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不朽之名曲》是东方卫视2014年3月份播出的一档引进韩国版权的音乐节目,首季总共播出了五期,分别向苏芮、罗大佑、周华健、李谷一等四位音乐人和中国民歌致敬。韩版节目中,歌手与主持人之间的相互调侃是与歌曲同等重要的组成部分,而在中国版《不朽之名曲》中,这一环节虽予以保留,但被大幅压缩,仅以少量的话语评议穿插过渡。中国版的《不朽之名曲》是一档以经典名曲的展示为中心的音乐节目,而韩版则是把娱乐放在音乐同等重要的位置上的综艺节目。
熟人唱熟曲,拼的是创意
《不朽之名曲》是一档向华语歌坛巨匠及名曲致敬的节目,其创意主旨为:每期节目邀请一位老牌歌星坐阵,由六位歌坛的偶像新秀对其经典老歌予以再现。就2014年中国热播的音乐节目来看,只有《不朽之名曲》没有涉及选秀和晋级。其他的节目,无论是《中国好声音》《好歌曲》还是《中国梦之声》抑或《我是歌手》等,都是以比赛晋级作为主要递进线索。就创意点而言,与《不朽之名曲》最相似的当属《我是歌手》这一同样源自韩国的音乐节目。首先,与《不朽之名曲》一样,《我是歌手》中的演唱者都是观众相对熟悉的明星,而不像《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等主推新面孔。其次,这两档节目中,演唱的基本上都是众所熟知的曲目,观众对歌曲和歌手的熟悉度和认同度都很高,在收视上有较好的预先保障。
概括而言,《不朽之名曲》和《我是歌手》都是熟人在唱老歌;而《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和《最美和声》等节目,创意上均是最传统的新人唱老歌的选秀模式;《中国好歌曲》采用的则是更具冒险精神的新人唱新歌的创意。如果用公式表达,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异同:
那么,问题来了:韩国人很怕生么?他们自己原创的电视节目难道必须要熟上加熟才能保证收视率么?这里我们并不探讨韩国电视节目的普遍形态及其民族文化消费心理,仅就《不朽之名曲》而言,这种熟人熟歌的方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节目的关注度和可看性。而中国版的节目中,在音乐的“熟曲”这一方面,做出了若干突破,许多歌曲改编力度之大,超出一般观众预期。如歌手信对苏芮和周华健歌曲的改编,颠覆了原作,具有全新的旋律、歌词和整体听觉形态。其实,对于资深乐迷来说,看经典名曲如何被改编再现,正是这档节目最大的看点所在,正是这种创意使得原版节目能在韩国的一众音乐节目中脱颖而出。
要音乐还是要娱乐,这是个问题
虽然《名曲》节目原创自韩国,但东方卫视引进后,进行了局部的本土化改造。中国版的节目中,取消了韩版中的现场评分及择优争冠环节,以经典歌曲的改编展示为主,和原版相比,音乐性和艺术性更强,但是娱乐性不足。
削弱了节目的娱乐性之后,与其他的选秀类音乐节目相比,《不朽之名曲》的节目创意缺少话题噱头和花落谁家的长线悬念。每期致敬一个歌手的单一主题,无法形成有效的内在连贯性,往往只能依据某期节目的特定内容,吸引散户受众。虽然无法依靠连续剧式的悬念和噱头吸引稳定的受众群,但散户类节目如果操作得当,在碎片化的信息和娱乐消费时代中,也会有其优势所在。原版的《不朽之名曲》能够在韩国长期热播,即说明单期主题的节目能够吸引到足够的散户受众,并把许多短期散户变成稳定的长线受众群。然而,就算完全按照韩国的创意模板,加入大量歌手与主持人的插科打诨,并恢复打分环节和单期冠军的内容,《不朽之名曲》可能也并不会在收视率和影响力上有太大改观。插科打诨和打分争冠虽能为节目增添些许娱乐谈资和悬念,但以专业的角度看,这两个环节只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淡化娱乐元素之后,引进版增加了音乐性。电视音乐节目中,尽管视觉包装十分重要,但最根本的评判标准仍来自于音乐性本身。《不朽之名曲》的音乐团队堪称一流:音乐总监是安栋,编曲有彭飞等,吉他手中有来自台湾的倪方来等人,键盘手中有来自荷兰的Kubi,鼓手中有褚伟明和来自美国的Chris等,弦乐伴奏则由上海首席乐团担任。乐手构成虽然有时更换,但整体上维持了较高的水准。对音乐节目熟悉的观众可能会发现,这支团队基本上就是《中国好歌曲》乐队的主体构成。由于《不朽之名曲》实际上录制于2013年夏,在时间上早于《中国好歌曲》,因而可以说,是《不朽之名曲》为《中国好歌曲》提前磨合了一支成熟的音乐团队。
