标。
基于此,笔者以“实践与传统文化”为线索,删繁就简,追根溯源,创设生活体验,从增强知识积累、文化积累出发,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让“梳理探究”模块的内容呈现方向明晰、序列科学、效果突出的特点。
二、“梳理探究”模块教学路径
(一)探寻姓名意蕴,创设课堂认同接纳的氛围
1.激趣导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优美的汉字》中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构成是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高中阶段的归纳梳理只是对此进行强化、丰富和完善。而汉字文化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若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加以深入思考,那只能算是枯燥无趣的理论学习。笔者在教学时,利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896个活字模型的表演片段的视频,让学生在愉悦的观赏中领略汉字之美。课下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高涨,迅速完成起源、发展、结构等梳理任务。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赏析了贴近现实的精彩视频后,大脑的“愤悱”之门瞬息开启。笔者顺势推出探究任务:通过文献查阅和家庭访谈的方式,大胆阐释自己名字的文化内涵,感受汉字的意蕴美,开展班级演讲分享。
2.释义探寻
姓名是一种文化,它能体现一个家庭的意识形态,包括生活态度、道德素养、理想追求,价值观念等家风家貌的继承、巩固和发展。因而,探寻姓名的内蕴就是一次了解家庭文化的过程。例如“明辉”的内蕴:明,意为明亮、公开、清楚、深明大义。《说文解字》释云:朙,照也。煇,光也。“明辉”用作人名时,主要表示一种期望,即希望使用这一名字的人能在人生旅途上焕发出自己的光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成语“窗明几净”“灿烂辉煌”还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学生的姓名文化探究,只有扎根在生活的体验中,通过查阅文献,访谈亲人等,才能赋予其更多新义。因此,对《优美的汉字》的探究既是对中国汉字外形美、内在意蕴美的品味,也是对学生自我认同的教育目标的达成。
3.意义和影响
在实践体验中,自我名字意蕴的探究与文化挖掘,其实也是在回答“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这些哲学问题。与此同时,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的程度,以及能否被同伴悦纳的困惑也能得以解决。学生未来的学业成就、处事态度、人格气质、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与自我形象的塑造、积极的自我意识休戚相关,它们影响或决定着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等。
个体于社会都是具有独立性的,也是无人能取代的。在探寻中悦纳自我,在展示中得到别人的悦纳,才能在内心产生被尊重、被认可的感觉。只有爱自己的人才会拥有对实现个体人格的强烈愿望,才会产生实现个体价值的憧憬。姓名文化的探究任务,让学生体会到愉悦感、幸福感与价值感,姓名文化这个平台,架起了语言文化的代际传承与发展。
(二)搜集整理新词新语,触摸时代文化发展的脉动
1.挖掘背景
新词新语最初是以网友们别出心裁、自娱自乐的形式出现的,如今却华丽转身为一种全社会的新锐话语形式。例如“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就是颇具时代特点的网络热词。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辐射的范围很广。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梳理探究内容的设置为追溯这一文化产生根源,提高知晓国事、天下事的辨识力等方面提供了平台。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梳理探究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活跃于社会中的多个网络热词,对这些词语适当分类,用不少于60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的理解,阐明这些语言现象产生的社会或时代原因。
2.展示成果
新词新语文化探源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行动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笔者递交了有厚度、有广度、有深度的短文。有的观点鲜明:网络热词是当今社会人们意识和心理的直接反映,它集中表现了人们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有的说理很透彻:硬核,原本用于说唱音乐和游戏。硬核说唱指具有力量感的音乐形式,它热情奔放,猛烈强劲;硬核游戏指难度大、有特定受众的游戏。现在人们所说的“硬核”使用的范围已很广泛,还可以引申为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 ,或者类似核心受众或高水平爱好者行事风格。有的挖掘深刻:网络热词表现人们的普遍心理和追求。如“雷人”心理,网络热词的创造者往往制造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新奇怪异形式,让接受者喜闻乐“用”。有的阐释思辨:新词新语吐故纳新的缘由表现多元社会的高度文化包容性,既针砭时弊,也弘扬正气;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表达,也有随心所欲、兴之所至的瞎编胡造;既有高雅、大气、深刻的内容,也有平淡、庸常乃至低俗的信息。网络热词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一面镜子。 新词新语的文化探寻之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通过分工合作,查阅资料等系列实践体验不仅增强了关注现实、与时俱进的意识,还培养了协同合作能力和思辨力。同时,在生活中“咬文嚼字”,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彰显了语言文字在时代发展与变迁中焕发的灼灼魅力。
(三)设计家乡名片,咀嚼乡土魅力和游子情怀
1.追根溯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一文有这样一道课外延伸题。
文化往往具有地域色彩。比如产茶的地方可能发展出独特的茶文化,产酒的地方可能发展出独特的酒文化,产竹子的地方有竹工艺文化,还有的地方有舞狮文化、陶瓷文化、丝绸文化,乃至各地做菜的工艺特色都可以发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饮食文化。你所在的地区有什么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这种文化是怎么形成的?试考察一下,写一篇短文。
