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高校共青团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
高校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在全团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需要,在团结和带领青年学生跟党走、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助学校教育工作、培养和锻炼干部等方面,其中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共青团发挥其它方面重要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高校共青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深入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趋势的研究,运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新的历史背景下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挑战
1社会变迁是不容忽视的工作背景
“在社会学意义上来看,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1]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的前十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包括自然环境、科技、人口、社会制度和结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社会价值观等各领域均发生着或急或缓的变迁过程。其中,表现在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等领域的变迁———比较于我国传统社会时期变迁的缓慢(或极端的称之为“固化”)———给社会成员带来了较大的震撼和冲击。大学生群体,作为具有思维活跃、渴望新奇、追求个性等特征以及价值判断、认同等仍处于形成期的特定人群,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更大。高校共青团组织和人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大学生群体“显著变化”的压力。
2当代大学生思想表现及特征
(1)追求自我价值,忽视社会责任。在我国社会加速转型,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时期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极强的个体意识和对自身利益的重视和追求。诚然,崇尚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目标的追求和实现与压抑个性和自我价值、极端的社会本位取向相比无疑是一种历史进步,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并强化民主参与意识、成功成才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然而,毋庸讳言,大学生群体更加注重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民主、平等、自由的同时,却是对自己应尽的义务、对他人对社会应尽责任的忽视,不能将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缺乏为国家、民族发展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很多当代大学生看来,个人的价值和追求与国家、社会、集体的诉求是分割的,甚至有极端的观点认为,个人价值与集体责任两者是矛盾的,完全无法融合。
(2)渴望个性实现,忽视共同价值。新时期的大学生自我选择的意识较强,趋同和从众的意识很淡,更习惯于通过亲身实践过程来检验原有的结论。他们更追求个性的实现,求异心理表现强烈。然而,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以及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文化价值、共同价值标准的信心产生了动摇。“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2],如果说多元文化主义能增加大学生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包容性,尚且不能动摇主流文化价值的中心地位的话,那么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则要“恶劣”的多:后现代思潮的影响虽然在学术领域更为突出,但对大学生群体价值判断的冲击仍然不可小觑。后现代思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现代性的否定———对现代主义的一元论、绝对基础、惟一视角、惟一正确方法的否定。”[3]大学生求异过程中,降低了对社会共同价值、主流意识观念的信仰。
(3)强调“兼容并蓄”,忽视客观辨别。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表现出来的信息便捷和丰富、开放及互动特征,尤其是网络的匿名特性,使得网络很快成为新时期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迅速掌握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本领,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趋向多元化。加之大学生年龄阶段所特有的思维活跃特征以及对新事物的渴望,使得大学生群体和网络之间形成了互相推动、相得益彰的“合作”关系: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能满足各种需求的信息,大学生也成为网络“热词”、“锐词”、“流行实践”、“热点事件”成其所然的幕后推手。但是,由于当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加之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阅历不深,缺乏相关的社会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历练,导致他们对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简单化和片面化。另外,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期,一些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可避免,加之不少西方媒体恶意夸大、扭曲事实真相,使得大学生在很多问题的理解和评价上出现了偏离。
3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下,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必然要受到大学生思想、观念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传统工作模式的有效性受到严峻挑战,具体表现为:
