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城乡教育的脱节使得农村教育面临着危机,当代大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后面临着归根于“农村”还是努力生存于“城市”的艰难抉择。笔者通过当下较热门的“反向人”、“反向情”、“返乡体”等现状对大学生如何在城市与农村间的选择做出一定分析与思考。最后,浅谈大学生“离农”与“为农”间的思考。
关键词:城乡教育;教育流动;定位
近期网上一则《江西年夜饭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不少教育界人士也对此事件众说纷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斷推进,当代大学生力图通过自身努力在城市中寻求一片发展,尤其是农村大学生融入城市的意愿更加强烈。但当他们不得不踏进哺育他们几十年的故乡—农村时,他们的心理是矛盾的,并且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一、介于城乡间抉择而产生的若干现象概述
在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今天,不断生成一些新的词汇和概念来反映当前城乡教育发展失衡所引发的诸多矛盾,但也应察觉到其背后的问题。
(一)反向人
这是一新兴词语,反向人一般认为是农村大学生与农村第二代打工者相比,他们能够在城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大部分农村第二代打工者却要回到农村,这样形成了同样是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却是相反的境遇。
(二)反向情
反向情是指这批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而对农村生活产生了抵触心理,尤其是面临当前农村文化价值凋敝的状况,这与他们在城市的价值观是针锋相对的。
(三)返乡体
和上两个概念相比,返乡体指的是更多从农村出来在城市打拼后并已有所成就的群体,他们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但对当前农村的现状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不满和担忧,并通过一些自己的文章,事件来表达对城市和农村的若干看法。
二、城乡教育模式的历史回顾
古代城乡教育是一体的,落叶归根等是儒家文化植根于乡土的体现。传统教育的重心在乡村,新式教育的重心在城市,但其也加剧了城乡间的差距和对立。
20世纪三十年代,费孝通、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等一批研究者对城乡的教育体制提出了质疑。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是不需要文字的,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基层发生变化,文字才能下乡;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必须以乡村生活为本位,主张活的乡村教育;晏阳初主张改变中国农村社会“愚、贫、弱、私”的病症,实现农村复兴。
步入20世纪60年代后,中国面临了“教育革命”,80年代,政府实施了农村综合教育改革,这些举措都是力图改变城乡同构的教育体系对农村的不良影响。但至今日改变甚微,其原因值得我们反思。
三、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当今的农村衰败是整体性的,人口流动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同时农村出现了诸如:教育落后、养老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乡村暴力等问题。老人与下一辈间存在着空间上的隔离,老人大都自食其力,下一代所受教育欠佳,吃苦耐劳精神不够,情况也不乐观。因此,农村剩下的是星散的人口,荒芜的土地以及伴随的各种频发问题。农村日渐破败,而出现了“乡村空心化”的现状。
华东师大马和民教授在《当前中国城乡人口社会流动与教育之关系》中指出,市场经济为社会流动提供了巨大空间,未来农民的社会流动更多的依赖于教育资源。因此,教育促使农村人员大量涌入城市。但也存在一部分农村人,尤其是第二代农民工由于受教育水平低、技术不足等问题在城市打拼若干年后而无法立足,始终属于城市的边缘群体,而出现所谓的“呆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鲁东大学教授张济洲先生在他的文章《和而不同:城乡教育关系的现实定位》中指出,城乡同构的教育体制是在乡村城市化的基础上,其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必然与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相冲突。他把这种教育架构称之为“离农”,它是指以城市为中心,为城市培养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而非回归乡土的人才。而“为农”模式则要求,农村孩子为农村服务,面向农村、献身于农村。但张济洲先生指出,片面地强调“离农”和“为农”都是错误的,“为农”并不只是在农村的自我封闭和守旧,“离农”也不只是彻底抛弃农村,疏离乡土。
