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幽兰生空谷
喜欢闲来无事抄佛经,听梵音,静心的同时也是一种修为。人之于世间,大多苦痛都是来自于不了解自己内心的渴望。或者说,欲望。所欲之望,心所求之,求而不得,便成苦。所以,佛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张望,曾历时9年,深入佛门,与僧侣同吃住,与法师共悟禅宗,完成了一组名为《佛的足迹》的摄影作品,将深奥的佛境教义通过影像艺术的形式传达出来,以期带给观众一种空灵恬静的禅美享受。这组作品,曾影响了我好长一段时间的心境,我也因它去寻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清心静心之境。
我曾一个人跋涉半山去寻找隐匿于深山古木中的古刹,也曾在寺院的一个禅房里抄过《大悲咒》,还曾在香火袅绕的古寺里喝一杯清茶,然后看着头顶的落叶刷刷落下,掉进杯子里。我去了所有可以让我感受到无边佛法的地方,出名的有华藏寺、灵隐寺、寒山寺,不出名的寺庙在周遭也有一些。而佛光寺,是唯一一个我去过的,让我觉得有种隐匿于尘世的大寺庙。
中国文化讲究“深山藏古寺”,所以寺庙大多建于山顶或隐匿于深山里,被青山怀抱,于古木盛处落脚,讲求一个“隐”字。然而,随着佛教的发展壮大,这些隐匿于尘世的古寺也渐渐变得不再隐,无论多远,都有许多善男信女慕名而来,寻法求安,带着尘世最真实的希望和祈望、欲望、愿望。而这“望”多了,隐寺便也再也隐不下来,静不下来了。所以,当我去了佛光寺时,我感觉整个人从内心底处所升腾起的那种情感,或者是感动或者是震动,完全超出了我一个凡人旧有的那种情感范围,那,或许就是佛的慈悲。
可能说起佛光寺,大多数人不太清楚,但说五台山,可能人人都知道。佛光寺于五台山主景区来说,就像是被遗忘在喧嚣里的一株兰花,自开自香,你来,或者不来,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是那种我们要的,最典型的隐寺。
愿将山色供生佛
相传北魏孝文帝路过山西五台山,看见一团佛光,于是下令鼎新寺院,于是,距离台怀镇30多千米、五台山县城东北32千米的佛光山山腰上,便有了佛光寺。
佛光寺自北魏起修建,到了唐代武宗皇帝大灭佛教时,被毁为一片废墟,再到唐宣宗大中十年重建,再到宋、金、明、清相继对佛光寺进行修葺,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沉自河底,做着佛门一直在做的事情——渡人,自渡。直至1937年6月,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妻,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量后,称其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言论。至此,佛光寺的价值才真正被世人所知。更因寺内佛教文物珍贵、历史悠久,故有“亚洲佛光”之称。
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寺庙因势而建,坐东朝西,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寺内的唐代建筑、雕塑、壁画、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极高,被称为“四绝”。佛光寺内殿堂高大,层层相叠,主次分明。东大殿踞于高台上,外观简朴大方,雄伟大气,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斗拱雄大,出檐深远。”另外,大殿门、窗、墙壁、斗拱、柱、额等全用朱色涂刷。那些鲜色在岁月的侵蚀里,朱漆剥落,痕迹斑斑,却依旧在昭示着曾经的辉煌和繁盛,也在诉说着佛光寺这些年走过的风雨和霜雪。