用这道题和2006年的北京市高考作文题做比照。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笔者发现,教材编写者对地方文化的思考和高考命题人对家乡的文化思考如出一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故乡,有不同的根系,家乡每一抔土,每一种物品都与别地不一样。每一地方风俗风物的深度呈现,是家乡文化根深蒂固的心理沉淀,是对故乡人生活状态、个性特点、审美追求、精神品质等文化的寻根。
2.借鉴迁移
教师可以在教材这道课外延伸题的后面增加這样的内容:“请选择其中一种能成为你家乡符号或家乡名片的文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教师给学生一周的假期时间深度调查、采访,实地体验。
家乡风物、风情在学生的文字“包装”下流光溢彩。例如成都籍学生叹“大哉成都盖碗茶!成都的盖碗茶是种激烈的碰撞艺术,杯托相击,思维相撞——愈撞愈清醒,仿佛乾坤全拿捏在一杯鲜茶里,撞出了千秋厉响,远远地传遍市廛万间”;安徽籍的学生写“徽派建筑,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和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始终萦绕在房梁、木雕和徽州人的心中”;还有邛崃籍的学生说“就像钵钵鸡离不开奶汤面,奶汤面也离不开邛山脚下这一方水土。四川的其他地方吃奶汤面,总是缺了那一份浓厚和风韵。也许它不像美酒,不能张扬着掠过五湖四海,但它的确能哺育一方之人,融进他们快活的生活中”。
一篇文章就是一张故土的名片。学生的文章有赞美,有批判;有深情,有惋惜;有追忆,有畅想。有关故乡的篇篇文化散文,是道道美味的心灵鸡汤,触碰着阅读者精神的味蕾。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名出色的导演、一名优秀的编剧。学生对故乡文化进行深入的追问,让思维向纵深处漫溯。
(四)探究传统节日渊源,抒发思古怀人的民族情愫
1.背景探究
节日是一种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节日氛围里特定的风俗活动体现人们对周围生活、宇宙世界的敏锐关注和深刻认识。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这一节假日制度的调整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每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风景线,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关系着历史与血脉,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具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稳固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力量的重大意义。
根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的《姓氏源流和文化寻根》的梳理探究内容,教师可以挑选“节日文化”作为重点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全面梳理各传统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做成精美的PPT;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节日,写一篇以“节日怀想”为话题的文化散文,进行班级分享。
2.创新应用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常见的节日。学生通过前三次梳理探究学习任务的训练,从陌生走向熟悉,从粗浅走向深邃,思考问题的方向和角度也各不相同,例如一位学生写的《明月几时有》文章片段。
中秋来历,众说纷纭。有说是源于帝王之祭祀,也有说起于农业之生产,甚至还流传着隋末赵义起义的民间传说。我却无端相信,那不过是明月的必然。望朔望朔,月盈月缺,“飞镜又重磨”。这样的变化,是哲学上不尽的循环与轮回——“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样的盈亏,也是中国古老的智慧,“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样的明月,更使人民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圆满。中秋又哪止热闹与团圆?……也许还有醉问青天,白头忆少年的韶华空付之愁;也许还有一份“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名士傲骨;也许还有心老沧州的家国苦悲……
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深度探究,思维触角的自由伸缩,灵动而富有创造力。“节日溯源”不是喊喊口号,也不是休闲娱乐式的祈福、相聚,而是通过阅读、思考、观察、摸索,体悟文化与文明的源头与方向。
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较之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始终紧紧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关键词,旨在全面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全面探究、积极创造、合作共享等方面的能力。然而“自主、合作、探究”不是说说而已,它们需要实践来落实。
上述围绕文化探寻开发的每一个课题都以触摸时代文化发展脉动为前提,立足现实,尊重学生的个性,从学生兴趣出发,经过“接触文本,阅读内容”“选择探点,查阅资料”“列写提纲,形成文章”等阶段,经得住质疑和考验。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梳理探究任务很难通过一两节课完成,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为了不随意打断“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等模块的系统单元教学,同时也为了方便一部分住校生查阅资料,教师要在每学期的开学伊始,选择好“梳理探究”模块的专题内容,提前做好时间的预设和内容部署。
三、结语
“梳理与探究”以文化探寻为主线的教学之旅虽然打着新课标的时代印记,却需要教师秉持理性的态度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因为在传统文化的挖掘、学习和传承中,有一些文化特征与民主法治、自由个性、市场贸易、契约信用、科学探索等现代文明相去较远[1]。梳理与探究,风景无限、珍宝深藏,而体验与传承,呵护与活化,审视与甄别的教学旅途还很长,需要广大教师在未来的日子里带着情怀,带着思辨去跋涉和攀登。
参考文献:
[1]褚树荣.理性与多元:中华传统文化任务群学习体会[J].语文学习,2018(10):34.
