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社会用电需求逐年增加,相应的电力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向外拓展。由于线路敷设环境广阔,受地理位置和周围外部环境的影响,杆塔数量较多,经常受到外部恶劣天气和人为事件的干扰,使杆塔遭受大量入侵,从而造成更严重的故障。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方法;对策研究
导言:输电线路外力破坏是指人们在输电线路保护区附近从事生产活动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实施损毁、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以及造成线路的不安全状态或故障。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对2010年公司系统内线路的跳闸原因和故障停运原因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所有跳闸原因中,外力破坏仅次于雷击危害,所占比重为20.5%,但外力损伤引起的故障停机次数最多,占34.8%。由此可见,外力破坏已成为影响线路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外力破坏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在研究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对策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概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线路作为主要的输电介质,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特殊性,杆塔多,面积大,线路长,常年裸露在外。除强风、雷电、暴雨、冰雪等自然灾害外,由于人为因素和外力破坏造成输电线路跳闸和强迫停运的概率呈上升趋势,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防止外力破坏已成为供电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种方式,确保供电可靠性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2电力线路遭受外力破壞原因分析
纵观外部损坏事故的发生,造成此类事故的主要因素有:盗线索、施工机械触线、野蛮施工挖掘段电缆、擅自施工、开车断杆、吊电线、树木触线、放风筝等。其中,缆索、工程机械和大型车辆的碰撞成为主要形式。
2.1盗窃线路及电缆主要是犯罪分子受经济利益驱动,对电缆、
线路塔材、接地圆钢等电力设施实施盗割,致使输电线路受损或高压铁塔折断倒塌,引起供电中断。
2.2施工机械碰断导线主要是由于地面管道施工或填土,挖沟、
筑路导致大型施工机械与导线距离不够,机械车辆在线下通过或吊管道等设施通过触碰使导线造成。
2.3野蛮施工挖伤电缆主要是由于市政或其他工程单位在电力管线附近施工,对电力管线的走向和布置不清楚而造成的。
2.4私搭乱建主要是在输电线路防护区内私自搭建违章建筑,与导线安全距离不足。
2.5车辆撞杆塔和挂断拉线主要是由于道路扩宽后,使原来位于
人行道、绿化带或道路以外的电杆、拉线变成位于行车道中而造成的。
2.6树木碰导线是通道外超高树木威胁线路运行未能及时进行砍伐而造成的。
3防止电力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的有效措施
3.1技防手段
充分发挥技防手段,将远距离的监管效果充分的展现出来,第一时间明确现场的建设状况,在存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内设置监控设备,主要面向危险等级高或者关键性的电力施工线路,只有保证上述区域内的管理,才会保障电力的实时监管员工可以全天轮流休息和监督,有利于明确监控系统中的实际电力运行状态,减少外部人员的故意干预。监理过程中一旦出现管理不力的情况,值班人员要立即报警,防止电力系统损坏。
3.2防外力破坏对策的应用效果
自从2011年初开展实施以上防外力破坏的集中对策以来,福州电业局所管辖线路因外力破坏造成的跳闸次数明显减少。2008—2011年因外力破坏造成的跳闸次数统计结果,随着近几年外力破坏隐患点的增加,外破引起的线路跳闸次数逐年增多,于2009年达到11次。但自从实施以上防外力破坏集中对策后,截至2011年10月份,2011年外力破坏引起的跳闸次数仅为2次,比去年同期减少78%,效果显著。
自外力破坏特巡组成立后,发现并制止的危险违章行为累计达67起,并且对2家屡教不改、危及线路安全的施工单位采取了暂停供电的措施。外力破坏特巡组作用突出。
3.3人防手段
3.3.1健全防外破组织制度
针对制度的建立,可以设立专业的管理小组,在其中制定多方面的管理部门,加强对外部建设点的管理以及维护,针对巡视、协调、监管等多方面做以勘查,从而有利于在后期针对多个外破点的属性以及被破坏的等级进行分析和记录,并在后期的调控期间制定大量管理措施。例如,设立专业的电力设备巡视调查小组,主要由安全和信息记录员为主要成员。在各种外部环境损害的故障点设置专门的信息管理人员,有利于第一时间检测出相应的电力建设损害行为,尽可能及时排除故障,根据系统流程上报和后期维护措施,从而充分发挥发挥这个系统的优势。
3.3.2加强施工区域管理