东大殿内的佛坛上,有35尊唐代彩塑的佛像。释迦牟尼佛端坐于佛坛正中,阿弥陀佛居右,弥勒佛居左,左右是普贤、文殊二位菩萨。这一点非常特别,因为中国文化里座位的排列次序以“左”为上。所以一般寺院都是文殊菩萨在左,普贤在右。而在佛光寺和尚山所有的寺院中,却都将文殊塑在佛祖的右边,普贤塑在佛祖的左边,右智左理,这是表示理智更甚于智慧,万事万物以理入情入境。
殿内的佛像造型丰满健硕,与唐朝以丰满为美的审美观一致。而独特的五官却比之于其他朝代更显秀美委婉。更值得一提的是殿内的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都是女儿身,弯弯的额眉中间还有一点朱点,显得颇具风韵。不仅如此,这些佛像站立的姿势也非常特别,比之与唐以前双腿并立的站姿,佛光寺内的佛像全都是以S型站立姿势,腰部稍弯曲,腹部微凸起,有的向左弯,有的向右弯,显得非常自在而优雅。
佛光普照,一叶即世界
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里,佛像塑造特点偏向于威严肃穆,面目呆板,佛座高垒,十分森严,而在唐代,佛像的造型日渐世俗化。在佛光寺里,无论是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还是阿难、迦叶,还是胁侍菩萨,都面目可亲,温和大方,慈眉善目,让人亲近。所谓,大慈大悲,普度众生。
站在佛光寺里,看过一个僧人清扫树下的落叶,一遍一遍地扫,无视空中不断随风而下的枯叶,我的眼前,只觉得秋风凝霜,满是模糊。想起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是的,春来花自开, 秋至叶飘零,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随缘,随性,随心,不强求,因为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去处和归处,只有看开了,才能悠然于世,从容于世。
佛光寺比之于五台山主景区来说,几乎是少有人关注的,所以显得少许冷清和寒寂。可是,也正因为此,才有了真正属于佛门的清净。能来到佛光寺的都是有缘人,而佛,渡有缘人。它从来不需要多少因着名气而去拜访它的人,它只是静静地隐匿于尘世间,静心清心,无欲则心安。
喜欢闲来无事抄佛经,听梵音,静心的同时也是一种修为。人之于世间,大多苦痛都是来自于不了解自己内心的渴望。或者说,欲望。所欲之望,心所求之,求而不得,便成苦。所以,佛说,人生八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怨长久、求不得、放不下。
张望,曾历时9年,深入佛门,与僧侣同吃住,与法师共悟禅宗,完成了一组名为《佛的足迹》的摄影作品,将深奥的佛境教义通过影像艺术的形式传达出来,以期带给观众一种空灵恬静的禅美享受。这组作品,曾影响了我好长一段时间的心境,我也因它去寻了好长一段时间的清心静心之境。
我曾一个人跋涉半山去寻找隐匿于深山古木中的古刹,也曾在寺院的一个禅房里抄过《大悲咒》,还曾在香火袅绕的古寺里喝一杯清茶,然后看着头顶的落叶刷刷落下,掉进杯子里。我去了所有可以让我感受到无边佛法的地方,出名的有华藏寺、灵隐寺、寒山寺,不出名的寺庙在周遭也有一些。而佛光寺,是唯一一个我去过的,让我觉得有种隐匿于尘世的大寺庙。
中国文化讲究“深山藏古寺”,所以寺庙大多建于山顶或隐匿于深山里,被青山怀抱,于古木盛处落脚,讲求一个“隐”字。然而,随着佛教的发展壮大,这些隐匿于尘世的古寺也渐渐变得不再隐,无论多远,都有许多善男信女慕名而来,寻法求安,带着尘世最真实的希望和祈望、欲望、愿望。而这“望”多了,隐寺便也再也隐不下来,静不下来了。所以,当我去了佛光寺时,我感觉整个人从内心底处所升腾起的那种情感,或者是感动或者是震动,完全超出了我一个凡人旧有的那种情感范围,那,或许就是佛的慈悲。
