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林业职业教育,特别是在职职工提高教育是职业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本文主要研究基于在职林业职工的职业技术教育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模式、方式、方法。
关键词:涉林专业 教育 改革 一体化
涉林专业(森林采运工程、木材加工、现代林业技术等)是我院的主体专业,在培养林业行业技能人才、特别是在职职工技能提高,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该专业具有学生成年化、学习动态化、实习现场化、教学一体化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涉林专业的教育教学需要。近年来,我院在省林业厅、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下,对涉林专业进行了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首要任务是: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由传统的院校培养人才模式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一是结合涉林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与企业共同制定科学的、结合林业生产实际,符合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与涉林企业用工标准零距离接触。二是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教学标准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时间安排、教学策略、师资配备等内容与涉林企业用工标准和能力要求零距离接触,确保教学活动与涉林企业员工间歇性相吻合。三是按照岗位需求,开发基于生产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对课程结构、比例权重、内容衔接等纵横方向均由校企双方進行认真推敲,共同执行,使学校的理论教学、知识传授与企业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企业文化培育相统一,重视以模块形式组合课程,使课程体系适应企业员工能力标准的需要。
二、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与完善涉林专业教学管理体制机制
为确保涉林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我院不断深化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制机制。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学院成立由学院主管院长任主任,院领导、企业领导、企业实践专家及学院骨干教师(名师、首席技师、省级学科带头人)为成员的“涉林专业校企班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涉林专业教研室负责制定涉林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学检查、教学研究等工作。二是建立校企共管的教学管理体制。在相关各企业(如林业局)设立教学工作站,相关林场(工厂)设立教学工作点。配备得力人员专(兼)职负责各教学站(点)的日常工作。各站(点)学院主导、依托企业、与企业共建共管。各教学站(点)均配备兼职站(点)主任,站(点)主任由学院在相关企业聘任,学院给予其相应待遇。三是建立适应涉林专业教学的管理机制。首先,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其次,加强在学院集中学习期间管理。最后,强化分散学习期间管理。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质量一体化教师团队
根据涉林专业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打造一支既能讲授专业技术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并能将专业技术理论与技能操作融为一体的、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体化教师队伍。要通过三个渠道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学院在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还积极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客座讲师)。三是对教师进行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四、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
一是全面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要打破理论、实验、实习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为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室、实训车间或者是实际工作现场,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二是实行学分制及弹性学制。各专业要科学设置课程,对课程要合理配分。同时,要建立与完善弹性学制制度,使学生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两统一。切实加强学生考核,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学生在规定期限内修完教学标准规定的全部学分,方可毕业。三是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针对涉林专业学生的岗位特征,考虑到林业生产的季节性、间歇性,教学安排需结合林业企业工作、生产实际进行。打破先进行校内集中学习,再进行校外顶岗实习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全程集中学习(包括校内集中与校外教学站、点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加大送教入厂(场)的力度。四是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构建与工作过程接轨的课程体系。五是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是涉林专业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
关键词:涉林专业 教育 改革 一体化
涉林专业(森林采运工程、木材加工、现代林业技术等)是我院的主体专业,在培养林业行业技能人才、特别是在职职工技能提高,促进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于该专业具有学生成年化、学习动态化、实习现场化、教学一体化等特点,传统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涉林专业的教育教学需要。近年来,我院在省林业厅、省人社厅的大力支持下,对涉林专业进行了一体化教学改革,取得了良好效果。
一、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
改革首要任务是: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实现由传统的院校培养人才模式向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转变。一是结合涉林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要,与企业共同制定科学的、结合林业生产实际,符合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校企合作、工学交替的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方案与涉林企业用工标准零距离接触。二是与企业共同制定专业教学标准。教学标准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时间安排、教学策略、师资配备等内容与涉林企业用工标准和能力要求零距离接触,确保教学活动与涉林企业员工间歇性相吻合。三是按照岗位需求,开发基于生产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对课程结构、比例权重、内容衔接等纵横方向均由校企双方進行认真推敲,共同执行,使学校的理论教学、知识传授与企业的实践教学、能力培养、企业文化培育相统一,重视以模块形式组合课程,使课程体系适应企业员工能力标准的需要。
二、改革教学管理模式,建立与完善涉林专业教学管理体制机制
为确保涉林专业教育教学质量,我院不断深化教学管理模式改革,建立健全教学管理体制机制。重点做好三项工作。一是建立健全教学管理机构。学院成立由学院主管院长任主任,院领导、企业领导、企业实践专家及学院骨干教师(名师、首席技师、省级学科带头人)为成员的“涉林专业校企班教学指导委员会”。下设涉林专业教研室负责制定涉林专业的教学计划、教学实施、教学检查、教学研究等工作。二是建立校企共管的教学管理体制。在相关各企业(如林业局)设立教学工作站,相关林场(工厂)设立教学工作点。配备得力人员专(兼)职负责各教学站(点)的日常工作。各站(点)学院主导、依托企业、与企业共建共管。各教学站(点)均配备兼职站(点)主任,站(点)主任由学院在相关企业聘任,学院给予其相应待遇。三是建立适应涉林专业教学的管理机制。首先,加强教学管理制度建设。其次,加强在学院集中学习期间管理。最后,强化分散学习期间管理。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打造高质量一体化教师团队
根据涉林专业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的需要,打造一支既能讲授专业技术理论课,又能指导学生生产实习,并能将专业技术理论与技能操作融为一体的、结构合理、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体化教师队伍。要通过三个渠道加强一体化教师队伍建设。一是组织教师到企业顶岗锻炼,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二是专兼职教师相结合。学院在加强专职教师队伍建设的同时,还积极聘请既有实践经验又有较高理论水平的企业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客座讲师)。三是对教师进行培训,更新教学理念,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
四、深化教学模式改革,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
一是全面推进理实一体化教学。就是要打破理论、实验、实习和实训课的界限,将某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为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训室、实训车间或者是实际工作现场,来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二是实行学分制及弹性学制。各专业要科学设置课程,对课程要合理配分。同时,要建立与完善弹性学制制度,使学生工作学习两不误、两促进、两统一。切实加强学生考核,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学生在规定期限内修完教学标准规定的全部学分,方可毕业。三是集中学习与分散学习相结合。针对涉林专业学生的岗位特征,考虑到林业生产的季节性、间歇性,教学安排需结合林业企业工作、生产实际进行。打破先进行校内集中学习,再进行校外顶岗实习的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全程集中学习(包括校内集中与校外教学站、点集中)与分散学习相结合的新型教学组织形式,加大送教入厂(场)的力度。四是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构建与工作过程接轨的课程体系。五是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加强校内实习基地建设是涉林专业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一体化教学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技能型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作者单位:吉林省林业技师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