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中国舞中肢体动作较多,是无数“点”与“线”交融的艺术成果,“点”是构成“线”的前提条件,“线”是“点”延展过程中的产物,“点”与“线”有机融合能精准传达舞者心理状态及思想感情,为观众呈现一场优质舞蹈表演。与固有观念中的“点”与“线”概念不同,中国舞中的“点”与“线”具有流畅性、灵活性、动态性,通过变换舞姿塑造艺术形象,同时形成舞蹈演员独特的风格及情感传递途径,将音乐韵律与舞蹈动作融合在一起,实现动作、情感、节奏有机统一表演目标。本文通过探析中国舞点与线交融关系,以期为提高中国舞表演质量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国舞;点;线;交融
针对中国舞点与线交融关系进行研究具有如下价值:第一,增强表演者中国舞动作解构能力,通过处理“点”与“线”的关系提高舞台表现力及人物塑造能力;第二,充实中国舞研究理论性内容,多思路传承与发展中国舞;第三,为中国舞人才培养提供建议,助推中国舞教育事业稳健发展。基于此,为用科学方法提高中国舞表演有效性,探析中国舞点与线交融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中国舞犹如流动的雕像、山水画,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创造性、流畅性,由“点”与“线”构成,其中“点”主要是指动作突然的停顿瞬间或强拍,抑或在舞蹈语句完结处的造型,“线”主要是指中国舞艺术语言的流动性,以动作为基点予以衔接。在中国舞中“点”、“线”密切配合、互为依托、不可分割,通过自由组合赋予中国舞想象力,缺乏“点”与“线”的配合中国舞将失去生命力,变得索然无味,缺乏艺术赏析性,还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中国舞“点”“线”融合重要性可见一斑。“点”与“线”相比更为直接,视觉冲击性更强,为观众留意舞者神情、肢体语言提供条件,“线”的表现力更加委婉,有时甚至需在观看完整个表演后才能体会舞者某一套动作的用心。为提高中国舞“点”“线”交融有效性需保障点线互含、动静结合,同时与舞者运动轨迹吻合,保障形神兼备,在表演过程中强调细节重要性,使身韵能体现在每个“点”与“线”交融的过程中,在中国舞中贯穿律、劲、形、神,将“点”与“线”视为舞者灵魂塑造載体,使切分、符点、顿挫、快慢、强弱、轻重、延伸、长短等“点”与“线”的区分更为明显,继而增强中国舞表现力及艺术性。
在中国舞中节奏较为重要,可将节奏的强弱视为“点”,旋律的延展视为“线”,为保障“点”与“线”有机融合需舞者做好乐曲节奏剖析工作,为找准“点”与“线”做好准备,使舞者能在塑造艺术形象同时发现情绪爆发、意境渲染、情感输出关键点,将其视为中国舞个人烙印,与其他舞者表演版本区别开来,体现出舞者艺术修养及创造力。节奏是“点”与“线”融合的载体,舞蹈动作是看得见的音乐节奏,舞者需将动作大小、幅度、力度、速度、能量视为展现节奏的支点,同时提高“点”与“线”融合有效性,用节奏衬托动作的变化,通过音乐与舞姿的有机统一吸引观众,舞者的动作需在音乐节奏中张弛有度、一气呵成、有急有缓,将动作的收放自如与节奏强弱虚实联系到一起,合理运用动作体现起承转合,通过造型、停顿在舞台上画出流畅的线条。中国舞通常情况下重在抒情,使之具有较为特殊的节奏特点,展现民族民间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感悟,通过舞蹈动作、饱满的表情、鲜明的民族音乐予以体现,在音乐节奏的力量与肢体动作的力量融合在一起时表达音乐情感,传达舞者思想,刻画舞蹈形象,引发观众共鸣。若“线”与“点”缺乏节奏支撑将变得苍白无力,无法传递中国舞神韵,为此需根据节奏赋予“点”与“线”交融性。
中国舞在人文历史、创作背景、研究发展等因素影响下独树一帜且存在特殊性,需舞者既要关注“点”与“线”动作处理情况,又要关注舞蹈画面呈现效果,将“点”“线”“面”关联在一起,旨在为观众带来动作、音乐、情感多层次审美享受,在三者融合过程中增强艺术共鸣,通过创新探寻舞蹈艺术语言表达路径,在心中绘制多条情感线,为“点”与“线”融合奠定基础,同时根据舞者艺术修养挖掘中国舞内在艺术价值,赋予舞蹈作品闪光点,通过“点”与“线”精心布局体现情感的变化,给予舞蹈作品深度。以《黄河》为例,在第一章男女舞者用大幅度的撑臂仰头姿势展现黄河巨浪滔天的情境,同时配合《黄河船夫曲》的节奏展现船夫冲破激流最终登上堤岸的画面。双人舞肢体动作相互牵引,使“点”与“线”的融合有更多可能,二人在舞台上不断流动、变化并完成高把位托举动作,使舞蹈画面更具冲击力,实现中国舞“点”与“线”动作交融并描绘生动画面目标。
综上所述,“点”与“线”是中国舞艺术创作的基础,二者互为依托、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同时与音乐旋律、作品情感关系紧密,为此舞者需提高艺术修养,加大作品剖析力度,针对中国舞“点”与“线”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音乐作品角度出发加强创新,赋予“点”与“线”更多融合的可能,面向观众抒发作品中心思想,继而使中国舞更具艺术性、创造性、共鸣性。
参考文献
[1]?李续总主,赵铁春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
[2]?孙光言,徐天之.中国舞常用动作选普及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05.