(责任编辑:陆顺演)
【关键词】梳理探究;文化寻根;教学路径
【作者简介】黄静,高级教师,成都市语文学科带头人,成都市优秀教师。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梳理探究”模块的编排着眼于新课程背景,是从新语文教育的视角设计的内容。然而,细究其编排内容,笔者发现编者的专题布局大多仅停留在路径和方法上,缺少一条集中的探究主线。面对每册3个专题的内容,有的教师难以进行合理的教学设计。有的教师觉得与高考没有直接关系,故而对这部分内容束之高閣,不闻不问;有的教师为赶教学进度,对此内容“越俎代庖”,将每一个内容做全、做好,以“知识清单”的方式发放给学生复习。因此,如何在实际教学中体现高中语文课程改革精神,指导学生有效地开展梳理探究的实践内容,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进行了探究。
一、教学分析
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要求,笔者认为,首先,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需要引导学生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通过自主的语言实践活动,积累言语经验。但教师的讲授式教学并不是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其次,语文课程实为文化课程,不管是培养核心价值观,提高审美情趣,积累丰厚的文化底蕴,还是传承和发展中华文化,都是在为学生终身学习和个性化的发展奠定基础。实践是语文课程的前提,创设活动是语文课程的载体,文化传承是语文课程实施的终极目标。
基于此,笔者以“实践与传统文化”为线索,删繁就简,追根溯源,创设生活体验,从增强知识积累、文化积累出发,引导学生探究中华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中华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让“梳理探究”模块的内容呈现方向明晰、序列科学、效果突出的特点。
二、“梳理探究”模块教学路径
(一)探寻姓名意蕴,创设课堂认同接纳的氛围
1.激趣导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优美的汉字》中汉字的起源、汉字的演变、汉字的构成是学生原有的知识积累。高中阶段的归纳梳理只是对此进行强化、丰富和完善。而汉字文化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若教师的教学设计不加以深入思考,那只能算是枯燥无趣的理论学习。笔者在教学时,利用《中国汉字听写大会》节目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中896个活字模型的表演片段的视频,让学生在愉悦的观赏中领略汉字之美。课下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高涨,迅速完成起源、发展、结构等梳理任务。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生在赏析了贴近现实的精彩视频后,大脑的“愤悱”之门瞬息开启。笔者顺势推出探究任务:通过文献查阅和家庭访谈的方式,大胆阐释自己名字的文化内涵,感受汉字的意蕴美,开展班级演讲分享。
2.释义探寻
姓名是一种文化,它能体现一个家庭的意识形态,包括生活态度、道德素养、理想追求,价值观念等家风家貌的继承、巩固和发展。因而,探寻姓名的内蕴就是一次了解家庭文化的过程。例如“明辉”的内蕴:明,意为明亮、公开、清楚、深明大义。《说文解字》释云:朙,照也。煇,光也。“明辉”用作人名时,主要表示一种期望,即希望使用这一名字的人能在人生旅途上焕发出自己的光辉,照亮自己,也照亮别人。成语“窗明几净”“灿烂辉煌”还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学生的姓名文化探究,只有扎根在生活的体验中,通过查阅文献,访谈亲人等,才能赋予其更多新义。因此,对《优美的汉字》的探究既是对中国汉字外形美、内在意蕴美的品味,也是对学生自我认同的教育目标的达成。
3.意义和影响
在实践体验中,自我名字意蕴的探究与文化挖掘,其实也是在回答“我是谁”“我要到哪里去”这些哲学问题。与此同时,学生认识自我、肯定自我的程度,以及能否被同伴悦纳的困惑也能得以解决。学生未来的学业成就、处事态度、人格气质、身心健康等多方面的发展与自我形象的塑造、积极的自我意识休戚相关,它们影响或决定着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等。
个体于社会都是具有独立性的,也是无人能取代的。在探寻中悦纳自我,在展示中得到别人的悦纳,才能在内心产生被尊重、被认可的感觉。只有爱自己的人才会拥有对实现个体人格的强烈愿望,才会产生实现个体价值的憧憬。姓名文化的探究任务,让学生体会到愉悦感、幸福感与价值感,姓名文化这个平台,架起了语言文化的代际传承与发展。
(二)搜集整理新词新语,触摸时代文化发展的脉动
1.挖掘背景
