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建筑业的飞速发展使得建筑能耗急剧增长,其速度已超过了我国能源生产的增长速度。为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实施建筑节能这一工作是我国的唯一可行之路。笔者首先对绿色建筑的内涵进行了简要地阐述,然后较为详细地介绍了我国绿色建筑技术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绿色建筑发展策略。
【关键词】 绿色建筑;现状;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很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等具有强吸热性的温室气体,日积月累导致了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的使用,让空气中的氯氟烃等化学物质含量过多,造成了臭氧层的破坏、臭氧空洞、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增强等一系列问题。种种的迹象表面,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被破坏,人与自然的平衡被打破。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21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
一、绿色建筑现状
1、在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人们已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不但注重结构安全,也关注室内空气的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同时,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增强。今天,人们除了对于煤气、电器、房屋结构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日益重视外,对一些慢性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的认识也在加强,人们已經意识到“绿色”和我们息息相关。
1.1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即“四节”)、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所体现的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打造生态城市,创新建设发展模式,推进建设领域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1.2绿色建筑的现状
目前,房地产市场上,低碳不仅是“流行风”,更是楼盘之间相互竞争的筹码。“绿色地产”因为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带来现实中的鱼龙混杂。一些建筑开发商在市场竞争中打不够深入,其实节能环保只是绿色建筑、地产的一个方面。现在的误区是,很多建筑地产企业一味追求高新技术,照搬发达国家既有技术,而忽视了因地制宜。刻意追求技术节能,反而带来不节能,不仅拉高成本,还可能违反最大限度节约资源的原则。据专家介绍,现在国内很多绿色建筑并没有真正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障,更没有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很多“绿色地产”只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体现出绿色理念。
2、绿色建筑现状主要体现在:“开发生产了一批“绿色建材”
通过引进、消化、借鉴,先后开发出环保型、健康型的壁纸、涂料、地毯、复合地板、管道纤维强化石膏板等装饰建材,如“防霉壁纸”是壁纸革命性的改变。
3、重视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
目前建筑行业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噪声的排放、粉尘的排放(扬尘)、运输的遗撤、大量建筑垃圾的废弃、油漆、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露、资源能源的消耗如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装修过程中引起投诉较多的油漆、涂料、胶及含胶材料中甲苯、甲醛气味的排放等。一些企业已通过150l400l环境管理标准认证。
4、绿色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许多人认为绿色建筑必然是造价高昂,具有一流的采光、采暖、通风设施,绿地面积大,然而绿色建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比如西北地区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窑洞,冬暖夏凉,是完美的零耗能建筑,并且单位面积上比现有高层建筑节能20%,造价低廉。因此,机械地模仿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片面的引进国外高昂的绿色技术与产品,单纯采用高科技技术营造人造景观、创造舒适的室内空间并非真正的绿色建筑,只有节约非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与环境协调统一,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的建筑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5、激励政策相对滞后
相对于各种法规、标准和规范的不断出台,激励优惠政策配套相对滞后。尽管目前已经实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支撑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财政税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对绿色建筑缺乏补贴或税收减免等有效的激励,很难提高企业开发绿色建筑的积极性。
6、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在我国还是一个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为迎合广大居民回归绿色田园生活的心态,许多建筑开发商在楼盘销售过程中打出“绿色”旗号,绿地景观中植树种草、造人工湖、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然后就号称是“绿色建筑”。消费者在买房时,往往会被“绿色”吸引,住进去后却发现自己的住宅根本称不上是绿色建筑。实际上,绿地面积的多少并不是判别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
二、绿色建筑发展
1、转变领导观念,加深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基础性职能更为重要,负责规范市场行为,建设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市场经济固有的竞争的自发性和无序性必须由政府加以规范和协调。例如,在建筑物建设开工之前,必须由城市的规划部门进行总体规划。城市的规划者首先就需要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城市的建设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和谐,各级领导必须转变传统观念,认真领会党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深切认识“绿色建筑”的含义和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严格控制审批程序,按照绿色建筑的建设标准批准新项目,以减少新建建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建立健全系统的技术政策法规体系、全寿命周期的标准体系,从根源上控制伪绿色建筑的存在空间;
完善《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提出推进绿色建筑的各项法律要求,建立起规划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制度、竣工验收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验收制度等;修订《建筑法》,建立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部品材料及设备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建设行业绿色转型;指导各地健全绿色建筑地方性法规,建立符合地方特点的推进绿色建筑的法规体系。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标准规范,完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维护、使用、拆除等各环节的标准。
2、适用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在绿色建筑的技术策略上要因地制宜,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适用绿色建筑技术的基础上,更重要是要选择和创造适宜本土的绿色建筑技术,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建筑技术。
三、结语
毫无疑问,绿色建筑,绿色观念已经受到各个阶层人员的重视,但是真正从自身做起的却寥寥无几。绿色建筑观念并未步入平常百姓,因此政府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同时政府应该相应的政策支持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来充分发挥建筑企业发展绿色建筑企业的积极性,并且制定出具体的评判标准,杜绝一些房地产业浑水摸鱼。只有这样才能催生各种绿色建筑人才,设计人才的出现,形成有效循环。
参考文献:
[1]李妍.谈建筑节能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J].陕西建筑,2006.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3]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设部文件建科[2007]
[4]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08(9).