当然,若以专业水准严格评判,节目中的音乐音效并非完美无瑕,现场录制和后期混音的效果同《中国好声音》和《中国好歌曲》尚有差距,节目的音乐音响状态有时不够稳定,个别歌曲的混音层次不够清晰,缺少通透感和穿刺力。如第一期中,飞儿乐团演唱的《亲爱的小孩》,电子音乐的层次感调音不清,听起来比较含混。另外,有的歌曲的现场调音中,对伴奏乐器的音量控制不够合理与精准,有时于细部上甚至忽大忽小。但整体而言,《名曲》在音乐听觉领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在编曲上独具匠心,使许多经典老歌都呈示出崭新的面貌。
成长之殇能否消弭
从首季播出来看,《不朽之名曲》尚处于节目中国化的探索阶段。在前后期制作过程中都出现过若干小问题,也都在适时调整弥补。例如,前期拍摄的第一期致敬苏芮专场中,中国版的音乐宝座不适合镜头拍摄表现,第二期即迅速更换回韩国原版模式;而首期节目播出后,自第二期之始,即于每首名曲的昔日录影片段中加入语声介绍旁白,并将后来翻唱者的录影版本依次闪现,同时大字号多屏打出音乐团队的名单,以示对音乐合作者的重视及礼遇。这些细节都充分反映出节目组在制作和播出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
整体而言,《不朽之名曲》是一档制作精良、质量上乘的音乐性节目,但也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总结的经验。
首先,《不朽之名曲》是一档致敬前辈音乐人和经典金曲的节目,这种怀旧尊崇的定位,使得节目中充满了一团和气与谦恭客套,不易在内容上形成激烈冲突的热点和争议话题,无法使媒体找到合适的关注点,从而于信息炒作和宣传上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更重要的是,首季《不朽之名曲》在致敬歌手的选择上,总体上是以流行乐在中国大陆发展的年代顺序为线索,致敬对象的年龄段偏大。前四期为苏芮、罗大佑、周华健和李谷一,他们的老歌容易引发中老年观众的共鸣,但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度不够。而当下中国大陆综艺和音乐节目的受众群,特别是网络回放观看上,主要是以青年群体为主。尽管节目中由年轻歌手演唱老牌名曲,但总体上来看,对年轻受众的吸引度不足。因而,《不朽之名曲》在致敬对象的选择上,应该更注重新老变化和歌曲类型的随机性搭配,以丰富视听内容,不应在一季中密集致敬特定年代或某一类型的歌手及歌曲。
其次,在节目周期上,《不朽之名曲》一季五期的总量过少,时间长度上不足以形成收视的增益带动效应,一些爱乐观众尚未知晓或全面了解,节目已经匆匆下线。韩国原版的《不朽之名曲》是一档周播节目,每周末在KBS二台播出。由于是周播且时间长度有保障,可选的致敬歌手非常多,在不同风格和年龄段的受众群中都存在收视热点,因而可以对节目品牌形成长期的积累效应。以目前中国的收视现状来看,《不朽之名曲》每季应该保持在至少十期左右的总量、周期不短于两个月的持续时间,这对节目的品牌推广和受众吸引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在播出时间段的选择上,应该做出更合理的调整。首季《名曲》的播出月份因与《我是歌手》及《中国好歌曲》的后部重合,因而必然受到了这两档优势节目的冲击,在收视率上具有潜在的重大分流效应。尽管《我是歌手》及《中国好歌曲》为周五播出,《不朽之名曲》在周六播出,但同一时间段内,媒体话题关注及观众收视兴趣点不可能在同一类节目上兼顾太多,否则会出现审美疲劳和信息厌倦。因而,《不朽之名曲》第二季在播出时间段的选择上应该做出改变,避开同类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节目,以尽可能地加大自身影响力,使更多观众可以收看到这档艺术性很强的音乐节目。
另外,在每期节目致敬对象的创意安排上,《不朽之名曲》其实可以做出更多的本土化创新,以创造媒体话题点并引发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比如,可借鉴并改造韩版节目中的普通观众参与环节,除偶像新秀外,每期安排一张全新的面孔演唱致敬,既可增加节目的悬念和新鲜感,又可借机推出真正的新秀歌手,在制造更多内容炒作点的同时,提高节目的品牌影响力。在以音乐追溯情境和回忆青春这一节目主旨上,《不朽之名曲》应该能够做出更多的中国本土化的再创造,以最大程度地以名曲再现来展示“音乐——时代记忆”这一音乐社会学的功能,从而彰显名曲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历史上的符号作用,以及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成长和情感追忆中的路标意义。