新词新语最初是以网友们别出心裁、自娱自乐的形式出现的,如今却华丽转身为一种全社会的新锐话语形式。例如“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就是颇具时代特点的网络热词。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已经成为一种社会现象和文化存在,辐射的范围很广。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新词新语与流行文化》梳理探究内容的设置为追溯这一文化产生根源,提高知晓国事、天下事的辨识力等方面提供了平台。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梳理探究任务: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活跃于社会中的多个网络热词,对这些词语适当分类,用不少于600字的小短文谈谈你的理解,阐明这些语言现象产生的社会或时代原因。
2.展示成果
新词新语文化探源的任务,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行动力。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给笔者递交了有厚度、有广度、有深度的短文。有的观点鲜明:网络热词是当今社会人们意识和心理的直接反映,它集中表现了人们的责任意识、参与意识和监督意识。有的说理很透彻:硬核,原本用于说唱音乐和游戏。硬核说唱指具有力量感的音乐形式,它热情奔放,猛烈强劲;硬核游戏指难度大、有特定受众的游戏。现在人们所说的“硬核”使用的范围已很广泛,还可以引申为面向核心受众,有一定难度和欣赏门槛的事物 ,或者类似核心受众或高水平爱好者行事风格。有的挖掘深刻:网络热词表现人们的普遍心理和追求。如“雷人”心理,网络热词的创造者往往制造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新奇怪异形式,让接受者喜闻乐“用”。有的阐释思辨:新词新语吐故纳新的缘由表现多元社会的高度文化包容性,既针砭时弊,也弘扬正气;既有符合语言规范和发展规律的创新表达,也有随心所欲、兴之所至的瞎编胡造;既有高雅、大气、深刻的内容,也有平淡、庸常乃至低俗的信息。网络热词是当今社会文化的一个缩影、一面镜子。 新词新语的文化探寻之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他们通过分工合作,查阅资料等系列实践体验不仅增强了关注现实、与时俱进的意识,还培养了协同合作能力和思辨力。同时,在生活中“咬文嚼字”,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质,彰显了语言文字在时代发展与变迁中焕发的灼灼魅力。
(三)设计家乡名片,咀嚼乡土魅力和游子情怀
1.追根溯源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姓氏源流与文化寻根》一文有这样一道课外延伸题。
文化往往具有地域色彩。比如产茶的地方可能发展出独特的茶文化,产酒的地方可能发展出独特的酒文化,产竹子的地方有竹工艺文化,还有的地方有舞狮文化、陶瓷文化、丝绸文化,乃至各地做菜的工艺特色都可以发展出具有当地特色的饮食文化。你所在的地区有什么独具特色的地方文化?这种文化是怎么形成的?试考察一下,写一篇短文。
用这道题和2006年的北京市高考作文题做比照。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许多城市都有能代表其文化特征并具有传承价值的事物,这些事物可以称作该城市的符号。故宫、四合院是北京的符号;天桥的杂耍、胡同小贩的吆喝是北京的符号;琉璃厂的书画、老舍的作品是北京的符号;王府井商业街、中关村科技园是北京的符号……随着时代的发展,今后还会不断涌现出新的北京符号。保留以往的符号、创造新的符号,是北京人的心愿。
对此,请以“北京的符号”为题,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感受或看法。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笔者发现,教材编写者对地方文化的思考和高考命题人对家乡的文化思考如出一辙。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故乡,有不同的根系,家乡每一抔土,每一种物品都与别地不一样。每一地方风俗风物的深度呈现,是家乡文化根深蒂固的心理沉淀,是对故乡人生活状态、个性特点、审美追求、精神品质等文化的寻根。
2.借鉴迁移
教师可以在教材这道课外延伸题的后面增加這样的内容:“请选择其中一种能成为你家乡符号或家乡名片的文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教师给学生一周的假期时间深度调查、采访,实地体验。