第一,组织学生活动难度提高。调查显示,很多高校团组织教师都抱怨组织学生活动愈发困难。具体来说,组织学生活动的难度体现在:学生参与的热情降低以及深层次体现的参与活动过程中投入的程度降低,通俗的表述为“不出工”和“出工不出力”。
第二,传统教育模式效果降低。这种变化在从事多年团组织工作的教师身上表现明显。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相比,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群体,课堂宣讲的教学模式,人性化的谈心工作方法,寓教育于集体活动、竞赛的工作手段都不再能较好地实现教育效果。在新媒体、高科技产品的压力下,传统教育模式亟待更新。
三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的独特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具体而言,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具体表现为“基础的广泛性、联系的多样性、组织的严密性和作用的权威性”[4]。但是,根据前文分析,高校共青团要做到更好地发挥其组织优势,还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教育背景,做出科学有效地工作机制创新。 1强化理论认知、认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功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制度的内在精神体现和生存之本,它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重要性的认知应保持高度的认同。
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领会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具有的核心导向功能和地位,在工作中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意义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不会迷失方向,面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变化的严峻问题才不会丧失信心。
2创新教育模式,形成科学高效的共青团工作机制
在理论的学习和认同基础上,高校共青团工作还需结合社会变迁的时代特征,充分调查、研究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走向的关键因素和环节,突破旧思维、结合新经验,尝试新方法、运用新手段,形成科学高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当然,不同的地区、高校都有自身独特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在这里,针对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背景,提供几个可行化策略:
首先,新媒介资源的使用。当前,对大学生群体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网络等现代化媒介。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认识到网络等新传媒给大学生思想带来破坏性冲击的同时,一定要承认其在信息传递、互动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把网络等新传媒当成一把“双刃剑”应该是恰当的。在此认识基础上,共青团组织应该加大投入和研究的力度,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于网络、微博等新的信息传媒之上,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其关注,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具体而言,共青团组织可以依托官方的网站和微博,提供一些“典型案例辩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学堂”、“校园热点问题或事件解读”等互动性栏目,满足大学生思维活跃、追求个性等特征要求,活跃校园气氛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当然,新媒介的使用需要共青团组织付出更多的人力和更高的关注度,同时也为共青团教师提出学习新媒介知识的更高要求。
其次,传统教育方法的革新。通过前文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特征已经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效果有所减弱,当然,完全放弃传统教育方法还不现实,所以高校共青团组织对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势在必行。第一,课堂教育模式创新。课堂教育是当前大学教育体制的核心手段。结合学生群体的特征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创新的突破口应放在超越单一课本内容上。充分利用多种教育媒介,如网络、多媒体等等,使得教育方式多样化;授课过程本身也需结合时事解说、事件辩论、电影观感等多种版块,使课程丰富化。从而能通过形式灵活、版块多样的授课环节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第二,集体活动形式多样。集体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手段。然而,现实的情况则是,很多集体活动都不同程度的流于了形式。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活动过程整合起来,并尽可能多地创新活动形式,而不是如何去实际地组织某个集体活动。第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通过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区、学校与政府机关等形成的友好合作关系,把学生“送出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学生群体社会实践的过程之中,使学生从经验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并相应的理解其它非主流、反主流价值观念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在价值观方面的理性评价能力。
当然,社会发展和变迁脚步并不会停歇,只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才是具有科学性的和有效的机制。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391.
[2]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M].叶兴艺,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
[3]艾洪庆.浅谈网络文学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与决策[J].社科纵横,2008(6):187.
[4]段伟.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优势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2(9):63-64.