[3]?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05.
作者简介
陈翔(1983-),男,汉族,安徽铜陵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中国舞基训、编导
关键词:中国舞;点;线;交融
针对中国舞点与线交融关系进行研究具有如下价值:第一,增强表演者中国舞动作解构能力,通过处理“点”与“线”的关系提高舞台表现力及人物塑造能力;第二,充实中国舞研究理论性内容,多思路传承与发展中国舞;第三,为中国舞人才培养提供建议,助推中国舞教育事业稳健发展。基于此,为用科学方法提高中国舞表演有效性,探析中国舞点与线交融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
一、中国舞的点与线
中国舞犹如流动的雕像、山水画,具有观赏性、艺术性、创造性、流畅性,由“点”与“线”构成,其中“点”主要是指动作突然的停顿瞬间或强拍,抑或在舞蹈语句完结处的造型,“线”主要是指中国舞艺术语言的流动性,以动作为基点予以衔接。在中国舞中“点”、“线”密切配合、互为依托、不可分割,通过自由组合赋予中国舞想象力,缺乏“点”与“线”的配合中国舞将失去生命力,变得索然无味,缺乏艺术赏析性,还容易产生审美疲劳,中国舞“点”“线”融合重要性可见一斑。“点”与“线”相比更为直接,视觉冲击性更强,为观众留意舞者神情、肢体语言提供条件,“线”的表现力更加委婉,有时甚至需在观看完整个表演后才能体会舞者某一套动作的用心。为提高中国舞“点”“线”交融有效性需保障点线互含、动静结合,同时与舞者运动轨迹吻合,保障形神兼备,在表演过程中强调细节重要性,使身韵能体现在每个“点”与“线”交融的过程中,在中国舞中贯穿律、劲、形、神,将“点”与“线”视为舞者灵魂塑造載体,使切分、符点、顿挫、快慢、强弱、轻重、延伸、长短等“点”与“线”的区分更为明显,继而增强中国舞表现力及艺术性。
二、节奏对中国舞点与线带来的影响
在中国舞中节奏较为重要,可将节奏的强弱视为“点”,旋律的延展视为“线”,为保障“点”与“线”有机融合需舞者做好乐曲节奏剖析工作,为找准“点”与“线”做好准备,使舞者能在塑造艺术形象同时发现情绪爆发、意境渲染、情感输出关键点,将其视为中国舞个人烙印,与其他舞者表演版本区别开来,体现出舞者艺术修养及创造力。节奏是“点”与“线”融合的载体,舞蹈动作是看得见的音乐节奏,舞者需将动作大小、幅度、力度、速度、能量视为展现节奏的支点,同时提高“点”与“线”融合有效性,用节奏衬托动作的变化,通过音乐与舞姿的有机统一吸引观众,舞者的动作需在音乐节奏中张弛有度、一气呵成、有急有缓,将动作的收放自如与节奏强弱虚实联系到一起,合理运用动作体现起承转合,通过造型、停顿在舞台上画出流畅的线条。中国舞通常情况下重在抒情,使之具有较为特殊的节奏特点,展现民族民间人民群众对生活的感悟,通过舞蹈动作、饱满的表情、鲜明的民族音乐予以体现,在音乐节奏的力量与肢体动作的力量融合在一起时表达音乐情感,传达舞者思想,刻画舞蹈形象,引发观众共鸣。若“线”与“点”缺乏节奏支撑将变得苍白无力,无法传递中国舞神韵,为此需根据节奏赋予“点”与“线”交融性。
三、中国舞点与线的动作交融
中国舞在人文历史、创作背景、研究发展等因素影响下独树一帜且存在特殊性,需舞者既要关注“点”与“线”动作处理情况,又要关注舞蹈画面呈现效果,将“点”“线”“面”关联在一起,旨在为观众带来动作、音乐、情感多层次审美享受,在三者融合过程中增强艺术共鸣,通过创新探寻舞蹈艺术语言表达路径,在心中绘制多条情感线,为“点”与“线”融合奠定基础,同时根据舞者艺术修养挖掘中国舞内在艺术价值,赋予舞蹈作品闪光点,通过“点”与“线”精心布局体现情感的变化,给予舞蹈作品深度。以《黄河》为例,在第一章男女舞者用大幅度的撑臂仰头姿势展现黄河巨浪滔天的情境,同时配合《黄河船夫曲》的节奏展现船夫冲破激流最终登上堤岸的画面。双人舞肢体动作相互牵引,使“点”与“线”的融合有更多可能,二人在舞台上不断流动、变化并完成高把位托举动作,使舞蹈画面更具冲击力,实现中国舞“点”与“线”动作交融并描绘生动画面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点”与“线”是中国舞艺术创作的基础,二者互为依托、相互影响、不可分割,同时与音乐旋律、作品情感关系紧密,为此舞者需提高艺术修养,加大作品剖析力度,针对中国舞“点”与“线”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从音乐作品角度出发加强创新,赋予“点”与“线”更多融合的可能,面向观众抒发作品中心思想,继而使中国舞更具艺术性、创造性、共鸣性。
参考文献
[1]?李续总主,赵铁春主编.中国民族民间舞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0.
[2]?孙光言,徐天之.中国舞常用动作选普及版[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05.
[3]?潘志涛.中国民间舞教材与教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05.
作者简介
陈翔(1983-),男,汉族,安徽铜陵人,本科,助教,研究方向:中国舞基训、编导