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的有效护理对策,提高临床护理水平。方法:回顾性我院2011年2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47例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护理经验,观察护理效果。结果:本组47例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经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后,痊愈13例,好转25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3例,其中2例患者死于严重的器官衰竭,1例患者死于脑疝。结论:通过对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34-02
急性脑出血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行手术治疗并给予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目前在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现结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将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4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术前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56.7±2.8)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21例,颞叶出血10例,丘脑出血7例,额叶出血5例,小脑出血3例,颞叶、 顶、枕叶合并出血1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重,病情进展快,随时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患者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向神志清醒的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急性脑出血的发病原因、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步骤以及七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打消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顾虑,以便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项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同时,密切与患者进行交谈,安慰患者不稳定的心理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多鼓励患者,使得患者正确的看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应立即给予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降低颅内压的药物,紧急抽血,作好术前必要的血液检验[1],协助患者完成CT、MRI等辅助检查。同时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了解患者病情肢体活动情况,便于评价术后护理人员为患者做肢体功能锻炼的效果。术前剃除患者手术视野范围内的头发,并且清洁干净,用碘伏消毒周围皮肤,对病室内的设备进行严格的消毒。清点并准备好术中需要的手术器械,并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以处理手术中的突发情况。
2.2 术中护理
患者入室前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安慰其紧张的情绪,入室后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将其头部适当抬高15 °,偏向健侧,暴露患侧,积极配合麻醉师完成麻醉工作。躁动不安者用约束带将健侧肢体固定,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并持续吸氧2~4L/min。术中给予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理、 脉搏、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如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意识的改变、血压升高、脉搏变缓等表现,则提示颅内压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做降颅内压处理,如有呼吸不畅,应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2]。 术中积极配合手术医师,操作应熟练,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3 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
术后仍然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重点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情况,如突然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呼吸变慢,血压升高,烦躁不安,双侧瞳孔不等大时应则提示可能为颅内高压、脑疝先兆,此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如术后患者昏迷程度逐渐加深或清醒后再昏迷,应警惕继发颅内出血的可能[3]。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对于高温者可给予头部戴冰帽物理降温,从而降低脑代谢率,减少耗氧量,以利于脑恢复和减轻脑水肿[4]。对于血压不稳定者应遵医嘱采用降血压、降脑压、止血等措施,在使用降压药物时应严格掌握指征,降压过程不可过快、过低,以免进一步加重脑缺血。
2.3.2 引流护理
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术后需留置引流管,护理人员应确保引流管装置始终保持密闭、无菌、畅通、各接口衔接牢 固,引流袋不可高于头部,以防引流物反流,引流管妥善固定,每日近端向外挤压引流管,以防引流管阻塞、受压、扭曲或脱出[5]。同时加强巡视观察,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如引流液为新鲜血液,要考虑再出血可能,如引流液为无色液体,则考虑有引流出脑脊液的可能,此时应报告医生处理。
2.3.3 饮食护理
术后第1d给予患者流质饮食,术后第2d可给予正常饮食,对于进行长期昏迷的患者应在 3天后或肠呜音恢复后方可进行鼻饲流食[6]。同时,加强患者的营养,嘱患者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术后的恢复。
2.3.4 康复训练
康復训练对于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并按照计划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进行康复训练。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7],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训练、 抗痉挛姿位的摆放、卧位坐起、腰腹肌及深呼吸的训练、健肢主动活动等训练。恢复期指导患者进行坐位、床上动作、站位、从床上到轮椅之间的转移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语言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训练,使患者逐步的恢复。
3 结果
本组47例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经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后,痊愈13例,好转25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3例,其中2例患者死于严重的器官衰竭,1例患者死于脑疝。
4 结语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治疗脑出血的新技术,其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对患者的神经损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目前得到了广大医师和患者的亲睐。
对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最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需做好严格的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医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护理和引流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恢复锻炼,进一步巩固手术治疗的效果。因此,通过对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及出现问题的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1,(8):20.
[2]许金梅.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4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4):64-66.
[3]陈淑云,刘岩.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术后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6):5541-5542.
[4]李昌娟,罗秀金.急性脑出血床旁颅内血肿微刨清除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67-668.
[5]姚素玲.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配合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8):91.
[6]任丽芳.急性脑出血患者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9):300.
[7]孙自杰,李健,王小渠,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护理体会[J].华西医学,2009,24(8):2187-2189.