结语
这档引进节目在本土化的改造中,加强了音乐性,使得节目能吸引更多乐迷,而并非本意弱化的娱乐部分,也让观众流失了部分综艺迷。两种不同的受众群如果能兼顾,当然是最好,如果只能取其一,该怎么权衡取舍,值得国内的节目制作者们思考。
熟人唱熟曲,拼的是创意
《不朽之名曲》是一档向华语歌坛巨匠及名曲致敬的节目,其创意主旨为:每期节目邀请一位老牌歌星坐阵,由六位歌坛的偶像新秀对其经典老歌予以再现。就2014年中国热播的音乐节目来看,只有《不朽之名曲》没有涉及选秀和晋级。其他的节目,无论是《中国好声音》《好歌曲》还是《中国梦之声》抑或《我是歌手》等,都是以比赛晋级作为主要递进线索。就创意点而言,与《不朽之名曲》最相似的当属《我是歌手》这一同样源自韩国的音乐节目。首先,与《不朽之名曲》一样,《我是歌手》中的演唱者都是观众相对熟悉的明星,而不像《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等主推新面孔。其次,这两档节目中,演唱的基本上都是众所熟知的曲目,观众对歌曲和歌手的熟悉度和认同度都很高,在收视上有较好的预先保障。
概括而言,《不朽之名曲》和《我是歌手》都是熟人在唱老歌;而《中国好声音》《中国梦之声》和《最美和声》等节目,创意上均是最传统的新人唱老歌的选秀模式;《中国好歌曲》采用的则是更具冒险精神的新人唱新歌的创意。如果用公式表达,可以更清楚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异同:
那么,问题来了:韩国人很怕生么?他们自己原创的电视节目难道必须要熟上加熟才能保证收视率么?这里我们并不探讨韩国电视节目的普遍形态及其民族文化消费心理,仅就《不朽之名曲》而言,这种熟人熟歌的方式,确实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节目的关注度和可看性。而中国版的节目中,在音乐的“熟曲”这一方面,做出了若干突破,许多歌曲改编力度之大,超出一般观众预期。如歌手信对苏芮和周华健歌曲的改编,颠覆了原作,具有全新的旋律、歌词和整体听觉形态。其实,对于资深乐迷来说,看经典名曲如何被改编再现,正是这档节目最大的看点所在,正是这种创意使得原版节目能在韩国的一众音乐节目中脱颖而出。
要音乐还是要娱乐,这是个问题
虽然《名曲》节目原创自韩国,但东方卫视引进后,进行了局部的本土化改造。中国版的节目中,取消了韩版中的现场评分及择优争冠环节,以经典歌曲的改编展示为主,和原版相比,音乐性和艺术性更强,但是娱乐性不足。
削弱了节目的娱乐性之后,与其他的选秀类音乐节目相比,《不朽之名曲》的节目创意缺少话题噱头和花落谁家的长线悬念。每期致敬一个歌手的单一主题,无法形成有效的内在连贯性,往往只能依据某期节目的特定内容,吸引散户受众。虽然无法依靠连续剧式的悬念和噱头吸引稳定的受众群,但散户类节目如果操作得当,在碎片化的信息和娱乐消费时代中,也会有其优势所在。原版的《不朽之名曲》能够在韩国长期热播,即说明单期主题的节目能够吸引到足够的散户受众,并把许多短期散户变成稳定的长线受众群。然而,就算完全按照韩国的创意模板,加入大量歌手与主持人的插科打诨,并恢复打分环节和单期冠军的内容,《不朽之名曲》可能也并不会在收视率和影响力上有太大改观。插科打诨和打分争冠虽能为节目增添些许娱乐谈资和悬念,但以专业的角度看,这两个环节只有锦上添花的效果。
淡化娱乐元素之后,引进版增加了音乐性。电视音乐节目中,尽管视觉包装十分重要,但最根本的评判标准仍来自于音乐性本身。《不朽之名曲》的音乐团队堪称一流:音乐总监是安栋,编曲有彭飞等,吉他手中有来自台湾的倪方来等人,键盘手中有来自荷兰的Kubi,鼓手中有褚伟明和来自美国的Chris等,弦乐伴奏则由上海首席乐团担任。乐手构成虽然有时更换,但整体上维持了较高的水准。对音乐节目熟悉的观众可能会发现,这支团队基本上就是《中国好歌曲》乐队的主体构成。由于《不朽之名曲》实际上录制于2013年夏,在时间上早于《中国好歌曲》,因而可以说,是《不朽之名曲》为《中国好歌曲》提前磨合了一支成熟的音乐团队。