四、大学生在“离农”与“为农”间的思考
几十年来实行了以城市为中心,通过户籍制度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从长远来看,城乡教育应该寻求“共生”合为一体。必须破除城乡二元模式,统筹发展,而不是牺牲乡村而繁荣城市。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关系不是用城市取代农村,而是实现资源,人口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农村教育的复兴并非只依靠个人的努力,而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认识到农村教育中也有优于城市教育的地方,例如:民间智慧和经验等。农村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城市教育的简单复制,而必须关注他们自己的地方特色进行变革,并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物质及资源方面方面
政府和地方部门多提供经费支持,适时适当地给予地方农村必要的钱财补给。尤其补贴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弱势群体,确保全部应受教育儿童的教育需求。
(二)人才和资源方面
努力吸引大城市优秀人才为家乡做贡献,提升乡村教师的文化引领作用,提升人的主体性价值观。同时,为农村多提供必要的资源供给,加大资源的共享力度,使教育资源均衡化。
(三)制度方面
教育公平是社會和谐的基石,应做到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相对“统一”。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力创建完备的体制机制,努力做到“教育公平”,避免城乡公平缺失。
当代农村大学生在经历了重重考试选拔过后,更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在城市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当他们面临“离农”与“为农”时,如何抉择也尤为重要。“为农”看似容易,实则阻力很大;倘若他们想要在愈发贫瘠的土地上收获一片庄家,其背后的努力似乎比想要在城市立足的年轻人更需要一份坚持和热情!
参考文献:
[1] 张济洲.农村教育不能永远姓“ 农 ”———论城乡教育关系的现实定位[J].教育学术月刊,2008,(11):3-6.
[2] 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J].读书.2005,(7):74-83.
[3] 刘铁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读书,2001,(12):19- 24.
[4] 高小强.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20):54.
作者简介:
黄雪茹(1990~ ),女,安徽淮北人,云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
关键词:城乡教育;教育流动;定位
近期网上一则《江西年夜饭事件》引起了大家的广泛关注,不少教育界人士也对此事件众说纷纭。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斷推进,当代大学生力图通过自身努力在城市中寻求一片发展,尤其是农村大学生融入城市的意愿更加强烈。但当他们不得不踏进哺育他们几十年的故乡—农村时,他们的心理是矛盾的,并且面临着艰难的选择。
一、介于城乡间抉择而产生的若干现象概述
在城乡发展差距日益扩大的今天,不断生成一些新的词汇和概念来反映当前城乡教育发展失衡所引发的诸多矛盾,但也应察觉到其背后的问题。
(一)反向人
这是一新兴词语,反向人一般认为是农村大学生与农村第二代打工者相比,他们能够在城市有一份稳定的工作,而大部分农村第二代打工者却要回到农村,这样形成了同样是从农村出来的年轻人却是相反的境遇。
(二)反向情
反向情是指这批大学生由于长期受到城市生活的影响而对农村生活产生了抵触心理,尤其是面临当前农村文化价值凋敝的状况,这与他们在城市的价值观是针锋相对的。
(三)返乡体
