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父的叮嘱

来源 :女子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ilyni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祖父病危,叔叔打来电话,说祖父很难撑到天亮,但他却惦记着父亲。父亲立即租了一辆专车带着我们往老家赶。
  刚到老家,我看见87岁的祖父抓着床单忍着痛。父亲奔到祖父前,祖父企图撑起身子,他那小眼睛里透出一丝惊喜。父亲弯下腰,用手伸入祖父的脖子,抱着祖父的肩,把头深埋在祖父的胸前,父亲的眼泪像断线的珠子打湿了祖父的胸襟。祖父艰难地用他那双颤抖着的双手,抚摸着父亲已经布满皱纹的脸,他的手在父亲的脸上慢慢地移动,一遍又一遍,想擦干父亲的泪,却让自己那干枯的手沾满了泪水。最后,祖父的手慢慢地朝自己床下移动。父亲蹲下去拿出了一个大南瓜。床下的一大堆南瓜是祖父亲手种出来的,他每年都要让叔叔给我们送去一大袋。去年春节,为了种南瓜的事,父亲还跟祖父争吵了几句,父亲和叔叔都责怪祖父那么一大把年纪了还动锄头,让村里人笑话,可祖父说他不活动一下筋骨就全身浮肿,受不了。父亲看到南瓜已经泪流满面,他声音哽咽着说:“爹,我做碗南瓜汤,我跟你……一起吃……”
  祖父说话已经很艰难了,他喉咙里咕哝了几声,费了很大力气说了一句话,我听出是6个字,但没听出他说的是什么。
  祖父说完这句话,好像再也没什么可惦记的了,渐渐陷入了昏迷。
  我拉拉妹妹的衣袖问:“刚才爷爷说的什么?”妹妹咬咬嘴唇,说:“他放心不下爸爸的糖尿病,他听说南瓜对糖尿病很有益处,他说多带点南瓜去……”
  “多带点南瓜去!”这是一个87岁的老人对64岁的儿子说出的最后6个字。“多带点南瓜去!”让我知道了世界上的父亲是如何地惦记着自己的儿子!责编/小马[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2007年3月,中纪委、监察部表示要清查豪华楼堂馆所,两会期间,媒体随后对全国各地超标建设的行政办公楼、豪华楼堂馆所曝光。其中,郑州市惠济区政府占地530亩,耗资1.2亿,大楼整个外观酷似美国的白宫,被称为“世界第一区政府”!其决策者就是原惠济区区委书记、平顶山市副市长冯刘成,他在此工程中因接受贿赂而东窗事发。2006年12月21日,河南省南阳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冯刘成无期徒刑……    附庸风
期刊
周六的下午,她从“悠仙美地”喝咖啡回来。她习惯了与那帮官太太凑在一起,听着幽雅的轻音乐,一起谈论流行的米兰服饰和新潮的美容秘诀。  保姆告诉她:“你乡下的姐姐来过了,见你不在,留下一个瓷罐走了!”她的眼里流露出不屑,“就丢在墙角吧!”  自从两年前,她当上了县中的教导主任。姐夫就隔三茬五地找她介绍工作。可是,这个男人很不成器。勤杂工嫌脏,保安的活又嫌钱少。他一个粗俗的男人。还能干什么体面的活?  