可能说起佛光寺,大多数人不太清楚,但说五台山,可能人人都知道。佛光寺于五台山主景区来说,就像是被遗忘在喧嚣里的一株兰花,自开自香,你来,或者不来,它就在那里,不悲不喜。是那种我们要的,最典型的隐寺。
愿将山色供生佛
相传北魏孝文帝路过山西五台山,看见一团佛光,于是下令鼎新寺院,于是,距离台怀镇30多千米、五台山县城东北32千米的佛光山山腰上,便有了佛光寺。
佛光寺自北魏起修建,到了唐代武宗皇帝大灭佛教时,被毁为一片废墟,再到唐宣宗大中十年重建,再到宋、金、明、清相继对佛光寺进行修葺,在历史的长河中,它沉自河底,做着佛门一直在做的事情——渡人,自渡。直至1937年6月,中国当代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林徽因夫妻,对佛光寺进行了考察、测量后,称其为“中国第一国宝”,因为它打破了日本学者“中国大地上没有唐朝及以前的木结构建筑”的言论。至此,佛光寺的价值才真正被世人所知。更因寺内佛教文物珍贵、历史悠久,故有“亚洲佛光”之称。
佛光寺建在半山坡上,寺庙因势而建,坐东朝西,全寺有院落三重,分建在梯田式的寺基上。寺内的唐代建筑、雕塑、壁画、题记,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都极高,被称为“四绝”。佛光寺内殿堂高大,层层相叠,主次分明。东大殿踞于高台上,外观简朴大方,雄伟大气,是典型的唐代建筑,用梁思成先生的话说“斗拱雄大,出檐深远。”另外,大殿门、窗、墙壁、斗拱、柱、额等全用朱色涂刷。那些鲜色在岁月的侵蚀里,朱漆剥落,痕迹斑斑,却依旧在昭示着曾经的辉煌和繁盛,也在诉说着佛光寺这些年走过的风雨和霜雪。
东大殿内的佛坛上,有35尊唐代彩塑的佛像。释迦牟尼佛端坐于佛坛正中,阿弥陀佛居右,弥勒佛居左,左右是普贤、文殊二位菩萨。这一点非常特别,因为中国文化里座位的排列次序以“左”为上。所以一般寺院都是文殊菩萨在左,普贤在右。而在佛光寺和尚山所有的寺院中,却都将文殊塑在佛祖的右边,普贤塑在佛祖的左边,右智左理,这是表示理智更甚于智慧,万事万物以理入情入境。
殿内的佛像造型丰满健硕,与唐朝以丰满为美的审美观一致。而独特的五官却比之于其他朝代更显秀美委婉。更值得一提的是殿内的胁侍菩萨和供养菩萨都是女儿身,弯弯的额眉中间还有一点朱点,显得颇具风韵。不仅如此,这些佛像站立的姿势也非常特别,比之与唐以前双腿并立的站姿,佛光寺内的佛像全都是以S型站立姿势,腰部稍弯曲,腹部微凸起,有的向左弯,有的向右弯,显得非常自在而优雅。
佛光普照,一叶即世界
在整个中国封建社会里,佛像塑造特点偏向于威严肃穆,面目呆板,佛座高垒,十分森严,而在唐代,佛像的造型日渐世俗化。在佛光寺里,无论是释迦牟尼、文殊、普贤还是阿难、迦叶,还是胁侍菩萨,都面目可亲,温和大方,慈眉善目,让人亲近。所谓,大慈大悲,普度众生。
站在佛光寺里,看过一个僧人清扫树下的落叶,一遍一遍地扫,无视空中不断随风而下的枯叶,我的眼前,只觉得秋风凝霜,满是模糊。想起曾看过这么一个故事:一位秀才问赵州禅师,“此情此景,如何感悟人生?”赵州禅师淡淡地说:“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是的,春来花自开, 秋至叶飘零,缘来则去,缘聚则散,缘起则生,缘落则灭,随缘,随性,随心,不强求,因为万物都有其自身的去处和归处,只有看开了,才能悠然于世,从容于世。
佛光寺比之于五台山主景区来说,几乎是少有人关注的,所以显得少许冷清和寒寂。可是,也正因为此,才有了真正属于佛门的清净。能来到佛光寺的都是有缘人,而佛,渡有缘人。它从来不需要多少因着名气而去拜访它的人,它只是静静地隐匿于尘世间,静心清心,无欲则心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