高校是共青团工作的重要阵地,高校共青团的工作在全团始终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长期以来,高校共青团在党的领导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积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成长的需要,在团结和带领青年学生跟党走、服务青年学生成长成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体现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辅助学校教育工作、培养和锻炼干部等方面,其中对大学生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共青团发挥其它方面重要作用的基础和前提。
高校共青团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要深入学习和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内容,加强对新的历史条件下大学生思想特点和发展趋势的研究,运用科学有效的工作机制,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新的历史背景下共青团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遇到的挑战
1社会变迁是不容忽视的工作背景
“在社会学意义上来看,社会变迁既泛指一切社会现象的变化,又特指社会结构的重大变化;既指社会变化的过程,又指社会变化的结果。在社会学中,“社会变迁”是一个表示一切社会现象,特别是社会结构发生变化的动态过程及其结果的范畴。[1]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新世纪的前十年,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蓬勃发展,包括自然环境、科技、人口、社会制度和结构、生活方式、社会文化、社会价值观等各领域均发生着或急或缓的变迁过程。其中,表现在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和社会价值观等领域的变迁———比较于我国传统社会时期变迁的缓慢(或极端的称之为“固化”)———给社会成员带来了较大的震撼和冲击。大学生群体,作为具有思维活跃、渴望新奇、追求个性等特征以及价值判断、认同等仍处于形成期的特定人群,受到的影响和冲击更大。高校共青团组织和人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必然受到大学生群体“显著变化”的压力。
2当代大学生思想表现及特征
(1)追求自我价值,忽视社会责任。在我国社会加速转型,市场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新时期的大学生群体,表现出极强的个体意识和对自身利益的重视和追求。诚然,崇尚自我意识的觉醒、自我目标的追求和实现与压抑个性和自我价值、极端的社会本位取向相比无疑是一种历史进步,有利于大学生建立并强化民主参与意识、成功成才意识和创新创业意识;然而,毋庸讳言,大学生群体更加注重维护自己的权益,要求民主、平等、自由的同时,却是对自己应尽的义务、对他人对社会应尽责任的忽视,不能将个人价值和社会责任紧密联系起来,缺乏为国家、民族发展无私奉献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很多当代大学生看来,个人的价值和追求与国家、社会、集体的诉求是分割的,甚至有极端的观点认为,个人价值与集体责任两者是矛盾的,完全无法融合。
(2)渴望个性实现,忽视共同价值。新时期的大学生自我选择的意识较强,趋同和从众的意识很淡,更习惯于通过亲身实践过程来检验原有的结论。他们更追求个性的实现,求异心理表现强烈。然而,不能忽视的问题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以及后现代思潮的影响下,大学生对社会主流文化价值、共同价值标准的信心产生了动摇。“多元文化主义的核心是承认文化的多样性,承认文化之间的平等和相互影响”[2],如果说多元文化主义能增加大学生对多元文化价值观的包容性,尚且不能动摇主流文化价值的中心地位的话,那么后现代思潮的影响则要“恶劣”的多:后现代思潮的影响虽然在学术领域更为突出,但对大学生群体价值判断的冲击仍然不可小觑。后现代思潮“……其中最重要的一点是对现代性的否定———对现代主义的一元论、绝对基础、惟一视角、惟一正确方法的否定。”[3]大学生求异过程中,降低了对社会共同价值、主流意识观念的信仰。
(3)强调“兼容并蓄”,忽视客观辨别。伴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互联网表现出来的信息便捷和丰富、开放及互动特征,尤其是网络的匿名特性,使得网络很快成为新时期大学生获取信息资源的主要途径之一。大学生迅速掌握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和知识的本领,接受信息的渠道、方式趋向多元化。加之大学生年龄阶段所特有的思维活跃特征以及对新事物的渴望,使得大学生群体和网络之间形成了互相推动、相得益彰的“合作”关系: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能满足各种需求的信息,大学生也成为网络“热词”、“锐词”、“流行实践”、“热点事件”成其所然的幕后推手。但是,由于当前互联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泥沙俱下,加之大学生与社会接触较少,阅历不深,缺乏相关的社会政治经验和社会实践的历练,导致他们对许多复杂的社会问题的看法往往简单化和片面化。另外,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时期期,一些困难和问题仍然不可避免,加之不少西方媒体恶意夸大、扭曲事实真相,使得大学生在很多问题的理解和评价上出现了偏离。
3共青团工作面临的挑战
在社会变迁的历史背景下,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高校共青团工作必然要受到大学生思想、观念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传统工作模式的有效性受到严峻挑战,具体表现为:
第一,组织学生活动难度提高。调查显示,很多高校团组织教师都抱怨组织学生活动愈发困难。具体来说,组织学生活动的难度体现在:学生参与的热情降低以及深层次体现的参与活动过程中投入的程度降低,通俗的表述为“不出工”和“出工不出力”。
第二,传统教育模式效果降低。这种变化在从事多年团组织工作的教师身上表现明显。与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相比,面对新时期的大学生群体,课堂宣讲的教学模式,人性化的谈心工作方法,寓教育于集体活动、竞赛的工作手段都不再能较好地实现教育效果。在新媒体、高科技产品的压力下,传统教育模式亟待更新。
