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祜称侠

来源 :杂文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bf19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晚唐时代有个诗人名叫张祜(782年—852?),南阳(今河南南阳市)人。他写的《宫词》很有名,其中一首“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写封建社会宫人的不幸,强烈有力地表现出对统治者的怨愤之情,令人一唱三叹。他写的这类具有人民性的诗,赢得了同时代人们的赞赏。
   然而,说起这位张祜,年轻时放荡任侠,也曾因为好虚名而受骗上当。唐末人冯翊子的《桂苑丛谈》,就记载了“张祜称侠”的一则轶事,读来令人警悟。
   张祜年轻时没有考取进士,便同另一落第诗人崔涯在江淮一带游历。他经常趁着酒兴高谈阔论,讥讽名流时人,有时又吟诗抒怀,放荡不羁,以豪侠自诩。“由是往往播在人口”,人们交口称赞,都说他和崔涯是“真侠士”。由于有这样的名声,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有人设酒食招待他们,两人放浪形骸,酒酣耳热之际,更是互相称赞,一同陶醉在一场侠士夢里。
   正当张祜洋洋得意之时,不想一天晚上有一不速之客登门。来人身形不凡,“装饰甚武,腰剑手囊,贮一物流血于外”。那汉子一进门就高声问道:“这可是张侠士的府第么?”
   张祜看了那人一眼,连忙轻声说:“正是。”很恭敬地对来客作揖,请他进屋。来客坐下以后,说:“我有个仇人,十年未获,今夜冤家路窄,撞到我的刀下。十年冤仇一日伸,我真是兴奋不已呀!”他指着自己的袋子,“这里面就是仇人的脑袋!”说完,又问张祜:“有酒吗?”
   张祜忙命人取杯斟酒,客人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说:“离此几里路外有位义士,乃是我的恩人。我想今晚去报答他,这样,平生的恩仇大事就都了结了。早就听说您有气概,重情义,希望能借给我十万贯钱,立即去酬答恩人,这是我的心愿啊。从今以后,我为您赴汤蹈火,做狗做鸡,在所不辞。”
   张祜本不吝啬,听了客人的这番话,更是欣喜无比。他立刻拿出钱袋,并把家里的绢帛和值钱的东西都拿出来,凑足十万贯交给来客。那人收起钱物,连声说道:“痛快,痛快!如今我再无遗憾了!”他把盛着人头的口袋留下,并与张祜约定:钱送到,人即返回。然后闪身出门,扬长而去。
   可是到了约定时刻,那人没有回来;更鼓敲过五遍,天已破晓,仍不见来客踪影。张祜不安起来,他担心袋子里的人头会被人发现,要是那人不回来,事情怎么说得清楚呢?他思来想去,决定叫家里人把人头掩埋起来。谁知打开布袋一看,里面原来是颗血淋淋的猪头!张祜这才如梦方醒,叹着气说:“徒有虚名而无实际本领的人,才会这样被人欺蒙。这能不引以为戒吗?”从此以后,张祜那“豪侠”的气派就完全丧失了。
   故事里的江湖骗子之所以阴谋得逞,是因为他知道张祜身上存在“软肋”。张祜本来就不是武艺超群、仗义勇为的侠客,也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侠士,只是贪图侠士的名声而已。骗子精心设局,使得张祜步步入彀而不见其伪迹,正是利用他的弱点,假充侠士,对他进行奉承。张祜沽名钓誉,自然很容易轻信骗子的奉承而忘乎所以。他不细心研究阿谀者的用心,被假象所迷惑,以致把谎言当真理,把毒汁当美酒,结果,骗子只用一个猪头,就轻而易举地骗到了他的许多钱财。好在张祜终于接受了教训,承认自己“虚其名,无其实”,并且“豪侠之气,自此丧矣”。这对于他后来的为人处世,可说是一帖清醒剂。
   冯翊子的这个讽刺小品写得含蓄而又有声有色,清代吴敬梓《儒林外史》中“张铁臂虚设人头会”一段即取材于此。历史发展到今天,形形色色的骗子并未绝迹。其实,要识破骗子的假面并不难,如果不沽名钓誉,不贪财好色,不自作聪明,不轻浮盲从,凡事多问几个为什么,就不会上套。倘若心为名所累,心为物所役,难保不会茫茫然堕入陷阱。
其他文献
追诉事实真相是一门学问,也是一件充满挑战和危险的工作。追诉历史事实的一种方式叫考古。其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叫田野调查,即对于完全被历史堙没、已有史书没有记载的史实,通过对古墓或历史遗址的发掘,找到事实的线索,或发现历史的事实。这项工作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周密的组织和充分的准备,由具有高深专业知识的人员,小心翼翼地进行。此外,皓首穷经去追诉或探究一个历史事实,追寻者穷尽一生亦未见得能成功。