监理施工队要更加重视施工期的施工管理,实行责任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各部门领导,做到高效的监督和维护,提高实际执行效率和质量,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和流动性。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对相关施工许可证的资质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方可签订相应的施工合同,以保证实际运行方案和初步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加强电力建设施工控制。例如,在修建基础性的建筑过程中,前期规划人员应当明确当地的电力系统设施建设位置,了解线路的具体走向和电力线路布局,之后在现场加强总体的监督管理工作,提升监管工作的质量,派遣专业的管理人员到现场做以全天候的监管,才会保障实际的施工建设工作,防止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意外触及电力设施,并导致对其的损坏和建筑人员的伤亡事件。另外,在和工地的建设人员进行信息上的互动过程中,应当强化现场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并利用与当地工作管理人员进行信息上的联系和交流,确保第一时间掌控相关的建设种类以及相对应的施工建设工作,控制施工时间的合理性[1]。
3.3.3警企联合
寻求警察的力量,能够全面协调多个部门的本职工作,强化政府部门以及乡镇企业的工作交流,以便于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和人文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保障设立较为专业的电力维护体系。例如,采用“三电”的专项打击方式,强化多项打击事件的力度以及管理。对盗窃破坏电力线路系统的违法案件,联系相应的管防部门,加强当地公安机关的建设和管理效果,严厉打击严重的盗窃电缆行为,向有关宣传部门或地方新闻电视台举报,扩大处罚力度。另外,加强对废品回收区的监管,因为这个区域是不法分子经常去销赃的地方,加强对赃物回收区的管理,可以实现对盗窃的有力打击,从而切断销赃渠道。
3.4物防手段
在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并在上方设置警示标志,实现对周边居民的警示效果。大型电力线路的建设,必须在附近设置物理隔断,对危险的电力区域进行封堵,保证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防止其在日常活动中意外进入电力系统的危险区域,造成不必要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另外,在吊车以及杆塔附近设立大型的警示牌,对高度、角度以及距离做以详细的说明,在举升臂区域内张贴大量的警示性标语,以便于能够实现对电力线路的合理保护。
结束语
防止外力对输电线路的破坏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综合性工作。为减少外力对电力设施的破坏,需要线路运营管理单位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通过大量的论证和实验,制定有效的方法和对策,加强落实和认真落实,有效避免输电线路受到外力破坏,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黎洪光,黄时文,李沛章.电力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18(12).
[2]李宝辉,李涛.电力线路防范外力破坏的分析[M]//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8.
关键词:输电线路;防范外力破坏;方法;对策研究
导言:输电线路外力破坏是指人们在输电线路保护区附近从事生产活动过程中,有意或无意实施损毁、破坏电力设施的行为,以及造成线路的不安全状态或故障。根据国家电网公司对2010年公司系统内线路的跳闸原因和故障停运原因的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在所有跳闸原因中,外力破坏仅次于雷击危害,所占比重为20.5%,但外力损伤引起的故障停机次数最多,占34.8%。由此可见,外力破坏已成为影响线路可靠运行的重要因素之一,随着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外力破坏的情况也越来越严重。因此,在研究输电线路外力破坏对策的基础上,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输电线路的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1概述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电力线路作为主要的输电介质,由于地理位置和环境的特殊性,杆塔多,面积大,线路长,常年裸露在外。除强风、雷电、暴雨、冰雪等自然灾害外,由于人为因素和外力破坏造成输电线路跳闸和强迫停运的概率呈上升趋势,对电网安全运行构成严重威胁。防止外力破坏已成为供电部门加强安全生产的一种方式,确保供电可靠性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
2电力线路遭受外力破壞原因分析
纵观外部损坏事故的发生,造成此类事故的主要因素有:盗线索、施工机械触线、野蛮施工挖掘段电缆、擅自施工、开车断杆、吊电线、树木触线、放风筝等。其中,缆索、工程机械和大型车辆的碰撞成为主要形式。