[5]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5).
【关键词】 绿色建筑;现状;发展
当代科学技术进步和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发展,加速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与此同时,人类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重大环境与发展问题的严重挑战。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很多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等具有强吸热性的温室气体,日积月累导致了温室效应、全球气候变暖、冰川融化、海平面升高等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空调、冰箱等制冷设备的使用,让空气中的氯氟烃等化学物质含量过多,造成了臭氧层的破坏、臭氧空洞、照射到地面的紫外线增强等一系列问题。种种的迹象表面,我们的生态环境正在被破坏,人与自然的平衡被打破。经济持续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与基础,社会持续发展是经济发展的结果与目的,环境生态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条件,建筑是三者的综合体。这种新的发展观必然导致产生新的建筑观——可持续发展建筑观,即保护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人类生存环境,是21世纪建筑的基本任务,绿色建筑及其研究和实践正是为实现这样的目标而提出的。
一、绿色建筑现状
1、在全社会的环保意识在不断增强,营造绿色建筑、健康住宅正成为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建筑师追求的目标。人们已不但注重单体建筑的质量,也关注小区的环境,不但注重结构安全,也关注室内空气的质量,不但注重材料的坚固耐久和价格低廉,也关注材料消耗对环境和能源的影响。同时,用户的自我保护意识也在增强。今天,人们除了对于煤气、电器、房屋结构方面可能出现的隐患日益重视外,对一些慢性危害人体健康的东西的认识也在加强,人们已經意识到“绿色”和我们息息相关。
1.1绿色建筑的定义
绿色建筑是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即“四节”)、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所体现的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理念,成为打造生态城市,创新建设发展模式,推进建设领域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1.2绿色建筑的现状
目前,房地产市场上,低碳不仅是“流行风”,更是楼盘之间相互竞争的筹码。“绿色地产”因为没有明确的定义和标准,带来现实中的鱼龙混杂。一些建筑开发商在市场竞争中打不够深入,其实节能环保只是绿色建筑、地产的一个方面。现在的误区是,很多建筑地产企业一味追求高新技术,照搬发达国家既有技术,而忽视了因地制宜。刻意追求技术节能,反而带来不节能,不仅拉高成本,还可能违反最大限度节约资源的原则。据专家介绍,现在国内很多绿色建筑并没有真正实现对生态环境的保障,更没有充分地利用自然资源。很多“绿色地产”只是一种形式,没有真正体现出绿色理念。
2、绿色建筑现状主要体现在:“开发生产了一批“绿色建材”
通过引进、消化、借鉴,先后开发出环保型、健康型的壁纸、涂料、地毯、复合地板、管道纤维强化石膏板等装饰建材,如“防霉壁纸”是壁纸革命性的改变。
3、重视施工过程中环境问题
目前建筑行业主要的环境因素有噪声的排放、粉尘的排放(扬尘)、运输的遗撤、大量建筑垃圾的废弃、油漆、涂料以及化学品的泄露、资源能源的消耗如生产生活水电的消耗,装修过程中引起投诉较多的油漆、涂料、胶及含胶材料中甲苯、甲醛气味的排放等。一些企业已通过150l400l环境管理标准认证。
4、绿色等于高价和高成本
许多人认为绿色建筑必然是造价高昂,具有一流的采光、采暖、通风设施,绿地面积大,然而绿色建筑是一个广义的概念,绿色并不意味着高价和高成本。比如西北地区黄土高原的传统民居—窑洞,冬暖夏凉,是完美的零耗能建筑,并且单位面积上比现有高层建筑节能20%,造价低廉。因此,机械地模仿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片面的引进国外高昂的绿色技术与产品,单纯采用高科技技术营造人造景观、创造舒适的室内空间并非真正的绿色建筑,只有节约非可再生资源、充分利用可再生资源、与环境协调统一,并具有节地、节水、节能、减少污染、延长建筑寿命的建筑才是真正的绿色建筑。