期刊
什么姿势才是“低到尘埃里的姿势”?有最终解释权的张爱玲,与一生都以“低到尘埃里的姿势”,誓死献身权贵的司马相如比,无论“用情之专”,还是“用情之深”,都不能望其项背。   笃信“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的张爱玲,怎会明白“死了都要爱”的司马相如,一生爱得有多辛苦?《汉书》说,司马相如人长得帅,家境也好,长于辞赋,尤善操琴。用班固的话说,“相如时从车骑,雍容闲雅,甚都”。搁到现在,就一标准文青。 
期刊
1914年冬天,一群饥寒交迫的流亡者在经过美国加州的沃尔逊小镇时,刚好下起了大雪,人们只能躲进了镇上的教堂里避雪。   善良的镇长杰克逊先生从自己的庄园里煮了很多食物,推着餐车来到了教堂分派,人们纷纷冲过去大声问:“先生,我可以多拿一些吗?”只有一个年轻人走过来轻声地问:“先生,我需要做些什么吗?”   杰克逊先生一边分派食物,一边告诉他什么也不需要做。不过,年轻人听后却万分失落地说:“先生,
期刊
党进是一介武夫,没读甚书的。说党进没读书,未必是贬义。有些人不读书倒好,还是一个清爽人,读了书后,好像是臭水沟里钻出大马猴。有的书,读了后就成为文盲;有的人,读了书便成了文痞。   没读书也就没读书吧。三不知将军,偏偏要写诗,写诗不嫌足,要出诗集,那可是犯了假冒斯文之罪了。党进因“上激赏之”,将他提拔,做了边防军司令,“朝廷遣进防秋于高阳”。宋朝提拔官人后,有个例行公事,须到会议室做表态发言(朝
期刊
之前看电视,大张伟的一个表演,像极了我们很多人。他扮演一个“笑脸症”的病人,无论是被老板训斥,被同事嘲笑,还是遭遇任何难过的事情,永远只有一副笑嘻嘻的表情。   很多观众说,这其实就是大张伟自己,那个努力逗观众开心,却把自己的悲伤藏起来的谐星。   王菲评价他:明明知道生活有很多苦,却偏偏还要为了不哭大声笑。   分明是喜剧,看完却并不觉得好笑,只觉心疼,这何尝不是我们自己呢?   为了家
期刊
三十而立是孔子的名言,其实《论语·为政》里这段话,句句都是名言:“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言简意赅,影响深远。后来的人甚至按照这些话来命名人生的阶段,30岁称为“而立之年”,40岁称为“不惑之年”,50岁称为“知天命之年”,60岁称为“耳顺之年”……   但捏着这张单子去套人生的阶段,觉得不那么照号,许多行为跟年龄并不是这样紧密
期刊
为使牛年有个好的运势,虎大王集思广益,决定由牛担任形象大使。   接到通知,牛家庄立刻召开会议,要求大家不辱使命,将最最优秀的牛推举出来。水牛选的是奶牛,认为奶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付出要比得到大得多。奶牛选的是黄牛,认为黄牛既能拉车又能犁地,是农民伯伯的好帮手。黄牛选的是牦牛,认为牦牛浑身是宝,藏民的衣食住行离不了。牦牛选的是水牛,认为水牛忠于职守、任劳任怨。   四头牛四张票,不分仲伯
期刊
在庄顺的家乡,一提起他的名字,人们就会想起他晒粮的故事。   那天清晨,父母在临走前指着屋子里的粮囤说:“顺子,吃過早饭,你把玉米扒出去晒一晒。”庄顺懂事地点了点头。妈妈又补充了一句:“啊,听话,好好干,我给你买一件新衣服。”   粮囤比庄顺的个子还高。他在囤子旁放上一张高凳,在高凳旁再放上一张矮凳。每扒一畚箕玉米,他总要从矮凳上跨到高凳上,再从高凳上走到矮凳上,刚刚扒去囤尖子,他的衣服就被汗水
期刊
中国古代有记载的家训如《诫伯禽书》《诫子书》等流传至今,早已由家庭的庭训演变成中华民族的巨大精神财富。这些家训既言简意赅,又精深宏富,随便撷取一句,便可做人生座右铭。遍览这些古代家训,你会发现它们几乎都不厌其烦地提到一个“德”字。   历史上最早的家训当属周公的《诫伯禽书》,里面有一句话:“德行广大而守以恭者,荣。”繁荣昌盛,生生不息,是世上每一个家族的愿望,周公自然也不例外,所以才要谆谆告诫儿
期刊
自从做了副山主,金钱豹便特别在乎自己的“形象”。   山里冬天很冷,有时可以到零下20多度,老婆心疼金钱豹,给他买了件10多万元的貂皮大衣。金钱豹大发雷霆:“你這婆娘就是头发长见识短,山里的动物官员这么多,小到科员,中到处长,上到山主,大家都只穿羽绒服、棉大衣,我干吗要穿貂皮,这不是授人以柄吗?”   野猫工作了20来年,在副处长岗位上呆了十四五年,很想进进步,私下里找到金钱豹,搔首弄姿,做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