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教学反思”

来源 :当代家庭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z663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如果仅靠书本知识和已有经验,是不能成為名师的。因此,每位教师所从事的教学岗位不同,每节课的教学对象、教学环境、教学目标各不相同,教学反思具有各自的特殊性,但在教学反思过程中也有一些共性的规律需要教师注意和把握。
  关键词:教学 反思 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9-0021-01
  成功的秘诀在于不断地进行反思。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他提出了教师成长公式: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教育家叶澜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的重要性,以下将讨论如何进行教学反思。
  1.教学反思要自觉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的课堂实践作为认识对象进行全面深入的总结,从而达到最优化的教学状态,使学生得到更优秀的发展。反思的态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反思的水平。如果教师把反思内化为自身成长的需要,则具有反思的动机,从而转化为反思的行为。那么,如何使教学反思成为教师的内在需求呢?
  (1)要把教学反思与教师的个人成长结合起来。华东师范大学教授熊川武认为:“教学反思过程就是教师借助行动研究,不断地探究与解决自身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和‘学会学习统一起来’,努力增强教学实践的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反思可以使教师从冲动的、例行的行为中解放出来,以审慎的、意志的方式行动;可以使教师从教学主体、目的和工具等方面,从教学前、中、后等环节获得体验,变得更加成熟。”由此可见,教学反思的重要性,也足以说明教学中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2)要认识到教学反思的激励性。教师的成长具有其内在的因素和规律,需要教师自我完善、追求和实践,教学反思不再是纯粹的简单经验重复,而要通过提炼、质疑和思考,形成熟练的、稳定的、科学的经验和规律,它具有较强的独创性。教学反思是一种精神活动,是精神产品的再生产,可以满足教师实现自我需要,使教师体验到本身职业带来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其自身更大的潜能,从认知论的角度来讲,这种潜能可以激发成功的斗志,可以使新教师逐步激活反思意识,形成成熟的教育观念、教学观念、课程观念,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技能、教学技艺、教学艺术。
  2.教学反思要全面
  教学反思不是课堂教学后的一个环节,而是一项全面系统工程,它包括教学全过程及各个环节,因此,教学反思既要反思教学目标的达成,又要反思教学思想、结构和效益;既要反思教师的教法,又要反思学生的学法;既要反思智力因素,又要反思学生非智力因素;既要反思师生的主观条件,又要反思教学的环境、背景、设备等。所以说,教学反思应是全面的、综合的,它是对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整合,既要反思失误,又要总结经验,既要有课前对教案的反思,还要有教学过程中的反思,更要有课后对整堂课的内容设计、方法提炼、情境预设、目标达成、成效评价教学反思。其次,教师还要反思学生在课堂上的情感体验,这堂课学生快乐吗?有收获吗?这堂课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有什么可取之处?或者不满意甚至是遗憾呢?这种自我情感体验的反思,能带动教师对教学语言、教学策略、教学理念进行深入的思考,成功的原因是什么?有什么启示?怎么会不尽人意呢?问题在哪里?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反思的综合效应,也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师的自我专业发展,实现教师理想、专业技能、专业情感得到持续提升和进一步创新。
  3.教学反思要深刻
  教学反思的本质就是教师善于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需要教师进行创造性工作。教师要联系自己掌握的教学理论和先进理念和教学实践进行深度联系和反思,思维不能凝固,不能浅尝辄止,需要不断充实、提炼和升华。在教学反思过程中,首先,要养成一种反思的意识和习惯。对于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哪怕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现象,我们都不要忘记想象为什么会这样,它的背后还隐藏着什么教育教学规律?多维度去看待问题,联系自己的亲身实践,再借鉴名师名家的观点,才会形成自己独特的个性与思考的习惯,提高反思能力,最终通过教学问题的表面现象找到教学规律的本质。其次,教师的成长过程本身就是一个长期的自我修炼过程,即不断的自我观察、自我反思、自我评价和自我监控过程。教学反思有助于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重构,是教学智慧得以生成的活水源头,科学的教学反思过程还有利于促进教师智慧生成。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学反思还应该作为教师的信仰、态度来修炼。教师学无止境的职业特点就要求教师必须有思想、有学识,必须敢于质疑自己,改造自己。最后,要具备批判的精神。教学反思始终是一种探索活动,这种探究没有完成时,反思者始终要有批判性的精神看待教学,不断追求精益求精的教学过程。
  总之,教师要学会享受教学反思带来的成功体验,增强教学反思的信心,以一种勇敢坚毅的意志将教学反思进行到底。只有以饱满的热情和艰苦的劳动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才能看到自己教育智慧火花的闪现,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其他文献