期刊
“计划”外杯孕,含泪堕胎保工作    事情还得从两年前说起。  2004年4月,家住辽宁西部朝阳地区农村的周和平在一位远房亲戚的介绍下,来到抚顺市萨尔浒风景区内一家颇具规模的度假休闲山庄当保安。因为公司经营有方,山庄的生意一直非常火爆,员工的待遇也不错。周和平为人质朴、诚恳,在山庄干了3个月后,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也因此与山庄经理胡士文混熟了。于是,周和平就把在老家的妻子张晓燕也介绍到这家度假山
期刊
改写/张立平    玉米秸杆画是很精美的民间工艺品,在过去的两年里它获得了国家专利并以高价远销日本,但有谁会想到,它的创始人竟是一名患有四级听力残疾,年逾五旬,普普通通、不见经传的山区妇女郭凤芝!    飞来横祸    1994年的早春。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县城大阁镇,大阁粮食所办公室主任郭凤芝突然感到心口撕心裂肺的巨痛,顿时脸色蜡黄,头上冒出虚汗,靠在门边再也无法走动。好心人七手八脚把郭凤芝送进
期刊
近来,有句话时常在各媒体闪现,那就是“动什么,别动感情”。这是一位女作家写的电视剧本的名字,据此改编成的同名电视剧也开始在不少电视台热播,这句话一问世,就以其前卫、叛逆的味道得到了很多人的青睐及追捧,更有人将其奉为生活的准则。  也许我是个过于保守的人,也许我有点落伍,虽然这句话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然而我却无法喜爱它。我承认,我已经不是纯情少女了,可是依然会为亲人一个问候的电话而满足,会为朋友一个关
期刊
口述:柳小东  采写:张兰允    意外邂逅    读初三那年,父亲患肺癌去世,下岗的母亲搂着我和读小学的妹妹哭得死去活来。操办完丧事,家里已分文皆无。那一夜,我的泪一直在流,为离去的父亲,也为母亲、妹妹和我。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帮母亲撑起这个家。    瞒着母亲,我偷偷报了职高,希望早早就业,挣钱养家。但职高毕业证没给我换来一份工作。后来我借钱考了驾照,受雇一家货运公司。一次歇班,同学给我打电话,
期刊
为表诚意,写下巨额欠条    党辛和荣芝的家在湖北中部汉江之滨,两人是同乡邻村。1999年底,党辛认识了荣芝。那年党辛17岁,荣芝才16岁。荣芝长得楚楚动人,党辛显得英俊潇洒,两人一见如故,很快坠入了爱河。    但是,两人的恋情却遭到了父母的反对,因为父母觉得,他们还是不懂事的孩子。特别是党辛的父母,竭力反对他们之间来往。可是,已沉醉爱河的党辛和荣芝,哪里还听得进父母的劝告反对?青春的冲动下,两
期刊
他是一个很普通的男人。论长相,他比不上别的男人英俊,论能力,他只是政府机关一个普通的科员,拿回家的薪水比老婆多不了几文。可是普通的他,却有着相当滋润的婚姻。  这样一个普普通通的男人,说得刻薄一点,在物质化的今天,不少女人都会嫌他窝囊,没本事。一位要好的同事就常常向他诉苦,家里老婆一天到晚横眉竖眼,不是嫌他没有一官半职,就是唠叨他挣的钱太少,自己在老婆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出。  每逢这时,他就在心里想
期刊
婚后几年,她和他谁也没新故事上演。只是生活皱了,日子枯了。庸常的摩擦,琐碎的烦恼,使人疲惫、无奈。尤其她,有事没事地唠叨,他不听她就大发脾气,她一发脾气他就摔门而出。  昨天,恶吵一顿,他又要走,她堵在门口:“等等,我提议:咱俩现在就到操场去,背对背开始往前走,谁也不许往后看,500步后同时回头,假设还能看见对方,就把所有的烦恼一笔勾销重新开始;如果看不到,就继续往前走,永不回头,咋样?”他怔了一
期刊
1965年冬天,她在一家偏僻的医院产下了一个女婴。但是她无力抚养,为不得已,在一个瑞雪飘飞的清晨,她将女婴放在一户村妇的门口。她知道那是一个好心的村妇,结婚好几年都没有儿女。  18年后,女婴长成了一个大姑娘。村妇从箱底取出了当年的那个襁褓,细数着女婴的身世。她鼓励女孩寻找生母的下落,她说她完全不介意。女孩悲喜交加,当晚,她抱着襁褓哭了一夜,她决定找到生母,然后给两个母亲尽孝道。  女孩在报纸上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