和上两个概念相比,返乡体指的是更多从农村出来在城市打拼后并已有所成就的群体,他们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情感但对当前农村的现状又有着不同程度的不满和担忧,并通过一些自己的文章,事件来表达对城市和农村的若干看法。
二、城乡教育模式的历史回顾
古代城乡教育是一体的,落叶归根等是儒家文化植根于乡土的体现。传统教育的重心在乡村,新式教育的重心在城市,但其也加剧了城乡间的差距和对立。
20世纪三十年代,费孝通、陶行知、梁漱溟、晏阳初等一批研究者对城乡的教育体制提出了质疑。费孝通认为,中国乡土社会是不需要文字的,只有中国社会乡土性基层发生变化,文字才能下乡;陶行知认为,乡村教育必须以乡村生活为本位,主张活的乡村教育;晏阳初主张改变中国农村社会“愚、贫、弱、私”的病症,实现农村复兴。
步入20世纪60年代后,中国面临了“教育革命”,80年代,政府实施了农村综合教育改革,这些举措都是力图改变城乡同构的教育体系对农村的不良影响。但至今日改变甚微,其原因值得我们反思。
三、城乡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
当今的农村衰败是整体性的,人口流动导致农村人口大量减少。同时农村出现了诸如:教育落后、养老问题突出、环境污染严重、乡村暴力等问题。老人与下一辈间存在着空间上的隔离,老人大都自食其力,下一代所受教育欠佳,吃苦耐劳精神不够,情况也不乐观。因此,农村剩下的是星散的人口,荒芜的土地以及伴随的各种频发问题。农村日渐破败,而出现了“乡村空心化”的现状。
华东师大马和民教授在《当前中国城乡人口社会流动与教育之关系》中指出,市场经济为社会流动提供了巨大空间,未来农民的社会流动更多的依赖于教育资源。因此,教育促使农村人员大量涌入城市。但也存在一部分农村人,尤其是第二代农民工由于受教育水平低、技术不足等问题在城市打拼若干年后而无法立足,始终属于城市的边缘群体,而出现所谓的“呆不下去的城市,回不去的农村”。
鲁东大学教授张济洲先生在他的文章《和而不同:城乡教育关系的现实定位》中指出,城乡同构的教育体制是在乡村城市化的基础上,其培养目标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必然与传统的小农经济模式相冲突。他把这种教育架构称之为“离农”,它是指以城市为中心,为城市培养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主流文化而非回归乡土的人才。而“为农”模式则要求,农村孩子为农村服务,面向农村、献身于农村。但张济洲先生指出,片面地强调“离农”和“为农”都是错误的,“为农”并不只是在农村的自我封闭和守旧,“离农”也不只是彻底抛弃农村,疏离乡土。
四、大学生在“离农”与“为农”间的思考
几十年来实行了以城市为中心,通过户籍制度而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从长远来看,城乡教育应该寻求“共生”合为一体。必须破除城乡二元模式,统筹发展,而不是牺牲乡村而繁荣城市。生态文明视野下的城乡关系不是用城市取代农村,而是实现资源,人口在城乡间的合理流动。农村教育的复兴并非只依靠个人的努力,而需要家庭、学校、社会多方的共同努力。我们应认识到农村教育中也有优于城市教育的地方,例如:民间智慧和经验等。农村教育的发展,并不是城市教育的简单复制,而必须关注他们自己的地方特色进行变革,并在以下方面做出努力:
(一)物质及资源方面方面
政府和地方部门多提供经费支持,适时适当地给予地方农村必要的钱财补给。尤其补贴家庭经济较困难的弱势群体,确保全部应受教育儿童的教育需求。
(二)人才和资源方面
努力吸引大城市优秀人才为家乡做贡献,提升乡村教师的文化引领作用,提升人的主体性价值观。同时,为农村多提供必要的资源供给,加大资源的共享力度,使教育资源均衡化。
(三)制度方面
教育公平是社會和谐的基石,应做到教育效率与教育公平的相对“统一”。国家有关部门应尽力创建完备的体制机制,努力做到“教育公平”,避免城乡公平缺失。
当代农村大学生在经历了重重考试选拔过后,更希望自己的人生能够在城市中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当他们面临“离农”与“为农”时,如何抉择也尤为重要。“为农”看似容易,实则阻力很大;倘若他们想要在愈发贫瘠的土地上收获一片庄家,其背后的努力似乎比想要在城市立足的年轻人更需要一份坚持和热情!
参考文献:
[1] 张济洲.农村教育不能永远姓“ 农 ”———论城乡教育关系的现实定位[J].教育学术月刊,2008,(11):3-6.
[2] 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J].读书.2005,(7):74-83.
[3] 刘铁芳.乡村教育的问题与出路[J].读书,2001,(12):19- 24.
[4] 高小强.乡村教师的文化困境与出路[J].教育发展研究,2009(20):54.
作者简介:
黄雪茹(1990~ ),女,安徽淮北人,云南民族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教育学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