作者简介:欧岚 ,湖南宁乡,1978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宁乡县中医医院。
【关键词】 急性脑出血 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 护理
【中图分类号】 R4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801(2014)03-0234-02
急性脑出血是目前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该病具有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高、预后差等特点。对于有手术指征的患者及时行手术治疗并给予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对于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目前在临床治疗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较为广泛,现结合我院临床护理工作实际,将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3年8月间收治的47例急性脑出血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术前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1例,年龄39~76岁,平均年龄(56.7±2.8)岁。出血部位:基底节出血21例,颞叶出血10例,丘脑出血7例,额叶出血5例,小脑出血3例,颞叶、 顶、枕叶合并出血1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急性脑出血患者病情重,病情进展快,随时可能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因此患者容易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心理反应。护理人员应积极做好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护理工作,向神志清醒的患者及家属详细介绍急性脑出血的发病原因、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步骤以及七其安全性和有效性,打消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顾虑,以便能够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做好各项围手术期护理工作。同时,密切与患者进行交谈,安慰患者不稳定的心理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多鼓励患者,使得患者正确的看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2.1.2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应立即给予吸氧,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降低颅内压的药物,紧急抽血,作好术前必要的血液检验[1],协助患者完成CT、MRI等辅助检查。同时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维持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了解患者病情肢体活动情况,便于评价术后护理人员为患者做肢体功能锻炼的效果。术前剃除患者手术视野范围内的头发,并且清洁干净,用碘伏消毒周围皮肤,对病室内的设备进行严格的消毒。清点并准备好术中需要的手术器械,并准备好各种抢救药品,以处理手术中的突发情况。
2.2 术中护理
患者入室前应积极与患者进行交流,安慰其紧张的情绪,入室后帮助患者取平卧位,将其头部适当抬高15 °,偏向健侧,暴露患侧,积极配合麻醉师完成麻醉工作。躁动不安者用约束带将健侧肢体固定,遵医嘱给予镇静剂,并持续吸氧2~4L/min。术中给予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的血压、呼吸、心理、 脉搏、意识、瞳孔、血氧饱和度,并做好详细的记录,如患者出现头痛、呕吐、意识的改变、血压升高、脉搏变缓等表现,则提示颅内压升高,应及时报告医生做降颅内压处理,如有呼吸不畅,应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畅通[2]。 术中积极配合手术医师,操作应熟练,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
2.3 术后护理
2.3.1 病情观察
术后仍然要加强对患者病情的观察,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重点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及瞳孔变化情况,如突然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呼吸变慢,血压升高,烦躁不安,双侧瞳孔不等大时应则提示可能为颅内高压、脑疝先兆,此时应立即报告医师处理,如术后患者昏迷程度逐渐加深或清醒后再昏迷,应警惕继发颅内出血的可能[3]。记录患者的体温变化情况,对于高温者可给予头部戴冰帽物理降温,从而降低脑代谢率,减少耗氧量,以利于脑恢复和减轻脑水肿[4]。对于血压不稳定者应遵医嘱采用降血压、降脑压、止血等措施,在使用降压药物时应严格掌握指征,降压过程不可过快、过低,以免进一步加重脑缺血。
2.3.2 引流护理
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术后需留置引流管,护理人员应确保引流管装置始终保持密闭、无菌、畅通、各接口衔接牢 固,引流袋不可高于头部,以防引流物反流,引流管妥善固定,每日近端向外挤压引流管,以防引流管阻塞、受压、扭曲或脱出[5]。同时加强巡视观察,详细记录引流液的颜色、量及性质,如引流液为新鲜血液,要考虑再出血可能,如引流液为无色液体,则考虑有引流出脑脊液的可能,此时应报告医生处理。
2.3.3 饮食护理
术后第1d给予患者流质饮食,术后第2d可给予正常饮食,对于进行长期昏迷的患者应在 3天后或肠呜音恢复后方可进行鼻饲流食[6]。同时,加强患者的营养,嘱患者多进食富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以增强机体抵抗力,促进术后的恢复。
2.3.4 康复训练
康復训练对于改善急性脑出血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护理人员应为患者制定科学的康复训练计划,并按照计划指导患者循序渐进的进行康复训练。当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神经功能系统症状不再恶化48h后即可进行康复训练[7],早期指导患者进行肢体的被动训练、 抗痉挛姿位的摆放、卧位坐起、腰腹肌及深呼吸的训练、健肢主动活动等训练。恢复期指导患者进行坐位、床上动作、站位、从床上到轮椅之间的转移训练、平衡功能训练、步态、语言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等训练,使患者逐步的恢复。
3 结果
本组47例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经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后,痊愈13例,好转25例,植物生存6例,死亡3例,其中2例患者死于严重的器官衰竭,1例患者死于脑疝。
4 结语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是一种治疗脑出血的新技术,其操作简便,手术创伤小,对患者的神经损伤小,有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目前得到了广大医师和患者的亲睐。
对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最好围手术期护理工作需做好严格的术前准备,术中积极配合医师,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术后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加强对患者的营养护理和引流护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恢复锻炼,进一步巩固手术治疗的效果。因此,通过对急性脑出血行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患者实施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能够进一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李红梅.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及出现问题的对策[J].中国卫生产业,2011,(8):20.
[2]许金梅.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46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4):64-66.
[3]陈淑云,刘岩.急性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术后的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36):5541-5542.
[4]李昌娟,罗秀金.急性脑出血床旁颅内血肿微刨清除术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01,16(9):667-668.
[5]姚素玲.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配合及护理[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1,14(18):91.
[6]任丽芳.急性脑出血患者床旁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的护理[J].中国社区医师,2013,15(9):300.
[7]孙自杰,李健,王小渠,等.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脑出血的护理体会[J].华西医学,2009,24(8):2187-2189.
作者简介:欧岚 ,湖南宁乡,1978年1月出生,本科学历,宁乡县中医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