三发挥共青团组织优势,引领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高校共青团组织在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具有的独特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活动优势。具体而言,共青团的组织优势具体表现为“基础的广泛性、联系的多样性、组织的严密性和作用的权威性”[4]。但是,根据前文分析,高校共青团要做到更好地发挥其组织优势,还需要根据变化了的教育背景,做出科学有效地工作机制创新。 1强化理论认知、认同,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向功能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制度的内在精神体现和生存之本,它决定着社会的发展模式、制度体制和目标任务,在所有社会价值目标中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导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和谐文化就会迷失方向。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的过程中,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重要性的认知应保持高度的认同。
高校共青团组织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引导的过程中,一定要充分领会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所具有的核心导向功能和地位,在工作中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重大意义的认同。在此基础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才不会迷失方向,面对大学生思想意识变化的严峻问题才不会丧失信心。
2创新教育模式,形成科学高效的共青团工作机制
在理论的学习和认同基础上,高校共青团工作还需结合社会变迁的时代特征,充分调查、研究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走向的关键因素和环节,突破旧思维、结合新经验,尝试新方法、运用新手段,形成科学高效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当然,不同的地区、高校都有自身独特的、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背景,在这里,针对基本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背景,提供几个可行化策略:
首先,新媒介资源的使用。当前,对大学生群体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网络等现代化媒介。共青团思想政治工作认识到网络等新传媒给大学生思想带来破坏性冲击的同时,一定要承认其在信息传递、互动等方面具有的优势。把网络等新传媒当成一把“双刃剑”应该是恰当的。在此认识基础上,共青团组织应该加大投入和研究的力度,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寓于网络、微博等新的信息传媒之上,用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吸引其关注,从而提高教育效果。具体而言,共青团组织可以依托官方的网站和微博,提供一些“典型案例辩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学堂”、“校园热点问题或事件解读”等互动性栏目,满足大学生思维活跃、追求个性等特征要求,活跃校园气氛的同时,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当然,新媒介的使用需要共青团组织付出更多的人力和更高的关注度,同时也为共青团教师提出学习新媒介知识的更高要求。
其次,传统教育方法的革新。通过前文分析发现,当前大学生的思想意识特征已经使传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效果有所减弱,当然,完全放弃传统教育方法还不现实,所以高校共青团组织对教育方法和手段进行创新势在必行。第一,课堂教育模式创新。课堂教育是当前大学教育体制的核心手段。结合学生群体的特征以及当前社会发展的宏观环境和传统教育模式的不足,创新的突破口应放在超越单一课本内容上。充分利用多种教育媒介,如网络、多媒体等等,使得教育方式多样化;授课过程本身也需结合时事解说、事件辩论、电影观感等多种版块,使课程丰富化。从而能通过形式灵活、版块多样的授课环节提高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第二,集体活动形式多样。集体活动是高校对大学生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利手段。然而,现实的情况则是,很多集体活动都不同程度的流于了形式。高校共青团组织应将关注点放在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和活动过程整合起来,并尽可能多地创新活动形式,而不是如何去实际地组织某个集体活动。第三,走出校园,融入社会。通过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区、学校与政府机关等形成的友好合作关系,把学生“送出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融入学生群体社会实践的过程之中,使学生从经验认知的角度更好地理解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并相应的理解其它非主流、反主流价值观念的不足甚至错误之处,从而进一步提升其在价值观方面的理性评价能力。
当然,社会发展和变迁脚步并不会停歇,只有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才是具有科学性的和有效的机制。
参考文献
[1]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8:391.
[2]C·W·沃特森.多元文化主义[M].叶兴艺,译,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1.
[3]艾洪庆.浅谈网络文学对青少年成长的影响与决策[J].社科纵横,2008(6):187.
[4]段伟.发挥高校共青团组织优势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素质[J].湖北中医学院学报,2002(9):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