2.1盗窃线路及电缆主要是犯罪分子受经济利益驱动,对电缆、
线路塔材、接地圆钢等电力设施实施盗割,致使输电线路受损或高压铁塔折断倒塌,引起供电中断。
2.2施工机械碰断导线主要是由于地面管道施工或填土,挖沟、
筑路导致大型施工机械与导线距离不够,机械车辆在线下通过或吊管道等设施通过触碰使导线造成。
2.3野蛮施工挖伤电缆主要是由于市政或其他工程单位在电力管线附近施工,对电力管线的走向和布置不清楚而造成的。
2.4私搭乱建主要是在输电线路防护区内私自搭建违章建筑,与导线安全距离不足。
2.5车辆撞杆塔和挂断拉线主要是由于道路扩宽后,使原来位于
人行道、绿化带或道路以外的电杆、拉线变成位于行车道中而造成的。
2.6树木碰导线是通道外超高树木威胁线路运行未能及时进行砍伐而造成的。
3防止电力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的有效措施
3.1技防手段
充分发挥技防手段,将远距离的监管效果充分的展现出来,第一时间明确现场的建设状况,在存有安全隐患的区域内设置监控设备,主要面向危险等级高或者关键性的电力施工线路,只有保证上述区域内的管理,才会保障电力的实时监管员工可以全天轮流休息和监督,有利于明确监控系统中的实际电力运行状态,减少外部人员的故意干预。监理过程中一旦出现管理不力的情况,值班人员要立即报警,防止电力系统损坏。
3.2防外力破坏对策的应用效果
自从2011年初开展实施以上防外力破坏的集中对策以来,福州电业局所管辖线路因外力破坏造成的跳闸次数明显减少。2008—2011年因外力破坏造成的跳闸次数统计结果,随着近几年外力破坏隐患点的增加,外破引起的线路跳闸次数逐年增多,于2009年达到11次。但自从实施以上防外力破坏集中对策后,截至2011年10月份,2011年外力破坏引起的跳闸次数仅为2次,比去年同期减少78%,效果显著。
自外力破坏特巡组成立后,发现并制止的危险违章行为累计达67起,并且对2家屡教不改、危及线路安全的施工单位采取了暂停供电的措施。外力破坏特巡组作用突出。
3.3人防手段
3.3.1健全防外破组织制度
针对制度的建立,可以设立专业的管理小组,在其中制定多方面的管理部门,加强对外部建设点的管理以及维护,针对巡视、协调、监管等多方面做以勘查,从而有利于在后期针对多个外破点的属性以及被破坏的等级进行分析和记录,并在后期的调控期间制定大量管理措施。例如,设立专业的电力设备巡视调查小组,主要由安全和信息记录员为主要成员。在各种外部环境损害的故障点设置专门的信息管理人员,有利于第一时间检测出相应的电力建设损害行为,尽可能及时排除故障,根据系统流程上报和后期维护措施,从而充分发挥发挥这个系统的优势。
3.3.2加强施工区域管理
监理施工队要更加重视施工期的施工管理,实行责任制,将具体责任落实到各部门领导,做到高效的监督和维护,提高实际执行效率和质量,保证监督管理工作的完整性和流动性。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对相关施工许可证的资质进行审核,审核无误后,方可签订相应的施工合同,以保证实际运行方案和初步设计方案的可靠性,加强电力建设施工控制。例如,在修建基础性的建筑过程中,前期规划人员应当明确当地的电力系统设施建设位置,了解线路的具体走向和电力线路布局,之后在现场加强总体的监督管理工作,提升监管工作的质量,派遣专业的管理人员到现场做以全天候的监管,才会保障实际的施工建设工作,防止在之后的施工过程中,意外触及电力设施,并导致对其的损坏和建筑人员的伤亡事件。另外,在和工地的建设人员进行信息上的互动过程中,应当强化现场管理工作的整体性,并利用与当地工作管理人员进行信息上的联系和交流,确保第一时间掌控相关的建设种类以及相对应的施工建设工作,控制施工时间的合理性[1]。
3.3.3警企联合
寻求警察的力量,能够全面协调多个部门的本职工作,强化政府部门以及乡镇企业的工作交流,以便于可以根据当地的环境特点和人文环境进行全面的调查,并制定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保障设立较为专业的电力维护体系。例如,采用“三电”的专项打击方式,强化多项打击事件的力度以及管理。对盗窃破坏电力线路系统的违法案件,联系相应的管防部门,加强当地公安机关的建设和管理效果,严厉打击严重的盗窃电缆行为,向有关宣传部门或地方新闻电视台举报,扩大处罚力度。另外,加强对废品回收区的监管,因为这个区域是不法分子经常去销赃的地方,加强对赃物回收区的管理,可以实现对盗窃的有力打击,从而切断销赃渠道。
3.4物防手段
在现场设置安全警示牌,并在上方设置警示标志,实现对周边居民的警示效果。大型电力线路的建设,必须在附近设置物理隔断,对危险的电力区域进行封堵,保证周围居民的生命安全,防止其在日常活动中意外进入电力系统的危险区域,造成不必要的财产和生命安全。另外,在吊车以及杆塔附近设立大型的警示牌,对高度、角度以及距离做以详细的说明,在举升臂区域内张贴大量的警示性标语,以便于能够实现对电力线路的合理保护。
结束语
防止外力对输电线路的破坏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综合性工作。为减少外力对电力设施的破坏,需要线路运营管理单位不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通过大量的论证和实验,制定有效的方法和对策,加强落实和认真落实,有效避免输电线路受到外力破坏,确保电网安全可靠运行。
参考文献
[1]黎洪光,黄时文,李沛章.电力线路遭受外力破坏的主要原因及对策[J].电力安全技术,2018(12).
[2]李宝辉,李涛.电力线路防范外力破坏的分析[M]//山东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供电专业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