5、激励政策相对滞后
相对于各种法规、标准和规范的不断出台,激励优惠政策配套相对滞后。尽管目前已经实行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的财政补贴政策,但支撑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财政税收长效机制尚未建立,对绿色建筑缺乏补贴或税收减免等有效的激励,很难提高企业开发绿色建筑的积极性。
6、缺乏科学的评价指标
绿色建筑在我国还是一个处于萌芽状态的新生事物,为迎合广大居民回归绿色田园生活的心态,许多建筑开发商在楼盘销售过程中打出“绿色”旗号,绿地景观中植树种草、造人工湖、安装太阳能热水器,然后就号称是“绿色建筑”。消费者在买房时,往往会被“绿色”吸引,住进去后却发现自己的住宅根本称不上是绿色建筑。实际上,绿地面积的多少并不是判别绿色建筑的主要指标。
二、绿色建筑发展
1、转变领导观念,加深对“绿色建筑”的认识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政府的基础性职能更为重要,负责规范市场行为,建设基础设施,创造良好的竞争环境。市场经济固有的竞争的自发性和无序性必须由政府加以规范和协调。例如,在建筑物建设开工之前,必须由城市的规划部门进行总体规划。城市的规划者首先就需要对城市未来的发展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城市的建设必须与其所处的环境相和谐,各级领导必须转变传统观念,认真领会党中央关于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深切认识“绿色建筑”的含义和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性,严格控制审批程序,按照绿色建筑的建设标准批准新项目,以减少新建建筑对环境造成的破坏。
建立健全系统的技术政策法规体系、全寿命周期的标准体系,从根源上控制伪绿色建筑的存在空间;
完善《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民用建筑节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配套措施,提出推进绿色建筑的各项法律要求,建立起规划设计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审查制度、竣工验收阶段的绿色建筑专项验收制度等;修订《建筑法》,建立符合绿色建筑标准要求的部品材料及设备的市场准入制度,促进建设行业绿色转型;指导各地健全绿色建筑地方性法规,建立符合地方特点的推进绿色建筑的法规体系。修订《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绿色建筑技术导则》等标准规范,完善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施工、监理、检测、竣工验收、维护、使用、拆除等各环节的标准。
2、适用技术推动绿色建筑发展
在绿色建筑的技术策略上要因地制宜,在积极引进国外先进适用绿色建筑技术的基础上,更重要是要选择和创造适宜本土的绿色建筑技术,要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建筑技术。
三、结语
毫无疑问,绿色建筑,绿色观念已经受到各个阶层人员的重视,但是真正从自身做起的却寥寥无几。绿色建筑观念并未步入平常百姓,因此政府大力宣传绿色建筑带来的各种效益,倡导绿色生活方式,加强人们的绿色意识,从而逐渐增加绿色建筑的市场需求,同时政府应该相应的政策支持以及相应的激励措施,来充分发挥建筑企业发展绿色建筑企业的积极性,并且制定出具体的评判标准,杜绝一些房地产业浑水摸鱼。只有这样才能催生各种绿色建筑人才,设计人才的出现,形成有效循环。
参考文献:
[1]李妍.谈建筑节能对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J].陕西建筑,2006.
[2]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3]绿色建筑评价技术细则.建设部文件建科[2007]
[4]王有为.实施绿色建筑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J].浙江建筑.2008(9).
[5]薛明.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及其在我国的应用探讨[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