当然,若以专业水准严格评判,节目中的音乐音效并非完美无瑕,现场录制和后期混音的效果同《中国好声音》和《中国好歌曲》尚有差距,节目的音乐音响状态有时不够稳定,个别歌曲的混音层次不够清晰,缺少通透感和穿刺力。如第一期中,飞儿乐团演唱的《亲爱的小孩》,电子音乐的层次感调音不清,听起来比较含混。另外,有的歌曲的现场调音中,对伴奏乐器的音量控制不够合理与精准,有时于细部上甚至忽大忽小。但整体而言,《名曲》在音乐听觉领域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在编曲上独具匠心,使许多经典老歌都呈示出崭新的面貌。
成长之殇能否消弭
从首季播出来看,《不朽之名曲》尚处于节目中国化的探索阶段。在前后期制作过程中都出现过若干小问题,也都在适时调整弥补。例如,前期拍摄的第一期致敬苏芮专场中,中国版的音乐宝座不适合镜头拍摄表现,第二期即迅速更换回韩国原版模式;而首期节目播出后,自第二期之始,即于每首名曲的昔日录影片段中加入语声介绍旁白,并将后来翻唱者的录影版本依次闪现,同时大字号多屏打出音乐团队的名单,以示对音乐合作者的重视及礼遇。这些细节都充分反映出节目组在制作和播出过程中也在不断完善和提高。
整体而言,《不朽之名曲》是一档制作精良、质量上乘的音乐性节目,但也有一些不足和需要总结的经验。
首先,《不朽之名曲》是一档致敬前辈音乐人和经典金曲的节目,这种怀旧尊崇的定位,使得节目中充满了一团和气与谦恭客套,不易在内容上形成激烈冲突的热点和争议话题,无法使媒体找到合适的关注点,从而于信息炒作和宣传上处于不利地位。同时更重要的是,首季《不朽之名曲》在致敬歌手的选择上,总体上是以流行乐在中国大陆发展的年代顺序为线索,致敬对象的年龄段偏大。前四期为苏芮、罗大佑、周华健和李谷一,他们的老歌容易引发中老年观众的共鸣,但对年轻观众的吸引度不够。而当下中国大陆综艺和音乐节目的受众群,特别是网络回放观看上,主要是以青年群体为主。尽管节目中由年轻歌手演唱老牌名曲,但总体上来看,对年轻受众的吸引度不足。因而,《不朽之名曲》在致敬对象的选择上,应该更注重新老变化和歌曲类型的随机性搭配,以丰富视听内容,不应在一季中密集致敬特定年代或某一类型的歌手及歌曲。
其次,在节目周期上,《不朽之名曲》一季五期的总量过少,时间长度上不足以形成收视的增益带动效应,一些爱乐观众尚未知晓或全面了解,节目已经匆匆下线。韩国原版的《不朽之名曲》是一档周播节目,每周末在KBS二台播出。由于是周播且时间长度有保障,可选的致敬歌手非常多,在不同风格和年龄段的受众群中都存在收视热点,因而可以对节目品牌形成长期的积累效应。以目前中国的收视现状来看,《不朽之名曲》每季应该保持在至少十期左右的总量、周期不短于两个月的持续时间,这对节目的品牌推广和受众吸引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在播出时间段的选择上,应该做出更合理的调整。首季《名曲》的播出月份因与《我是歌手》及《中国好歌曲》的后部重合,因而必然受到了这两档优势节目的冲击,在收视率上具有潜在的重大分流效应。尽管《我是歌手》及《中国好歌曲》为周五播出,《不朽之名曲》在周六播出,但同一时间段内,媒体话题关注及观众收视兴趣点不可能在同一类节目上兼顾太多,否则会出现审美疲劳和信息厌倦。因而,《不朽之名曲》第二季在播出时间段的选择上应该做出改变,避开同类中具有较强竞争力的品牌节目,以尽可能地加大自身影响力,使更多观众可以收看到这档艺术性很强的音乐节目。
另外,在每期节目致敬对象的创意安排上,《不朽之名曲》其实可以做出更多的本土化创新,以创造媒体话题点并引发更多年轻受众的关注。比如,可借鉴并改造韩版节目中的普通观众参与环节,除偶像新秀外,每期安排一张全新的面孔演唱致敬,既可增加节目的悬念和新鲜感,又可借机推出真正的新秀歌手,在制造更多内容炒作点的同时,提高节目的品牌影响力。在以音乐追溯情境和回忆青春这一节目主旨上,《不朽之名曲》应该能够做出更多的中国本土化的再创造,以最大程度地以名曲再现来展示“音乐——时代记忆”这一音乐社会学的功能,从而彰显名曲在社会发展和文化历史上的符号作用,以及对于我们每个人的生命成长和情感追忆中的路标意义。
结语
这档引进节目在本土化的改造中,加强了音乐性,使得节目能吸引更多乐迷,而并非本意弱化的娱乐部分,也让观众流失了部分综艺迷。两种不同的受众群如果能兼顾,当然是最好,如果只能取其一,该怎么权衡取舍,值得国内的节目制作者们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