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班级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模式

来源 :读天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2000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的、富有创意的教学组织形式。为了实施这种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笔者引导本班学生在自主的基础上分组结伴,分工合作,通过公平竞争、合理评价和适当的奖励,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关键词:小组;管理;竞争;鼓励
  目前,许多学校纷纷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模式,并且实效显著,但是,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模式的具体做法依然在探索发展中。我们从化二中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也全校推行了班级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模式,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下面就将笔者在这一方面的工作谈一谈具体的做法。
  第一,明确目的,分组结伴,共同定名,合作进取。
  分组前,教师首先将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的目的、原则与方式方法在班级深入宣传,然后让学生据此自由选择自己的合作伙伴,并形成组,最后再由教师协调,确定各组成员。接着,分组按照“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将全班学生平均分组。每个小组成员在性别、兴趣、能力、学习成绩等方面合理搭配。本班共有48名学生,平均分配每组成员为6人。每组成员中都有一至二名优等生,一至二名中等生,一至二名后进生。学生合作为本组定名(学生自主定名,易于形成组内凝聚力)。最后,学生在规则内自主确定伙伴关系。这种学习伙伴关系一般有三类:优等生与学困生结伴,偏科不同的学生结伴,中等生可能与学困生或优等生结伴。但是结伴后,伙伴间若有问题难以解决,其所在的组内和其他组的学生都要尽可能地帮助解决。
  第二,学生自主,分配角色,明确任务,适当调整。
  各小组组内自行选出组长、宣传员、记录员、检查员等负责人,将组内任务分派到指定人。比如各科学习与管理任务指派到人,专人专项负责,表现认真、积极、有进步者予以加分,表现较差者予以扣分。各小组分担学习、纪律、卫生等班级常规管理任务。具体任务负责人由各组组长指派,原则上是“人人有权利,人人有义务,而且相互督促”。学生角色与任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教师将根据各小组成员日常表现和学生的主动要求,相应做出一些调整。一般调整周期为一个月。这样有利于充分开发每位学生的潜能。当然,经过几次分配任务,若发现某位学生在某方面的突出才能,那么该生的角色将会比较固定。这样既有利于充分发展学生的长处,又能保障班级管理的稳定性。
  第三,公平竞争,合理评价与奖励。
  在合作学习与管理中,取消常规参照评价,根据学生的纪律表现、学习情况和卫生表现,分组评价分三个层次:优等生与优等生一起,评价A等;中等生与中等生一起,评价B等;学困生与学困生一起,评价C等。各组每个成员的表现与原属合作小组团体总分挂钩,优等生組第一名、中等生组第一名与学困生组第一名均为自己和各自原来的小组赢得相同的分数。当学生测验进步位次超过两次比较固定,就为该生和该生所在的小组加相同的积分数。另外,各组各学科负责人根据每天该组同学相关学科课堂表现,评选出表现最佳的个人,并予以加分。各学科教师根据各组每天课堂表现评选出表现最佳的组。每月小组长总结本组和个人所得积分情况,得分最高的组和个人,给予适当的奖励。
  为使小组合作学习和管理模式有效地展开,充分发挥学生的能动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不容忽视。笔者的做法是以下几点:
  第一,不断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积极调动学生参与小组合作与管理的热情。
  处于青少年时期的学生,对任一事件的热情往往是三分钟热度,缺少坚持的毅力。目前学习任务又比较重,学生多是独生子女,长期养成自私自利和依赖他人的习惯。一旦碰到疑难问题,学生就更容易放弃。要让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持续进行下去,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倾心交谈、表扬鼓励、引用名人名言故事、报纸、杂志等多种途径,与学生整体交谈或者单独交流,激发学生对合作学习与管理的兴趣,并保持学生这种热情。比如我把阿里总裁马云的演讲用多媒体投影给学生看。学生看得非常认真,听得特别仔细。与此同时,我在黑板上选择演讲内容要点板书下来。如:珍惜友情、锤炼心理素质、学会思考、关注做人的素养、从传统的思维方式中解放出来等。在演讲结束后,让学生谈本班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模式可以完成马云的哪些要求。对此,学生的反应非常热烈。在此后的班级管理中,学生们的表现也更积极了。
  第二,及时调解学生间的纠纷,增强班集体的团结与凝聚力。
  分组虽然是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进行,但是分组后,部分学生仍会因为一些小摩擦产生纠纷。比如在各组竞争之时,组内成员往往会仅仅为了荣誉为了加分而排斥组内表现较差的学生,忽略了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的初始目的。如果不及时处理,容易对学生间的团结协作产生较大的消极影响。为此,我经常引导学生寻找身边同学尤其是那些平时表现较差的同学的优点。在得到同学老师的赏识与肯定之后,这类学生的表现欲得到激发,往往会有更好的表现。
  第三,传授方法,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的能力。
  由于认识、阅历和以往的学习习惯等因素的作用,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能力有限,需要教师适时的引导与帮助。古人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渔”即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给学生提供合作、管理、交际的方法,就是教师必做的功课。教师可以“顾问”的身份面对学生,以亲切的言谈举止、商量的语气与学生交流,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的同时,给予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的方式方法的教育。本学年,学生们在班会课上、课余针对班级管理问题向我提意见先后有十几条,最终被采纳的有八条。这些建议都是我从未思考过的或者我认为不值一提的,但是学生们却非常认可。在班级管理实践时,起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然,这样的班级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模式一定还存在某些不足。但是,笔者相信:只要我们教师真正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充分发挥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精心组织和引导学生开展自主学习与管理,让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模式真正从形式走向实质,那么小组合作学习与管理模式就一定能够造福我们的孩子和教育。
  作者简介:
  黎玉银,广东省广州市,广州市从化区第二中学。
其他文献
摘 要: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目的在于弘扬民族精神,培养爱国主义情操;深入了解社会生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基本渗透途径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课外语文活动环节中。  关键词:语文教学;德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指在语文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教书育人为宗旨,把握德育时机,利用语文教学中的德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巧设德育点,有机地进行德育教育。叶圣陶先生曾言:
摘 要:随着我国不断地发展,在人们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关注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小学的教育便成了全国人民共同关注的话题,所以,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之下,小学数学教师要对教学进行创新,微创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据了主导位置。  关键词:教育微创新;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微创新是一种新型的教学理念,然而微创新教学理念的涉及也十分的广泛,其中不仅包括教育理念、教学内容,而且
摘 要:以生活实际入手,简单明晰生活中存在的数学,考虑到小学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围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全程,重点探讨如何构建学习共同体,强化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包括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后巩固等,以期借助此种方式,持续提升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习共同体;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一、 前言  教育改革全面推进背景下,传统教育模式中存在的弊端逐渐显露出来。多样化教学逐渐发挥着更重要的作用。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