家乡风物、风情在学生的文字“包装”下流光溢彩。例如成都籍学生叹“大哉成都盖碗茶!成都的盖碗茶是种激烈的碰撞艺术,杯托相击,思维相撞——愈撞愈清醒,仿佛乾坤全拿捏在一杯鲜茶里,撞出了千秋厉响,远远地传遍市廛万间”;安徽籍的学生写“徽派建筑,儒家的仁义礼智信和百善孝为先的理念,始终萦绕在房梁、木雕和徽州人的心中”;还有邛崃籍的学生说“就像钵钵鸡离不开奶汤面,奶汤面也离不开邛山脚下这一方水土。四川的其他地方吃奶汤面,总是缺了那一份浓厚和风韵。也许它不像美酒,不能张扬着掠过五湖四海,但它的确能哺育一方之人,融进他们快活的生活中”。
一篇文章就是一张故土的名片。学生的文章有赞美,有批判;有深情,有惋惜;有追忆,有畅想。有关故乡的篇篇文化散文,是道道美味的心灵鸡汤,触碰着阅读者精神的味蕾。站在故乡的土地上,每一个学生都是一名出色的导演、一名优秀的编剧。学生对故乡文化进行深入的追问,让思维向纵深处漫溯。
(四)探究传统节日渊源,抒发思古怀人的民族情愫
1.背景探究
节日是一种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节日氛围里特定的风俗活动体现人们对周围生活、宇宙世界的敏锐关注和深刻认识。国务院新修订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将清明节、端午节和中秋节三大传统节日正式列入全民法定公休节日,这一节假日制度的调整有利于弘扬和传承民族传统文化。每个节日都有着独特的风景线,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关系着历史与血脉,每一个传统节日都具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推动全球华人文化认同,稳固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民族力量的重大意义。
根据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2的《姓氏源流和文化寻根》的梳理探究内容,教师可以挑选“节日文化”作为重点探究任务,要求学生全面梳理各传统节日的时间、来历和风俗,做成精美的PPT;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个节日,写一篇以“节日怀想”为话题的文化散文,进行班级分享。
2.创新应用
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都是常见的节日。学生通过前三次梳理探究学习任务的训练,从陌生走向熟悉,从粗浅走向深邃,思考问题的方向和角度也各不相同,例如一位学生写的《明月几时有》文章片段。
中秋来历,众说纷纭。有说是源于帝王之祭祀,也有说起于农业之生产,甚至还流传着隋末赵义起义的民间传说。我却无端相信,那不过是明月的必然。望朔望朔,月盈月缺,“飞镜又重磨”。这样的变化,是哲学上不尽的循环与轮回——“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这样的盈亏,也是中国古老的智慧,“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这样的明月,更使人民珍惜那来之不易的圆满。中秋又哪止热闹与团圆?……也许还有醉问青天,白头忆少年的韶华空付之愁;也许还有一份“拣尽寒枝不肯栖”的名士傲骨;也许还有心老沧州的家国苦悲……
学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点到面的深度探究,思维触角的自由伸缩,灵动而富有创造力。“节日溯源”不是喊喊口号,也不是休闲娱乐式的祈福、相聚,而是通过阅读、思考、观察、摸索,体悟文化与文明的源头与方向。
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较之传统的接受性学习,最大的区别在于学生的学习方式,它始终紧紧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关键词,旨在全面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全面探究、积极创造、合作共享等方面的能力。然而“自主、合作、探究”不是说说而已,它们需要实践来落实。
上述围绕文化探寻开发的每一个课题都以触摸时代文化发展脉动为前提,立足现实,尊重学生的个性,从学生兴趣出发,经过“接触文本,阅读内容”“选择探点,查阅资料”“列写提纲,形成文章”等阶段,经得住质疑和考验。但需要说明的是,这些梳理探究任务很难通过一两节课完成,需要一个比较长的过程。为了不随意打断“阅读鉴赏”“表达交流”等模块的系统单元教学,同时也为了方便一部分住校生查阅资料,教师要在每学期的开学伊始,选择好“梳理探究”模块的专题内容,提前做好时间的预设和内容部署。
三、结语
“梳理与探究”以文化探寻为主线的教学之旅虽然打着新课标的时代印记,却需要教师秉持理性的态度汲取精华,去除糟粕,因为在传统文化的挖掘、学习和传承中,有一些文化特征与民主法治、自由个性、市场贸易、契约信用、科学探索等现代文明相去较远[1]。梳理与探究,风景无限、珍宝深藏,而体验与传承,呵护与活化,审视与甄别的教学旅途还很长,需要广大教师在未来的日子里带着情怀,带着思辨去跋涉和攀登。
参考文献:
[1]褚树荣.理性与多元:中华传统文化任务群学习体会[J].语文学习,2018(10):34.
(责任编辑:陆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