摘 要:2016年12月在宋校长的带领下,我校四名体育老师赴广州市荔湾区参观了全国学校体育联盟的展示活动。返校后,我们通过反复观看视频、查阅体育联盟书籍以及网络等资源,在我校的体育课上进行了尝试,通过半年的准备和训练,最终确定了适合我校学生的12项全员运动会项目,并于2017年11月15日,在全校1600多名师生的共同努力下,迎来了“榆中县博雅小学首届全员运动会”。  关键词:运动会 展示 认识 
期刊
摘 要:教师想让学生能够写出出色的文章,必须让学生拥有能够写好文章的自信,并有要表达的热情和欲望。同时要辅以大量的练习,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所以,在平时的练习中,老师一定要引导学生掌握一定的写作规律和技巧,从多方面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和写作能力。  关键词:高中英语 写作能力 原因分析 对策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
期刊
摘 要:古诗词是人类文化的精髓,本文旨在通过古诗词中人与自然关系的描写,探索古诗词中人与自然的关系的奥妙,感悟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境界,为人类搭建理想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古诗词 自然 天人合一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10-0186-01  古人认为要“观天之道,执天之行”,对天地自然充满虔诚的敬畏和感恩,从而心存善念,善待万物,
期刊
摘 要:基于幼儿行为观察的课例研修聚焦教师在观察教学现场中“以幼儿为本”的思与行,强化基于幼儿发展、走进真实问题的研修环节,通过现场收集数据和信息来评判教学活动教学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这种“观察儿童”方式下的课例研修是一种基于学情的集体活动有效性的教研.本文着重从课例研修的局限性——操作流程——反思回归三个角度,阐述课例研修中如何基于幼儿行为的分析,如何以幼儿为本来思考行为信息的解读与教学改进,最终
期刊
摘 要:微课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云空间针对微课进行讨论,可以使思维在思辨中实现创新;微课的情感渲染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最终实现语文学习力的提升。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微课 语文学习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9-0006-01  学习力指一个人学习的能力、动
期刊
摘 要:生物学作为一门实验性的学科,兼具着探究性和实践性,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的越来越成熟,在复杂的生物实验中,运用数字化技术是必然趋势。通过生物数字化实验教学,可以很好地让学生进行探究式的学习,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本文从开展数字化生物实验所需的设备、数字化生物实验教学的实例以及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开展数字化实验教学的意义等方面探讨了数字化技术在高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运用及重要性。  关键词:高中
期刊
摘 要:幼儿期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期,而玩具能够激发幼儿大胆想象、自主创新,家长应利用玩具培养幼儿的创造力。但家长对玩具的认识还存在误区,因此家长要慎重选择玩具。鼓励幼儿创新玩法,重视开放性玩具和玩具材料的利用,与孩子一起自制玩具,带孩子去大自然寻找玩具。  关键词:家长 幼儿 玩具 创造力  【中图分类号】G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09-0012-01 
期刊
摘 要:小学六年级正处于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的过渡阶段,在这个特殊的阶段中,班主任要意识到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和精神素养培养,因此,在日常管理中,我们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还要注意对学生家庭教育的指导,另外,由于学生的性格之间有着非常明显的差异,因此,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也常常会出现如针对性不强等情况,而这时,家庭教育就能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为更好地引导家长正确的对
期刊
摘 要:在家庭中建立起民主的秩序,将会改善父母子女之间的互动方式,会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为此,每个家庭成员都该明确自己所扮演的特定角色,在亲子互动过程中,父母要指导孩子构建理性的自我评价体系,引导孩子接受自我行为的自然结果,要求孩子遵守家庭内部的权利和义务,提醒自己充分表达家长的善意。  关键词:民主家庭 亲子互动 自我评价 自然结果  【中图分类号】G616 【文献标识码】A 【
期刊
摘 要: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曾在全国做过中小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大型调查。结果表明,中国学生普遍厌学,厌学已成为学生学习的最大障碍,“厌学”现象已引起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普遍关注。学生厌学的原因是复杂的,但家庭因素是影响学生厌学心理形成的重要因素,应重视家庭教育,发挥其在预防和消除学生厌学心理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学生厌学 厌学心理 家庭因素 对策  【中图分类号】G785 【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